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也不会用太坏的心思去揣摩他。
众人全都笑着答应,并且拱手感谢了许显纯,“那就多劳烦许大人了!”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许显纯叹了一口气,目光坚定的向外面走了出去。
此时,朱由校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陈洪,面色平静的问道:“人都已经走了吗?”
“回皇爷,全都走了。”陈洪点了点头说道。
朱由校没有再说什么。
这件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自己也不会再追究了。相信这一次敲打之后,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了。如果以后还有人再继续犯的话,自己也就不用再心软了。
说起来这一次也不是心软,只是出于一些政治上的考量。
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筋骨,朱由校想起什么,笑着说道:“传旨给内阁六部,明天议事,商量一下钱怎么花。”
“是,皇爷。”陈洪的手微微抖了一下,连忙答应道。
事实上,不用朱由校说,下面的人早就该盯上这笔钱了。
这一次从山东弄回来这么多钱,下面的人不眼热是不可能的,大家全都在等着米下锅。
没钱的时候憋着,有钱了自然要想办法。
朱由校也知道这钱留不下,他也没有打算留下来,弄回来这么多钱就是为了花出去。
只不过这钱怎么花,还要大家商量着来。有些地方要花更多,有些地方就不用花太多。
当然了,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商量,不过都是一些不太大的事情。
“走吧,现在去看看皇后。”朱由校说完这句话,兴致颇好的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由校从山东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见了张皇后。毕竟张皇后还怀着他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先见张皇后的。
一别许久,他看见张皇后显怀的肚子时都有些震惊,今天自然也要过去看看。
“是,皇爷。”陈洪连忙跟上。
现在在皇宫大内,皇后娘娘可是没有人敢招惹的。这位得到陛下宠爱的皇后娘娘现在还怀了身孕,说不定就会生个太子出来。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张皇后居住的地方。
此时张皇后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宫人在旁边轻轻的打着蒲扇。
自从怀了身孕之后,张皇后就变得格外的小心,对自己更是非常的看重,生怕有损肚子里面的孩子。她每天都会晒上一个时辰的太阳,也会出来活动一下身子。
见到朱由校过来,张皇后就想站起来,只是身子有些笨重了,动作缓慢了些。
朱由校连忙快走了几步,伸手轻轻的按住张皇后的肩膀,温和的笑着说道:“不要起来了,咱们老夫老妻的用不着这个。”
张皇后轻声地笑了,没有非要站起来。
她重新坐下之后,温和的笑道:“终究是礼不可废。”
“礼是做给外人看的,咱们夫妻之间就用不着了。”朱由校也坐了下来,伸手拉住张皇后的手,关切的问道:“最近感觉怎么样?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赶快找太医;想吃什么要吩咐下去,让他们去弄。不要总想着节俭,这么大的大明,还是养得起朕的皇后和皇子。”
听了这话之后,张皇后轻声地笑了笑说道:“妾身都已经丰腴了不少,下面的人伺候的也尽心,陛下就放心吧。只是这一次陛下去山东,太过冒险了一些。”
“不出去走走,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朱由校叹了一口气说道:“出去看看才知道他们是怎么给朕做这个官的。”
听到这话之后,张皇后便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毕竟这一次的事情太敏感了。
想了想,张皇后说道:“陛下今日召人进宫,可是有什么事情吗?听说不少人走的时候都不太好。”
“有人到你这里嚼舌根了?”朱由校看着张皇后,沉着脸说道。
“陛下不要多想,这本身也不是什么秘密,宫里面的人都知道。”张皇后笑着拉着朱由校说道:“妾身只是想和陛下说,不用顾忌太多。那些人不琢磨一下,不知道轻重。这一次妾身的娘家也有一些勾连,陛下不用顾忌妾身!”
