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猛将如云
在李旦颜思齐两位海商前辈先后去世之后,郑芝龙作为新一代的海上团伙的佼佼者,得到了更大的施展空间。颜思齐死,郑芝龙结合诸海盗首领,号称十八芝,成为当时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力及商业团队,麾下有水手士卒数万人,从事着海上贸易,哦,偶尔也客串一下海盗这份很有前途的事业,横行于台湾海峡。同年,他的另一位恩主李旦正办好厦门长崎及大员贸易,从大员回平户途中去世,其在大员的产业和士卒转归郑芝龙控制,这令郑芝龙的实力进一步得到一次质变。
在得到了从南中购买的大批火炮和火药的支援下,他兼并了旧日的兄弟许心素等人,夺取了厦门港口,并且以当时称大员如今称台湾为基地,纵横海峡两岸,不断的对福建广东沿海进行骚扰劫掠活动。
在这期间,他的船队发展到了七百艘船的规模,将旧日的兄弟许心素捕获并斩杀,击败了当时的福建副将俞咨皋(这位爷也非等闲之辈,他老子可是和戚继光齐名的人物!)。
便在这样的时候,福建官府决定,拿出另外一个对付盗匪团伙屡试不爽的法宝:招抚!有道是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眼下郑芝龙手里不缺钱,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光宗耀祖的身份,在福建官吏眼中,郑芝龙虽然纵横海上,据海岛截商粟,但是与官军作战,官军败不追,俘获将士不杀。足见其忠义之心未泯,于是,便有人出来往返说项,劝郑芝龙接受招安。
而郑芝豹此番前来,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同南中军打招呼,免得这位合作伙伴和邻居起了疑心,对自己不利。二来,便是打算再大肆采购一番,扩充实力。
郑芝龙郑芝豹兄弟们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手中这几万士卒,几百条船,福建官府根本就不会想起来招抚兄弟们。乱世之中什么最可靠?还的说是兄弟们手里的船和炮!
郑芝豹便是要购买南中军制造的各类火炮火药炮子,刀矛铠甲棉布,在沿途看到那些精良的农具之后,他还打算再行采购些钢铁,回去自己铸造枪炮修造船只都可以用得上。
第三,便是要和南中军商议一下,双方继续的商贸合作。虽然旗子换了,但是人没有换,该是做生意还是要做的,否则,靠什么养活这几万人?养活这几百条船?靠朝廷发下来的军饷?哼哼!想想那些军饷,郑芝豹就忍不住从鼻孔发出一阵冷哼之声。对于海上贸易,郑家兄弟看得很清楚,饷取于海,无海既无家!
在真实的历史上,郑芝龙集团的鼎盛时期,他的通商范围遍及东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贤弟你此番带来的银两,我同汉元商号的各位掌柜打声招呼,便算是你家与汉元商号的定金,日后营销商品时再行结算便是。
守汉这话一出口,顿时令郑芝豹大喜过望,原本打算现金交易的,如今可以先行赊购,再统一结算,这样一来,大哥那边的头寸压力便无形中小了不少,该死的福建官府,既然要招安我们兄弟,却又为何大肆的索贿?
这个,我兄弟便愧领了!大帅的诸多美意,芝豹一定如实转呈家兄面前。只要大帅有吩咐,我兄弟一定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方才大帅所说的船只货运之事,本来就是我等份内之事,这是大帅赏赐给苦哈哈们一碗饱饭吃,没有别的话说,如果此事办不好,您只管派人来大耳刮子抽我郑芝豹!在下此番运米回去,便安排至少五十条大船到南中来听候调遣!
