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跃马大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纸花船

    但徐长青毕竟不能替中枢做决定,所以只能提前筹谋。

    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精锐,是具备与满清游击战的实力的,而且,此时吴三桂这个盘子,也只有游击战这一条路可走了。

    这不仅能解决辽地困局,而且,必将使吴三桂麾下的精锐,愈发的精锐!

    因为吴三桂不缺钱,不缺粮,更不缺人!

    只要吴三桂能稳住辽地局面,大明的大盘子至少还能多撑一会儿,这也是给徐长青更多的发展时间。

    而就算之后真的跟吴三桂对决,徐长青也丝毫不虚。

    吴三桂就算是人中龙凤,却究竟还是被时代所局限,只要给徐长青一些时间,徐长青有着充裕的把握,可以打造出一支只会比关宁铁骑更强大的精锐来!

    徐长青刚出吴府没片刻,吴三妹便是追了过来,直接上了马车。

    然后,一边服侍着徐长青喝些她刚刚带来的醒酒汤,一边撅着小嘴极为不爽道:“喝了这么多,还非要逞强。我二哥都醉倒了。你们两个到底喝了多少啊。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二哥醉倒呢。”

    徐长青此时俨然不会多话,惬意的享用着吴三妹的服侍。

    ……

    因为大框架被定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颇为的平静。

    徐长青带着李幼薇和吴三妹在希望岛,鲨鱼岛往返数次,将两个大岛上的框架体系愈发完善。

    现在这种状态,徐长青每天只需提供三四千斤粮食,便是可维持整个大盘、快三万人的节奏。

    不论是希望岛,鲨鱼岛,以及猪蹄岛,现在的捕鱼量都是在稳步提升。

    而且,忠叔、光叔、红叔他们,正在研究利用船队出海捕鱼,一旦这方面有了收获,那徐长青的负担将会更轻。

    不过,一天三四千斤粮食,也绝不是个小数目,徐长青此时虽是还有不少积蓄存留,可是却没活水进账了。

    这也让的徐长青无比期待,朝廷那边赶紧传来音讯,关于退兵的事情。

    不退兵,大家肯定谁都不能走。

    好在有着王承恩在这边,这个效率提高了很多。

    ……

    大明崇祯十四年,九月初四日,一大早,各部终于等来了守候已久的佳音!

    圣旨到了,通令各部尽快撤军!

    吴三桂已经接管大盘,清军主力此时早已经过了辽河、三岔河,退兵的时机已经成熟。

    顿时,整个明军营地一片欢欣鼓舞。

    在这边熬了快半年了,终于能回家了啊。

    徐长青也是极为振奋,照目前这个态势,明后天,徐长青就可以先行返程,返回蓟镇老家,跟母亲好好商议下未来的筹谋了。

    之前,徐长青本来还打算到辽河、三岔河一线,趁着封冻期之前,怼着清军再做几票的。

    但目前的事态,这有点不合时宜……

    那些人口多是吴三桂、王廷臣、刘肇基、马科等人治下,关系错综复杂,俨然不是好兵源。

    ……

    九月初五,在王承恩的亲自抚慰之下,山海关马科部率先退兵,由此拉开了退兵的大潮。

    九月初五一天,马科,唐通,白广恩,包括曹变蛟,王朴,杨国柱,李辅明众将,都是开始先行退兵。

    徐长青倒也想退兵。

    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好在徐长青早已经跟王承恩和洪承畴通禀,在宁远东线这边的海边营地筑堡,待到封赏具体之后,再进行撤离。

    九月初六,把辽地的整体事务交给忠叔统筹,马栾,张宏强,梅燕,包括张龙,张虎,赵启亮,王洪洋等人辅助。

    徐长青带着李幼薇,吴三妹,包括赵增金,二狗,王安山,毛群,毛铁锤,秀才,许姑娘等一众家丁骨血在内的五百多亲随,携带着八百多匹战马,浩浩汤汤的前往山海关方向,准备先行返回蓟镇老家。

