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向重臣们道:“刚才云意大天师也宣布了,皇帝登基时,元吉天师代表真师堂出席,你们要好好考虑,尽量郑重起来。”

    严嵩凑上来问:“方丈是说,好好考虑”

    赵然心说话,难道我这句话很难理解吗需要你专门重复一遍

    猛然间醒悟,道:“你们不要乱想,元吉天师代表的是真师堂,该有的仪注半分都不可缺少了,而且还要往最高里安排!原来定的那些个步骤,但凡贫道出面的,全部改为元吉天师,贫道观礼就好了。”

    内阁大学士们这才算是真懂了,然后由夏言带头,重臣们纷纷向赵然告辞,三天后就是新皇登基大典,大家都忙得很。

    赵然赶回春风阆苑的时候,周真人早就回来了,赵然进去拜见道:“多谢真人,弟子实在不知该如何回报。”

    周真人道:“把信力给我提起来就好了,还需要什么回报再者,我和老宋也说好了,这回整合道录司的事情搅黄了,下回找到机会,还是要想办法把海外散修的信力问题抓起来。”

    “是,明白。”

    “后面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么”

    “后面涉及各机构改制,还需周真人和宋天师鼎力相助。”

    “行,你这庄子也不错,我再住几天。”

    “那就太感谢了,不知宋天师在京师可有住所弟子想当面致谢。”

    “那倒不用,他有地方,他也说了,这几日不和你见面了,以后再说。”

    “是,弟子明白了。”

    陪着周真人在春风阆苑闲住了两天,东方明的飞符便到了:“致然,来一趟玄坛宫。”

    玉皇阁在京师没有买宅子,也不大用得着,所以东方明这两个月一直暂住于玄坛宫的方丈院中,等于赵然把地方腾出来给他住。

    听东方明相招,赵然立刻让苏川药驾车进城,直往玄坛宫而去。

    玄坛宫的这些个道士都是赵然的老部下了,尤其在京师大变之时,被锦衣卫一锅端了,由此反而更显忠烈,最近做事的精气神一直很足。

    见了赵然的驴车,都立刻闪避道旁,一个个躬身行礼:

    “见过方丈!”

    “拜见方丈!”

    “方丈一向可好”

    “哎呀,方丈来了!”

    赵然在财神殿前下了驴车,苏川药推着他往方丈院走,道士们越围越多,有些熟悉的干脆接过了苏川药推车的活,




第二十四章 均衡
    赵然提的不是方案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说在真师堂上很可能通过不了,明悦道人当即深思起来。

    明悦道人属于“技术派”修士,擅长的是法宝符箓经卷文献的考据和研究,对上面这些弯弯绕绕毫无经验,只是因为文字功夫了得,这才被东方天师器重,抓了来出差。

    他也有自知之明,晓得在政策制定方面还是要听专家的,所以没有任何不高兴。专家是谁当然是眼前的赵方丈!于是放下自己炼师修为的身份,谦虚道:“还请赵方丈指点。”

    赵然忙道:“指点谈不上的,一起探讨。我的意思是,想要制定出真师堂可以接受的方案,咱们就需要先分析分析原有方案为什么通过不了。”

    明悦道人当即道:“天师跟我交代,按照均衡的原则制定方案,前日紫宸殿上廷议,我也是在场的,听了不少真师们的发言,自感心有所得,这份方案将原定道录司的各机构衙门、各项职司打散,自觉已经很均衡了。可天师说还是不够。”

    赵然道:“均衡是肯定没错,这就是真师堂否决原有提议的根本原因,但怎么个均衡法,就需要好好探讨了。”

    明悦道人疑惑道:“致然的意思,怎么算均衡”

    赵然想了想措辞,决定从反面解释:“这么说吧,别看昨日真师堂否决了司马天师的提议……”

    明悦道人笑了:“其实是致然的提议么,大家都知道的。”

