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一番话,听得汪宗伊、雷善和大匠师等人倾慕不已,共同仰头追思。

    从二月底到三月初,赵然连续考察了五座窑厂、六处煤矿,汪宗伊全程陪同,这样的热心程度,连赵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了好几次,让汪府尹无需处处相陪,派个心腹幕僚来便可。

    但汪宗伊却吹胡子瞪眼,直说:“赵方丈你把本官当成什么人了赵方丈为了京城百姓风吹日晒不辞辛劳,本官身为府尹,更当尽心竭力才是,难道在赵方丈眼中,本官是个养尊处优不通民生的官么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什么在衙中坐镇之类的话语就不要再提了!”

    赵然只得竭力安抚,不停口的道歉:“汪府尹息怒,是贫道错了!贫道给汪府尹赔罪了!”之后又道:“产能还是不够啊,砖窖如此,煤矿亦如此。”

    当汪宗伊再次追问究竟时,赵然将他拉到了上次与黎大隐指点江山的狮子山上,手指大江,豪迈的喊出了相同的话:“我有一个梦想……”

    汪宗伊没有如黎大隐一般说“你疯了”,凡俗之人对于修士的信心,比修士们自己都强得多。他关心的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赵然可以砸多少钱。

    于是,赵然再次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炮
    为了打响第一炮,赵然将方方面面的负责人都请到了玄坛坊大街,再次确认一遍工期各方应负之责。当然,汪宗伊依旧怀着饱满的热情出席,上元、江宁两县的县令同样热情高涨,个个亲自到场。

    汪宗伊严肃而郑重的向他们表示,街面改造工程是当前京城最重要的事务,朝廷邸报、《皇城内外》等都对此事有大量登载和报道,道门、朝廷、百姓各方都高度关注,绝不能有所延误,否则必然追究相关责任人,甭管是谁,一律严参!若是有京中权贵阻挠破坏,立即予以制止,制止不了的。速速报于本官,本官来处置!

    议事时涉及到封拦街道、严防破坏等等问题,两县县令都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

    领头的工部匠作大监对于五天完成工期感到很是为难,他认为至少需要十天方可,单单是把破碎的砖石撬走、平整路面等,就需要三五天,赵方丈的限期实在是太紧了。

    对此,上元县院方丈陆致羽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匠无须担忧,且等赵方丈起课。”

    果然,这位大匠师就听到了赵方丈马上要在玄坛宫中办一场斋醮的通知,于是跟着一众官员、道士们进了玄坛宫,就在殿中目睹了一场“安龙奠土科”,当场请出一排五方五土五龙神及诸司功曹虚影分身,将玄坛殿前的供桌上挤得满满当当,将这大匠震得目瞪口呆。

    见这虚影还在不停往外出场,大匠有些担心诸神从狭小的供桌上摔下来,招呼两个手下一起搬了张桌子过来拼在旁边,双手作虚扶状,想将这帮子神仙请到空桌上来站定。

    正在挥舞法剑凌空书写金光篆文的赵然大感好笑,冲旁边担负提科之责的冷监院咳嗽一声,冷监院这才惊醒了一般,招呼着同样看得目眩神迷的汪宗伊一道,上去将大匠师拽下来。这几人如此表现,在场上并非特例,虽说到场的汪宗伊、冷腾兴等都参加了去年底在文昌阁举办的**堂修士结业斋醮上站在前列,但那次斋醮更重实质,远远没有今天这般来得花哨。

    赵然今天的斋醮就是冲着花哨来的,请出来的都是些在道门神衹品级中最低等的小神分身,而且他也没祷告任何需求,所以耗费很少,几乎没什么用处,但表演效果却相当不错。

    在如何尽可能偷工减料的情况下搏一搏眼球,赵然在龙安和松藩已经极富经验,在这方面,科仪世家出身的陆元元拍马都起不上他。

    斋醮结束,赵然要求汪宗伊在玄坛坊宵禁一夜,于是上元县的衙役们值起了夜班,从子时初刻开始,把主街的两头堵了起来,严禁行人通行,不许住户出门。

    当夜,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各自探头探脑的向坊内张望,但限于地上划出来的白线,且又对仙神之事心存敬畏,不怎么敢逾线而入,只能瞪大眼睛仔细注视着被灯火管制得一片漆黑的街巷,个个屏住了呼吸不敢说话。

    “老哥,里头那影子,是个什么神仙”

    “我滴个乖乖,怕不是老君下凡吧……”

    “怎么可能,老君会下来干这粗活”

    “你看是不是牛天上的神仙有谁骑牛的”

    “我怎么看着像鹿呢”

    “咦刚才看着像牛角的,怎么成鹿角了……”

    先不提这帮衙役们的窃窃私语,也不说临街屋内无数双躲在窗户和门缝后兴奋紧张的目光,单说赵然出了玄坛宫,在街巷间穿行,不时小声的鼓励着正在辛苦忙碌着的灵妖们。

    &nbs



第一百一十五章 以玄坛宫为中心
    张居正被赵然请入后面方丈院的时候,还不时回头往后张望,直到赵然问:“叔大叔大”他才疑惑的回过头来,问:“方丈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这玄坛宫,怎么那么多县中师爷和胥吏来往若非见到方丈,下官还以为来错地方了……”

