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长老好。”
“大长老。”
“嗯,你们都坐吧,我买了些吃的,大家一起吃,然后我有些事情要告诉你们。”
营地的一块空地上,篝火上烤了一只全羊,这是牛尾特意买的,还有一些孜然和辣椒作为调料,也有不少的炸鱼炸虾和花生米佐餐,在酒坊干活的几人还弄来了一竹筒米酒,不多,几个人一人一杯就没了。
众人都喜笑颜开的围坐在一张草席上,这两个月来每天在工坊里干活,平时吃的也和大家一样,并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么多肉食的。
把烤羊给每一个人都分了一块,牛尾安排了一些人到周围放哨,然后就和几个小头目密议了起来。
“我让你们留意有用的人,偷偷搜集的种子,还有汉部落的技术,你们都弄得怎么样了,都各自说说吧。”牛尾小声的对几人问道。
“长老,我先说吧,我一直跟着浏阳郡的小吏在种官田,不过他们只让我管麦子那边的活,别的不让我参与,所以学的只有种麦的本事。
嘿,汉部落种地果然厉害,他们用木头和铁做了一种叫犁的农具,还有很多种,有用人拉的,还有用牛拉的,那个你们没见过真的,但是在汉部落五分钱的铜币上就有那个图案。
用那玩意儿翻地可快了,而且又深又直,不光有这个,还有他们还往地里施肥,就是粪便堆到一起,然后也不知道是要怎么处理,弄完之后再埋到田里,说这样粮食就能结的特别多。
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毕竟还没麦子还没熟呢,但是他们都是这么干的。
长老让我找的人我也找到了,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他还有同族的兄弟,两人都是被部落赶出来的,算是野人,后来跟着别的部落一起投奔了汉部落,但是他们就俩人,也没带来什么有用的东西,所以没有被赐氏。
两人就因为这个被安排去官田种地,说是必须给官田种够五年才能得一个正式户籍,有自己的地和财产,现在才干了两年多,想出头最起码还要三年的时间。
这俩人种地是一把好手,都种了两年多官田了,不光会种地,还会修农具,堆肥他俩也会,都是有用的人。
我就问他们想不想跟我走,要是到了鑫部落立刻就给他们分地,还有现成的房子给他们住,还能发一头牛,要是有合适的,还能给他俩介绍俩媳妇儿。
结果他俩当时就同意了,还跟我埋怨汉部落好是好,就是管的太严,还特别抠门,就是自己家里种的粮食,还要交给部落一半才行,只要我说的是真的,他们随时都愿意走,嘿嘿...”
那小头目说完还笑了笑,似乎是为自己办的事而骄傲。
牛尾倒是没那么乐观,不过他心里也没怀疑过那两人的身份,只是有些担心这事暴露了出去,想到这,他又对那小头目问道。
“这事别人不知道吧,你有没有告诉他们别把这事告诉别人”
“长老放心吧,这两人胆小,我吓过他们,我跟他们说这事千万别跟其他人说,万一被谁泄露出去,让汉部落的人知道了,到时候好处得不到不说,没准还会有严厉的惩罚,搞不好还会贬为奴隶。
他们听了都很害怕,尤其是害怕被变成奴隶,我听人说,汉部落的奴隶都是要被斩去脚趾的,所以我估计这两人不会到处乱说的,顶多也就是他们兄弟俩自己讨论一下。”小头目继续分析道。
“嗯,你办的不错,明天就去联系一下这两人吧,你们可能要动身回去一趟了。”牛尾思索了一会,没发现什么问题,就对这个种地的小头目安排道。
“这些天就回去了哦,好。”那小头目愣了愣,然后看到牛尾点头也反应了过来。
“你们呢,你们那边都怎么样了。”牛尾再次问道。
“我来说吧,我在酒坊干活,汉部落的酒坊也是刚建的,技术是汉部落的首领出了一部分,其他的主要还是一个新来的酒氏族在做。
最近大家都在按照汉首领给的办法造酒曲,酒氏族自己的人也试过用这种新酒曲酿酒,方法我是都记住了,只不过现在时间还短,不知道酿出来的新酒怎么样。
不过这东西也挺容易的,就是用发了霉的粮食和煮过的剩饭发酵做成的,但是好像必须用带壳的谷子才行,不知道咱们的玉米可不可以,但是我们可以回去试试。
而且我还从酒坊的仓库里弄来了一些大小麦的种子,都是塞在鞋里带出来的,每天藏一点,现在也有一两斤了。
至于长老让找的人,我这倒没有特别合适的,酒坊的人除了酒氏族的人就都是汉部落有户籍的人,他们是不可能随便离开的,我也没什么机会和其他人接触。”另一个小头目也汇报了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情况。
“嗯,你也做的不错,人没找到就算了,太过刻意的去找,反而容易被发现,那麦种现在在什么地方,你弄回来了没有。”牛尾也点评了两句,最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种子问题。
“带回来了,刚才回来的时候拿来的,我藏在裤子里带回来的,没有人发现。”
“嗯,一会儿吃完饭拿过来给我看看,其他人呢。”牛尾继续问了起来。
“这回该我说了吧,嘿嘿,我被分到了工地上给工人们做饭,这些日子净吃好吃的了,吃的我都胖了,嘿嘿嘿...”
