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策之嫡后难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叶阳岚
萧樾不是没跟他打过交道,而且宜华长公主既然选中了他,这个梁晋就不可能真是个纨绔草包。
这不过这孩子仿佛是这些年里习惯了用这般模样来伪装,为人处世皆如此……
萧樾不耐烦跟他打交道,冷嗤道:“那要不要开三天流水席,把全胤京都一并结交了”
说完,就径自打马往前去了。
梁晋脸上却也不见丝毫的失落和难堪,还是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左右观望,视线再落在停在路边的马车上时又是微不可察的闪了闪,随后又若无其事的移开了。
萧樾带了梁晋进宫去面圣,因为两国已经正式达成和谈,虽然最终的结果是梁帝让步,让大胤出尽了风头,可既然已经握手言和了,对待南梁储君自然也要以礼相待了。
萧昀直接准了梁晋面见,并且提前也确实是有准备,就把萧樾刚回京养病时候住的沉香别院赐给他做质子府了。
只不过因为梁晋是要常住的,园子就没有提前叫礼部和工部的人去做改动,而是先拨了驿馆给他安顿,准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去另行整顿府邸了。
两国的事,萧昀跟梁晋这个新被推上位的挂名储君说不着,只交代了两句场面话就打发他先下去了,说稍后在宫中设宴为其接风洗尘。
梁晋谢恩之后就还是兴致勃勃的先下去了。
御书房里只剩下萧昀和萧樾两个。
萧樾坐在下方的椅子上喝茶有一会儿的,萧昀沉着脸朝他看过来:“梁帝根本就无心让他承继大统,他在南梁朝中又无根基势力,皇叔将他带回来,究竟对将来有几成把握”
萧樾又呷一口茶方才不紧不慢的抬头看向他,淡淡的道:“只要他有正经的名分,将来登基为梁帝就是名正言顺的,南梁方面我与皇姐说好了,她可以保证不会叫梁帝留下另外的传位圣旨,而千里之外,本王与陛下你都鞭长莫及,就不要杞人忧天了,就只管看好当下,尽量争取和南梁的这位未来储君达成共识才是正经事。如果实在难以达成一致,那就提前做好第二手准备,总归现在时间本王替你争取到了,后面能做到何种地步就看你自己了。”
萧昀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的微微屏住呼吸,拧眉道:“你要我做两手准备这个梁晋……”
自己这个大侄子,虽然偏激,但人还不算笨!
萧樾莞尔:“人不可貌相,你皇姑去南梁那会儿还没你呢,你可能不了解她,她不是个短视的无知妇孺,她能看上眼的人绝不会是个只会卖乖讨好的草包,自然也会有他自己的城府和心机。就目前来看,我是没看出这小子有什么心术不正的地方,我还是那句话,我大胤暂时国力不足,并不是大规模开战的好时机,两国能保和平共处是最好不过的。总之……你自己心里有数吧。”
说完,就拍拍袍子站起来:“好了,该交代的本王都已经和你交代了,也是时候可以功成身退了,走了。”
他转身往外走。
这会儿天色已经渐晚,萧昀也一道儿出来了。
梁晋还在御书房外等着,看见两人出来就回头打招呼:“陛下,晟王爷。”
萧昀道:“宴席那边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一道过去吧。”
梁晋刚要说话,萧樾已经出口拒绝:“哦,本王舟车劳顿身体略感不适,就先回府了,接风宴便不去了。”
当着外面的人,他与萧樾之间还是恪守君臣本分的,说着就拱手施了一礼。
他这样的人,哪至于赶几天路就累病了
萧昀只看他那一副懒散又闲适的模样就知道他是为什么急着离开了,顿时就是心里一堵,冷笑道:“皇叔离京快有两月,如今回来也不先去看看皇祖母么”
