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问:“我看过《皇城内外》的世俗版,我知道这份期刊是咱们玄坛宫在主办,但说实话,没有办好……”

    龙高功躬身谢罪:“就在我经堂名下,没有办好,是我的错。”

    赵然道:“什么原因”

    龙高功道:“没有专人负责、没有钱物供给,只能转载摘抄其余刊物的文章。”

    赵然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回去准备吧,十天后出发。”

    除了龙高功外,玄坛宫八大执事中还有个典造愿意去挂职,因为有了龙高功的珠玉在前,赵然也很感兴趣的和他畅谈了一番,但谈完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此君也信誓旦旦的说了很多要去松藩学习提高的套话,但对学习什么却一无所知,反而两次试探着确认是否一年期满后回来能得到升迁。

     




第一百一十章 大采购(为爱爱家的风中瑜帆盟主加更)
    应天府衙位于大中桥边,南临贡院和府学,东侧就是密集设置的六部及有司。因为应天府地位较高,故此每任府尹品级都远超除了九江之外的天下各府,挂三品衔,算得上朝中重臣。

    工部侍郎、应天府尹汪宗伊正在府衙花厅中会客,会见的是刚刚履任玄坛宫方丈的赵然。在接到赵然的拜帖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不论这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赵方丈想干什么,他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远不近,既不得罪这位**师级的仙长,也绝不会将手中掌握的庶务大权再还回去。

    想干涉应天的官府运行么对不起,恕不从命了。

    但赵然的表现却和汪宗伊的预想有点出入,他并没有提出什么干涉府衙权力的要求,而是说了一桩杂事,他问的是,位于聚宝山下的官窑村能不能恢复起来。

    立国之初,江南遍地都是官窑,出产海量的砖石用于修缮宫殿和城墙,如今庞大的应天府城墙便是那时修建起来的。这些官窑的聚集地,便称为官窑村,其中最大的一处,便是位于应天府城外聚宝山下的官窑村,最盛时有窑二百余座,年产青砖两百多万块。

    但几百年过去了,对于青砖和路石的需求只有当年建城时的不到十分之一,大量的官窑都被荒废,聚宝山下这座官窑村也只剩十多处还在烧制,用于维持最基本的建房需求。

    于是汪宗伊询问:“方丈需要大量购买砖石么是打算在何处兴建道宫还是说只是想要修缮玄坛宫如果是这样的话,目前所产是足够的。”

    赵然道:“非是我想修缮玄坛宫,我是见京城路面的青砖和路石损坏了不少,许多街巷路面已经露出了泥土,去年夏季,多有天降大雨而满路泥泞的情形,还有不少排水地沟疏通不够,以致拥塞,故此想要在这方面尽尽心意。”

    汪宗伊沉思了片刻,心道这位初始上任,看来是想要表现一下,我就不要折了他的面子罢,把城中主要的两三条大街整治一遍,看得过去就是了,左右不过百十两银子的事,府衙和工部两边对半承担,半个月时间就能把这件事情办妥。

    于是笑道:“方丈为民忧思,本官佩服之至,说起来也是本官的失察。这样吧,本官立刻吩咐工房衙役上街巡视,看看哪些街巷的路面需要整治,哪些水沟需要疏淤……”

    赵然取出一份手本递了过去,上面罗列了城中需要整治的街道名称,一排一排,足有数十条之多。

    汪宗伊心下不太乐意了,照这么个弄法,今年应天府什么都别干了,更何况银钱就得奔着三千两以上花,这笔银子从哪里出

    正在斟酌词句,打算提醒赵方丈,这是庶政,玄坛宫最好不要指手画脚之时,却听赵然道:“我这里准备了专款,是慈善金的积累,所以我的意思是,从咱们官窑里购买砖石用于整修街面和水沟,相关人力也以招募的方式进行,不征发徭役,另外还想请府衙、县衙中有空暇的胥吏们出头,帮玄坛宫维持秩序,按时发放补助。另外还需要汪府尹出面,帮我招揽得空的工部大匠,这一笔银子我也会照付,整个工期大约在三个月以内…”