守汉与郑芝豹的一席长谈,将如今大明两大游离于正常体制之外的武装集团的利益进行了再分配,划分了势力范围和合作内容,让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始了一个南中军同郑氏海上集团的蜜月期。
郑氏集团的海上运力陆上人脉,便不动声色的成为了南中军的销售途径,成为了向内地,主要是福建赣南一带进行商品销售活动的帮凶。
大的方向定了,便是郑氏海上集团同汉元商号进行技术上的具体磋商了。
主公,基本上已经商量妥当,郑氏每季度至少要我们一百万石大米,除了军需之外,便是往福建等地出售。每月要熟铁至少五万斤。盐一万引,糖一万引,各色染布十万匹。
他们将向我们提供江西福建等处的各色出产,生丝茶叶丝绸等物,为我们采购棉花等物。不过,郑芝豹还有一个要求,是才提出来的。
汉元商号的大掌柜林火风,有条不紊的向守汉回禀着同郑氏集团的贸易洽商进程,守汉放下手里巴斯滕为他刚刚搞来的数学书,很是认真的听林大掌柜的述说。
郑氏集团在九州在五岛人脉耳目颇多,知道我们与扶桑贸易的事情,也深知其中的暴利,郑芝豹日前同我试探,有意将除五岛家宗家岛津家之外的扶桑贸易垄断。
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守汉冷哼了一声。
他知道我南中出产的各色货物到了倭国销售,可以获得暴利,难道倭国的人就是傻子吗?老林,你去告诉他,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生意也是一步一步的做起来的,切不可贪多嚼不烂!
送走了林火风,守汉再也没有心思看那本新到手的对数,他在屋子里往来徘徊,总是觉得郑芝豹在一起都已经尘埃落地之后,突然又提出要日本的贸易代理权,其中定然有蹊跷!
那郑芝豹的大哥郑芝龙,可是娶了松浦家的养女田川氏,生了一个很有名的儿子的!松浦家既是海盗出身同时也是有名的墙头草,猴子征讨九州之前就已经同他们暗通款曲了,朝鲜之役的时候又救过小西行长,朝鲜之役结束两年后的关原大战中又义无反顾的投入东军,在1603年,乌龟创立德川幕府后立马把彼杵也封给了松浦镇信,然后松浦党就洗白上岸成了松浦家,石高6万3千石左右,也算是个大名了。比同样是海盗洗白的五岛家的石高可是多多了!他们在日本的关系,可谓是盘根错节,想来除了田川氏向郑芝龙告知南中与倭国之间贸易的巨大利润之外,倭国内部也是要有所动作了!
他们要想掌握德川家的什么动静,可是比南中军要来的便捷多了!
八月初六,在结束了与南中军的一系列贸易洽商之后,怀揣着一叠厚厚的契约,满载着稻米食盐白砂糖染色布绝户刀铠甲等物,郑芝豹的船队准备启程回厦门。
在码头相送的李守汉,在鞭炮声中满脸笑容,命人取过一个长条包裹,亲手递到郑芝豹手中示意郑芝豹的从人将包裹打开。
郑芝豹定睛观看,包裹里是数柄照着倭刀样式打造的长刀,与倭刀相比,刀脊刀身都宽厚了些,显得益发的厚重,不知道用什么钢铁制成,在阳光下闪着蓝幽幽的光芒,煞是可爱。
这是用南中出产的呲铁钢打造的,听闻令兄在扶桑有一房妻子,又有儿郎,便让铁匠打造了这几柄刀,以供护身之用。
呲铁钢!
郑芝豹也曾经听说过这钢口的厉害,据说是端的可以斩钉截铁,不料想今日守汉竟以此物相赠,令他倍感惊喜。
回去可以和令兄说,福建的灾民如果太多,可以随船送到南中来开垦,我这里荒地甚多,可以发给灾民口粮耕牛农具,让他们开垦便是。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事房与果下马纺织机
送走了郑芝豹的船队,守汉立刻被蜂拥而至的各类文书埋了起来:
各处山地旱田种植玉米番薯土豆已告收割完毕,除做为粮食补充品种之外,其余部分请示如何处置?