萧樾和萧昀叔侄不合的事,梁晋也是有所耳闻的,只是没想到他二人之间会是这般针锋相对的样子。
而且——
明明之前在御书房里说话的时候也还算好的……
这大胤朝中也甚是热闹哈他眼中跟着闪过一丝明亮的光,但好在是还知道自己的身份,没掺合插嘴。
萧樾与萧昀对视片刻,只是四两拨千斤的微微勾唇:“本王这一身风尘仆仆,面见长辈也不合适,明日吧,本王赶早就来。”
能信誓旦旦的保证明天赶早进宫就更说明他不是身体不适。
萧昀越是被他气得胸口发涨,之奈何其中隐情不能挑破,何况还有外人在场……
他不便发作,就只能生咽下这口气。
萧樾拱了拱手,径自转身离开了。
回到王府,武昙这次倒是听话,居然真去了王府等他。
当时天已经黑了,萧樾简单的梳洗之后和她一起用了晚膳。武昙本来就是个好奇心重的,来王府的路上已经听青瓷说了一些南梁质子的事,吃完饭就揪着萧樾问内幕。
“你一个丫头片子,能不能做点女人家该做的事”萧樾把她扯到自己腿上坐了,垂眸要咬她的鼻尖,武昙正躲着——
煞风景的就来了。
“王爷,定远侯来了,说要接二小姐回去。”雷鸣在门外公事公办的禀报。
要是武家差了下人来,他才不会来捋虎须,可那位侯爷也是个臭脾气的,不叫他接到人,他真能把王府的屋顶给掀了……
武昙大惊失色,蹭的就从萧樾腿上跳下来,冲出门去:“什么你说清楚点,是我大哥叫人来的,还是……”
雷鸣铁青着一张脸:“是侯爷亲自来的。”
说话间,就直接不敢去看屋里萧樾的脸色,声音渐低:“属下请他去厅里喝茶也不肯,说是家里有事,接了二小姐就回……”
话没说完,武昙已经拎起裙角一溜烟的跑了。
因为名义上他们兄妹是在孝期之内,武青林又知道她不着调,最近迎给她死命令,没事就在家老实呆着,不准乱跑。
她是想白天出来溜一圈就马上回去的,结果在萧樾直接滞留到天黑……
武青林不太可能是听说她出来就特意从侯府出来找她,可能是刚好出门,又听说她在这边,所以顺路来拎她回去,可即便是这样,武昙也心虚的很,麻溜的就冲出去了。
雷鸣站在那屋子外面,被夜风吹得隐隐想发抖,挣扎了一下,还是貌似解释:“定远侯应该不是特意来的……可能……只是……”
萧樾将手边茶盏一下子甩出去,一声不响的转身进了内室。
萧昀!又是萧昀!这小子简直阴魂不散!
年初那一役之中,武青林是主帅,今天梁晋来京,宫中设宴并不是接风洗尘那么简单,自然还是要震慑和警告他的,列席的名单里必有武青林,一准是萧昀暗示了他自己缺席的原因,并且开了后门把武青林给提前放出宫了……
这会儿萧樾是真有点后悔没早点把人娶回家了,现在这样,简直是自找麻烦,仿佛全世界都在给他从中作梗,不叫他顺心的。
第502章 南梁往事,情痴太子(二更)
武昙这边一路小跑出的门。
跑到大门口,果然就看见武青林牵着马站在那里。
她的马车就在旁边。
她缩了缩脑袋,嗫嚅了一声:“大哥……”
武青林冷着脸睨了她一眼,简短的吐出两个字:“回家。”
“嗷……”武昙哪敢顶嘴,麻溜的就上了车。
从门内跟出来的青瓷两个也互相看看,默不吭声的也上了车。
武青林骑马亲自护送,兄妹一行人悠悠的往侯府的方向走。
武昙心虚的很,不时地偷偷掀开窗帘去看她大哥,看到第三回的时候才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武青林穿的是朝服。
“大哥……”武青林在京丁忧,身上没有差事,平时连上朝点卯都不用,这天都黑了他穿着朝服出门必然就是刚进宫去了,武昙心里奇怪,就扒着窗口问他:“你是刚进宫去了么”
武青林的心情其实不大好,要不然他就算看不惯萧樾撬墙角的种种作为也不至于一路上都对武昙甩脸色。
闻言,看过来。
武昙是不会跟他置气的,这会儿一双眸子早就恢复了清澈明亮,巴巴的望着他。