    此时封赏的具体虽是还没有定下来,但朝廷已经给出了时间,大概在十月初、或是十月中旬左右。

    毕竟打仗这么久了,肯定有许多后续事务需要统筹。

    而且,谁都有家人,总要回去陪伴下父母,老婆孩子的。

    出了宁远城,到处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撤离队伍。

    因为先天性的劣势,明军的战马实在是太少了,有马的究竟是少数。

    哪怕是徐长青拼命往怀里搂,吴三桂、王廷臣、杨国柱等人又送了徐长青一些马,不过也就凑了八百之数。

    不过,等到了山海关,身为老泰山的李世忠,肯定是不能不出血的,给徐长青添个领头,把这八百凑个整儿,问题应该不大。

    此时,还有一个事情必须要说明一下。

    那便是吴三妹身边的一个大通房丫鬟,正是之前吴家准备好的为徐长青暖床的那一位,也被带到了徐长青身边。

    这通房丫鬟叫暇儿,已经十七岁,快十八岁了。

    &nbs




第167章 天下第一关
    次日早上醒来,徐长青的心情已经一片明朗。

    不得不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只有有了充分的竞争,才会让、才能让市场更加的繁荣。

    当然,在李幼薇付出这么多的情况下,徐长青自然也要付出一些东西,比如,用更隆重的方式,前往山海关的李家拜会。

    此时到处都在大退兵,就算蛇山务堡距离山海关还有咫尺之遥,快点一天就能赶到,但徐长青并没有着急先行过去,而是依然亲自带着大部队,保持节奏。

    这种状态,各种火并、混乱时有发生,大风大浪都熬过来了,徐长青可不想在这种阴沟里翻了船。

    而因为与徐长青的关系更进一步,李幼薇此时也放松了不少,娇嫩的笑意时而挂在她的俏脸上。

    傍晚,队伍顺利抵达了前屯。

    有着徐长青亲自带队,谁又敢来找徐长青的麻烦

    而前屯这边,王廷臣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主要是离开宁远时,王廷臣便是与徐长青有着知会,到了前屯,不论如何,一定要让他尽尽地主之谊。

    所以徐长青也是提前派人来通知了一下王廷臣。

    此时,原本巍峨坚固的前屯卫早已经一片狼藉,城墙虽是保留多处,但到处都是黑灰与崩碎,那种战争留下的沧桑,触目惊心!

    如果问此时九边各部中谁最伤

    那毫无疑问,当属眼前的王廷臣了。

    他不仅输了本部,更输掉了老巢和前途,几乎是根基尽毁!

    如果不是徐长青对他的抚照,王廷臣早已经崩盘。

    “兄弟,现在前屯这边条件实在是……实在是太差了,哥哥对不住了。”

    前屯卫城此时肯定不能住人,王廷臣的营地也只能扎在城东南几里外的一处土坡上。

    把徐长青一行人迎进营地内,王廷臣有些说不出的尴尬。

    他现在,真的跟丧家之犬差不多了。

    他这位徐兄弟好不容易才到了他的地头,可他此时根本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好好招待……

    徐长青一笑:“王大哥,咱们弟兄说这可就远了。随便整点就行,今晚,咱们哥俩一定得好好喝一杯。”

    感受着徐长青的真诚,王廷臣这才稍稍放松,忙是让亲卫帮着徐长青一行人安排营地,他则是亲自去催菜。

    大帐内,一只肥羊已经被烤的金黄,桌上虽是没有什么太精致的菜,但胜在量大肉多,还是很不错的。

    徐长青这时也与王廷臣都有了五六分酒意,开始聊起正事。

    王廷臣道:“兄弟,你脑子好使,说实话,哥哥我现在真有点慌了,现在这种状态,该怎么搞”

    徐长青慢慢品了一口杯中酒,看向王廷臣的眼睛:“王大哥,这事情,你怎么想”

    王廷臣的人品和性格,徐长青已经很了解,这是个可以结交、并且是真正值得结交的汉子。

    但是,徐长青肯定不能越俎代庖,手伸太长。

    王廷臣片刻便是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用力喝了一口酒道:“督臣的意思,肯定是要重建前屯的。我的意思也差不多。不过,现在前屯周边被伤的厉害,不仅人手少,各项物资也是匮乏,要想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恐怕,至少得要个两三年。”

    徐长青缓缓点头,把玩着手中酒杯,并没着急说话。

    这其实也是固有思维的一个大误区!

    被伤了,总想搞回来,搞的跟之前一模一样,甚至更好!