另一个小头目一开口,周围的几个人就开始锤他,实在是羡慕啊,就这小子的差事最好,虽说做饭什么的又脏又累,但是轮到吃,总能吃到第一口,这也是大部分厨子的特殊福利吧。
“行了行了,都别打了,等咱们都回去了,自己种出了麦子,我也给你们做去,咱这现在说正经事呢。”小头目一阵求饶,其他几人威胁他回去做好吃的,这才放过他。
“嗯,我先说啥呢,说种子吧,汉部落的很多菜都是上次从咱们那弄到的种子,不过也有一些咱们没有的,比如卷心菜,萝卜,长豆角,还有一种叫榨菜的咸菜。
最出名的一种菜就是辣椒了,这个你们也吃了,而且这东西不光能吃新鲜的,还能晒干了当佐
第535章 汉部落最高级的城池(求票票求订阅)
就在牛尾召集手下开会的时候,金吾卫这边也没闲着,借着官府的众多耳目,确定鑫部落的人全回去了之后,金羿也把打入各个工坊的手下召集了过来。
二十八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工地厨房那边联系上的人最多,足有六个,其他的都是两三个人,酒坊那边更是一个人都没有,总共能够确定被带走的,也只有十二个。
28人潜伏进去12个,这个数量已经不低了,太多了反而容易被对方察觉,不过剩下的这十几人也不会闲着,罗冲可以给他们换个身份,跟着使团一同过去,或者让他们打扮成商贩,将来负责汉部落跟使团的联络。
当然,这么点人很难起到多大的作用,潜伏计划还会继续进行,下一步就是要从学校方面展开,从鑫部落的留学生中策反一批,再打入一批汉部落的学生,这样大局基本上就靠谱了。
一次紧张的会面,大家相互约定好了,到了鑫部落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一定能完成首领交代的任务。
其实他们刚过去的时候反而是没任务的,能够顺利潜伏进去,不被发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就已经是胜利了,之后才是努力在鑫部落获取地位,等候首领发出命令让他们执行的那一刻。
没有庆祝,没有聚餐,他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互相道别之后,众人就悄无声息的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罗冲已经开始安排车队装货,运输的都是这两个月来造纸工坊生产出来的白纸,准备拉回汉阳城开始大批量印制书籍。
这几册书都是定版的,只要汉部落的政权稳定,罗冲没有倒台,那就基本不会出现变动,《汉礼》和《初、中级算数》还有《自然》这四本书,完全可以当作基础教材一直用下去。
另外还有浏阳郡这边出产的竹竿毛笔,这里的湖心岛有竹子,刘洋郡这边养殖的羚羊和狼狗又比较多,所以毛料也比较充足。
剩下的墨锭和砚台都是汉阳郡来生产,那边的山上松树比较多,还有现成的各种窑厂,烧砚台也容易。
而且这段时间,罗冲没事的时候也研究出了那种便携式毛笔,钢笔大小,前面是直径3毫米的狼毫小楷笔头,后面的竹管可以装墨汁,还配有和笔身直径相同的竹子笔帽,可以用来保护笔头。
这毛笔其实并不难做,重点是不能使用普通的水调墨汁,因为如果放一段时间没用的话,里面的墨汁就会沉淀分离,基本上就写不出来字了,而且重新拆开清洗一次也不容易。
所以罗冲就用了印刷工坊以前配出来的一种油性墨汁,是做实验的几支笔中效果最好的一个,墨水几乎不会发生沉淀,而且笔头的吸收力也比较强,也不容易溢墨,挥发的速度也比较快,简单来说就是快干型的,写上几十个字,后面的写完,前面的基本上也干了,不用像水性墨汁那样还要晾上半天。
不过这么好的墨汁,当然造价也更贵一些,毕竟一个是用水调的,另一个是用油调的,成本也在那放着呢。
这种便携的小楷毛笔被罗冲定为了公务专用速记笔,出门办事非常方便,也不用带墨锭和砚台,走到哪里都能掏出来直接用。
第一批装备上这种笔的,除了浏阳郡的官员之外,就要数游伏游野这俩兄弟了,都是常年在外奔波的主,尤其是游伏,罗冲还让他每天写航行日志,现在汉部落,除了罗冲之外,游伏都快成写字最多的一个人了。
等汉鑫双方都安排好自己的人后,罗冲在谈判的第三天就启程回汉阳郡了,这次除了罗冲和运货的车队外,牛尾也带着即将离开的50人去了汉阳城。
倒不是他们也有事做,只是需要到那里和汉部落使团汇合,因为罗冲这边还没把使团的人选都挑出来,所以他们是不可能立刻出发的。
罗冲还是骑着他的灰山,肉肉就跟在一旁,前后都是长长的车队,上面装着大量的白纸和毛笔,还有很多的兽皮和羊毛,都是为了补充那些新建的郡县用的。
牛尾带着自己的五十人,就骑着马跟在旁边,看着汉部落那长长的车队,心里说不出的羡慕,要是鑫部落也有那么强悍的运输力,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鑫部落到现在可也只有个扁担而已,官方最强的运输力量也就是个驮马,和汉部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一行人就这么沿着大道一路向西走着,刚出浏阳郡的时候,在城外不远处还能看到很多人在挖掘人工河,还有一些分布在河道两旁的特殊村落。