    汪宗伊眨了眨眼睛,问:“赵方丈……你说的慈善金,是修行球彩票那笔慈善金”

    赵然点头:“正是。”

    汪宗伊身子向后一靠,一边招呼赵然喝茶,一边盘算起来,如果赵然以慈善金将京城的路面翻修一新,这可是件政绩啊,这件政绩里头,自己能分润多少呢

    又听赵然道:“通过这次翻新路面,我也是打算看一看如今官窑制砖制石的水平如何,如果真能达到我的要求,将来的采购量会有大幅度攀升。”

    汪宗伊问:



第一百一十一章 桥
    “师兄,咱们真在大中桥上动手会不会有点仓促了”

    “咱们都感到仓促,姓赵的又会如何是不是更想不到”

    “我就担心动静太大了,来不及出逃……”

    “放心吧,一旦事成,咱们就立刻沿江东下,躲到东海上去,那边无数仙山灵岛,道门上哪儿去找人”

    “大师兄,老师说的灵鳌岛,当真那么好”

    “连绝情剑都赞不绝口的地方,能差到哪里去”

    “绝情剑称赞过灵鳌岛”

    “大师兄的话没错,我听说过,绝情剑当时追杀梧桐道人,一直追到灵鳌岛上,她当时说:‘跑到灵鳌岛上了好得很!让尔知道什么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你又不在场,你怎么听说过我怎么就没听说过”

    “听风道人去年底自东海来采买秀女的时候说的,你当时不在!”

    “好了好了,不要吵了,赶紧准备好!”

    师兄弟几人取出各自的家什,一个扮做菜农,挑着担水灵灵的菘菜,一个扮做小贩,背上的货担上还插着根糖葫芦,一个扮做乞丐,捧着个破瓦罐向路人乞讨,大师兄则装扮成闲汉,依着桥栏吧嗒吧嗒抽着眼袋。

    四人分处不同的位置,却隐隐呈四象之阵,只需赵然上桥,剩下的就是合阵一击!

    赵然从府衙出门,乘坐一抬两人小轿,沿着金水河边徐徐而来。他是乘不惯轿子的人,今日乘轿也是为了进府衙方便。

    出来之后行了一段距离,堪堪到了大中桥北头时,犹豫了一下,琢磨着是先回玄坛宫还是直接去找黎大隐。一犹豫,便习惯性的施展九天玄龙大禁术,开启优选**,点点豆豆了起来……

    在桥头,赵然吩咐落轿,命两个玄坛宫客堂的火工抬着空轿子回去,他实在是不习惯坐着轿子到处跑,不仅慢,而且颠,浑身都颠得不舒服。

    师兄弟四人在桥上开始紧张起来,眼角余光瞟着赵然下了轿子,做师兄的心里默念:“上桥,上桥,上桥……”其他几个师弟也都心有灵犀同时默默催促“上桥”。

    就见赵然背负双手走上大中桥,上来两步,在桥头站定,顺着桥左向下面的河水注目张望,也不知在看什么。

    两个火工居士抬着小轿吭哧吭哧从师兄弟四人眼前而过,片刻便到了石桥的那一头,消失在人群之中。

    赵然退开两步,转到了桥的另一个方向,又冲着桥下的河水张望起来。

    师兄弟四人屏住呼吸,四双眼睛同时盯住了赵然的双脚。

    过了片刻,这双脚转了个方向,两步下了大中桥,师兄弟四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赵然向北扬长而去。

    赵然沿着皇城向北溜达,看着慢,实则快,不多时便绕过皇城西北的富贵山,出太平门,抵达紫金山。上山来到香炉轩,在门口撞见黎大隐的师弟彭云翼,彭云翼连忙邀请赵然进屋:“赵方丈来了,师兄正在书房中,刚才还念叨着要去找方丈。”