“朕知道怎么做,不会便宜他们的。”朱由校笑着说道:“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无非是上了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当。教训一下也就是了。”
“陛下怎么说怎么是。”张皇后陪着朱由校,笑着说道。
接下来夫妻二人便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事情,只是一起晒太阳闲聊天,说一些有的没的。
此时,气氛融洽而和谐。
清风拂柳,气候宜人。
在这样的气氛下,两个人都有一些慵懒。
与此同时,内阁之中。
几位内阁大学士也在闲谈。
山东的事情,内阁知道得很清楚,不过有一些内情还是不太明了。
韩爌在询问一些事情的明细,徐光启在解说,气氛倒也很融洽。
“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韩爌放下手中的茶水,语气之中有一些气愤的说道。
“是啊!”孙承宗也在一边附和道:“贿赂地方官员,倒卖朝廷的赈灾粮食,勾结闻香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在事情出了之后,他们居然还想着威逼胁迫陛下,该死!”
这件事情在内阁之中基本不存在什么非议,很快几个人便达成了共识。
这也是必须要达成的共识,何况到了他们这个位置上,这些事情也的确不能够在他们的忍受范围之内。
这是对朝廷权力的挑衅。对朝廷权力的挑衅,就是对他们这些掌握权力之人的挑衅。
“孔家的事情还是要解决的。”徐光启看着韩爌等人缓缓的说道:“不然的话,在天下读书人那里没一个交代,事情恐怕会变得很糟糕。这件事情还要大家同心协力呀!”
听了徐光启的话,几个人也沉默了下来。
孔家的事情他们自然听说了,这里面虽然有些地方不能说明,但是大致方向上他们都知道。
孔家干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过分了,甚至比藩王还过分。平日里大家说藩王的时候理直气壮,现在轮到说孔家了,恐怕就没有这么理直气壮了。
不过现在孔家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孔家的罪名也还在清算之中。韩爌等人不会阻拦,但也不会去踩上一脚,一切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不过现在有一件事情要解决,那就是孔家倒了,衍圣公的爵位不能倒。一旦衍圣公的爵位倒了,恐怕会失去人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爌等人自然是要想想办法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再立一个衍圣公。
孔家倒了,倒的也只是北宗。孔家还有一个南宗,把他们扶持起来也就是了。
扶持孔家南宗,算是韩爌等人的共识。不过有一点他们没有办法,那就是看陛下的心思。他们不知道陛下现在是怎么想的,说白了就是陛下会不会同意?
毕竟在这个时候孔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让陛下再扶持孔家南宗恐怕也有些不妥。
谁知道孔家南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孔家北宗?
一旦陛下这么想,事情可就不好办了。所以徐光启说要大家一起尽心尽力,在这件事情上说服陛下。
“恐怕不太容易。”韩爌看了一眼徐光启,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啊!想要说服陛下恐怕有些难。”
“不能再等了。”孙承宗叹了一口气说道:“再等下去就乱了。”
“明天要议事,不如把这件事情提一提吧?”徐光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说道:“管束一下下面的人,不要乱说话,更不要说一些不知所谓的话。”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不要让他们说些乱七八糟的话,这个时候只能顺着陛下,千万不能刺激陛下。
如果让陛下有了逆反心理,那反而会变得更麻烦。到时候臣子和陛下较起了劲,事情就更糟糕了。
“我们会注意的。”孙承宗点了点头说道:“已经吩咐下去了。”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道:“明天我们几个也要注意说话的方法,不能让陛下觉得我们有私心。否则会变得很麻烦,诸位要有准备。”
韩爌等人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这件事情就算定下了。
剩下就是关于花钱的事情了。
徐光启目光又再一次扫过韩爌等人,缓缓的说道:“朝中的钱粮一直都很紧张,这一次在山东的确是弄回来一些。不过我们是不是商量一下,有些东西就不要报上去了?”
