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跃马大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纸花船

    说起来,身为崇祯皇帝的臣子,尤其是京官,那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这位爷自己变态不说,还非得折腾着其他人、乃至整个国家跟他一起。

    从凌晨上朝到现在,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撑不住了,更何况这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就这种状态,还指望他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好主意

    听王承恩说起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膳的事儿,崇祯皇帝这时也发现他肚子有些饿了,不由咳嗽了几声,正准备结束今天的大朝,到明天再继续撑。

    “报————”

    “辽东八百里加急!大捷,大捷啊!”

    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了小太监声嘶力竭的呼喊。

    “什么”

    “大捷”

    “不是说辽西被鞑子给围了,现在已经一片危机吗……”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情报有误”

    “不能够吧这种事情谁敢谎报军情,不想活了吗”

    殿内众臣都没时间吵架了,一片躁动,忙下意识看向殿外方向。

    “大,大捷”

    崇祯皇帝也有点蒙了,片刻才是回神,忙对王承恩道:“王伴伴,快,快让捷报传进来。”

    “额,好。”

    王承恩也回神,赶忙让小太监把捷报拿进来。

    很快,几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把捷报高高举过头顶,冲进殿内,兴奋的简直要炸裂般呼喊道:“皇爷,皇爷,大捷,大捷啊!洪督麾下督标营游击将军徐长青徐爷,与松山城下,夜袭突入清国奴酋皇太极大营,阵斩奴酋皇太极啊!”

    “什么”

    “轰!”

    瞬时,整个皇极殿几如要炸裂了。

    众人听到大捷,已经有了一定的预备,或许会有些捷报,可能是依托宁远坚城打退了清军主力的围攻,却是哪能想到,那个叫徐长青的年轻人,居然能冲入奴酋皇太极的王帐,阵斩皇太极,这……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这绝对是开国朝之先河啊!

    须知,便是当年的太祖爷、成祖爷,都是未能完成这样的丰功伟绩啊。

    难道,这,这真的是祖宗开了眼,苍天都要庇佑大明

    不得不说,这就是洪承畴的老谋深算了。

    为官多年,洪承畴对崇祯皇帝很了解,知道他的秉性,喜欢玩深沉,所以,在报捷的时候,洪承畴通令传令兵,进京师城门便是把徐长青这简直史无前例的惊天大功吼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

    是以,报捷情报刚进广渠门便已经传开了,到了东安门,周围所有值守的太监、侍卫们都是知道了,现在恐怕后宫都知道了。

    而在报捷文书中,洪承畴更是把他的才华与老辣发挥的淋漓尽致,不仅详细叙述了明军诸多大捷的过程,更是清晰明了的表明了诸多数字和收获,简直是华丽无比。

    至于松杏、前屯等地的失守,包括为何这么长时间不与朝廷联络,洪承畴更是精妙的用战事隐藏过去。

    总结起来便是:

    清军太凶猛了,明军兵力严重不足,清军锁定了诸多区域,他洪承畴为了避免损失,只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打击清军,因此,才是没有余力抽出人手来与京师联络。

    “王伴伴,快,快把捷报拿过来!”




第161章 巡视治地,筹谋未来
    随着王承恩的宣读,偌大的皇极殿内早已经一片安静,所有人,所有人真的是害怕听漏了一个字。

    太惊人了!

    这简直是太惊人了啊!

    这被洪承畴精心润过的捷报,从明军北上松山城开始,简直就像是一部超玄幻大片,时时危机四伏,时而跌宕起伏,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明军却总能顶住压力,力挽狂澜。

    尤其是徐长青,简直犹如神之子,上天派来拯救大明的福星,一次又一次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大明浴血沙场,立下盖世奇功!

    当然,这自也是洪承畴刻意而为之。

    须知,此次松锦之战,除了徐长青,包括一直与徐长青抱团的曹变蛟和王朴,其他所有人,包括吴三桂,都是不合格!

    但这种东西肯定不能说出来,破坏了规矩,否则,以后还拿什么带队伍

    自然是需要炒作其他了。

    而不论是曹变蛟和王朴,俨然没有徐长青更有话题性!

