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匠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沙包

    中年人惊讶了,转头看着同伴,过了一会儿才压低了声音道“但我听说,这位并不是那一位的”

    “当然不是。听说那一位到现在也没有当然也不可能”说起这种宫廷秘辛,八字胡也把音量放到最小,几乎就是耳语了。

    不过以他们的身份还在这里说这种事情,只能说天下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

    “那那一位为什么要为他谋划”中年人小声问。

    “那就不知道了。”八字胡摇头。

    中年人沉吟良久,轻轻地“唔”了一声。

    这时,一名小厮快步走了过来,对着两人行了一礼,汇报道“阎大人已经进城了,约摸再一盏茶功夫能到。他让我提前过来报给您。”

    “哦这么快不错。”中年人意外地道。

    “阎大人就是那位阎师傅”八字胡问。

    “是,他按照计划,从江南路出发,带一支队伍去西漠完成那个任务。现在算算,也是时间经过晋城。倒是凑巧。”中年人说。

    “是那个任务”八字胡问道。

    “对。”他并没有明指,但中年人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点头道。

    “有点异想天开。”八字胡道。

    “自他们上路起也有将近十天了,正可以看看结果。”中年人抚须微笑。

    八字胡缓缓摇头,显然并不看好。

    许问坐在阎匠官的车上,走在晋城的街道上。

    天气有点凉,藤车的车门关着,但车窗还是打开来了透气。

    许问靠在窗边,看外面的景色。

    现代城市高楼大厦,不管到哪里感觉都差不多,地标建筑各有各的造型,但风格还是近似的。

    但现在就不一样,晋城和林萝一看就是两个城市。

    倒不是他们说的谁新谁旧谁繁华谁落后什么的,单是气质差得就很远。

    林萝水多桥多船多,整个城市建在四通八达的河流上,配上河畔的绿柳白墙黑瓦,柳下的吴侬软语,整体气质就是幽雅清丽的。

    晋城三面环山,汾水穿城而过,处处黄墙灰瓦,枯草连天,看上去苍茫浑厚,硬朗朴拙。

    论居住环境,当然是林萝更好,但晋城,也有自己独特的美感。

    藤车微微有些摇晃,跟天作阁马车坐起来的感觉差不多。

    这已经很难得了,晋城的路面肉眼可见的不如林萝的,但马车的平稳程度却差不了多少,这只能说明阎匠官这辆车的减震功能远超天作阁那辆。

    许问好奇地探头向外看了一眼,但从他的角度,只能看见并列的两道车辕,并看不见车轮车轴。

    阎匠官看上去正在闭目养神,但许问一有动作他就发现了,他睁开眼睛问道“怎么”

    许问没有隐瞒,直接就说了。

    “有眼光”这个问题显然正搔中了阎匠官的痒处,他翘起了大拇指,笑得非常开心。

    “我来给你讲讲。”窗边有张几案,上面摆着纸笔,阎匠官随手扯了过来,开始给许问写写画画地解释。

    这么几天时间,许问教的那些数字与符号阎匠官也学会了,这会儿直接拿过来用,的确觉得非常方便。

    两人用的同一套体系,同一套思路,沟通起来完全就在一个频道上,非常顺畅。

    阎匠官讲的内容许问一听就能懂,设计的精妙之处马上就能听出来,还能顺势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与建议。

    一老一少越讲越是起劲,短短的一段路,简直比这几天一起赶路建立起来的感情还要深厚。

    “你说得对这个地方完全可以这样改”阎匠官拿着笔,兴致勃勃地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结果“砰”的一声,马车突然剧烈地颠簸起来。

    阎匠官猝不及防,手一抖,笔杆子直接就往眼睛里戳过去了。

    许问吓了一大跳,他的平衡能力比阎匠官强得多,下意识往前一伸手,硬抓住阎匠官的手腕,把笔抢了下来。

    阎匠官这才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瞬间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回事”这要是戳下去,这只眼睛就废了。阎匠官勃然大怒,重重锤了一下车壁,朝车夫大吼。

