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很多官员看到朱由校的时候,都有一种隔离感。
好久没有见到陛下了,不过看起来陛下好像更壮了一些,好像也长高了不少。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等着自己被所有人参拜。
在参拜完成之后,便轻轻的抬起了手说道:“诸位爱卿免礼吧。”
所有人都站起来之后,朱由校继续说道:“诸位爱卿入座吧。”
等到所有人都坐下之后,朱由校才笑着说道:“天降之宝,朕赐名如意豆,恰逢重阳佳节,又是皇后生辰,朕开大宴,与诸位爱卿一起共享如意豆。”
朱由校强忍着不让自己有什么奇怪的举动。原因也很简单,这样的话用来形容土豆,实在让自己觉得很古怪。
估计过几年之后遍地都是土豆,再想起今天这个场景呢,多少就让人忍俊不禁了。
不过为了尽快的推广土豆,提升它的价值,也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
况且这一大批土豆卖出去之后,自己还能搞一一笔钱。在这样的好处面前,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
目光扫过所有人,朱由校说道:“大宴开始。”
随着朱由校的话,外面也就开始行动了。
当然今天肯定不会吃全土豆的,正常的菜式该上什么上什么。所谓物以稀为贵,今天就让他们少吃一点土豆,尝尝鲜,然后回去就想了,想了就会买。他们买回去做种子,或者直接吃掉。
这些都是钱,朱由校心中如此想到。
上桌按酒二盘,糕二碟,小点心一碟,菜四色,汤一碗,酒三盅。
中合桌按酒二盘,小点心一碟,糕二碟,菜四色,汤二碗,酒六盅。
间有小红豆、柿子、橙、蟹、鳊鱼。
等到所有的菜都上差不多了,朱由校也提了几次杯,众人期盼已久的土豆终于上来了。
第一道菜便是如意豆烧羊肉。
这是一道御厨精心烹制的菜,装在一个个通透雪白的瓷碗之中。
内侍们小心翼翼的端起瓷碗,在每一个大臣面前的桌子前都放上了一碗土豆烧羊肉。
碗并不是很大,里面只有四五块羊肉,四五块土豆,少许的汤汁,其他的就没有更多的了。
等到所有的碗都被摆好之后,朱由校说道:“如意豆烧羊肉。诸位爱卿试试看。”
说着朱由校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土豆,放进了嘴里面。
大臣们也不敢怠慢,同时心里面也已经是期待已久了,所以也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土豆放进了嘴里面。
这道菜名字土气归土气,却是出乎意料的美味。
羊肉的汁水沁满了如意豆块,软糯香甜,怎么会这么好吃?
一些上了年纪的大臣,嘴角还残留着些许汤汁,看着碗里的眼睛都亮了。
果真是好东西,即便是没有牙也能够吃得动。
好东西呀,好东西!
同时加快了吃的速度,炖得稀烂的羊肉也成了他们的享受。
很快一小碗便吃了下去,所有人都有一些意犹未尽,很想招人再叫一碗。
可这是陛下的大宴,可不是你能够叫菜的地方。
看着这些人意犹未尽的样子,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快第二道菜就上来了,如意面。
用土豆酿的粉,蘸上各种调料,可以说是非常的爽口,吃起来香糯软滑。汤汁熬的也是牛肉汤,如果是热的,这道菜就是牛肉粉了。
臣子们很快又把这碗粉也吃完了,脸上的表情也更加的满足了。
朱由校提起手中的酒杯,笑着说道:“今日最后的一道菜,如意豆泥。诸位爱卿好好尝一尝,现在饮胜。”
说着,朱由校就把杯中的酒干了。
臣子们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也跟着把酒喝了。
最后一道菜也上来了。
大家看着眼前带着一点黄色的泥,没有丝毫的迟疑,拿起勺子?了一口就送到了嘴里面。
瞬间软糯的香味又充满了口腔。
坐在徐光启身边的韩爌,此时忍不住对他说道:“这东西户部还有吗?”