    赵然摇了摇头道:“你说这事儿啊,这不京城要搞街面和排水重修工程吗汪府尹很重视,严令两位县令时刻紧盯,不得懈怠,这两位便留在我这里了,他们也是忙得很,到现在已经快两天没有回家了,我见他们辛苦,便让云水堂腾了两个偏院给他们暂时落脚。没成想这两位如此敬业,连铺盖卷都搬过来了,大部分时间盯着工程,得空了也处置一下紧要的政务。”

    张居正眨了眨眼睛,道:“下官刚才还看见,江宁县正堂在偏院审案……”

    赵然道:“你说的那个案子,其实也与工程有关,昨夜文德桥上刚铺好的青砖,今早起来就被人盗挖了,江宁县班头查案很有一套,中午就把人抓住了,正在那边过堂审问。”

    张居正听完算是理解了,但理解归理解,依然觉得很是匪夷所思,当然他也没工夫为这种事情纠缠,于是道:“下官此来……”

    赵然翻阅着一份上元县做的计划书,边看边道:“你们又遇到服气法修行中的困难了”

    张居正讪讪道:“呵呵,英明无过方丈。”

    赵然想了想,抬头道:“这样吧,我明日午后过去。”

    张居正喜道:“我来迎候方丈”

    赵然道:“你就不要来了,太显眼了,我自己去就好。”

    赵然起身将张居正送出方丈院,路过云水堂偏院时,忽见一群捕快用铁链套着几个壮汉往院子里拖,领头的几个高呼:“抓到了、抓到了,是清凉山金仕伦干的,速速报与县令!”

    “还有赵方丈,快去报与赵方丈!”

    “方丈来了,方丈,我们抓到偷盗砖石的贼首了!”

    几个捕快出来围在赵然身前,向他七嘴八舌的邀功,赵然顿足向张居正道:“叔大,我就不送你了。”

    张居正忙道:“方丈先忙。”

    刚刚出门,外头又是一帮捕快衙役闯了进来,张居正刚巧认得为首之人,却是上元县的县尉,此君向张居正躬身施礼:“见过张主簿。”

    张居正还礼:“这是……”

    那县尉道:“有要事向上峰回禀,且失陪了。”

    张居正点头:“你忙你忙。”

    那县尉带着人急匆匆进了玄坛宫,张居正隐约听得一嘴:“县尊老爷让你速速禀告赵方丈,私设赌坊的事情查到了,对头势大,不好相与……”

    第二天,赵然将公务处理完毕,便去了裕王府,一帮子学生在裕王的领头下,早已恭候多时。赵然差不多一个月能来一次,每一次都能见到学生里头有新的面孔,至今已有三十余人。

    今日同样如此,他也不以为意,仍旧按照快慢进度分成两部分,快的里头二十余人,已经开始偏重导气呼吸,慢的里头也有十来个,依旧在纠正动作。

    赵然回答了一些修行中的问题,便让两头都练起来,看了一会儿,从慢组中选了两个差不多的,让他们到快组里跟着练。

    半个时辰之后收功,冯保给赵然亲自端了茶过来,赵然会意,跟着他溜达到池榭边。

    冯保低声道:“方丈让找的金芳一直没有找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又一条新线索(为四豌豆大人盟主加更)
    赵然出了应天府东北的水波门,赶到了江边疍民渔村旁的仓库区,来到东极阁那处窄小的院落,见到了东方礼和卫朝宗,还有卫朝宗的妹子卫三娘,以及东极阁审讯专家武甲和丁巳。

    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外头便响起了敲门声,武甲和丁巳一齐翻了个白眼,扭着肥臀骂骂咧咧就出去了,过不多时重重将门一关,插上门闩返回来,气呼呼的坐回椅子上。

    赵然好奇的问:“怎么了”

    卫三娘在旁边忍不住冷声道:“也不知怎么搞的,这个月总有些莫名其妙的人跑来挨家挨户敲门,询价购房,尤其是这几天,几乎每天都要来个两三拨。”

    武甲没好气的补充道:“隔壁院子已经出手了,作价二十八两,就这么间破院子,连上半亩地皮,二十八两,嘿嘿。”

    丁巳也道:“要不干脆把院子卖了吧,这地方也怕是不大稳妥了。”

    京城的地皮肯定比外省要贵,上好的水田一亩地能卖出二十五两、三十两银子去,可问题是这里不过一处江边的滩涂地,种不了粮食,只能当货仓,院子值不了几个钱,半亩地二十八两,真心贵了。

    几个人在这里议论一番,赵然很是尴尬的摸着鼻子,犹豫了片刻,不知该怎么插嘴,只是提供建议:“还是不卖的好。”

    武甲问:“赵方丈为何说不卖”

    赵然道:“城北这一带,由西向东,靠着江边的地段,都不建议卖。将来可能会涨。”

    丁巳好奇:“为什么”

    赵然这才解释道:“准备修大桥了,嗯,应天长江大桥。”

