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只是他没想到已经这么多天了,消息还是没有回来。
想到自己写给崔呈秀的信,张我续心里面就一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越来越着急了,整个人都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时候外面突然跑出来一个人,满头大汗有点焦急。
五十多岁的年纪,跑几步已经是气喘吁吁了,他来到张我续的面前,语气急切的说道:“大人,那些人已经离开了驿站,正向着咱们这边走来。”
听了这句话之后,张我续身子一阵摇晃,直接向下面栽倒了下去。
旁边报信的师爷连忙上去搀扶着张我续,伸手将他扶着坐到椅子上,说道:“大人,现在可不是伤心的时候,也不是放弃的时候。”
“那我们能怎么办?”张我续苦笑着说道:“这一次完了。”
“只要把罪责推到福王的身上。说不定就还有转机。”师爷连忙说道。
他现在只能玩命的帮着谋划,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如果这一次张我续被抓,身为师爷的他也好不到哪去。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呼啦啦走进来一群人。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锦衣卫,随后人群分开,陈四海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张我续,面无表情地说道:“河南巡抚张我续?”
听到陈四海的问话,张我续连忙站了起来,语气颤抖的说道:“正是下官。”
看着直打摆子的张我续,陈四海一皱眉头。
这人是怎么坐到巡抚的位置上的?
如此窝囊废,简直丢人!
原本陈四海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现在也懒得说了。
看了他一眼之后,陈四海直接说道:“带回去吧。”
同时对身边的许显纯说道:“让你的人开始搜吧,小心一点,别弄坏了东西。另外不要把什么好东西都往自己怀里揣,这里的东西他们没有资格拿。”
“大人放心,我会盯着他们。”许显纯连忙答应了一声。
事实上,抄家的时候,总会有些东西被莫名其妙的拿走。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67章 陈奇瑜升官至京师
有些时候连带队的头儿都会明着往怀里拿一些,手下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次事关重大,陈四海是无论如何不想出任何差错的。
要知道,这次抄家是他的第一个差事。
事关通政司的大事,出了一点纰漏,就有可能会有麻烦。所以陈四海不可能让许显纯带着锦衣卫的人乱来。
事实上,许显纯比陈四海还要紧张。这不仅仅是陈四海的第一个差事,同样也是许显纯的第一个差事。
而且与陈四海不同,许显纯更看重这次的差事。
在许显纯看来,陈四海出了点问题也不耽误他的功劳;可是自己却不一样,如果自己搞砸了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升迁。
这可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许显纯一点点的差错都不想出,所以他向陈四海给出了保证,还准备自己亲自过去盯着。
在得到了许显纯的保证之后,陈四海多少也松了一口气,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最好了,尽快把事情办好吧。”
河南省的事情已经进入到了收尾的阶段,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当河南巡抚被抓起来之后,剩下的河南大大小小的官员也就是带宰的羔羊,什么时候想要杀他们,什么时候动手也就是了。
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与此同时,司礼监的太监王安带着人亲自赶奔到了福王府。
这是王安的第一次外差,王安也不想给搞砸。
要知道,王安之前的日子可不太好过,朱由校并不太喜欢他。
在朱由校清理东林党的时候,王安已经被置之不用,甚至有可能直接就会被处置。
虽然王安最后没有被处置掉,但是地位也大不如前。朱由校的身边有陈洪,东厂那边有魏忠贤,甚至是内务府之中,也有方正化。王安的地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好在朱由校把王安派到了皇后那边,就让他傍上了皇后,才重新有了起来的气势。
这一次王安离开京城到河南来,皇爷将福王府大差事交给他办,他可不想给搞砸了。
王安带着人到福王府门口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就让人冲进去了。
这是皇爷的圣旨,他只要执行就可以了。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封府,福王府上下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这种等死的状态让人非常的恐惧。
当王安踏进福王府的时候,不少人居然有一种松了气的感觉。
出来迎接王安的依旧是李公公。
上一次李公公被打的脸已经消肿了,不过整个人早就没了之前的嚣张跋扈,透露着一股萎靡不振。
见到王安之后,李公公连忙恭敬的说道:“见过王公公。”
轻轻的点了点头,王安说道:“带咱家去见福王殿下吧,陛下有旨意给福王。”
“是。”李公公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在前面带路。
他心里面也很忐忑,如果福王就这么倒台了的话,他恐怕也没有好下场。
一群人很快就来到了后面,福王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原本很胖的福王,这一个月就瘦下来了,整个人眼窝深陷,神情萎顿,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见到王安的时候,福王才抬起头。
“奴婢王安,见过福王殿下。”王安一边说着,一边躬身行礼。
对于福王,王安也不陌生。
要知道,当年在宫里也是见过福王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王安的地位不高,他抱的也不是福王的大腿,所以关系也谈不上多亲密。
福王抬起头看了一眼王安,轻轻的笑了笑说道:“是要赐死本王吗?”
