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早在几年前,李忠信就把王鹏他们那几个人派到沪市和海南那边圈地,这个事情呢!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他一直就等着国家发布这样的消息呢!东北这边的人,和南方人不同,他们有着一种十分强烈的海南情节。
在后世的时候,到三亚和海口那边的人,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是东北人。
东北人之所在在三亚和海口那边大量的置地买房子,主要的原因是东北这边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越是岁数大的人,对于寒冷的冬天就越不习惯。
寒冷的冬季来临的时候,有一种叫做封江的日子,
第九百四十七章你们知道吗?
黑省哈市这边,因为是黑省省会的原因,发展的速度很快,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后,人们手中逐渐有钱了,同事之间的聚会也逐渐多了起来。
特别是一些有能力倒买倒卖东西的倒爷,或者是这个时代掌握一部分权利的人,他们先一步富裕了起来。这些人呢!为了低调,不喜欢到外面的饭店去吃饭,而是经常会邀请一些朋友到家里吃饭。
王强因为小舅子开了一个照相馆,他经常过去帮忙的原因,家中也开始逐渐有钱起来,经常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
因为女儿能够搞到外汇券,王强更是通过这个,结交了一些不错的好朋友。
这天,厂子里面供应科的同事李大嘴巴给他打了电话,叫他到家中吃饭。
这次的聚会,是小范围的聚会,一共他们五个人,都是厂子当中关系不错的人。
都是自己家人,都是好哥们,李大嘴巴也没有弄多菜,一个大盆凉菜,一个炒蒜薹,一个蘸酱菜,还有一大盘子的猪骨头和一道山东杂烩汤。
按照李大嘴巴的话,这四菜一汤,绝对是这个时候的好东西了。
老干部水平都达不到他们现在的水平,这次他从南京那边出差回来,弄了一些小钱,正好慰劳一下哥几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喝得都十分尽兴,聊得也十分尽兴。就在这个时候,李大嘴巴吧嗒了两口中华烟以后,大咧咧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咱们国家的商品要变天了。就在三月份以后,沪市那边就已经放开了部分商品的价格。”
“什么?我们国家的商品要变天了这个是怎么回事啊?我都没有听说过。你们听说了没”
“没听说过,大嘴巴,你别危言耸听。”
李大嘴巴翻了一个白眼,不悦地说道:“我还能骗你们是怎么的我说的是真的。
可以这么说,上边的政策一出,商品立刻就暴涨,你们知道上涨多少钱吗上涨百分二十多到百分之四五十之间。
如果说是小来小去的东西,三毛五毛钱的物品上涨个百分之几十我们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一辆原来一百五十元钱的自行车,一下子上涨到一百八十元到两百元钱的那个样子,那钱就多了,我们呢!现在不买东西,一旦物价上涨,我们的钱就不值钱了。
以前我们攒了一年的钱,能够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视机,现在一旦涨价了,我们攒一年的钱,只能买一台电视机了,这个是真的,我老表在沪市那边工作,他亲自给我打电话说的。
现在国家的正式文件还没有出台,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一旦全国实施,你觉得这个物价会不会上涨呢我和你们说了,至于你们听不听,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我反正这几天要多买一些东西,把银行当中的钱都取出来。”
李大嘴巴是王强单位的采买小头头,经常到全国各地去采购货物,可以说是单位的实权人物,这些年呢!家境愈发地殷实起来,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的,王强却是知道,李大嘴巴这些年算是发大财了,要不然的话,在这个阶段,家里面也不能换上十八吋的彩色电视机。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人,家里面有一台十四吋的电视机就已经算是家境很殷实的了,有十八吋的大彩电,家里面还有燕舞牌双卡录音机,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第九百四十八章风波起
?
李大嘴巴正色地对王强和沈德峰他们说了起来,不光是说话的时候十分严肃认真,更是举了两个他亲身体会到的例子。
有活生生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呢!这个事情的可信程度一下子就上升了百分之五十。
看到众人瞠目结舌的模样,李大嘴巴大嘴一咧,把手中的酒杯端了起来,继续说道:“看到没有,今天咱们喝的酒是西凤酒,这个是我五年前买的,价格是四块钱左右一瓶,现在你们等有时间去商场看一看,西凤酒的价格是多少钱,少八元钱你都买不下来。
国家的京城和沪市那些大城市都涨价了,咱们这边也会跟着涨价,钱要毛了!