    进了书房,就见黎大隐正在翻看《皇城内外》,看的却不是修行版,而是世俗版,赵然笑了笑:“黎副印,这期皇城内外可还看得”

    黎大隐请赵然落座,让彭云翼斟茶上来,道:“的确大有改进,分的这些版面清晰明了,也更接近世俗,登载的京城趣味新闻和故事非常有意思,很多事情连我这个在应天待了三十年的人都没听说过……这一期发售了一千三百份直接翻了两倍啊,以前卖都卖不动,只能强行发给应天府各县院。”

    赵然笑道:“以前是没人没钱没内容,除了摘抄还是摘抄,怎么可能卖得动如今我大力整顿,自是有所收获的。”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有一个梦想(为潜水艇街道再盟加更)
    经过赵然的详细解释,黎大隐渐渐明白了:“致然所言大为有理,那就试一试,把街面整治一下,搞一搞致然所说的形象工程。可这依然用不着多少银子啊。”

    赵然笑道:“正要请老黎跟我走一趟。整治街面只是一个开始,等大家把这套做事的方法学会,有了大型工程的经验,有了一批合适的人手,产生一批愿意主动配合的支持者,我们就要脱离形象工程的范畴,启动真正的政绩工程。”

    “致然这是去哪里”

    “江边。”

    两人向西北方向而行,出了仪凤门,上狮子山,来到最高处视野开阔的山头,向北遥望。

    赵然手指滔滔江水,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黎大隐击掌大赞:“好句!若非今日,我都差点忘了,致然还是山间客,几首诗作天下知名!这是临江仙吧致然何时所填可有下半阙请致然写出来,我出三千两!”

    赵然笑道:“我可不是来和老黎吟风赏月的,这词也非我所作,想看下半阙,找杨学士去。”

    黎大隐想了想问:“翰林院侍讲学士杨慎行,回头我去找他,但手书之人还是致然。”

    赵然点头:“只要他同意,我就给你写。我想跟老黎你说的是,自古至今,我们在唱怀这壮丽江景的同时,也都将这大江视为天堑,老黎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有一天,这天堑变为通途,不需要再乘舟破浪便能从容越过之时,会是什么感觉”

    黎大隐没明白:“不乘船,莫非还能飞别说老百姓,就算你我这样的**师,想要学佛门达摩那样一苇渡江,也是力有不逮……”说到这里,忽然起了玩心,道:“对了,致然,我们一起去试试,看看一苇渡江能渡到哪里,不许穿法袍法鞋,更不许用符箓法器。。”

    赵然没有扫兴的意思,他也想看看自家**师的修为如何,于是欣然答应。

    两人下了狮子山,来到河边后各摘一枝芦苇,将芦苇抛入水中,运转功法,双脚踩了上去。当年赵然黄冠修为时,曾经踏波夜渡小金川,当时脚踝以下淹没于水中,裤腿全湿。此时已是丹生神识,自是完全不同,两只脚踩在芦苇上,只鞋底微微触水。

    但以芦苇渡江和踏波而行是完全不同的难度,一枝芦苇的浮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起不到什么借力的作用,反而双脚被限制在了芦苇上,还要想办法带着芦苇一起过江,难度何止加了数倍。

    大江之上浪涛也急,比之小小的金川更不可同日而语。两人并肩前行了数十丈,黎大隐便有些撑不住了,脚面渐渐没入水中。赵然也感到有些吃力。

    他虽然比黎大隐晚了一年入**师,但因为大量炼化抗旱所积存的功德力,修为反而比黎大隐要深厚许多,再加上灵力金丹可以随时调换出来应急,所以情况要好上不少。

    到了百丈之处,黎大隐整个脚面都在水下了,赵然却依旧能够勉强维持着,他预计自己应该能坚持到江心处。

    见黎大隐似乎要糟,赵然双脚轻轻向下一压,身子晃了晃,整个脚踝进了水中,笑道:“不行了,要落水了,老黎慢来,我先走一步。”说罢,一脚踢开芦苇,从扳指中取出柄盾牌样的法器往前一抛,凌空而起,落下时左足在盾牌上轻轻一点,身子借力向前,右足足尖同时踢出,将盾牌踢向前方十余丈处,接住自己落下的身形。就这么连续起落间,终于到了对岸。

    黎大隐早已支撑不住,只是好于面子苦苦强捱着,此时也松了口气,取出柄飞剑,同样渡到对岸。两人算是不分轩轾,打了个平手。

    “三茅馆的功法,果然不同凡响!”