福王的语气之中带着几分淡然,显然经过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能够坦然的接受了。
“王爷不要多想。”王安连忙说道:“皇爷心中顾念着天家亲情,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皇爷有旨意给王爷,王爷接旨之后,自然知道皇爷所行何事了。”
轻轻的点了点头,福王缓缓的直起身子,说道:“那就听一听吧。”
王安继续说道:“还有一道圣旨是给福王世子的,还请王爷将世子请出来吧!”
听了王安的话,福王先是一愣,随后有些迟疑的说道:“有他什么事情?难道他连我们一家人都不肯放过吗?”
“王爷不要多想。”王安再一次说道,但是身子却没有动,语气也很坚决。
王安的意思十分的明显:你要是不把世子找出来,那我们就亲自去找了。
转头看了一眼李公公,福王吩咐道:“去把世子找来。”
很快福王的世子就被带了上来。
这位小世子今年才十四岁,不过他已经懂事了,尤其是在这一个月之中,他的经历可以说是由天到地,很多事情也明白了。
虽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小世子依旧很害怕,在看到王安的时候,脸上都是恐惧。
他悄无声息的躲到了福王的身后,似乎希望福王能够保护他。
王安也没有废话,直接说道:“王爷接旨吧。”
等到福王跪好了之后,王安伸手将圣旨拿了过来,轻轻的展开,缓缓的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太祖皇帝登临大位,设藩王,龚卫天下。
“各地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今洛阳福王,侵吞百姓田地,勾结非法官员,欺民作恶,使百姓苦不堪言,使皇家名声丧尽。朕心痛之至,降旨罪责福王。
“剥夺福王府所封庄田,抄没家产。将所抄没之家产,如数返还于百姓,平息民怨,重塑天家名声。
“福王者,朕知皇叔也。天家亲情,朕亦当顾念。
“郑太妃久居宫中,对福王甚是思念。朕不忍母子分离,特指准许福王入京,在郑太妃面前尽心伺候,以全孝道。
“福王之王位,朕亦不忍心剥夺。特旨传于福王世子。
“福王世子年幼,尚不明理。朕担心其重蹈覆辙,特旨准许福王世子入京读书,朕当亲自教导之,以全天家亲情。
“此举亦是朕不忍心福王父子骨肉分离,望福王惜之、念之。
“钦此。”
说完这两个字之后,王安轻轻的把圣旨卷了起来,然后走到福王的面前,伸手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他,说道:“王爷,接旨吧。”
此时的福王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说害怕吧,倒是也松了一口气,但是心里面还是不甘心。
同时面对要进京的事情,福王依旧是害怕的要命,谁知道到了京城是什么结果?
不过圣旨还肯定是要接的,如果圣旨不接的话,那么自己真的死路一条了。
于是福王连忙伸手接过圣旨,一边口中说道:“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福王将圣旨接过去之后,王安连忙伸手将他搀扶了起来,脸上带着笑容的说道:“王爷要明白皇爷的一番苦心。”
“之前朝中群情汹涌,有人建议皇爷废除王爷的爵位,抄没王爷的家产,将王爷送到凤阳去守灵。
“是陛下力排众议,不但保下了王爷的爵位,还让王爷进京,得以母子团聚。”
福王的心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不服气、不甘心、愤怒,同时还有一点庆幸。这种感觉让他很烦躁。
看了一眼王安,福王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公公了。”
无论如何自己家的王位保住了,虽然不是自己,改成传给儿子了,但终归是比较好的结果。
要知道,凤阳那个地方,说起来是太祖皇帝的起家之地,可是那个地方却对于皇家来说,真的不是人去的地方。
多少被废除爵位的全都被弄到了那里,那里可是圈禁的地方,去了就不要想再出来了,甚至什么时候死在那里都没人知道。
现在自己能够去京城,总归要好过去凤阳,起码还能见到母亲不是?