为河内广宁湄南河柴棍南掌等地新区请派农业教谕人员之事。建议至少抽调两千名熟悉农桑耕鱼手段之人前往进行普及教化,以将主公之恩泽普及四方。
关于各地小学堂毕业生去向问题的请示,自主公开办学校有教无类教育以来,已近十年,受益者多达数万人,我南中地区识字在五百字以上者俯拾皆是。当日主公要求在小学堂中优选进行教育之人,已经读书六年,为数达四千余人,请主公早作决断,此批人手该当如何处理?
请造大号福船事。。。。。。
大大小小数十件公文,涉及到了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和学生就业问题,造船和货运力不足问题。
被将军府的办事人员根据公文内容进行提炼整理的公文摘要,摆在守汉的桌子上,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去把李大人请来!
守汉很是烦躁的往椅子上一靠,开始思索对策,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什么事情都要我来拿主意,拍板,这样我就是诸葛亮也是会被累死的。再说,他可是要鞠躬尽瘁,做一个人间纯臣的楷模,老子可不行,老子还有好几个老婆要求爱护,要把雨露种子播撒下去呢!时间和精力都不能全都消耗在这些公文上!
宗兄,请你来,就是为了这些事情!
见李沛霖进来,守汉连起身的意思都懒得做,因为彼此之间太熟悉了,那一套虚假的礼节,都不必做,沛霖自己寻了一个平日里习惯的位置坐下,等着守汉的吩咐。
眼下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权力也是很明确。但是,有些事情是超出了各自的权力范围,需要几家来协调的事情,便不好擅专,只能是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后报到主公这里,请主公裁决。
这样容易耽误事!比如说这件事,各地的玉米番薯土豆大豆花生等作物已经收割完毕,却还要来问我应该如何处理,是问我该不该收购,还是要我拿出什么新法子新手段来制造点别的东西?须知,那些都是新鲜作物,耽搁久了,是要腐烂的,容易伤害农人!
是!主公教训的是。回去我便以主公的名义下文申斥他们。
此事也不能全怪他们,他们也是按照条文办事。宗兄,我请你来,主要还是想一起商量一个法子,看看怎么能够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如今南中军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几乎相当于内地的湖广加四川,还好之前在各地建立了行政公署和府州县各级机构,一些要紧的军事要冲则是称为营,否则,大小事务都要送到守汉面前来请求如何处理,真的是容易耽误大事。
我打算将以前的公事午饭这个手段,进行升级,成立一个公事房,公事房的人员由宗兄你来挑选,报给我认可,之后,这个公事房便可以进行运转,对类似的事务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我认可,或者我授权的人认可之后,便可下令执行。
主公,这个公事房,同我大明朝廷的内阁,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啊?熟悉大明官僚体制的李沛霖,很是敏锐的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还是区别很大的!大明的内阁,是朝廷经制机构,位高权重,内阁首辅,便是我大明的相国。而这公事房,不过是我的幕府之类的机构,智囊团罢了!从我大明的体制上看,即使是再严格的标准,这公事房也纯属私人聘请的宾师而已。
守汉要的只是一个军机处上书房之类的机构,没有编制没有品级,属于私人顾问机关,他可不想以后被内阁这样的怪物挟持。
很快,在沛霖的组织下,被称为最高权力决策机构的史上著名的黑衙门公事房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筹备。
说公事房是黑衙门,原因是公事房第一没有编制,第二没有品级,第三没有人员定额,第四没有经费预算。
虽然说解决了日后的问题,但是,眼前的几件事,还得守汉自己想办法给找出解决方案。
第一件头疼的事,就是玉米等作物的加工利用方向。大豆和花生好办,可以用来榨油制作各种食品,但是玉米番薯土豆这几样,可都是新近从美洲引进的,就算是最早接触的西班牙人,也不过是百余年时间而已。
想来想去,似乎除了将玉米秸进行炭化之后,用来取代制造火药的柳木炭以降低火药制造成本之外,似乎也想不到别的什么新鲜的法子,虽说这几样作物都是可以进行精加工的,但是除了做粉条酿酒之外,守汉还真是想不起可以有什么别的用处?