就像王强大哥,你现在要是能够搞到一些外汇,抓紧搞一些外汇,那玩意一时半会儿不会毛,反倒是会越来越贵,你要是信我的,就把家里面的所有钱都换成外汇券,等过段时间,我高价买你的外汇券。当然了,得是你能弄到外汇券。
如果搞不到外汇券,那就抓紧时间到街里的商场去买东西吧!钱那东西,真要放到银行里面,钱指不定贬值什么样呢”
李海在这个时候还不忘王强的外汇券,他心中有一种感觉,外汇券这个东西,在这次的物价改革当中会上涨,如果他能够从王强那边弄到一大笔的外汇券,到时候他甚至会从南京或者是沪市那边购买回来一些这边稀罕的物品,到时候在小圈子当中进行一下售卖。
投机倒把这个事情,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了,只要不是胡搞乱高,把东西卖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现在是允许的,只是现在他手中缺少外汇券。
王强那边呢!在他最想用外汇券的时候帮了他一把,这个时候,他真就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和王强换。
只要是他能够把王强说服了,换一些外汇券,哪怕是他花一些高价,也要买到手,到大城市那边,哪怕是他不用来购买东西,就是把外汇券直接卖出去,都是赚钱的。
“大嘴巴,你这个事情可不能乱传,要是被居委会的人听到给你举报了,估计公安局那边会到你家里面抓人的。”沈德峰蹙了蹙眉头以后,低沉地对李大嘴巴说了起来。
沈德峰对李大嘴巴的话,现在是将信将疑,他不知道,这个是李大嘴巴喝多了乱说,还是真的事情。
这个事情呢!前几天的时候,他也是听家里面的亲属说起来过,只不过他一直把这个事情当做笑话来听的。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真要是按照李大嘴巴说的,物价直接翻跟头,那老百姓不都得疯啊!
“法不传外耳,我们几个人是好哥们,我才和你们说的,要不然的话,我说这个做什么你当我傻吗就咱们几个兄弟在一起吃饭,谁还能举报我是怎么的。我可和你们说了,你们爱信不信,爱买不买,反正我是和你们说过了。
我李大嘴巴是什么样子的人,你们也知道,一般的话我从来不会瞎说的,这个事情呢!你们几个人回家以后好好想一想,只要是想明白了,那么,你们就把家里的钱从银行取出来,赶紧挑家里面用得上的东西买。”李大嘴的声音逐渐降低了下来。
李大嘴巴这个时候也怕,真要是因为他说话的声音大了,被路过的居委会大妈啥的听到,到时候那就麻烦了。
他的这个言论,私下里几个好哥们之间说一
第九百四十九章会过日子
?
老百姓做什么事情都是一窝蜂的,他们发现,他们买不到东西了,东西涨价了,再加上一些大明白给他们一解说,直接出现了抢购的风波。
这场风波,不是一个地区区域性的,而是全国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幸免。
人们心中都开始慌了,别人早早地买下来的东西是便宜的,一把笤帚五角钱,等他要买笤帚的时候,笤帚的价格上涨到了六角钱,他琢磨着到其他的地方转一圈,等回来想买的时候,笤帚的价格上涨到了七角钱或者是八角钱。
这样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在纷纷上演。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现在不买下来的话,等再去购买的话,价格指不定要上涨多少呢!一些奸商在这个时候更是在货物的源头上开始动起了心思,他们把货物拿到手中之后,不往外放货,等价格上涨起来以后,然后把这些货物的价格抬高,然后慢慢往外卖。
这个事情呢!国家也是控制不了他们,也说不了他们什么,毕竟法不责众,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也不能只抓我一个人。
这次的涨价,是国家默许的一件事情,我们赚一些钱,也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这股子风潮就如同海浪一般形成了,浪头是越来越大,黑省这边虽然地处内陆边缘地区,算得上是地域十分不错的地方,也被这场风暴波及了。
这场如同海浪一般的风潮,一浪高过一浪,一点没有给那些市县的商业系统机会,这些商业系统和那些小商店差不多,手中那么一点存货,很快就被抢光了。
这些商业系统的人,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是一件好事情,东西都卖出去了,他们赚到钱了,可是,等卖完所有的货物之后,他们傻眼了,人们要买东西,可是,他们却没有东西卖了。
我们国家地方的商业系统,在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联网的机制,更没有互通有无的情况,都是各自为政,个人管个人的。
原来能够买上个十天半个月的物资,在这股大浪最开始的浪头下就被扫光了。用当地人的话说,商业系统的仓库,老鼠进去了都哭。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都知道,搭建物品要大幅度调整价格,他们都疯狂地购买电视机和录音机等一些家用电器,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今后要是真按那些人疯传的涨很多钱,绝对不如现在买到家里。只要是把东西买到家里了,心中就踏实了。
大件的电器之外,就是日常的生活用品和小件的电器,比如说电水壶,电热毯,锅碗瓢盆。
这些东西都是人们最先下手购买的,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买到手里以后是不过时的,到什么时候他们都能用得上,放在家里面也放不坏,一旦涨价了,那就相当于他们之前很早时候的钱白赚了。
而越往后,这种风潮就越大,也就是我们说的浪头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就好像是疯了一般,根本不考虑国家所说的政策是什么样子,根本就不考虑他们买的那些东西值得不值得。
他们就好像是魔怔了一般,只要是东西,他们都想要抓紧时间买回到家里面去。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都是生活当中的必须品,他们必须要把这些东西买回家。
钱呢!在这个时候是不会放银行当中的了,他们组织家里面的人,一早上天不亮就开始到银行那边进行排
第九百五十章例外
?