说起来这些年还真有些想她了,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原本以为此生没有在相见的时候了,谁想到还有现在的机会。
“王爷,简单的收拾一下吧。奴婢会陪着王爷一起回京,一路上不会有人刁难,王爷尽可放心上路。”王安说道,不过最后还是嘱咐了一句,“王爷只有三天的时间准备,三天之后就出发,王爷要抓紧一些。”
福王点了点头说道:“有劳公公了。”
轻轻的点了点头,王安也没有客气,直接就在福王府住下了。
这里的事情需要他看着,他可不想出什么纰漏。
洛阳县衙门。
此时的陈奇瑜在喝酒,陪着他的是师爷李芳。
这段时间陈奇瑜心情真的很好,所以喝酒喝得又多了一些。可是忍不住,终究是想要喝一些酒的。
“老爷,如此大快人心!这件事情做成了,老爷怕是要升迁了!”李芳脸上带着喜色的说道。
听了李芳的话,陈奇瑜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个人荣辱,富贵官位,我看得并没有那么重。我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几件事情。”
“这第一件事情,福王倒台,河南百姓的头上倒了一座大山。从今日开始,福王府终于没了,河南百姓的日子要好过了。”
“从我读书开始,便立志要为百姓做一些实事。蹉跎了这么多年,今时今日我终于做到了一件让我足慰平生的事情。”
“除此之外,这第二件事情就是我看到了大明的希望。当今陛下有大魄力。雄才大略,大明朝中兴有望。”
“我陈奇瑜能够生在这个时候,能够效忠这样的帝王,此生无憾已。如此兴旺盛世,我陈奇瑜能够参与其中,倍感有荣焉!”
“虽然你很高兴,可是这大白天在衙门里面喝酒,可不是一个好官该做的事情。”
外面突然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随后此人跨步走了进来,面冷,声音更冷。
他扫了一眼陈奇瑜,说道:“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上次分别的时候我就说,不要让我找你谈话。看样子你要让我失望了。”
陈奇瑜抬起头,一眼就看到了陈四海,他没想到陈四海到自己这里来了,连忙站起身子说道:“下官见过陈大人。”
虽然陈四海是在说他,但是陈奇瑜却一点都不生气。
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位陈四海陈大人,他是一个英雄,是一个有骨气的官员,同时是自己的前辈,是值得自己学习的人。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陈四海看着陈奇瑜说道。
“如此多谢陈大人。”陈奇瑜连忙说道:“不过规矩就是规矩,下官知道这犯了规矩,自请罚俸。”
陈四海点了点头说道:“进京去和陛下说吧。”
“这是内阁的行文,你不用再做洛阳知县了。陛下让你进京,对你另有任用。从此以后天高海阔,陈大人好自为之,希望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不是我去抓你。”
听了陈四海的话,陈奇瑜有些失神,他没想到自己这就进京了。
不过他连忙伸手接过了陈四海手中的行文,看了一眼,果然是罢黜自己河南知县的事情。
至于调遣自己入京做什么,上面没写,只是说另有任用。
“收拾一下,尽快出发吧。”陈四海说道。
“对了,有件事情我得嘱咐你,现在洛阳城中局势紧张,整个河南府乱成了一锅粥,朝廷派下来的官员都在尽力的调整,所以你走的时候就悄悄的走吧,不要让百姓送你了。你做的事情宫里面都知道。”
听了这话之后,陈奇瑜点了点头。
事实上,这段时间已经有消息传过来了,他做的事情也没有瞒着,所有人都知道是他干翻了整个河南省。
无数人对他敬而远之,非议非常的多。但是也有无数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如果得知他离开的话,肯定有不少人自发的去送他。
放在平常自然是没什么,官样文章、万民伞,这些自然都会有。
可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要从简,稳定压倒一切。
这一点陈奇瑜自然明白,说道:“陈大人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
陈四海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就最好。”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四海便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看着陈四海的背影渐行渐远,陈奇瑜出神般的喃喃说道:“不知道这次入京能不能去通政司任职?”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68章 抓贪官抄家充盈国库
京师。
随着天气转凉,京师好像就从秋天一个大跨步跨入了冬天。
朱由校只能趁着中午的时候到湖边去晒太阳,早晚根本不可能,实在是太冷。
他最喜欢的就是中午的时候,趁着阳光正好在湖边钓钓鱼晒晒太阳,困倦了就眯着眼睛小憩一会儿。
最近,整日里倒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大臣们很识趣的达成了个共识:自己能解决的事就不麻烦陛下。
以至于朱由校将一个皇帝无聊而又颓废的生活演绎的淋漓尽致。
马上要过年了,朱由校也准备趁着这段日子平静,好好休息一下。折腾了这么久,总归要好好过个年,不能亏待了自己。
“皇爷,河南的题本送过来了。”陈洪来到朱由校的身边语气恭敬的说道。
朱由校轻轻地挑了挑眼皮,却没有睁开,轻轻地抬了抬手说道:“念一念吧。”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之后,连忙把题本展开从头开始念了起来。
在这一份题本上,其实也没有写太多的事情,主要就是汇报了一下河南省的进度,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
福王已经出发,在赴京的路上;陈奇瑜已经进京了。
至于福王为什么出发的比陈奇瑜早,却比他还要晚到,其实很简单,福王借着皇家的名义一路骗吃骗喝逛荡逛荡,改不了本性。
要不是王安再三督促,怕是福王要公款吃喝游历千山万水。
河南省的贪官污吏也都在进行审问之中,具体怎么判刑,这个要等审问之后才能会出结果。
听着听着朱由校就一皱眉头。
这个陈奇瑜该怎么安排呢?