现在徐光启是生怕激怒了朱由校,所以准备提前先商量好,不要什么人都开口。
大家胡乱开口,钱的数量肯定就上去了,到时候陛下肯定不高兴。
“这个不着急商量,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怎么分吧。”孙承宗看着徐光启等人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徐光启等人都默然。
所谓什么分,当然不是他们之间分,而是如何和陛下分。这银子拿出来之后,总归是要分成两部分的。
一部分归到户部的国库,另外一部分要交到皇帝的内库当中。按照以往的规矩,通常都是国库六成,内库四层。
“可有什么不妥当吗?”韩爌看着徐光启等人,直接问道。
事实上,各个衙门都在用钱,韩爌这个内阁首辅大学士也很头疼。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要给皇宫里分更多的钱,韩爌恐怕也没办法对下面的交代。
“陛下也要用钱。”徐光启缓缓地说道:“这一次在山东平叛,戚金这一仗打得漂亮。你们也应该明白,新军一直都是陛下在掏钱,现在陛下恐怕也已经没有钱了。”
“这一次仗打得这么漂亮,恐怕新军也要扩编。一旦新军扩编,这钱肯定就是要多花一些的。”
徐光启的话说完之后,韩爌等人都没有开口。在场的人都明白徐光启为什么要这么说。
编练新军,一直都是徐光启支持的事情,同时百工院也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些钱一旦分到了皇宫里面,陛下肯定会花到这个上面来。说是多分给皇宫钱银,实际上这些钱最后还是落到徐光启那里。
显然徐光启就是在用这个理由多为自己讨一些钱,这就让人不是很畅快。
“新军的支出应该划到国库。”沉默了片刻之后,孙承宗缓缓地说道。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目光全都看向了孙承宗。
孙承宗也没有顾忌,继续说道:“陛下为什么掏钱编练新军,你们应该也都知道。是因为陛下那个时候想要练新军,国库没钱;即便是国库有钱,我们也不会让陛下投入这么多。”
“可是现在事实证明,新军的确很能打,所以这个钱国库来出也没什么。毕竟现在国内不太平,去年西南造反、辽东战事频繁;陕西那边的鞑子也不太平,一年时间内居然入侵了十几次,可见他们有多猖狂。”
“现在山东也造反,可见各地都不太平。在这样一个多事之时扩充一下军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一旦要用兵的时候,也不会无人可用。地方上那些人你们也应该知道,真有事情了,指望不上。”
孙承宗是兵部尚书,这一次想把钱转到国库来出,说白了就是在为自己揽权。
户部出钱,那是要划拨到兵部的,再由兵部划拨到各个军,这里面的权力不小。
徐光启等人没人附和孙承宗,反而有些担心的看着他。
如果是内库出钱,那就是皇帝在养兵。现在那些新军可以说是陛下一手打造的,孙承宗想在里面掺一手恐怕不太容易。陛下会不会同意?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不用陛下出钱了,可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件事情怕是不容易。”韩爌看着孙承宗,有些无奈的说道。
说完这句话之后,韩爌便没再开口。
在场的几个人都明白韩爌是什么意思,一时之间有些冷场的意思。
半晌之后,徐光启说道:“事情要一件一件做,不能操之过急。”
孙承宗看了一眼徐光启说道:“有些规矩也不能坏。”
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孙承宗这是在反击徐光启刚刚想给自个儿多花钱的操作。
韩爌看着两人,嘴角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
这两个老狐狸。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381章 狼多肉少
显然,孙承宗提出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能把这件事情做成。
谁都知道现在新军是皇帝的命根子,这个时候朝新军伸手肯定会惹陛下厌烦。孙承宗不会做这样不智的事情,他无非就是想把徐光启的事情搞砸。
徐光启想分多一些钱给陛下养兵,孙承宗就会说不如把兵拿给兵部来养。事情一旦闹腾起来,双方谁都做不成,这个钱也就分不成了。
徐光启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孙承宗,心里面恨透了这个老家伙。
不过徐光启也知道,这是在打压自己。如果自己非要做的话,在场剩下两个家伙肯定不会袖手旁观,也会跟着孙承宗一起踩自己一脚。