武青林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态度可能是太恶劣了些,想了想,就叫停了马车。
他自己翻身下马,拉开车门把青瓷两个都赶下车:“你们两个出来。”
“是!”两个丫头得令下了车。
武青林自己上了马车,车夫继续驾车前行。
武昙凑到桌旁,把桌上油灯的火焰挑亮了些。
武青林道:“南梁新晋的皇太孙被晟王带回来胤京为质,宫里陛下设宴为他接风,叫了我去。”
“哦。”他这么一说,武昙就不怪了,“我听青瓷说过,就是那个叫梁晋的南梁前……前太子留下的遗孤。”
武青林曾任南境主帅,战事上功劳卓著,自然要引荐到那位皇太孙面前去加以震慑的。
武青林点头:“南梁老皇帝驾崩之前他都会留在胤京,是要常住的。”
他的心思不在这件事上,说起来就很敷衍。
但武昙对这事儿很感兴趣,本来就想问萧樾又没来得及,这时候只顾着打听新鲜事儿,反而没太在意她大哥的情绪,继续追问:“我上回跟晟王爷去郓城的时候见过南梁的景王,当时说如果梁元轩被拉下马,他是最有希望上位的一个。不过青瓷说现在的这位皇太孙是宜华长公主在王爷面前举荐的人,这才借了王爷的手推他上位的。南梁的那位皇后娘娘不是他的亲祖母么为什么……他能得长公主殿下的鼎力相助”
上回她去过南梁皇都并且还冒险混进宫去报信的事,虽然已经时过境迁,可她是打死也不敢跟武青林说的,要是让他知道了,非要被骂个狗血淋头不可。
而那个梁晋——
去年她去过南梁一趟之后,就特意详细的打听过南梁国中的情况,对那边的局势也知道一些,可从头到尾都没听说过这位皇太孙的名字,这才不得不临时到处打听。
武青林看她有兴趣,就也说给她听了:“这个梁晋,之前我偶有听晟王提过两次,你也知道宜华长公主因为身份原因,这十多年里在南梁宫中一直被变相软禁,晟王之前与她谋事时,据说就是这个梁晋帮她递送消息的。”
武昙瞪着眼,兴致勃勃的等着听。
武青林继续:“南梁的皇后王氏和梁帝只有一个儿子,因为是嫡长子,所以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南梁的前前太子梁元斌。这位太子爷之所以能上位,全靠投了个好胎,据说他资质很是一般,文韬武略都不算出众,性格么……说的好听点是的不好听了,就是耳根子软,且太过软弱了。本来梁帝强势,就很有些看不上他,如果没有对比还好,偏偏庶出的二皇子梁元轩杀伐果断、野心勃勃,肖似梁帝,随着时间推演,这两位皇子都逐渐长大,这种性格对比就越发明显,自然而然的,梁帝就越是看梁元斌不顺眼了。但因为他是嫡长子,并且背后又有王皇后和南阳侯府做他的支撑,他本人对梁帝也很是淳孝,梁帝找不到废太子的理由,所以前面十几二十年一直相安无事。直接到二十四年前,那位太子殿下……我记得应该是十八岁左右的时候吧,那年夏天南梁南方诸县连降暴雨,引发水患,梁元斌奉皇命前去赈灾,赈灾一事办的还算顺利,可他回京的路上却邂逅了一进京投亲的女子。”
直觉上武昙立刻就有所感应:“他后来失宠失势都与这女子有关”
武青林点头:“这名女子平氏,出身寒门,又父母早亡,只与兄嫂相依为命,那年她哥哥进京赶考刚中了进士,本来说好了再过个一年半载,等在京城安顿好站稳了脚跟再接他们姑嫂两人过去团聚,结果赶上家乡水患,两人为了逃难,只能提前进京。两个弱女子,孤身上京,身上又没有多少银两,可想其中艰难,偏那平氏是天生的好颜色,就招致了祸端,险些被某乡绅强抢而去。梁元斌刚巧遇见,将她救下,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传说中的红颜祸水么”武昙吐吐舌头,很有些唏嘘,但转念一想,又是暗暗一惊,“不对啊……我好像记得那个梁元斌的太子妃……就是姓平的”
所以,这位太子爷不仅是被美色所迷,更是抽风的把这么个女人娶做正妃了
这简直就是作了天底下最大的死啊!