说是村落,其实就是里聚,和现在的小区差不多,所有的房子拼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围墙,共同组成一个大院,整个里聚只有一个门口,早出晚归都有里长点人头,是不可以随便外出的,毕竟这都还是没开发的野外,谁也说不准会不会突然跑出来个野猪和恐鸟啥的攻击人类。
看着这些正在建设的村落,已经开挖的人工河,还有汉部落的族人们手中挥舞的铁锄头和铁锹,牛尾心中更是五味杂陈,这都是工具带来的便利。
而且牛尾在汉部落生活的这两个月,自然也不是白混的,早已不是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吴下阿蒙,也明白这些人挖河是干什么用的。
除了用来取土烧砖建房之外,还可以从大河引水过来灌溉农田,使原本无法耕种的土地都能用来生产粮食,在土地改造和利用最大化这一点上,鑫部落也是远远不如汉部落的。
要是鑫部落能把整个竹岛的土地都开发出来,那连绵上千里的长长大岛,也不可能只有不到十万的人口。
一群人都是车骑赶路,速度自然不算慢,再往前走了一上午的时间后,牛尾就看到前方不远处,又出现一个高挂‘漢’字大旗的夯土城池。
这也是座今年新建的县城,就是位于四郡之交的四通县,虽然建造时间短,可这里的人并不少,最初分过来的三千多人,再加上调过来的几百个奴隶,里里外外的都是人和车辆,还有很多的牲畜,看起来非常热闹。
一行人中午在四通县吃了午饭,车队又在这里卸了一些补给的货物,再给牛马喂了草料和水,就再次向西进发了。
下午的路程就比较荒凉了,路上偶尔能看到几辆运输货物的车队,也都是汉部落的人,其他的就很少能看到人了。
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牛尾终于又在路旁的树林中发现了汉部落的族人,他们身穿布衣,头顶束发,正十几人一伙的挑着柴禾往汝阳郡那边走,这些人都是汝阳郡出来伐木和砍柴的,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碰到他们,基本上也就
第536章 幽怨的眼神(求票票求订阅)
除了街道的布局和装饰外,汉阳城的建筑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相比于浏阳郡大院殿堂,这里的建筑就普遍海拔比较高了。
几个居民区倒是还好,全是一模一样的独门独院,虽然比不上浏阳郡的面积那么大,但却胜在错落有致,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最显眼的就是每个巷子口都有一座围着木栅栏的小亭子,那里面就是水井,出门倒脏水也可以直接倒在巷子中间的下水道里。
四条主街上还各有一座公厕,沿街还有一些藤编的垃圾桶。
除了这些之外,就是几个仓库区了,超大的库房一个挨一个,有些是真的仓库,也有的改造成了工坊和营地,牛尾一行人的临时居所就在之前的军营中。
把他们带到了这里,罗冲就先回家了,剩下的交代翻译给他们安排。
等罗冲一走,牛尾也终于敢放开说话了,憋不住心中的好奇与兴奋,忍不住请小吏给他做起了向导。
一众人等先去了住宿的营地,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一面是上下两层的高架床,另一面是黑板和一排排桌椅。
牛尾的众多手下们也是十分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样子。
“翻译大人,这是干啥用的,睡觉用的怎么还有顶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知道,这上面一看就是放东西用的,上面放衣服被子,下面睡觉。”
“切,净瞎扯吧你,不懂被瞎说,让人家笑话。”
几个小头目一言不合就因为高架床的用法吵了起来,要不是被牛尾喝止住,恐怕几个人就要当场爬上去研究研究了。
“呵呵,诸位,这是双层高架床,上下两层都是睡觉用的,一张床可以上下睡两个人,当初我们汉阳城造的不是很大,为了节省占地面积,首领就让人做出了这种床出来。
这里原是给汉部落兵士住宿的营地,不过现在他们已经搬到别处了,这里就空了下来,用来当作一个临时的招待之所。
你们这些天也要住在这里,这些床你们尽管住,上下均可,注意不要弄坏了就行,这旁边就是梯子,可以从这里爬上去,不过住不惯的人也可以睡下面,起夜上厕所也方便。”小吏给鑫部落的众人介绍道。
“原来是这样,汉首领真是多智啊,这样的主意也想的出来,不过我看这个房子挺大的啊,就算把这些床全放平应该也能摆的下吧,可为什么另一边放了那么多的桌子”牛尾不禁疑惑的问道。
“哦,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里曾经是兵士的营地,所以营地的另一半就被布置成了教室,平时那些兵士也是要在这里学字的。”
“学字!那些战士还要学字!”
牛尾惊讶的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翻译,他有些不理解,拿刀杀人的战士,只要长得块头大,劲头足,会使用武器就好了,为什么一群莽夫还要学习写字,难道会写字的就比那些混身肌肉的大块头还厉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