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这时代师徒之分非常严格,许问教了他们很多东西,形同半师,到现在跟他的年龄已经没有关系了。

    许问镇定点头,抬头问架子上的人:“绑带打好了吧”

    “好了,你放心!”大家纷纷应和,拍了拍腰间的系带。

    这是许问带着他们做的“安全绳”,其实就是用麻绳做的,有个活扣,一方面很结实,另一方面也能在脚手架上左右移动,非常方便。

    许问之前在赶路休息的时候结合现代的知识,跟他们一起摸索出来的,还编了不少绳子带上。他强调了很长时间的安全问题,这时看见他们都记住了,非常高兴。

    “嗤,怂包。”

    京营府一帮人冷眼旁观,总算找到机会嘲讽了起来。

    “阿年,你也准备好了吧”许问充耳不闻,转头问陈万年。

    “好……好了。”陈万年听见嘲笑声,本来正在往那边看,听见许问的招呼,勉勉强强地回头。

    “系上吧。”许问说。

    “嗯……”陈万年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拿出麻绳,按照许问教的手法绕过肩膀,系在了腰背上,扣紧。

    许问检查了一下,把包拎起来给他固定在身上,说:“我在下面跟你说测什么,你照着做。”

    “嗯!”陈万年下定决心就不犹豫了,很是坚决地说。

    然后,他一溜烟,极其敏捷地爬到了架子上,系好绳结进行固定。

    他现在的位置跟第一根顺栿平行,中间有点距离,属于可以量但又不太好量的范围。

    “是圆栿。”陈万年看了一眼,对下面说。

    顺袱方形的比较多,但圆形的也不是没有。

    “截面直径。”许问紧盯他的动作,看见他准备好了,当即说出要求。

    在他旁边,田极丰坐在地上,拿着木板和炭笔,准备记录。

    陈万年从腰包里拿出一根棉绳,绳子两头各系着一块打孔的石头,扯着棉绳向下垂。

    陈万年双手提起棉绳,俯身倾向第一根横梁。

    他爬得快,坐得直,提得稳,这就是许问发现的他的特殊能力。他的柔韧性与平衡性都非常好,好得惊人,这能让他在一些特殊的姿势与环境里非常稳定地做出相应的动作。

    他横提棉绳,让两端重物自然下垂,直绳与梁边相贴。等到重物静止的时候,他记住横绳的长度,光速拿出直尺来量出了结果。

    接着,他扬声叫道:“直径一尺一寸九分!”

    许问点点头,问旁边田极丰:“直径一尺一寸九分,圆周多少”

    旁边京营府工匠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此时面面相觑,全部一脸懵逼。

    直径是什么看上去似乎是顺栿横面的长度

    圆周是什么是说这顺栿有多粗

    这怎么能算出来!




368 此起彼伏
    用直线计算圆周,当然就要涉及到圆周率。

    中国出现圆周率的时间非常早。

    汉代的《周髀算经》里和另一部算书里就已经提到了这个比值,不过只是笼统地把它计成了3,很不精确。

    公元一世纪的头十年,王莽在位的时候,刘歆为主上制造标准量器时,直接使用了3154这个值,但他就是把它当结果来使用的,没有详细说明自己得到它的过程。

    公元3世纪的时候,刘徽把圆周率进展到314159;公元5世纪的时候,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给出了一个“盈数”31415927和一个“朒数”31415926,而直到公元十六世纪,欧洲的阿德里亚人安东尼宗才得到一个接近这个的数值。

    圆周的计算在阎匠官给许问的那本计划书上就有提及,提到圆周率时就简单地说了个314。

    许问对古代数学的发展一无所知,看到这个的时候还很惊讶。

    后来他单独找到阎匠官打听了一下,才得知了过去的这些历史,与记忆里课本上的一些内容相互映证,除了人名不太一样,事件都是对得上的。

    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当时许问就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不过问到阎匠官的时候,他对这些东西了若指掌,也让许问有些惊讶。