    “还是楼观的功法有独到之处啊,致然毕竟晚一年入**师境,却分毫不输于我,佩服啊。”

    两人脚下一阵烟雾升腾,却是各自以功法烘干了湿漉漉的脚面。

    黎大隐回首江心,道:“没有炼师以上修为,不要想一苇渡江了,不,炼师都不够,达摩老和尚当年怕是菩萨境修为。”

    赵然想了想道:“听说是在嵩山中面壁十年而证道。”

    黎大隐点头:“有个达摩洞,传说洞壁上的人影是他当年所留,也不知是佛门捏造还是真有其事。”

    赵然道:“从对面龙江关到我们身后的浦口城,长四百丈,非黄冠以上修士而不得过,须乘船摆渡,否则只能望江兴叹。千百年来,挡住了多少人的去路……老黎,有没有兴趣,你我共同开创一个奇迹”

    黎大隐问:“你想开创什么奇迹”

    赵然指着大江道:“我有一个梦想,想在这浩淼烟波上建一座宏伟壮观的大桥,让这天堑从此变成



第一百一十三章 砖窑和煤矿(为冥冥之中圣诞节盟主加更)
    从这一天开始,黎大隐的日子更加忙碌了,除了继续打理修行球大赛,他又将精力分出来一部分,向“在大江上建一座桥”的宏伟构想倾斜。

    到了二月底的时候,慈善金在四季钱庄京城分铺的存银量达到了十万两,第一步计划开始启动。

    其实赵然表示过,什么时候启动,不用看慈善金的积存量,随时都可以开始,但黎大隐依旧不放心。

    没有见到将来收益的真金白银,仅仅凭借着预估就开始花钱,总是令他很不安。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这边大笔大笔往外掏钱,那边银子却跟不上了怎么办这种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想起来连睡觉都不踏实。

    如果不是赵然拿着一份四季钱庄江西总店开具的授信额度证明扔在他面前,他恐怕要等到积储量超过二十万两时才敢开始。

    这张证明上明确表示,慈善金账户上全年可随时借贷的上限是五十万两,年息百分之八。这是个很低的收息,是纯阳阁对修行球大赛的无比信任。

    汪宗伊陪同赵然前往聚宝山下,考察官窖村的恢复情况,这里原先有二百多座砖窖,在汪宗伊近月的努力下,已经有一半的窖口恢复了生产。今天正好是开窖的日子,雷善陪着赵然等候了许久,待试制青砖出窖,便立刻带着两位大匠师上前检验品质。等查完之后向赵然点头,于是赵然当场拍板,和窖长签下了包购文书。

    汪宗伊重点陪同赵然考察的是离此不到一里地的另一个窖厂,这里新建了三座砖窖,同样的生产品质令雷善颇为满意,但赵然却注意到,主持这三座砖窖的老匠师与他前些日子过来时所见的官窖村大匠师是同一个人。

    赵然无心追究这里头的猫腻,更不会管这处窑厂归谁所有,同样甩下了一份包购文书,同时让雷善将轮窑法的图纸和说明送给了这位大匠师。

    大匠师粗粗看了一遍顿时惊异万,不顾上下尊卑上前询问赵方丈这图纸和说明的来处,想要知道究竟是哪位先贤所创,见诸于哪部经典。

    赵然仰望天际,似乎沉浸在了某种回忆当中,然后轻轻叹了口气,告诉这位大匠师,此法来自海外一个叫澳宋的大洲,为五百仙人传世之作,以之为鉴,可启大明之盛世。
1...425426427428429...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