    赵然无奈道:“那是我太年轻……咱们言归正传,听说郭真人、喻真人、许天师、武天师都在支持东方天师上投了一票,但这个方案拟不好,无法令他们满意的话,他们转眼就会在下一次真师堂议事时投下反对票。”

    明悦道人恍然:“致然的意思是,要满足他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又苦恼道:“可这真的很难啊。大家都不能从整体考虑吗”

    赵然道:“如果事关道门兴亡的大事,这当然没问题,但这个方案的本质,我们可以看作是一桌宴席,不存在道门生死悠关的问题,需要考虑的是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这是均衡的本质。”

    说着,赵然取过一张纸,撕成九份,分别写上九州阁、器符阁、宝经阁、雷霄阁、三清阁、东极阁、茅山、栖霞山、下观等字样,道:“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是对分餐拥有话语权的地方,他们之中,谁想上桌”

    明悦道人盯着这九张纸片猛想一通,先将器符阁取出来:“这个方案与器符阁无关,应该可以排除”

    赵然点头鼓励:“前辈一语中窍,的确与器符阁本身无关,但与两位坐堂真师有关,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司马天师放到茅山,杨真人放到栖霞山。”说着,将写着器符阁的纸片撕成两半,分别放在茅山和栖霞山上。

    明悦道:“司马天师是茅山的,这我能理解,杨真人与栖霞山有何关联”

    赵然道:“因为我会请杨真人站在栖霞山这一边投票。”

    明悦道人被这句话唬了一跳,再看赵然时,有了些肃然起敬的意味。

    赵然接着道:“前辈对宝经阁怎么看”

    有了赵然前面的分析,明悦道人照葫芦画瓢:“宝经阁似乎也与这些改制内容无关……郭真人,嗯,与栖霞山关系亲厚,想必会站在栖霞山一方。东方天师……”

    赵然接口道:“东方天师这次会站许真人一方,而且东方天师谋求的也并非方案中的职权,他只求这次的方案能顺利通过并实施。”

    明悦道人点头:“言之有理。”将宝经阁撕成两半,分别加在雷霄阁和栖霞山。

    现在桌上还剩九州阁、雷霄阁、三清阁、东极阁、下观、茅山和栖霞山,七张纸片。

    赵然道:“现在我们来划分权责吧,前辈在草拟的方案中已经谈到了很多职司,我们可以把它们一项一项列



公告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需要对接下来的情节?



请个假
贫道明天要出差,周末才能回京。原本上周想存稿应对本周



君山笔记:不要搞八宝道人了好不好?
起点515活动终于结束,道友们十分辛苦,八宝道人稽首百拜。尤其昨夜,一举冲入前20名,实在令人惊叹,这是半程参与的结果,实为不易,充分体现了道友们的众志成城和团结一致,八宝道人颇为感慨,泪如泉涌。

    战友们在粉丝值将在15-30个工作日发放,届时升任盟主的,八宝道人也会加更送行。另外就是可以拿到君山之友荣誉称号,八宝道人为道友们贺。起点币等奖励注意领取,过时作废就可惜了。

    现在谈重点问题。八宝道人昨夜头脑发热,答应了某妖不经意的提议,唱歌感谢道友们。今天发现,



第八十八章 武甲和丁巳
    **堂众方丈们行至栖霞山,登上南直隶省观——文昌观的时候,天色开始微微发白。顾不得欣赏日出,众修士们便在文昌观中的大轩场上忙碌起来,分领堆放于此的各种材料,抓紧时间布置着法坛。

