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不过为了适应大批量的生产,罗冲还是设计了一套甜杆压榨设备,这台机器由风车驱动,最前面是个不停上下起伏的铡刀,可以把送进去的甜杆切成想要的长短,然后这些切成小段的甜杆再放到一个液压缸里用物理方式压榨出汁水。

    这套液压设备其实和汉阳城榨油坊的榨油机差不多,都是人工往压机里面注水,提高压锤的重量,榨汁完成后再拔掉塞子放水,算是一台最原始的液压设备,最起码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驱动的动力不一样罢了。

    设备已经完全没问题了,接下就是等到下次甜杆收获的季节,就可以大量的生产红糖了。

    至于过滤掉色素的白糖,或者黄砂糖,那都要以红糖为原材料,进行二次深加工才有可能,不过罗冲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先不说造不造的出来,即便能,成本也不会便宜到哪去。

    而且有了红糖这种调味料之后,罗冲又能复原出一些上辈子吃过的美食了,比如红烧一类的菜,再没有酱油的情况下,都需要用糖来炒色,另外还有一种用法,就是熏肉。

    很多人都爱吃熏肉,尤其是猪头肉和熏鸡熏鸭一类的食物,罗冲以前就很喜欢,但那个时候没有红糖,他就做不出来。

    这种熟食熏肉和为了防腐而熏的腊肉可不一样,腊肉用新鲜的湿草木闷烧释放的烟气就行,熏熟食小吃就必须用糖。

    其实也没多难,以熏鸡为例,把鸡杀好放入调料和盐,在锅里煮熟,然后捞出来沥干水份,再架上一口大锅,锅里不要加水,直接倒上一碗红糖,再放上竹篦子,把鸡放进去,盖上锅盖,点火干烧。

    锅里仅有的红糖受热就会释放大量的烟雾,最后把鸡的外表都熏成红灿灿的,既好看又能增加那种特有的红糖熏烟味。

    罗冲住在浏阳郡的这段时间,大树和游伏游野两兄弟也是占了便宜,经常能吃到郡守府食堂的花样美食。

    大泽里的莲藕,浏阳郡的萝卜和卷心菜,豆角,绿豆苗,煮花生,再放上一些辣椒做成素什锦,熏鸡熏鸭,炸小鱼小虾,油炸花生米,再来上几张大饼,一壶米酒,简直不要太惬意。

    不过这样的日子总是会结束的,罗冲在这半年里虽然到处东奔西走,可也没忘了写自己的书,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由他亲自创作抄袭的诗词精选和汉礼两本书终于完成了。

    诗词精选是一本是陶冶情操,宣扬吃苦耐劳,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的一本书,书内的诗词也是以这种题材为主,例如:悯农

    当然,这本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教人认字用的,是语文基础书。

    另一本汉礼主讲各种礼节,民俗节日,婚丧嫁娶,祭祀,交友,聚会,宴饮等各种场合的礼节,同时又结合了汉部落的二十等爵,写出了这些活动中,不同的爵位,社会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中应该有的规格。

    这本书算是中级难度了,先学会认字,懂一些传统美德,再来学汉礼,只要把这两本书学会,基本上就可以毕业了,以后所有的学校都要按这个来。

    至于更高层次,想要做官的学生,除了这些,还要学习论策,主讲时政要闻,遇到各种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处理官民之间的关系,怎么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还有应该遵守哪些为官德行。

    除了这个,还有一本汉律,这是一本宪法大典,不过暂时还没有成书,因为随着汉部落的体制越来越完善,遇到的各种情况也越来越多了,尤其是法律这东西,必须要细致,让执法者有法可依,而不是根据个人主观情感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也正是因为这份细致,所以这本书写的很慢,因为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罗冲都要提前想到,然后还要提出处理办法,判什么刑罚。

    这些都是语文方面的,数学方面,罗冲也编好了两本书,名字也很简单直白,初级算数中级算数,高级的还没编出来

    其中初级算数涉及的知识都是小学内容,加减乘除运算,制作表格,计算账目,基础几何学,主要就是几种图形的特点,长宽高,面积,体积,容积,角度,重量,这些知识点。

    中级算数就涉及到简单的方程运算,代数,函数,高级几何,等等,还包括了一些初中物理的知识点,主要是关于力学的一些知识,也是目前可以接受的知识,最起码只要学了初级的就能看懂一部分了。

    学会了这些,就能够参与建设一些桥梁工程,生产器械的制造,还有造船等等,属于工程师之类的专业。

    至于更高层次的,暂时罗冲没有写,也没有公布的打算,像是微积分这种东西,他不认为现在就能够被原始人掌握,再说就算学了这些,生活中也是用不到的。

    最后一本




不想开单章的,但有必要解释一下
    最新章节有两条评论,看了挺生气的,不是因为你说弃书什么的,而是因为你的思想……

    你们认为主角编教材不应该教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等等,认为愚民才是封建统治的根本,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了世界运转的规律,那主角的“天子”就是个笑话!