徐光启直接摇头,说道:“这可是皇庄产的,全都入了陛下的内库,户部怎么可能会有呢?不过如果阁老想吃,想必陛下也会赐下一些来的。”
听了这话之后,韩爌一脸的遗憾。至于徐光启后面的话,他就当没有听到。
原因也很简单,他可是堂堂的内阁首辅大学士,跑到皇帝那里去要吃的,实在是太没面子了。
事实上不光是他们,周围的几个人也在听着他们两个谈话。
在听到徐光启的那个答案之后,他们全都有些失落。
略为迟疑了片刻,徐光启说道:“皇庄的产量挺多,想来应该不会全留在宫里面。”
这话一出来,大臣们就是一愣,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兴奋之色,“就是说,会赏赐给我们?”
“应该会给百姓做种子吧。”徐光启捋了捋胡子,想了想说道:“毕竟如意豆除了其他功效以外,也很高产。推广出去之后,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而且它生产周期短、不挑地,这就很关键了。”
闻言,众人眼中那朵希望的小火苗瞬间就被浇灭了。
徐光启说的这个,大家都想到了。可是现在大家关心的不是这个,如意豆的好处谁看不到?
关键问题是现在怎么弄到一点吃?
不过这个问题他们只能回家再想了,因为朱由校已经宣布大宴结束了。
通常这样的大宴,皇帝都会有赏赐的,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了,赏赐的东西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而是直接换成了土豆,按照官职的大小给予赏赐。
刚刚还很失望的众人,在得知赏赐如意豆后,心情立马又变得高兴了。
像韩爌这样的内阁首辅大学士,能得100斤;其他人依次递减。
很多臣子们在得到了土豆之后,都有些兴奋,准备回家去做着吃试试,因为每一个大臣都还得到了附赠的一份菜谱。
他们准备拿了菜谱给自己家的厨子也试一试,看看效果。
宫里面和大臣们吃土豆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很快就传到了京城的民间。
对于这个陛下赐名的如意豆,一时之间京师所有人都在期望,可以说是翘首以盼了,就是不知道谁能弄点出来。
当然神通广大的人也是有的,比如常三爷在京师中的如意楼,直接就推出了各种如意豆菜,每天限量发售,需要提前预约。
瞬间,如意楼就火爆了起来。其中皇宫赐宴的三样菜,更是供不应求。
一时之间,整个京师都在议论如意豆。
更重要的事情来了,有的人关心吃,有的人关心种,尤其是那些勋贵和勋戚们。
这些日子,如意豆的价格越炒越高,尤其是常三爷的酒楼。
那每天限量的那些如意豆的菜,甚至炒到了一两银子一盘,可以说是高得不能再高了。
其中最著名的如意豆烧羊肉,甚至有人花五两银子才能吃到一盘。
这是什么?
这是商机呀!
只要自己家的田地出产如意豆,那就是发财的机会来了。
于是这些人对皇宫展开了狂轰滥炸,想让皇帝给他们一些土豆种子。
文官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不过他们的说辞就比勋贵和勋戚来的有格调多了。
大意就是这种东西这么高产,那就应该惠及天下百姓,让天下百姓共享陛下仁德。
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陛下,你不能藏着呀,你再把种子拿出来,最好免费分发给百姓。至于百姓是谁,那就看分发的人是谁了。
朱由校翻看着这样的题本,随手就把题本给扔了。
果然,在这个时候,这些文官都没什么下限,简直就像吸血鬼一样。
这些土豆要是给他们,估计全都被他们拿回家去。
自己不能这么干,要高价卖给他们。
于是朱由校想了想,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说道:“告诉魏忠贤,让他的人上题本,就说这些如意豆都是皇庄所产,那都是陛下的私产,岂能让陛下免费发出去?”