    在场的都是修士,布置坛场的速度极快,不到两刻时,好大一座法坛就呈现了出来。坛座、神主牌位、供品、法灯、符阵、绳结、法器等等,均已布置妥当。

    赵然等十余个有职司的修士一项一项仔细检验,其余近百修士则依照队列肃然排立,等待着科仪之时按令“唱一嗓子”、“甩几袖子”、“转几圈子”。

    到了辰时,真师堂两位真师便到了,卫道高士、掌道录司事陈善道和简寂观下观方丈张元吉、监院沈云敬联袂而至,静慧和黎大隐在旁相陪。

    他们身后跟着文昌观方丈庄云续、监院顾腾嘉、新任文渊阁大学士徐阶、礼部尚书毛澄等等一干道门和朝廷大员。

    赵然在上头班列中看见这几位,尤其关注到了庄云续和顾腾嘉。其中,庄云续是当年修士是否入十方丛林任职这一大争论的参与者,当年他身居总观八大执事高位,因为积极赞同修士不入十方丛林诏而遭到了清洗,被从总观知客下放到南直隶文昌观做方丈,顾腾嘉则是原监院张阳明身边的提科道士,被张阳明放到地方道宫中培养,终于在去年底修成正果,出任一省道观的监院。

    这两个人,赵然一个都没见过,但却从这些年十方丛林往来的公文邸报中见过,此刻见了本人、听了唱名,便多看了几眼。另外他还关注了新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内阁机务的徐阶,除了见他始终堆着笑脸外,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

    此外,如应天府府尹、同知、通判、推官,各县县院三都以上,当地缙绅大户及家眷,龙潭卫驻军官将如张略等等齐至,还有文昌观全体道士和火工、栖霞山本地百姓中的代表上百人,文昌殿前的轩场上被挤得满满当当。

    众人站稳之后,稍候片刻,待到吉时,随一声磬响,十八名文昌阁经堂道童各持琴、箫、笙、笳、笛、锣、鼓、钟等诸般乐器,吹奏道乐《送化赞》,曲乐声中,**堂诸修士齐唱曲词:

    “香花送使者早登程,宝马金鞍空碧落,祥云缭绕大罗天,足下彩云生。随表去奏事预叮咛,上诣诸天并琼阙,下临水囯及阳环,符使早登程……”

    唱词催促中,身披紫色道袍的主司赵然怀抱朝简上台,身后跟随八名陪斋,赵然登台之后转了个朝天步,向文昌神位拜唱:“太极分高厚……”

    陪斋分列两侧,齐声诵念:“丹朱正伦清净摄,灵宝天尊去秽摄,胎光爽灵幽精摄,彭琚不得离身摄……”

    赵然以功法吐出清越激昂之音:“二十八宿,随我奉轮。千邪万秽,逐气而清。急急如律令。”

    八名陪斋各持法器,掐诀念咒,随在赵然身后,踏九凤罡步,喃喃诵唱:“九凤破秽,精邪灭亡。天将骑吏,径下云罡……”

    诵唱声中,坛场符阵间渐起微风,三十六盏天罡灯无火自燃,惊得场边参加科仪的百姓齐声赞叹,不少人当即便跪拜了下去。

    申文发奏科开启了!

    文昌观大斋醮开始的同时,京城东北水波门外一处不大的宅院中,卫朝宗一如往常的从居室中出来,站定于石阶下,面朝东向,摆了个龙门派秘法中的桩功第一架,左掌抚顶,右掌履地,身体躬如一鹤,对着初升的朝日吐纳精乌之气。

    七十二个呼吸间便完成了这一桩,正要更换下一桩,就见一个白面道人奔入此间,急匆匆向他禀告:“卫总捕,醒过来了!”