    结果他话音刚落,外面更大的喧哗声响了起来。

    “撞上人啦”

    “撞死人啦”

    两人吓了更大的一跳,对视一眼,连忙下车。

    果然,马车轮子前面,一个人趴在地上,正脸朝下,身体没有起伏,完全不知道是死是活。

    阎匠官瞬间就慌了。

    他不知道这人是谁,也不知道是谁先撞上谁的,但要是真的撞出了人命案,那可就麻烦了。

    就算他最后能脱罪,这时间也耽误了啊。

    他可是带着任务上路的

    他来不及责怪车夫那是雇工,不是家仆,连忙跑到跟前去试探那个人的呼吸。

    结果他的手刚放上去,那人就“嗯”了一声,慢吞吞地醒了过来。

    阎匠官立刻松了口气,把他扶起来,问道“你没事吧”

    那人不吭声,只是揉着自己的脑袋。

    不需要摸,肉眼就能看出来,他脑袋上隆起了一个大包,看上去有点吓人。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一脸迷茫地看了看阎匠官,又看了看许问,问道“你们是谁这是怎么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迷茫地问,“我又是谁”

    听见这熟悉的三连问,许问心里咯噔了一下。

    真失忆了

    不会吧

    这情节也太过时了吧




356 一起上路吧
    许问倚在车边,远远看着阎匠官跟那个人说话,目光上下打量着对方。

    准确地说,那是个少年,大约十五六岁,跟现在的他差不多年纪。

    他穿着杂役的粗麻布服,打着绑腿,穿着草鞋,头发乱糟糟地在风中散落着。

    但许问仍然一眼就看出来,他绝不是普通的底层人民。

    他的行为举止、他的发质、他的牙齿、他的皮肤……所有的这些都必然是要经过充分的保养才能变成这样的,那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一个很大很好的环境才行。

    别的不说,光是他正在摸自己脸的手指,光滑细长,只在指尖和指关节的某些位置有一些薄茧——那不是劳作,而是长期写字弹琴磨出来的结果。

    这个少年的来历绝对不一般!

    过了一会儿,阎匠官转身走了过来,对着许问摇了摇头:“他的确什么都不记得了。”

    他背对着那个少年,向许问眨了眨眼。

    许问扬眉,迅速看出了他的意思。

    “那要怎么办”他问道。声音不高不低,但正好能让不远处的那少年听见。

    “我也不知道。他连自己从哪里来都不记得了,咱们明天就要离开晋城,也没时间帮他打听啊。”阎匠官苦恼地说。

    您老演技真不怎么好啊……

    许问在心里腹诽,但表面上还是很配合:“那要怎么办要问一下他的意思吗”

    两人说话的时候,那少年已经走过来了,一听这话,他马上放下了捂着额头的手,喜道:“既然这样,那不如让我跟你们一起上路”

    许问看向对方,表情有些不可思议。

    不是……这话是当真的吗

    先不说是不是撞了人就要对他负责什么的,这年头对人员流动/迁徙管得非常严,进城出城都要检查,怎么可能说跟着走就跟着走

    这少年是真的什么都忘了,还是连这个都不知道

    车夫反应有点慢,直到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急得大叫:“不是我撞的他!跟我没关系!是他自己跑出来摔在地上的!而且他跟我车还隔着好几尺呢!”

    他一边说,一边指手划脚。许问顺着他的手势看了一眼,黄土路上留有痕迹,的确跟他说的一样,人体摔落的位置跟车轮的正前方隔着至少两尺半,这个距离别说撞上了,连冲击力都不会有。