最适合的地方当然是四川,让陈奇瑜去那边做官,经历一下边塞的官职。
可是朱由校想想又觉得不行,陈奇瑜这个人不能送到四川去。
现在四川那边在打仗,没有人愿意过去。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把陈奇瑜送过去,会让人们有一丝猜想和怀疑。
要知道,陈奇瑜可是立了大功的,是自己要重点宣传的对象。因为他的密奏,朝廷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所以要重赏。
陈奇瑜就是自己要立起来的牌位,要做给外面的人看的。如果直接将他送到四川去,那么岂不是让人觉得他是被贬过去的?
这样不好,看来要挪一个位置给他了。
不但要挪一个好的位置给陈奇瑜,而且这个位置要足够让人羡慕嫉妒恨。
陈奇瑜现在是个知县。如果放到六部里面去做一个郎官,有一些浪费人才了。
那京师有什么官位合适呢?
朱由校想到了一个官职,这个官职就是传说中的顺天府尹。
虽然有人曾经戏言过,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但这仅仅是一句戏言罢了。
因为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后世,京师的最高长官,那往往都是高配,顺天府尹也一样。
不然在京城这种官员遍地走、公侯多如狗的地方,你根本也做不了这个官。
顺天府尹是京师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为正三品。
在京师,顺天府尹是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而且,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一个小刑部。
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
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而且还不算越权,这个职位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锻炼人。
把陈奇瑜放上试试看,朱由校觉得自己的想法真的是太好了。
而且从一个从六品县令,直接着擢升正三品的顺天府尹,这都已经不是升官那么简单了,这就是做了火箭一般的提升。
可以说,陈奇瑜为无数的地方官员树立了榜样。
你们想要往上爬吗?
赶快搞点事情出来,把密奏快点送上来,让朕看看有多少贪官。
对于朱由校来说,大明朝的贪官实在是太多了,风气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整改,难度太大,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先捞一把再说。
反腐倡廉,抓贪官抄家,充盈一下国库。
保持这样的高压态势一段时间之后,新上任的官员就不敢那么肆无忌惮。到时候再推出考成法,好好整理一下官场上的风气。
先打。
至于怎么治理,那要等打完了再说。
陈奇瑜就是一个榜样,也可以说是一个导火索。
朱由校可不相信天下的官员都是抱团的,这个天下想要往上爬的人太多太多了。
赚钱有瘾,当官也有瘾。今天七品,明天想六品;今天六品,明天就想五品;今天做了五品的官员,明天就想着能不能进京;进了京的官员想着能不能外放,外放的想着能不能入六部进内阁。
无论是单纯的为了报国,还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官做的越大,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何况这里面还有真的想让国家变好的人存在。
朱由校觉得接下来一段时间也会有大热闹。
轻轻的摆了摆手,朱由校说道:“这份题本送到内阁吧,让他们好好的拟定一下。让他们盯着一点也就是了,朕有些困乏了,准备去皇后那边休息一下。”
“是,皇爷。”陈洪连忙恭敬的答应了一声。
内阁之中。
四位阁老也挺忙的。
毕竟到了年底,很多事情都要操劳起来。不过今年额外有收入,所以银钱上倒还是比较宽裕。
这让他们多少松了一口气,不过依旧是紧巴巴。
所谓的宽裕就是没有借债罢了。
忙碌了一阵子之后,四个人便来到值班房,各自坐下之后开始喝茶水吃点心。
这就是他们的午饭了,休息过之后,下午还要接着忙。
从怀里掏出两块桂花饼,徐光启掰了一块塞进嘴里面,随后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满意的点了点头。
韩爌看了看徐光启的桂花饼,突然觉得手中的白面馒头一点也不香了,干嚼了几口便放在了一边。
很快几个人便都吃好了,开始喝茶聊天。
一时之间,内阁的气氛倒也算得上融洽。
聊着聊着,四个人就又聊到了政事上面。
最先开头的是徐光启。
他的目光扫过韩爌等三人,缓缓的说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后就要开春了,明年又是大比之年,咱们是不是该商议一下了?”
听了徐光启的话之后,韩爌三人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喝水的手握着茶杯都慢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