    你们这么想有问题,很严重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展和皇权统治有什么关系,主角不教这些,难道古代就没有了吗

    你们太小看古代人了……

    先说数学几何,秦朝的《九章算术》了解一下,里面不仅有各种运算公式,还有计算体积,长宽高各种几何知识,不然你们以为古代造城墙,造宫殿怎么造出来的。

    另外祖冲之的圆周率就不说了,那可不是现代人研究出来的。

    再来说天文地理,钦天监古已有之,日晷,定一天12时辰,观星,看北斗七星的指向来定四季和24节气,你说古代人不懂天文

    地理,古代风水堪舆牛的一批,找矿挖矿就不说了,咱们说一下秦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你们自己去了解一下,那可是惠泽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到现在还在用,没有都江堰会有现在的天府之国四川你们还说数学不该教

    再来说物理化学,炼丹的方士就不说了,说说古代那些巧夺天工的器械有多少,华美的宫殿有多少,就连修建都江堰,凿山开道用的都是火烧水激,利用热胀冷缩开山破石的。

    化学,铜矿湿法提炼技术,就是现代化学的置换反应,汉朝就有的技术了,你说不应该教化学

    最后再说一下你们认为的愚民和皇权统治的事,我给你们捋一捋中国历史。

    从夏商开始,中国有各种刑罚,挖心,捥眼,剖腹,锯手,劓,刖,趾,膑,等等,多不胜数,以人为祭,野蛮,神圣,崇尚武力。

    商代最迷信,所以有各种甲骨,卜辞!

    周克商,属于以下犯上,小宗侵大宗。于是推崇德,叫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就开始破除迷信,天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当时就有,周有八百年气运之说。

    所以诸子百家,在当时,几乎没有迷信的,尊天命,但不迷信!

    相反,在一些人眼中科学的象征,墨家,信鬼,不过其意也是为了让人有敬畏(墨子书中记载,实际上他自己也不信,学生也不信)

    到了汉儒,就更不迷信了。所以为了捆绑皇帝(好皇帝太少,许多皇帝私欲得不到控制),开始提出天人感应,即,天象有变,皇帝你得检讨自已。

    五代的时



第533章 鑫部落的汉租界(求票票求订阅)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弄一千个留学生来是不可能的,牛尾心中暗暗摇头,倒不是供不供得起的问题,而是没必要弄那么多,再说两个部落的距离也太远了,弄这么多人,路上需要多少粮草补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按说鑫部落也不是给不起这些牛马,因为根本不需要他们自己来出,鑫部落只需从竹岛运一批白盐到草原去,就能换来大量的牛马,而白盐对于靠海的鑫部落来说,那简直取之不尽,只是需要时间晒罢了。

    罗冲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至于为什么开出这样的条件,主要是因为汉部落现在一心扑在发展部落上,对于草原贸易有些分身乏术,这也是为什么他今年没让游伏再去的原因。

    倒不是因为没人,而是因为没货,草原贸易中最紧俏的几样商品,就是白盐,铁锅,布匹这三种。

    然而汉部落只有一个盐矿,可是这两年新收纳的人口太多了,今年又新设了那么多的郡县,一座盐矿就要供养近十万人每天的食盐。

    也不是盐矿储量不够,而是生产力有限,毕竟盐矿是不能直接开采出来就能吃的,还要经过溶解过滤重新蒸发结晶等多道工序,所以产量有限,现在内供倒是没问题,但是却没多少多余的存货用来对外贸易。

    还有铁的需求,从前还相对充裕的产量,随着人口的增多,铁锅、农具、武器、车船,工具的内部需求大量增加,汉部落目前已经没有余力向外出口铁器了,只能先满足内部需求,想要扩大钢铁产量,只能等到新钢郡建起来,到时候弄个钢铁厂才行。

    至于布匹,也是一样的道理,随着人口的增加,百姓对于穿衣穿鞋的需求剧增,再加上现在又出来个船帆需要消耗大量的布匹,因此对外供应只能暂停了。

    当然,只靠节省是不够的,还必须开源才行,罗冲这次回去除了要督促书籍印刷,学校开学,最重要的就是想办法扩大各种物资的产能了。

    也就是因为这种种原因,罗冲才想到换一个方式,让鑫部落来给草原提供白盐,换取大量的牛马后再送到汉部落,除了学费方面,其他的商品也都用牛马来支付,以此来获得源源不断的牲畜,为汉部落的发展持续输血。

    至于担心以后鑫部落做大,对草原的影响加大,最后干扰到汉部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罗冲的计划成功,那么鑫部落和游牧民族都得不到好处,他们只能为汉部落持续

    续输血而已,而且用不了多久,罗冲就能控制整个鑫部落,到时候怎么办还不是罗冲说了算。

    首先,鑫部落想要获得汉部落的技术和物资援助,就只能用牛马交换,所以他们就要把更多的人力用在晒盐和货物运输上,而技术传到鑫部落又不可能马上就能应用起来,这也是需要一个吸收时间的。