即便是陛下宠信自己、想答应自己的条件,恐怕也没法做到。
徐光启也冷哼了一声,直接说道:“这些事情还是到御前再商量吧,咱们在私底下商量不是为臣之道。”
说完这句话,徐光启站起身子,一甩袖子向里屋走了进去。
他的意思很明显,不想和我商量,你们也别商量了,大家一拍两散。
黄克缵和韩爌对视了一下,全都是一笑。
对于孙承宗和徐光启的斗争,他们两人是乐见其成的。不过现在可不是伸手的时候,不然那两个老狐狸说不定会合起伙来咬自己一口。
“那就明天到御前再说。”韩爌站起身子,笑着说道:“现在还是去把别的事情做了吧。这内阁的事情这么多,全都是我们几个做,要用心一些。”
孙承宗一笑,也站起身子向里屋走了进去。
没让徐光启把事情做成,对孙承宗来说就足够了。至于往死了和徐光启硬拼这么傻的事,他才不会那么做。如果事都这么做,岂不是让韩爌捡了便宜?
自己这些人可以斗,但是不能斗的太过分。若是真的惹怒了陛下,大家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与此同时,马上要分钱的消息也瞬间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门。
对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官员们来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值得举杯欢庆的好消息,大家的手上终于可以松快松快了。
如今大明的官场上有通政司那帮人盯着,再加上有密奏制度,大家都不太敢像以前那样贪钱。但是钱从手里过,总归能沾点汤汤水水。
分钱对于大家来说,这是好事情,能让大家吃个饱饭。
“京城居之大不易”可不是光嘴上说说而已的,像京城这种百万人口的城市,活着可不太容易。
即便是对于官员来说,以他们低廉的俸禄想在京城活着都已经很难了,更不要说活得体面了。想要活得体面,没点外快可不行。
不说其他的,老实守规矩的人单单是一个房子就没法解决。
所以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希望自己上面的人能够多弄出点钱给大家分一分。
同样,这也是朝廷之中竞争比较激烈的事情。你弄不来钱,下面的人就会有怨言。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在这种舆论的环境下,每一个高官的压力都比较大。无论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尚书,大家心里面都在琢磨这件事情,彼此之间也敌视了起来。
这一天早上,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全都入了宫。
一起入宫的还有参谋处的人,以及六部侍郎和通政司等等。甚至大理寺和顺天府都到了。
所有人都互相笑着拱手,心里面却在琢磨怎么踹对方一脚。
时辰到了之后,众人皮笑面不笑地进入了皇宫。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参拜的臣子,也是一阵阵的头大。
虽然这一次搞回来了不少钱,前期光银钱就弄回来一千七百多万,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收入。
这些钱听起来很多,实际上也很多,如果只给一个人,那就是巨富了。可是在这么大的国家里,这些钱撒出去恐怕也就是在湖面上溅起一个水波纹,想要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杯水车薪,朱由校也不禁头大。
最关键是狼多肉少,这个钱该怎么分就是一个问题了。
“众位爱卿免礼吧。”朱由校看着所有人,缓缓的说道。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朱由校继续说道:“今天把众位爱卿找过来,想必众位爱卿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朕也就不绕弯子了,各部把自己所需的银两报一报,咱们商量一下。”
“先从礼部开始吧。礼部尚书沈庭筠,你来说。”
“是,陛下。”沈庭筠答应了一声之后,连忙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礼部的事情不太多,所需的银两也不会太多,只需要三百万两就够了。”
听到沈庭筠这么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他身上。
这叫不太多?
你这就是彻彻底底的狮子大开口!简直就是要命了一般的要法!
总共才一千七百多万两,就算是六部平分,一家也分不到三百万,何况还要分给皇帝一些。以及顺天府、大理寺这些衙门也要沾些雨露吧?