    阎匠官也往那边看了一眼,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摆了摆手,让车夫安静。

    车夫愤愤不平,但还是依言闭了嘴。

    “我们要明天才会出发,现在另有事情要去做,你是……”阎匠官和善地问他,这意思竟然就是真的要带他一起走了。

    这位老爷你是脑子进水了吗被人这样碰瓷也要上当车夫不可理解地看自家主人。

    “……我跟你们一起去!”少年犹豫着打量了一下他们,下定决心道。

    “行,上车吧。”阎匠官微微一笑,转身邀请。

    少年又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果然上了车。

    他上车的姿势很熟练,进车厢之后端正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温文尔雅。

    许问收回视线,正好与阎匠官对视,两人对视一笑,也上车了。

    少年坐在马车一边,许问和阎匠官坐在另一边,比较靠近案桌那边。

    两人既没有盘问少年的姓名来历,也没有自我介绍,而是凑到桌子旁边,继续讨论之前的东西。

    少年端坐在旁边,目不斜视,但明显在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

    听着听着他就皱起了眉,想了一想,问道:“打扰一下,听你们口音并非本地人,请问老家在哪里”

    许问会说两种话,一种是普通话,跟这个世界的官话比较像,某些细节发音有些不同,对这里来说算是有口音的官话。另一种是于水县的本地话,吴音的一种,是这个身体自带的。

    阎匠官从一开始就说的是官话,比较标准,但也带了一些吴音,大概也是江南出身的。

    其实他俩的口音都已经非常轻微了,但这少年还是敏感地听了出来。

    “江南。”阎匠官回答。

    “要往何处去”少年问道。

    “西漠。”阎匠官说。

    “这路程不近啊。”少年说。

    “每年役时,不得不走。”阎匠官说。

    原来是送役路过的啊……少年恍然大悟,马上就放松了下来。

    阎匠官看他不打算再问了,又转回去跟许问讨论。少年的注意力渐渐被他们讨论的内容吸引了过去。

    这时候,阎匠官和许问讨论的主体还是这辆车,但又不仅仅是这辆车。

    这辆车是阎匠官自己设计的,基础原理学的是考工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工艺集,离现在有一千多年,的确是相当古老了。

    受到考工记的影响,这辆车的制式也有些古朴,但关键地方其实变了很多。

    秦朝以及秦以前的车主要是单辕的,春秋战国时的车轮辐条发生了变化,加强了车轮的薄弱环节。考工记深入研究了车轴和车辕等各个部件,最关键的是详细纪录了当时造车的技术规范与检验手段。

    西汉开始,双辕车逐渐盛行,这让单马拉车成为可能,东汉之后,双辕车基本取代了独辕车。

    阎匠官这辆车也是双辕的。

    许问对古车的发展没什么了解,一开始他们讨论的是考工记里检验车辆的手段,渐渐的延伸开来,讨论起了一些几何学实用方面的内容。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方面可真是许问专长的内容。

    关键是,这些东西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很是有趣。

    少年一开始只是闲着无聊随便听听,不知不觉越听越入神,非常专注。

    阎匠官四十多岁年纪,许问十几岁,两人年龄差得非常大,看上去像是师徒或者主仆。

    少年一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但听着听着就感到了不对。

    两人对着坐在一起,互有问答,交流起来非常平等,说到后面,天平渐渐还有偏转,许问反倒是讲得更多的那一个了。

    少年忍不住多看了许问几眼,越看越觉得这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人气质非常特别。

    并不矜贵,但非常自然,有一种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能适应的自在感。

    他心里痒痒的,很想问问许问叫什么名字,但两人聊得火热,他不好意思插嘴。

    他听得专心,没留意车在往那边走。

    过了许久,车身一震,停了下来。

    “到了。”车夫在前面叫了一声提醒。

    少年下意识往外面看,瞬间瞪大了眼睛,叫道:“龙神庙”



357 祭龙神
    “山栖魈兮,欲夺吾身。水栖鬼兮,欲食吾魂。饲以吾心,哺于神兮。成兮,成兮,归太虚兮。”

    远远传来歌声,反复吟唱,重重叠叠,仿佛山水都跟着一起共鸣了起来。

    许问侧耳倾听,转头听见了少年惊疑不定的声音,看向了他。

    “对,我们就是到龙神庙来办事,有什么不对吗”阎匠官含笑问他。

    “没,没什么不对。”少年有点紧张地说,在垫子上挪了挪屁股,“我能不下车,在这里等你们回来吗”
1...114115116117118...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