    不说徐长青的年纪,以及徐长青本身的武勇,单单是徐长青的血统,炒作这事情便是正确的。

    等王承恩读完之后半晌,偌大的皇极殿内这才是缓慢的有了反应。

    周延儒不愧是两任首辅,当即便已经是跪倒在地,老泪纵横道:“皇上,皇上啊!天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有徐长青徐爷这样的天赐良将,我大明,何愁不能中兴,何愁不能开万世之太平啊!”

    见周延儒都是对徐长青用了‘敬语’,用‘徐爷’来表示对徐长青的承认以及尊重,本兵陈新甲迅速回神,忙是跪地连连磕头道:“皇上,吉兆,天大的吉兆啊!我大明,被东奴困顿已久,这数十年来,一直处于劣势!但是,现在徐长青徐爷横空出世,必将扫平东奴,成为我大明中兴的基石啊!”

    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也不甘人后,讨巧道:“皇上,之前,朝廷对徐长青徐爷的封赏还有异议,此时,老臣认为,这已经不用丝毫怀疑,徐长青徐爷,必将封伯!”

    “皇上……”

    无数大佬都是不甘人后,纷纷接上前来。

    他们本就饱读诗书,又都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历练多年,说话那是出口成章,各种赞美之词简直就是花团锦簇。

    按照后世星爷的说法,那简直如长江水,黄河水,滔滔翻滚又连绵不绝。

    看着无比振奋、又对自己更恭敬了不少的朝臣,崇祯皇帝只感觉这三十多年的人生从没像是此时这么圆满过,整个天地大势皆在他掌控之间。

    这种豪情,这种畅快,就算穷极这世间最华美的文字,也根本无法表达之万一啊!

    “徐长青,徐长青,朕会赏你,朕怎能不赏你!如果有可能,朕都想把你召为驸马了啊!”

    崇祯皇帝心中来回翻转。

    不过,洪承畴在捷报中也说了,此时辽地形势还未完全稳定,清军主力还未完全退走,锦州那边也依然存在着困难,所以,暂时不会来京师报功,要再稳定一下辽地的局势之后。

    但是皇太极的尸体,包括阿达礼这黄带子,以及此战缴获的诸多首级之类,马上就会运往京师。

    这让崇祯皇帝心里也是吃下了定心丸,洪承畴都是这么说了,这肯定不是虚报军情。

    崇祯皇帝索性也敞亮了一回,让御膳房开工,诸多核心朝臣今儿中午全都留在宫里吃饭,一起商讨之后的封赏、局势。

    而就在诸多朝臣们得以在宫里享用御膳的时候,整个京师城早已经沸腾了,各家酒楼都是爆满!

    这太提气了啊,简直比夜御十女还要更爽,必须得好好喝一杯。

    ……

    此时,身在希望岛的徐长青自是不知道京里的情况。

    经过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多时辰的商议,徐长青和李幼薇、吴三妹、梅燕、芍药诸女,已经是商议出来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先保人!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能保一定要保!

    纵然是孽种,但孩子是无辜的,而且,徐长青有着充裕的信心,在他治地教育下的孩子,绝对不会犯他们父辈的错。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这部分人,未来,都将成为他徐长青的先锋!

    至于如何保人,就是纯技术活了。

    梅燕的提议是海参。

    海参很养人,而且,在辽海很多,纵然此时不能去拥有最优良海参的长生岛去采集,但是希望岛与周边诸多小岛、礁石群附近,都有很多,梅燕也有很完善的技术,足以养这些可怜的女人了。

    而且,海参这东西不用吃太多,一只两只便是能起到很多作用了。

    李幼薇的建议则是母鸡汤。

    在宁远这边母鸡虽是很贵,但是在关内却不贵,依照此时徐长青麾下船队的能力,完全有能去关内采购一些家禽。

    吴三妹则是决定拿出她的私房钱来,给徐长青搞一批上好的小米。

    小米粥在很大程度上,比鸡汤的效果还要更好。

    而芍药几女也都是拿出了她们知道的一些偏方,都是保人的。

    徐长青对此自是一一记下。

    说白了,到底还是女人更懂女人。

    此时徐长青心里已经有了不少方案。

    海参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吃一只完整的,切片,切条,就算少点,但是同样可以满足营养需求。