    这熟悉的程度,一看就是以前研究过的。

    这种人才,竟然被放到了这里来……

    不过他没有多问,直接把这部分内容梳理重整了一下,换成自己的方式教给了其他人。

    他也没想到,这些内容这么快就能用上了。

    田极丰数学天赋非常强,几乎瞬间就给出了结果,非常确定地把它写在了木板上。

    然后,陈万年量完了第一根顺栿的长度,把它报出来让田极丰直接记上。

    这根顺栿紧贴墙壁,量完之后,陈万年在脚手架上移动了一下位置,来到了第二根的地方。

    这是根方形抹棱。

    抹棱又叫抹角,就是本身方形的梁柱,在方角的位置锯掉了一个三角长条,形成了一个异形。

    方形抹棱的梁栿比较麻烦一点,不仅要测量其高度、厚度,还要测量抹角的角度与尺寸。

    这在这个世界相对是比较难一点的,因为古代数学里,对角的概念非常模糊,并没有完全成形。

    这在西漠队的计划书里也体现出来了,这方面的概念基本上是缺失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实非常重要。

    许问和阎匠官聊了一下,把这部分的内容加了进去,并且讨论制作了简易的量角器。

    阎匠官听说这个的时候非常震惊,但听完之后,他只是深深看了许问一眼,什么也没有多问。

    这反应老实说挺奇怪的,许问当时心中一动,心想,难道他认识他师父,以为这些东西都是连天青教的

    这很符合阎匠官之前的一些反应,许问估计自己猜对了。

    唔,这样也挺好,有些不方便说的事情,人家自动会脑补到他师父身上去。

    以连天青的个性,就算他知道,他多半也不会解释……

    所以,现在陈万年非常熟练地进行了测量,流水一样报出各种数据,让下面的田极丰进行记录。

    旁边京营府的刚刚回去做自己的事情,结果再次被吸引了注意力。

    这些中间的一些是什么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什么乱七八糟的……别管了,做自己的事去。”京营府一个人看了一会儿,摇头道。

    狄林也在这里,也看见了听见了许问他们的动静。

    他蹙着眉,良久不语,把这些“莫明其妙”的东西记在了脑子里。

    陈万年的确很麻利,对许问之前教的东西掌握得也很牢固。他在脚手架上爬来爬去,不停地报出各种数据,非常流畅。这其中花费的更多的时间,恐怕还是他换地方的时候,解下绳扣,重新绑上的这个过程。

    “怂包……”京营府说了不看,但还是偶尔会关注一下,又有人这么嘀咕了一句。

    “还是不够安全,重绑绳扣的时候还是有段空隙。”结果另一边,许问摇了摇头,出声这么说。他托着腮,好像还在想更安全的办法。

    京营府几个人对视了一眼,心里突然有点发毛。

    这家伙这么重视这东西,难道这样爬上爬下的,真的非常危险

    许问他们第二个任务做得非常快,完成之后出去交了,拿到了完整的十六分。

    其实任务原本要求的测量要求并没有包括角度,但许问他们还是额外注明了。秦连楹拿到这份单子的时候一脸疑惑,旁边阎箕倒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凑过去给他解释了起来。

    “这分数少了。”听完之后,秦连楹思索片刻,对阎箕说。

    这说的是许问的工分,也是给他的奖励。

    他们原本设定的内容里并没有这一项,是许问额外加上的。而以秦连楹的经验与眼界,当然马上就看出来了这个新概念的重要性。

    “我猜是那一位教他的。”阎箕说。

    “但它是言十四拿出来的。”秦连楹道。

    他思考片刻,接过另一名匠官手里的炭笔,在西一组,也就是许问他们组的后面又加了几个字。

    “附:加二十。”

    西一组他们第一个任务拿了六分,第二个任务拿了十六分,加起来一共二十二分。结果再加上这二十分,总分就达到了四十二分!

    这时,猴子他们组正好赶回来交第三个任务,他们的这个任务比较简单,只有八分。加上先前的二十一分,当前总分二十九分,还落在了许问他们后面。

    猴子目瞪口呆,直接指着许问他们的分数叫了出来:“这不公平!凭什么!这十分是哪里来的!”