    但说白了,此时的前屯,包括整个辽西,已经不适合种田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阻碍清军兵临城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一旦清军主力过来,这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花费,所有的心血,全他么都成了他人嫁衣裳。

    这绝对是不明智的事情。

    “王大哥,我倒是觉得,现在这,其实,也不是坏事。”徐长青慢斯条理的看向了王廷臣的眼睛。

    “额”

    王廷臣顿时一愣,“兄弟,这,这是何解”

    徐长青一笑:“王大哥,你麾下,战兵肯定是多过屯兵吧”

    王廷臣已然有些明白了徐长青的意思,但还没有准确的抓到主线,下意识点头。

    徐长青继续道:“王大哥,到现在,其实事实已经证明,战兵和屯兵在战场上的差别并不大。甚至,战兵比屯兵的效果还要更好些。因为他们操练的更足,都是拿银子的!”

    王廷臣眉头顿时紧紧皱起,他已经有些摸到了徐长青的主线,但是,这对他绝对是晴天霹雳一般,有些艰难的道:“兄弟,这样,哥哥的家丁可就难了。而且,如果没有家口,后续的麻烦更难处置啊。这,难啊。”

    徐长青当然明白王廷臣的意思,却是笑着摇头:“王大哥,事情,其实并不能只按照一根线来走。这么说吧,王大哥,你感觉,是前屯这边、或者说关外的土地能让儿郎们踏实,还是,关内的土地,更让儿郎们踏实”

    “额……”

    ……

    徐长青一直与王廷臣聊到了半夜,王廷臣最后恍如被醍醐灌顶一般,完全被徐长青洗脑了。

    这其实也是大明传统的固有思维的恐怖桎梏!

    此时的辽地已经不再适合种田发展,若是还非要在这边这么违背历史规律的蛮干,那,除了劳民伤财,把国家都拖入深渊,个人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丝毫保证!

    王廷臣此时的确是大伤,但是,他的亲兵骨架,他的核心还得到了保留,并且,并未受到太大损伤。

    如果王廷臣与吴三桂一样,能进入游击战模式,不再以固定的城池为桎梏,那,辽地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退一万步说,王廷臣和吴三桂此时在辽地只练兵,不发展,不仅可以练出精兵,对朝廷而言,掌控力也会愈发庞大。

    而且,清军就算再次来袭,这里却没什么财物了,到处都是荒芜,必将严重打击清军的积极性,也会使得辽西更为安全。

    至于屯兵与后路,完全可以以关内为依托,把这些底子都弄到关内去。

    就算是关内的贫瘠地方,也绝对比关外要好的多的多!

    因为有安全保障!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会知道怎么选择了!

    当然,这个方案中还有很多核心问题不好解决。

    比如对现银的依赖性。

    这样虽也是屯兵,但是关内土地有限,就算能开垦出一些条件恶劣的荒地来,产出也不会多,只能是依靠朝廷这边的补贴。

    但所有的困难都是用来解决的!

    吴三桂的宁远防线不消说,毕竟,吴家的底子,绝不是王廷臣可比。



第168章 李幼薇的巨额嫁妆
    李世忠今年已经六十有九,头发胡子都基本上白透了,整个身体也是瘦弱蜷缩的不成模样。

    作为名将李如松的嫡子,李世忠并没有继承他父亲与祖父的威猛,眉眼间反而是透出一些书卷气息。

    看到徐长青过来,他赶忙让服侍的丫鬟把他扶起来,想说些什么,一时却有些艰难。

    徐长青刚想说话,这边,换完衣服的李幼薇也过来了,‘扑通’一声便是跪倒在了地上:“爹,不孝女幼薇来看您了。”

    “好,好,好啊。”

    李世忠气若游丝的说出了几个字,老脸上艰难的露出一丝笑意。

    李幼薇眼泪已经犹如涌泉,赶忙过去把李世忠扶住。

    徐长青这时还真不好行礼,毕竟,跪礼不是,拱手也不是,犹豫片刻,徐长青忙深深一揖到底,“李伯父,小侄徐长青,过来看您了。”

    一听徐长青这个称呼,李世忠老眼顿时一亮,艰难的笑容更大,也是变的更为开心,摆手示意徐长青上前来。

    徐长青忙小心上前来,李世忠想抓徐长青的手,徐长青忙小心扶住他,顿时,便是感觉到这老爷子手很凉,有点控制不住的颤抖,像是老年帕金森一般。

    “徐,徐将军,老夫,老夫这些时日,虽是足不能出户,却是,却是久仰你的大名久矣啊。徐将军,幼薇能认识你,真是我李家的荣幸啊。”
1...8384858687...6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