    几个人连忙追问,赵然便将这里要修大桥的事情透露了,又道:“大桥主要架在龙江关到浦口城这一段的江面上,所以那边的地要征过来,消息灵通的人就先买下,然后过一道手再卖给建设方。至于这边,属于辐射区,将来会修一些景观大道和花园别邺,地价也会上涨。”

    东方礼忍不住道:“致然你这消息确实么”

    赵然点头:“应该属实。”

    卫三娘白了他一眼:“应该属实你凭什么那么肯定”

    赵然咳嗽了一嗓子,道:“嗯,因为这座应天长江大桥,就是我要修的。”

    众人顿时失神,良久,卫朝宗忍不住笑了起来,带动众人一起轰然大笑。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笑,就是觉得这件事有点滑稽。

    笑了一会儿,卫朝宗道:“那是不是我们东极阁也可以去购买一些好地段,到时候转手卖给致然呢哈哈……”

    卫三娘有个问题没想明白,问:“既然知道大家或坐地起价、或倒手谋利,为何赵师弟依旧放任不管”

    赵然回答:“如果不让他们倒手赚上这么一笔,首先我这地就很难征下来,就算征下来,耗费的银子肯定比现在多得多,耽搁的时日也比现在要长,我这大桥就迟迟无法开工,开工之后也会遇到各种阻碍。我事先把这笔银子准备好了,不仅一切都会相对顺利,而且还节省了耗费。”

    卫三娘皱眉:“这是什么道理”

    赵然道:“因为到目前为止,能提前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是我想让他们知道的人。”

    卫朝宗想了想,道:“致然,那我就不客气了,到时候东极阁会屯上一块地,当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东海散修
    听风道人不知道老头的名讳,只知道他自称灵台山道人,这位灵台山道人出售调教得比扬州瘦马还好的女子,这在东海少数富庶的岛主圈之中是有所传言的,他也正是凭借着这种传言,于七年前跟随熟人和灵台山道人挂上了钩,先后从他手上买了三位秀女。

    但今年来的时候,灵台山道人却让他多等等,说是“货源不靖”,出了点小小的意外。听风道人便按下心思耐心等待,反正每次他从海外而来,都要在江南停驻一段日子,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半载,也不在乎。

    听风的修为差不多是**师境,之所以说“差不多”,是因为他的确已经丹生神识、本命寄托法器了,但至今未曾受箓,于玄门正宗而言,这就是没有完成境界的跃迁——因为没有受过**师箓职,这一级别的符箓和许多需要沟通神力的道术就施展不出来,属于残缺**师。

    当然,残缺不残缺的,听风道人毫不在意,东海、南海之上岛屿无数、岛主无数,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得了机缘受箓,大家都一样,所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自行在江南繁华之地体验红尘俗世的听风道人,一边耐着性子等待“货源”,一边顺带将所携带的蚌珠、珊瑚、海兽皮骨及海底灵草、灵矿之类的东海特产脱手,采买着东海欠缺的各种日用杂货、修行材料,不知不觉就等到了现在,却依旧没有等来灵台山道人的知会,终于被两阁一举成擒。

    听风道人的骨头要比春风和观云硬上几分,但也就是几分而已,这种硬气来自于东海散修界混乱杀戮的习气,更来自于他有被捕的前科。

    按照武甲和丁巳的话来说,这种硬气其实并非硬气,准确的讲,更应该叫油气。有过前科的修士,对于道门的审讯都会显得更从容、更狡诈,会带有比较明显的欺软怕硬的特点。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还奋力挣扎,挣扎不得就跟抓捕他的东方礼和卫朝宗、卫三娘讲大明律,讲道门诫令,别说,他还讲得头头是道。

    当无动于衷的东方礼等人准备将他从客栈带走的时候,这厮又开始当街撒泼:“道门修士打人啦......”

    于是被卫三娘祭出花篮当头罩住,昏迷不醒中带到了东极阁的秘密据点。

    等他醒来的时候,一见武甲和丁巳,立刻就怂了,浑没有半分被捕时的泼横样,当真如她们两个口中的“乖孩子”一般,问什么答什么。

    尤其在地下拘押房中见到了奄奄一息的春风和观云之后,听风道人这下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是莫名其妙卷入一场大案,这和几年前因伤人而被东极阁拘捕完全不同了。虽然依旧带着油滑,但听风道人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了问题。

    “你们是怎么接头的”

    “这个……正常买卖吧,不是什么接头……武刑头您可不能冤枉小修啊……”

    “正常买卖呵呵,笑死姑奶奶了,强买良民出海,这是拐带,你觉得应该怎么治你的罪小听风,拐带事小,意图掩护主犯,这可是罪加一等!老实说,你运

    气不怎么好,这是总观近年的第一大案,看看你好朋友春风和观云的模样,想必你应该有所醒悟才是。姑奶奶给你一盏茶的时间,好好想想,是继续装傻掩护你的共犯,让姑奶奶疼你,还是立功……”

    “报告掌刑,小修我要立功!”

    “真是乖孩子。说吧,刚才的问题。”

    &nb
1...426427428429430...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