“可以着内务府售卖,所得银两一来可以充实内库,二来也可以惠及百姓。”
朱由校知道的很清楚,无论自己采用什么方式发出去,第一批获得利润的肯定就是这些大户们。哪怕自己免费发给那些平民百姓,大户们也有办法从他们手里弄出来。
想到会落到这样的下场,那还不如自己直接高价发卖出去。
事实上,让崔呈秀他们上这样的题本也没什么用,那些人在花皇帝钱的时候,那就不分你我了。
皇帝的钱就是天下人的钱,天家无私事;等到皇帝想花国库的钱的时候,那就不行了,国库的钱不是皇帝的钱,那是朝廷的钱,那是天下百姓的钱。
这种臭不要脸的事情,这些文官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比如嘉靖皇帝总朝国库伸手,名声就很差。
万历皇帝派太监去收税,想丰富一下自己的内库,结果太监都被打死了。
对于这些题本上的说法。反正朱由校是不准备答应,就假装没看见。
我就在内务府卖,你们买就行了。其他的废话别和我说,我听不见。
朱由校准备做一个装聋作哑的皇帝。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55章 发卖如意豆种
京师之中,纷纷扰扰,只不过牵扯到的问题就那几个,大家来回的在讨论着这一段时间的热点,也就是与朝廷有关的和与百姓有关的。
与朝廷有关的,比较受关注的就是福王事件。
与百姓有关的,就是如意豆种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暂时还没有什么答案,大家都在等着皇帝表态。
可是皇帝最近请大家吃饭之后,就躲到了西苑去,似乎没有什么表态的意思。
至于如意豆种的事情,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消息。
最开始,朝中有大臣希望陛下能够免费发放如意豆。
然后舆论上就有消息出来了:那是陛下的皇庄种的粮食,你们怎么好意思让陛下拿出来呢?
当然了,反驳的也很多,总之就是吵成了一团乱。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主动上了题本。这一次是以都察院的崔成秀为首的一些人,他们上了题本,请陛下把如意豆拿出来卖。
同时崔成秀还提出了一个施政观点。
这还是他第一次这样做。用他的话说,他所代表的形式方式或者施政观点,就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
这一次如意豆种事件就是崔呈秀立场的集中展现。
让皇帝拿出如意豆种免费发给大家,这是一种占便宜的行为,同时也是不现实的。除了激怒陛下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当然,如果陛下把所有的如意豆全都留在宫里面用来吃,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天下百姓,嗷嗷待哺,急需要高产的粮食种子。陛下身为天下的帝王,自然应该为表率,应该把种子拿出来。
为了兼顾这两种需求,那么发卖如意豆种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于是朱由校在得到了这些题本之后,下旨褒奖了崔呈秀,同意了这样的做法。
内务府开始贩卖如意豆,同时也会将种植的方法告诉卖种子的人们。
这个决策出来之后,除了真的想要占便宜的人,大部分还是满意的,花钱买种子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本身也不是缺钱的人,都是一些产量的大户,家里面的土地也很多,所以花点钱买种子,远的来说,利大于弊。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务府再一次被推到了前台。
虽然皇上说要发卖如意豆,可是怎么卖、有多少,这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内务府大总管张国纪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家门口也是门庭若市。
西苑之中。
解决了土豆发卖这个问题之后,朱由校终于放松了下来。
坐在摇椅上轻轻地摇动着,手上还拿着一个蒲扇轻轻地扇了几下,整个人透出一股慵懒和闲适。
他现在唯一要想的事情就是土豆应该买什么价?
首先,这是粮食,至少也要和稻米一个价,而且还得是精稻米。
其次,现在这个东西它是种子,所以它的价格应该更高一些,翻个两倍三倍的不成问题。
不过自己身为皇帝,也应该顾及一下名声,卖太贵了也不太好。可以转换一下思路,这个价钱让国丈来提也挺好的。
毕竟自己是皇帝,生养在深宫之中,对粮食的价格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询问一下国丈也很正常,毕竟他负责发卖。
想到这里,朱由校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原因也很简单,自己身为一个皇帝,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臣子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作为皇帝的优秀品质。
朱由校觉得自己离明君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当然了,这只是自我感觉而已。
这个政策出来之后,肯定要会挨骂。只不过挨骂的不会是自己,而是老丈人。他进内务府,不就是这个用吗?