     



君山笔记:关于末法之世的猜想
    作者:魔修九黎

    本文初始发于贴吧《道门法则小说吧》,应作者之邀整理以做番外。

    在第十一卷第84章《后悔不后悔》中,儒修通过水云珊之口,道出了对未来的规划,一反过去**的形象,开始有点意思了。

    摘录如下:

    水云珊道:“江师兄,你应该听说过吧,为何魏晋之后,灵宝绝迹为何中唐之后,鲜有仙神降世”

    水云珊续道:“传闻中,都说此乃末法之世,可末法之世又因何而来当然,这些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但会不会有那么一种可能,是因为天子威权不在天子为天道之子,却不能代天掌命,会不会这是逆天之道自中唐以后,天子威权沦丧,名为天下之主,实为牵线木傀,一切秉道门之意行事,尤其大明更立之后,更是名不符实。”

    水云珊道:“我从未否认,这是一种猜测,我刚才也说了,这不过是一种可能。但既然是可能,我们需不需要去尝试一下而且我认为,这种可能并不是虚妄。轩辕、伏羲、神农、少昊、颛臾,五帝成圣,何尝用过信力再往下,祖天师立教之前,有哪一位仙神依靠信力飞升信力究竟是什么天庭为何需要下界缴纳信力他们用信力来做什么这些问题,江师兄你思索过没有”

    排除后面儒修给出的方法,即恢复天子威权,根据水云珊的问题,依照本文,其它网文,历史,政治。尝试给出猜测。

    末法之世从何而来:

    在流浪的蛤蟆所写的《仙葫》中,末法之世来自于大道断绝,宇宙中的大道或被其它宇宙老祖占据抽走,或者被本宇宙老祖带走开创新世界。大道唯留下种子,不足以支撑宇宙崩灭。在现实中,类似“阶层固化”,比如因较难找工作而形成的“读书无用论”。

    唐家三少所写的《斗罗大陆》中,虽然并没有写到末法之世,但根据斗罗的升级需要魂环——森林和大海中的十万年魂兽被杀死夺取魂环,可以猜测,再过若干年,斗罗大陆中再无万年,甚至千年之上的魂环,魂师再不能升级。

    根据笔者的阅读记录,末法之世来源无非“阶层固化”“熵增”这两种。若有其它方式,欢迎各位道友补充。

    水云珊第一问:灵宝绝迹。据此可以猜测魏晋之前,修仙的主要方式是资源型修仙,魏晋之前的修士把资源都利用完了。现如今强大的法宝,基本上都是之前制造出来的。但随着资源修仙所需资源太多,导致地球上资源枯竭。再不能制造出强大的法宝,更不用说利用法宝修仙。

    轩辕、伏羲、神农、少昊、颛臾,五帝成圣,何尝用过信力

    这个描述,就更有意思了。五帝成圣限于笔者所限,并不都能写出他们所做的贡献。轩辕皇帝的主要贡献是除魔一统,其它的还有其部下仓颉造字,螺祖制丝。伏羲演八卦,神农尝百草。这些都是大功德之事,据此可以猜测,最初时,修仙最主要修的是功德。在《抱朴子》中也有相应描述“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当立千二百善”(来自本书第七卷第五章)

    《抱朴子》成书于东晋,据此可以猜测魏晋之前,修仙的主要方式是修功德和修法宝,最初是修功德。

    欲知何为末法之世,需要先知道何为兴法之世。兴法之世清楚了,那末法就可以据此推测出来。

    笔者认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笔者相信,书中所有的神仙都是地球上的人飞升上去的。据此,笔者做出以下推测。

    最初,人族英雄做出种种利民之事,比如取火,制屋,造字。产生了大量的功德力,人族先祖在懵懂之中,学会了借助功德力修仙的方法。

    随着修仙人数的进一步发展,人族学会了利用种种灵石,灵草,法宝修仙的方法,在魏晋之前达到顶峰。

    随着灵石的枯竭,修仙的衰落也是无可避免。但当时修功德力还是可行的,所以才有了抱朴子中修功德的写法。

    修功德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功德会集中于最先做这件事情的人。

    类比于杂交水稻这件利国利民之事,如果这个世界可以修仙的话,那么袁隆平毫无疑问,是可以借此成仙的。但随之问题也就来了,在袁隆平之后做这件事情的人,估计大家就都不清楚了。

1...467468469470471...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