    “喂喂喂,这可是秦师!”旁边几个人脸都白了,拉住他提醒。

    猴子秒怂,瞬间闭嘴,但脸上那淡淡的不服还是看得出来的。

    “这是额外的贡献分。他提供了我们京营府也没听过,但非常有用的东西,做出了贡献,因此拿到了这个分数。你能提供的话,你也能加分。”秦连楹把笔放到一边,淡淡地说。

    “什,什么贡献”猴子还是有点怂,但坚持着问。

    “角度的测量与使用。”秦连楹难得心情不错,猴子问了,他就解答了一下。

    这概念跟猴子他们学的不是一个体系的,他一脸迷茫,旁边一个人道:“虽然没听懂,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接下来我们要认真了。”猴子回过神来,认真地说。

    这时,狄林那组做完任务返了回来。

    他们这组集结了京营府实力最强的几个人,因此也是实力最强的一组。

    狄林上前,把一叠厚厚的纸递到了秦连楹的手上。

    秦连楹没有马上看,而是随手把它递给了旁边的阎箕,只留下了放在最表面的任务说明。

    “哦绘制纯阳殿剖面横切图大任务啊,这就完成了”他有些诧异地挑起了眉。

    猴子他们还没走,听见这话,震惊地转头。

    “完成得很好。”阎箕翻看了一遍,满意地点头。

    “不错,全分五十。”秦连楹也检查了一遍,满意地把分数登记了上去,阎箕作为西漠队的代表毫无异议。

    “牛啊!”猴子马上喜笑颜开,对着狄林他们挑起了大拇指。

    “请抽下个任务。”狄林不骄不躁,向秦师行礼。

    秦连楹对着旁边箱子示意了一下,狄林让蒋东辰抽,很快,一张新的纸条到了他们手上。

    “绘制祈水殿正面平面全图,五十分。”狄林快速念了一遍,再次行礼。

    “我们去了。”



369 不如
    狄林他们交任务的时候,许问他们没在现场,也还没有接下一个任务。

    他们在按之前的惯例进行总结。

    这一场只有三个人加入工作,主要以陈万年为主。

    许问认真旁观了陈万年测量的全过程,现场就对他做得不规范的一些地方进行了调整,现在当着其他四个人的面总结一些规律,以期更简化、更规范,后续能做得更好。

    江望枫捏着笔,把他们讨论的结果一条条列了出来,许三主动接过去进行保管。

    做完这些工作,他们才正式动身,回到匠官们身边,继续接下面的任务。

    这时,狄林他们的成绩已经写在了木板上,五十分高居第一,十分鲜明。

    许问抬头看了一眼。

    “你不问他们完成的是什么任务”秦连楹有意问他,留心观察着他的表情。

    “还请大人指教。”许问的确有兴趣,礼貌地行礼问道。

    秦连楹向旁边伸了伸手,已经完成了的任务的纸条放在旁边的石桌上,京一组的正是最上面一张。

    许问拿起扫过,微微睁大了眼睛。

    “这任务五十分”他有点不敢相信地问。

    “怎么”秦连楹问。

    “少了。”许问认真地说。

    “哦”秦连楹饶有兴趣地挑眉。

    “之前我们做的几个任务,测量或者绘制的都是龙神殿某处的局部,区域有限,要求也有限。这个剖面横切图,画的是纯阳殿侧面的整体,包括屋顶、梁柱、墙体、地面,甚至下方础基的所有部分。这太全面太复杂了,只给五十分,实在太少!”

    许问还有些话其实没说出来。

    正常来说,这样的全图肯定不是一小时两小时能画出来的,一天两天都未必够。

    现在从正式做任务开始过了大约三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京一组画这套图只用了三小时的时间。

    这真的是能够完成的工作吗

    完成得真的足够标准吗

    许问简直有点不敢相信。

    “哈。”许问盯着那张纸条看了又看,秦连楹仿佛看出了些什么,笑了一声,招招手,把卷在一起的那叠图纸递给了他。

    许问接过,认真而快速地看了一遍。

    墨迹犹新,充分说明着图纸画成的时间。
1...121122123124125...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