看来自己还是个有先见之明的皇帝。
抬起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洪,朱由校说道:“去一趟内务府,把国丈找来。”
陈洪听到这句话之后,连忙说道:“是,皇爷,奴婢这就去。”
说完这句话之后,陈洪连忙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准备去找国丈。
在陈洪走了之后,朱由校则是在琢磨自己该怎么办,确切的说,该定怎么样的价格?
刚刚制定的策略肯定不行,那是在自己还要顾忌名声的情况下才制定出来的策略。
现在自己已经不需要名声了,那么刚刚的策略自然就不需要了。
张国纪不知道陛下找自己做什么,不过猜一下,也大概猜得到可能和如意豆的事情有关系。
这段时间内务府的大事情就是如意豆,陛下让他发卖。
外面早就已经闹腾起来了,大家都在想着该怎么从张国纪手上便宜的拿到更多的如意豆。甚至有的人愿意付出高价,只求能够拿到更多的如意豆。
可是张国纪心里面清楚,虽然陛下是让他发卖,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能够做主的,很多事情他说的不算。
显然这一次陛下让他进宫,就是有他说的不算的事情了。
跟着陈洪来到西苑,张国纪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最近一段时间,他十分的低调,因为他在外面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差了。
张国纪甚至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就是名声越来越差。他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怎么就变得人人喊打了呢?
尤其是以前的那些在一起读书的小伙伴,现在抨击他抨击的那叫一个狠,就像他挖了他们家祖坟一样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这让张国纪心里边既憋屈又委屈,这是怎么回事?
沉思良久也找不到原因,张国纪索性就这一段时间非常的低调。如果不是因为如意豆的事情,他都已经快在朝堂上隐身了。
原本抨击的风头慢慢小了,张国纪还挺高兴。可谁想到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现在可好了,隐身是不行了,反而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来到凉亭的旁边,张国纪见到朱由校正躺在摇椅上吹风,便有一些拘谨的走到陛下面前。
他实在是有一些害怕这个皇帝女婿了。
虽然这个皇帝女婿的计谋不算有多么的高超,但张国纪还是嗅到了一点点不同的味道。
自从他进入内务府,给这个皇帝女婿做事开始,名声好像就开始滑落了。
张国纪倒不是觉得皇帝女婿在陷害自己,而是在害怕女婿再让他做什么事情。
一旦皇帝女婿让他做什么事情,他的名声就会再跌两成。
“臣参见陛下。”张国纪恭敬地行礼,心中念着希望别出什么幺蛾子。
朱由校听到这话之后,轻轻的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张国纪,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
他温和的说道:“国丈过来了?”
同时又转头对陈洪吩咐道:“快给国丈搬一把椅子来。上茶。”
张国纪顿时感觉受宠若惊,同时心里面也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这个皇帝女婿对他客气的时候也有,但往往不是有什么好事情的时间。
陈洪很快就把椅子给搬了过来,恭敬的请张国纪坐下。
等到张国纪坐下之后,茶水也端了上来,朱由校这才说道:“这是江南刚送来的茶叶,是今年的贡品龙井,国丈尝一尝。”
说着。朱由校也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张国纪自然不敢迟疑,也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瞬间口齿留香。
张国纪整个人都觉得松快了不少。
“果然是好茶叶。”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赞赏的表情。
朱由校笑着说道:“回头国丈走的时候,给国丈拿上两斤。”
“是,陛下。”陈洪连忙在一边答应道。
又喝了一会儿茶,朱由校觉得时间差不多了,看着张国纪说道:“今日把国丈找过来,是有一些事情想问问国丈。”
“朝廷发卖如意豆种子的事情,已经提上日程。只是关于定价的事情,一直没有一个太好的结果。”
“朕长在深宫,虽然深知民间疾苦,百姓不易,可是朕也不太清楚这该卖多少钱合适?什么样的价格对百姓最有利?所以朕想问问国丈。”
听到这话之后,张国纪的脸上松了一口气。
原来只是问问价格的事情,这倒是好办了,并没有那么敏感,也不牵涉朝廷。
不过张国纪也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毕竟他在家里面也是老爷,买粮食这种事情不用他操心,家里面有下人、有管家,有他的夫人,基本上不用他自己去买粮食。
甚至对于粮食的价格,他也不知道,何况是种子?