有了采购人员提出来价高者得的一个说法,原本不想涨价的工厂,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形,也开始心活了。
他们心中想的是,这个是老百姓要求涨价的,价高者得,这个真没毛病,也不是我们主动提出涨价的。
现在国家不推行物价改革吗我们适当地调整一下产品的价格,这个事情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
我们呢!也不多涨,适当地上涨一些出厂的价格,这个事情到什么地方也是能够说得过去的。
工厂的货物涨价了,商家拿到货物的价格上涨了,那么,这个钱会是商家出吗答案显而易见,商家才不会为这样的一种事情买单的,商家在这个时候开始了涨价的行为,准备趁着现在的这个时机,多赚一些钱,就是那些个国营的大商场都不例外。
而这样的一个涨价出现,就好像是印证了那些个大明白所说的事情,国家的商品会越来越涨价,货物的价格会越来越高。
现在人们不买这些东西,等物价上涨起来了再买,那就相当于钱贬值不抗花了。
钱贬值的最大的害处是什么,所有人都知道,就是自己曾经的辛苦和努力都变得不值钱了。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这股子风潮才越刮越大。
忠信超市在李忠信的布置下,基本上可以说是货物储备得十分充足,各个中转的货站,或者是说是各个大超市的仓库当中,都放慢了货物,货源十分充足,只要是那个超市的货物卖得差不多了,忠信公司的物流就会加大力度,从其他的地方把货物调运过来。
忠信公司之前大量购买货物的的事情,一直是被王波和赵福天这些人称之为诟病的,他们觉得,李忠信的做法是错误的,忠信超市在售卖货物的时候,没有货物了,倒时候直接到厂家或者是大批发商那边拿货,是有都是的,把货物堆满仓库,那是一件十分错误的决定。
国家的物价改革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讲,没有任何的冲击,物价真要是上涨了,那么,他们的物价也跟着上涨就是了,那些货物放到仓库当中,如果售卖不出去,是会长毛或者是发霉的,哪怕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一样。
李忠信在忠信公司做决策的时候一直强调,忠信公司的员工没有什么事情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加班的,要保持充沛的活力,身体好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
可是,就因为李忠信捕风捉影地说什么国家要实行物价改革的制度了,无论是忠信豆油厂,还是忠信方便面,以及忠信服装厂,忠信小家电厂等等,都开始大量进货,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
忠信公司旗下的工厂和这个时代的工厂大有不同,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忠信公司旗下的工厂,现代化的程度都比较高,生产出来的数量那都是相当大,几乎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生产出来无数的商品。
而按照忠信公司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的销售情况来看,只能卖出去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间的货物,另外的货物,基本上都积压到了忠信公司的各个工厂当中,这个事情呢!让王波洪斌他们这些人感觉到十分挠头。
而抢购风潮出现了以后,所有地方的忠信超市都一样,只要是一开门,那人就好像是疯
第九百五十一章涨什么价
忠信超市的工作人员虽然很疲累,但是,他们却依旧能够笑脸迎客,让顾客感觉到万般满意。
他们在接待好顾客的同时,也会反复对前来购物的人强调并做出承诺,无论到什么时候,忠信超市都会有货物,不会因为有个别的商场涨价而对货物进行涨价。
所有的涨价以及一切国家没有货物的话语都是谣言,忠信超市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只不过现在那些商场的货物没有上来而已,这个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多少时间,这次的风波就会过去,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忠信公司在全国各地现在的忠信综合大楼一共有八座,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东北三省这边,这几家大型超市和综合性的大楼,对于东北三省抢购风波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
在忠信超市的中层当中,说话最多的就是,赶紧从仓库当中调配货物过来我这边,我这边需要大豆油一千桶,需要一百箱鱼罐头,还需要……等货物。
仓库那边如果出现什么货物不足的情况,立刻向超市总部那边提交申请,申请补足我们超市需要的货物。
忠信超市当中,无论是忠信公司的小家电,还是忠信公司的服装,这些东西就好像是不要钱一样被人群疯抢。
这些到忠信超市来购物的人,大多数人对于忠信公司的货物都有着一种莫名的信任,他们信任忠信公司的所有商品。
只要冠名忠信公司产品的货物,基本上是他们最先光顾的对象。除了这些东西以外,小型的物品,比如说卫生巾,卫生纸,内衣内裤等等,也基本是一摆上货架子,就会被扫空,这些疯狂的人们,甚至连小小的火柴,小小的衣服扣子都不放过,只要是能够花钱买到的东西,他们都进行购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