嗯?粉条?粉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可以做什么?
他抓起笔在那份申请如何处置玉米番薯土豆等作物的文书上奋笔疾书。
很快,整车整车的玉米秸被送去炭化,得到的炭粉则是送到了火药作坊,同硝化田得到,日本运来的硫磺,一起制造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火药。
而那些番薯和土豆,则是被用来制作粉条等食物,不过,远在河静的枫树岭实验室,则是收到了命令,要他们研究一下,如何把番薯和土豆玉米里面的糖提炼出来,随着命令来的,是上万石的玉米土豆和番薯,搞得实验室的人们,很是为如何储备这些作物大为头疼了一阵。
来而不往非礼也!
实验室的先生们随之送来的一件东西就让守汉越发的头疼了!
这是根据主公的指点,我等用九转钢对秀儿机进行了改造,重要部件全部用九转钢精制而成。
掀开了用来遮盖机器样品的红绸子,守汉的眼前为之一亮,院子里响起一片的喝彩之声。
原本用木质材料为主制成的秀儿机,仿佛重新被用锡镀膜了一遍,在八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机杼木质的梳齿全部被用九转钢取代,原有的八个纱锭改装增加成了二十个纱锭,机器的锭子也进行了牵伸,加上了一个滑动架。并且,在滑动架上按上可以旋转的锭子。纺纱的时候只需将滑动架前后移动就可以了,增加了这个滑动架只需要用人,便可以同时推动300-400个纱锭,而且纺出来的纱跟秀儿机的一模一样。
送机器来的枫树岭实验室的技师很是得意的介绍着自己的这部机器。
你们可曾做过试验?守汉是不太愿意相信别人的文字介绍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介绍文字都是太过于文学化了,什么一炮糜烂十里之类的。他还是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数据。
愿为主公演示一番!
那技师取过一团棉花,当众用秤称了一番,禀主公,这团棉花,恰好合西班牙人的一磅之数,用我南中计量的话,约差一两不足一斤!请示一下,是否补足斤两?
不必了!开始纺纱吧!
几名工人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手摇脚动的开始操作起眼前这部机器。转瞬之间,洁白的棉花便被纺成一根细细的棉纱出来,因为纱线形状不规则,且纱线表面有毛羽(伸出的纤维短毛),还要受卡尺精度的限制,因此属下们不能够寻到一个法子来表示纱线的细度,只能用别的方式来证明了。
很快,一磅棉花便被纺织成了一团细细的棉线。
来人,调一队亲兵过来!
守汉决定要当众测量一下这部机器的精度和技术水准,也好让这些人知道一下,什么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分作两排相对,间隔嘛,便数出五百步再说!
五百步?!在场的一干文武们都惊呆了,一般的佛郎机八磅炮也未见得能够有五百步的射程!咱们的这位主公,可是最近火气比较大?有人便想到了是不是因为两位姨太太都是身怀有孕,主公的精力无处宣泄造成的?那也不对啊!主公的后宅,还有至少三位太太啊!算了,宫闱之事,自来都是大忌讳,还是先看眼前的吧!
洁白细腻的棉线在亲兵们的手中飞快的传递着,在并排列队的两列人马手中,往返交替传递着,很快,一团棉线便到了尽头。
禀主公,一共有三十个兄弟手中有棉线。
那亲兵营的队官高声禀报着测量结果。
三十个人手中有一段五百步长的棉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这样的奇事却是在眼前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恭喜主公!又得一利器!
过了好一会儿,汉元商号的人们最先反应过来,这样的机器,不是吸金利器是什么?怕是以后随随便便找一个工人,只要不是太傻的太笨的,都可以纺出这样的细棉纱线来!有了细线,才能织出来细棉布啊!同这样的细线相比,如今的所谓细布就是麻袋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