    而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他们为了获得鑫部落的金属支持和白盐援助,就只能把辛苦养殖的牛马卖给鑫部落,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卖给汉部落,而游牧部落最大的资本就在于他们拥有很多的牛马,这样一来,大量的牛马输送到了汉部落,他们自己的实力也就被削弱了。

    “汉首领,这个我们还是先送一百人过来吧,太多的话,因为路远,也挺不方便的。不过汉首领为什么只收16岁以下的年轻人”牛尾在翻译的帮忙下对罗冲问道。

    “为什么只要16岁以下的小孩,我会告诉你因为这些孩子都懵懂无知,比较单纯,容易被洗脑吗”

    这是罗冲的心里想法,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到时候这些年轻的孩子学习了汉部落的文化,再跟他们出生的鑫部落一比,到时候心向着哪边就真不一定了。

    “因为年轻人学的比较快,而且学完了有更长的时间可以为鑫部落做贡献,你如果弄一群老翁过来,学的慢不说,到时候回去半路上就老死了,你们花那么多的学费,岂不是很吃亏。”罗冲信口胡诌的解释道。

    牛尾听了翻译也是恍然大悟,心中连说有道理,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看来还是汉首领聪明过人啊。

    “哦,还有,你们既然愿意来上学,那以后回去肯定也是需要笔墨纸砚的,我愿意把这些东西的制造技术,以及印刷技术传授给你们,也好让你们回去能继续学习,把汉部落的知识教给更多的族人。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这些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传授给你们鑫部落可以,但是你们也需要用条件来交换才行。”罗冲再次挖了一个大坑给牛尾。

    做出这样的决定,罗冲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想要把汉部落的文化在鑫部落快速传播开来,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些东西作为传播载体,那是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春秋的时候,只有诸侯将相的子弟才能学习文化,学习文字,就是因为竹简木牍造价太贵了,而且那个重量,传播起来十分不便,所

    所以文字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牛尾一听还有技术可学,立即竖起了耳朵,当然,罗冲提出条件他也是能接受的,如果罗冲什么都不要,直接把技术白送给他们,那才是真的见了鬼,相反,汉部落开的价码越高,他就越放心。

    “汉首领请说,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事,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

    牛尾也没把话说满,说起话来很有搞外交的潜质,什么叫能办到的事,当然是他们认为有利的事了,只要对鑫部落有危害的,就说办不到好了,满满的外交套路。

    罗冲也没有直接说出汉部落的条件,而是先对牛尾反问了几句。

    “你们来了汉部落两个月了,我没有让人打你们吧”

    “呃,没有,汉首领对我们很好。”牛尾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罗冲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那我是不是给你们划了专用的住处,还给你们安排了工作,让你们能在汉部落赚钱吃饭。”

    “这,也没错。”牛尾继续懵逼中。

    “嗯,我的意思就是这样,笔墨纸砚的制造技术可以给你们,但是这些东西不是那么容易造的,所以你们的学费才会比较贵。

    因此,直接教给你们的话,没有个几年的时间你们也学不会,所以我打算像你们一样,派一支使团去鑫部落,这支使团里会有精通这些技术的工匠,到时候可以由他们出技术指导,你们的族人来当工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东西造出来了,不过...

    不过我想让你们鑫部落也划出一块地给使团居住,这块地要大一点,要有住的地方,还要靠近水源,有耕地,能让他们自己种植粮食,这样也省得劳烦你们来提供食物。

    还要能建造几个工坊,因为使团的工匠需要地方来传授这些东西的制造技术,靠近工坊的话,也比较方便一点,不用到处乱跑。

    还有学校,我们也可以帮忙在那里建学校,就用你们留学回去的学生当老师,再有汉部落使团的帮助,能很快的让你们的族人学到先进的知识。

    嗯,这个地方最好还要临海,因为我们汉部落也是同意和你们鑫部落通商的,所以你们鑫部落也要允许我们汉部落的商人在你们那里卖东西,因此我们需要修建一个可以运货的码头。

    对了,我们还要在这个地方开一个银行,因为和你们交易的时候,需要使

    &



第534章 再会面(求票票求订阅)
    听到罗冲这么说,牛尾也只好答应下来,约定这次派人回去的时候,会着重和首领说明这个事情,希望到时候他们的首领能够答应下来。

    然后牛尾就跟罗冲行礼告辞了,这次鑫部落的使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去汉阳郡学习,所以牛尾临走之前还要安排一下那些人,另外还要分出一部分的人回去传递这个消息。

    其实也是为了筹集一批货款和学费过来,顺便还要带着汉部落的使团回一趟鑫部落,再让首领挑一批年轻的学生过来学习。

    需要安排的事情很多,罗冲那边也很快就要动身回汉阳郡,留给牛尾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到了当天傍晚的时候,牛尾在集市上买了一些可口的小吃,然后回到了他们的营地,他的那些下属也都收到了汉部落的通知,此时已经全部回到了营地里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1...163164165166167...2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