不过张国纪还是有办法的,他说道:“陛下,如意豆是神物,亩产如此之高,种子价格自然也要比现在的种子高。”
“既然产量是稻谷的三四倍,那么种子也是稻谷的三四倍就好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国纪,觉得这个老丈人想法很清晰。
就应该是这个套路,做的很好!
只要自己再引导一下,这就可以了呀!
于是朱由校说道:“可是这如意豆产量虽高,宫中也没有多少。既然是发卖,那就应该惠及到更多的百姓,而不是让一个人买了太多,那样的话发卖的初衷就消失了,并不利于如意豆发卖。”
正常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限购,但是没有太大的作用。
现在哪一家没有无数的佃户?
派他们的人去买就行了,但还是很容易证明的,比如家里有土地的。
朱由校当然不会选择这个办法,他想要的是更多的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抬高售卖的价格,让很多人买不起更多的土豆,这就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是这个办法自己不能说。
朱由校期待的看着老丈人,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惊喜。
听了朱由校的话之后,张国纪点了点头,随后也皱起了眉头。
想了想之后,张国纪说道:“那就卖得贵一些吧。虽然有的人可能会买不起,或者只能买一小部分,但是终究能买到。那些想买多的人也不会买那么多,毕竟价钱已经很高了。”
朱由校看着张国纪,恨不得给他点一个赞。
轻轻的点了点头,朱由校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缓缓的说道:“那就按照国丈说的办吧。”
同时他转头看向了身边的陈洪,直接问道:“宫中采买精米的价格是多少?”
傻子都知道皇宫里买的米更贵,这里面有米好的原因,同时也有虚报贪腐的存在。那个价格就不能看,用这个价格来做单位,能吓死不少人。
反正一个成功的商人是绝对不会用这个单位来计价的。
张国纪就无所谓,因为他不知道,粮食就是粮食,还不就是那个价格。陛下既然已经说了,那就听陛下的好了。
陈洪连忙说道:“回皇爷,宫里采买的精米,三两银子一石。”
说完,陈洪就退到了一边,生怕皇爷找自己的麻烦。
这个价格傻子都听出来高了。
在外面,正常的年份大米一旦大概在一两银子的左右。指的是精细的大米,不是糙米,也不是老百姓吃的那种米,而是真真正正权贵人家吃的。
荒年的话可能会贵一些,丰收的年份可能会少一些。但是三两银子的这个价格,简直就是在宰冤大头。
朱由校看了一眼陈洪,转回头没说话,他不知道是真的这个价格,还是陈洪瞎说的为了给自己抬高价格。
回头一定要查一查,敢黑老子的钱?
虽然内务府那边已经开始了合作入股的模式,宫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开始免费,但是粮食不算,毕竟这是给陛下吃的东西,要小心谨慎。
陈洪也知道这一点,如果他觉得这一次之后怕是要悬了。
当然了,这些粮食说是给贵人吃的,其实是大部分是宫里吃了。陛下吃的东西有专门的衙门种植,宫里面内监八局之中,就有一个酒醋面局,
酒醋面局的职责是“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所谓宫内,是指皇宫内为皇室服务的人。在其职责中酒醋等项是由该局自造的。
1...109110111112113...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