“沈尚书慎言。”吏部尚书周嘉谟看不下去了,向前走了一步,沉声说道:“礼部衙门因何要这么多银子?”
沈庭筠倒也不生气,而是笑着说道:“周尚书别着急,请听本官把话说完。”
“礼部寻常之时的确用不了这么多银子。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礼部之下有一个花钱比较多的地方,这个衙门就是皇家书院。”
“这京城的皇家书院不过是试点而已,这个在场的诸位大臣想必也都知道。也快一年了,京城皇家书院的效果,诸位想必也看到了。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朝廷共录取了举子二百九十六人,我京城皇家书院便取中了七十六人。可见京城皇家书院的教化之功,也足见陛下设立皇家书院的功德。”
“既然效果这么好,那自然是要多开的。礼部决定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创建皇家书院,京城再盖一所,南京建两所,其他各省各建一所。”
“京城和南京的两所皇家书院按照现在的旧例来做,总共还需要建造十六所皇家书院。这其中兴建书院、购买各种物品、聘请老师,这全都是要有所花费的。三百万两,本官已经是往少了说了。”
众人看着沈庭筠,很是无奈。
这家伙还真是有理由。不过这一次山东孔家的事情爆发了,陛下肯定更看重皇家书院。扩建出去的话,肯定也会让陛下很愿意。所以沈庭筠找的这个理由还真的让众人没话说。
可是三百万两这个数目就太离谱了!凭什么要三百万两白银?
不过是建几座皇家书院罢了,干嘛要这么多银子?
这摆明的就是狮子大开口!
不过大家也知道,沈庭筠这是在给朝廷往下砍的余地。明明需要一百万,那我要个三百万,即便朝廷砍了两百万也还够用;要是朝廷就砍了一百万,那我就赚了。
“此事恐怕也没有那么急切吧?”孙承宗向前走了一步说道:“现如今我大明各地天灾频繁,北地边关也并不安稳,朝廷的钱财还是多往这上用一些。”
“辽东之地,野猪皮更是横行无忌,边关有多久没有足额发放军饷了?边君军寒,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这一次西北地震,很多关隘都出现了损伤,这也总要修复一下吧?兴建皇家书院之事,依我看,一所一所来就可以了。”
“孙阁老这句话不对。”户部侍郎冯从吾向前走了一步说道:“这一次山东造反,无数百姓跟从,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居然相信那个闻香教,可见各地教化不足、民智不开。”
“如果教化得道,百姓知礼明义,自然不会行这样的事情、不会上他们这样的当。如此一来,能为朝廷军队省下多少银子?教化本就是重中之重,怎么能算轻呢?”
众人转过头去一看,是礼部侍郎冯从吾,也是皇家书院的院长。
这次的事情,对冯从吾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一旦将皇家书院扩充起来,他的权势就会大增。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是要支持的。
支持孙承宗的人自然也是不少的,所以双方就吵了起来。
这一件事情引起了超大声的吵闹,鸡同鸭讲,一时之间吵了个翻天。
朱由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凡事牵扯到钱财的竞争果然很激烈。
“好了,不要吵了。”朱由校看着众人,沉声说道。
此时的朱由校权威日重,自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现在他只要开口说话,下面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全都后退了一步,等待着皇帝裁决。
“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孙阁老,现在商议的是礼部的事情,兵部的事情稍后再说。不要把两件事情弄到一起,这样就乱了。”朱由校沉声说道。
“是,陛下。”孙承宗连忙答应了一声。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看向沈庭筠说道:“至于礼部所说的事情,的确应该做。不过三百万两也实在是太多了,这做事情不能总盯着钱,要想办法。有钱要把事情做了,没钱也要把事情做了。”
朱由校看着所有人,缓缓的说道:“哪位爱卿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朕不会吝啬赏赐。”
这句话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1...173174175176177...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