平民人家娶妻还要讲究个门当户对呢,勋贵人家更是要经过各种利弊权衡……
他要已经是皇帝了那还罢了,反正全天下都是他的,他愿意让谁做正妃就让谁做,偏他自己就是个不讨喜的太子……
就那种情况下,还敢冲冠一怒为红颜
“对。事实上南梁的这位太子殿下竟然就是个实打实的情痴!”武青林道,对于一个用情至专的人,他无意于评判对方在处事上的是非对错,这世上唯有真情难求,即便事实证明这位太子爷确实是自寻死路,但他敢于也甘于为自己心爱的女子做了那样的事……
至少单从感情这件事上说,他是一个叫人值得钦佩的人。
“他将那平氏带回京城,就直接奏请了梁帝和王皇后,要娶这平氏为妻。”武青林道:“梁帝大发雷霆,将他狠狠的训斥了一番。而事实上,那时候王皇后已经给他和自己娘家的侄女儿订了亲,只因为那姑娘还未及笄,就想再等一年才办婚事。从中生出这样的枝节来,王皇后甚至比梁帝更加愤怒。梁元斌在朝中地位时刻受到威胁,当时对他而言,已经不止是毁一门亲这样的小事了,因为王皇后也需要用这一重联姻的关系来稳固王家人的立场。你知道的,大位之争的严峻局势之下,即使是姻亲……为利益驱使,也有可能背叛,改投敌人阵营。王皇后一开始是竭力反对的,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便是让梁元斌纳平氏为侧妃。以平氏那样的出身,别说是给她侧妃的名分,其实就算进东宫做一普通的妾室都是抬举她了。毕竟那时候梁元斌的地位不稳,他后宫里的正妃侧妃之位都是拿来拉拢朝臣的举足轻重的筹码,能分出来一个侧妃之位给一无所有的平氏,已经是天恩了。可当时那位太子殿下却是钻进了死胡同里,就是咬死了非要立平氏为太子妃。王皇后百般劝阻无果,甚至动了杀机,险些要了平氏性命,结果梁元斌赶到,救下了平氏,并且以死相逼……王皇后不能真的看着儿子死,眼见着他有这般决心,已然完全无法动摇,无奈之下就只能妥协了。”
感情的事,武昙也无心评判对错。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用情至深,并且能豁出去前途性命——
这可能是世间所有女子都可遇不可求的事吧。
虽然从大局和局外人的立场来看——
这位太子殿下的这些作为都是错的。
武昙也沉默了下来,不随便掺言。
武青林继续往下说:“王皇后不能看着儿子死,即使心里再痛恨狐媚惑主的平氏,也得保全儿子的性命和前程,于是只得出面周旋。先是找去了娘家南阳侯府,具体是怎么劝退了王家这个不得而知,总之后来跟梁元斌订婚的王家小姐就声称身染恶疾暂时不宜成婚,王家出面请求送女儿出京休养,顺理成章的,和东宫的婚约也就解除了。王皇后母子又一道儿去了御前求情……梁帝最后也点了头,但想来是对这个儿子就越发的失望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