    包括鸡汤之类,稍微稀点,只要多加点别的辅料,也同样可以用。

    等众人商议完,已经到了饭点,香喷喷的羊肉汤已经做好了,雨势也小了不少。

    徐长青当即令梅燕再去炒一盘分量足点的海参,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

    按照大明的惯例,这其实是不合规矩的。

    男主人和他的正室吃饭,如夫人们是没有资格上桌的,只能在一旁伺候。

    然此时,徐长青毕竟还没有成亲,李幼薇和吴三妹显然也不会破坏这种气氛。

    这也是拉拢感情的好时候。

    有着李幼薇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吴三妹虽是年幼,但已然在飞速的成熟着。

    ……

    舒适妥帖的吃过了午饭,李幼薇、吴三妹她们也都不在纠缠徐长青,而是一起去了那些汉人女奴隶的营地,帮着徐长青收买人心。

    相对于汉人男奴隶而言,女人肯定是要容易对付一些。

    说白了,只要能有口饭吃,能活下去,谁会傻不拉几的嫁给化外蛮夷

    那生出来的孩子不也成了‘野种’吗

    而只要能把这些女人们稳固妥当,徐长青未来肯定会有一个相当稳固而又庞大的支持群体。

    这些女人们,之后肯定都要嫁人的。

    她们对她们丈夫的影响力,对家庭的影响力,自然也无需赘述。

    没有了两个傲娇的小黄鹂



第162章 圣旨到
    三更万字,求收藏,求订阅,船多谢

    王洪洋之前没随徐长青出征东海堡,一直在负责这些汉人奴隶的事务,徐长青后来令汉人奴隶转移之后,他也一直在鲨鱼岛这边盯着,对情况很了解。

    说出来也有点让人无奈……

    这些汉人奴隶此时虽是被徐长青救回了大明的怀抱,但是,他们非但不心向大明,感激徐长青,反而是对徐长青充满了仇恨。

    因为,这些汉人奴隶许多都成了鞑子的包衣,他们此时都有家眷在鞑子手中。

    这也是清军控制这些汉人奴隶的一个好手段。

    战场之上,谁敢不好好干活,不仅自己要死,老婆孩子,父母家人,都要跟着遭殃。

    端的是一个歹毒!

    就这几天的功夫,已经有几波汉人奴隶策划,想要抢夺竹筏逃跑,都是被发现了,已经被王洪洋处理掉了十几人,但目前来看,这种效果并不好。

    “将军,这些人,恐怕是不中留的。照这么下去,卑职害怕会,会出事情……”

    王洪洋有些心虚的看向徐长青,有李幼薇和吴三妹在这,他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明白。

    李幼薇这时也知道徐长青和王洪洋要谈正事,施施然一笑,旋即便是对吴三妹道:“三妹,那边那个竹屋好漂亮嗳,咱们过去看看吧”

    吴三妹焉能不明白李幼薇的意思心中恨极了李幼薇抢了先,面上却忙露出温婉笑意:“好啊,幼薇姐姐。”

    说着,竟自挽住了李幼薇的手臂,两人如同姐妹般盈盈朝着那边的竹屋走去。

    徐长青此时俨然没时间理会两个小女孩无时不在的撕逼,皱眉道:“这帮人的户籍查清楚了吗”

    王洪洋当然明白徐长青的意思,顿时苦笑:“将军,这就是其中症结所在。里面有不少锦州人,还有一部分广宁人,还有一部分是海州、盖州那边的,着实是不好协调。将军,要不然,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情处理干净点”

    说到后面,王洪洋脸色已经一片狰狞,狠狠的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徐长青用力揉了揉鼻子,缓缓摇了摇头。

    这些汉人奴隶,的确是大明的子民,但,那只是曾经,现在,可以清晰的给他们定论,他们都是大清国的奴才。

    或许其中还有几个心向大明的,但处在他们这种环境中,是很难表露的。

    毕竟,如果此时谁投降了大明,万一这帮人中有一个人跑出去,回他们的老家去告发,那,对他们的家人而言,绝对是灭顶之灾。

    这就使得,这些汉人奴隶几乎是死局。
1...8081828384...6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