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入了江西之后,裴中泽的夹带中才没了可交游的名单,于是赵然接着顶上。

    先至阁皂山将蓉娘唤下来,在临江府玩了两天,然后三人一起前行,往饶州而去。蓉娘要把赵然和裴中泽送到京城去,赵然假模假样说是怕她累着,让她不要送了云云,被裴中泽翻着白眼说了他两句虚伪。

    到了龙虎山,再把九姑娘找出来,让她花钱结账,在饶州周边玩了两天,然后队伍里就加了一位九姑娘。她如今就任饶州府道宫的方丈,和裴中泽、赵然一批,也是今年入读堂的修士。

    到了六月底的时候,将近一个月的旅行才算告一段落,四人乘船沿江而下,终于抵达了京城。

    至此,蓉娘才依依不舍的将云霭百合取出,准备返程,临走时掏出一张法符交给赵然:“此符名玉景通天符,放在身上,不要轻易和人斗法,你斗法的本事不如大师兄和三师兄……万一没办法了,施展此符,无论什么情形,都可以瞬息逃出二三十里之外,非合道大修士追之不上,拿去花。”

    玉景通天符是七阶法符,肯定不如当年端木春明在西夏使用的虚实幻真洞天符,但在道门所有保命的符中,算是一等一的了,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八阶符。

    虚实幻真洞天符是九阶神符,一般情况下见都见不着,在正一符法中,被公认的顶级符都是八阶法符,以及如玉景通天符、大音希声符之类的特殊七阶法符。所谓特殊,也就是正一符法中没有记载的稀有法符。会炼制的人不多,道门之间的交换价格也极其昂贵。

    赵然自师娘手中获得的黄庭总真上雷符,以及自青衣那里得到的三张无根无花符都在正一符法中有记载,虽然也都属于六阶以上的高阶法符,但却称不上“顶级”。

    赵然不知道的是,他自己就曾经遇到被人用玉景通天符当面逃跑的事情,只不过他没听说过这种符,也分辨不出来而已。

    但光听其用法,赵然就很惊诧了,这样的符便和大师兄的大音希声符一般,都是罕见的宝贝,珍贵无比,蓉娘却就这么随随便便掏了出来,没有千叮咛,没有万嘱咐,只是一个“拿去花”。

    望着嗖然而去的云霭百合,赵然怔怔良久,直到九姑娘催促,这才转身进了聚宝门。

    聚宝门是进京的一条水道,由此而入,便是繁华的秦淮河。顺着右侧过文德桥,则可通往皇城。

    三人信步游街,一路向北,经过一座道宫时,九姑娘指了指此处,道:“这就是朝天宫。”

    赵然七年前来过京城,但当时太过匆忙,没时间逛一逛这座天下第一大城,所以自然也没见过朝天宫的模样。此时头一回见了,也暗暗称赞,不愧是皇帝家庙,上三宫之首,就这庞大的体制,也不知有多少重院落、




第四十二章 鸡鸣观
    九姑娘这么一说,赵然似乎有了些印象,当时好像还真的零七八碎提到了不少东西,其实都体现在了今年新颁布的几条诏令之中。难怪自己对这几道诏令拍案叫好,难怪自己觉得非常符合心意,原来羊毛出在羊身上……

    和九姑娘、裴中泽一起进了鸡鸣观,在左侧录事房登记,领取舍牌、饭牌、《**堂手册》,简单的报到流程就结束了。

    翻看那本《**堂手册》,其中的风格也十分眼熟,果然,九姑娘继续补充:“这是按照你在武当山搞的那本接待手册照猫画虎而来的。”

    赵然嘟囔了一句:“也不付版权费,盗版……”

    “什么”

    “没什么习惯了……”

    第一期**堂分为府宫班和道院班两个层次,也就是高修班和普修班两种区别,府宫班三十六名方丈,俱为金丹以上修为,有三人是**师境,其中就包括裴中泽。

    在道院班这一级有七十八名方丈,又分为甲班和乙班,其中甲班四十六名,都是黄冠境,乙班三十二名,为道士境。

    根据道院班的分班情况来看,简寂观是默认了羽士境也可以出任县院方丈了,算是对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予以追加确认。

    这么分班是比较科学的,很多斋醮科仪依据施法人的修为不同,效果的强弱也不同,甚至有部分科仪是羽士境修士施展不出来的,并且在金丹和黄冠之间,斋醮科仪的区分也很大。

    比如祈雨课,黄冠修士施法基本上就没什么效果,金丹修士施法有可能会稍有效果,空气中会稍微湿润一些——赵然祈雪属于特殊案例,不在研讨之内。别看祈雨课祈不到雨,但有这么点湿润度,对庄稼的生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可以预计,将来身为府宫方丈的修士们,还要经常下到县院去,帮助县院起课。

    到了鸡鸣观里,能够感受到不低的灵力,此处虽非洞天福地,但自有灵泉灵眼,否则道录司也不会一直将这里牢牢占据,因此,进修的修士们不用太过担心修炼问题。

    或许让所有修士最不习惯的一条,就是居所的问题。

    鸡鸣观虽然大,但想要让修士们住得舒适,简直是痴人说梦。能够做到一人一间,就已经很是不错了,绝无可能一人一个院落。不过赵然无所谓,他是经常参加道门大议事的,以前开会的时候,甚至两人一间、三人一间都经历过,一人一间不算什么。

    顺着三清殿、慈航殿、藏经阁、授牒院等等院落逐渐向里,地势也在缓缓上升,之后便出现了大排大排的道舍。

    这里原来是千年以前鸡鸣寺僧人们居住的僧舍,一排厢房一排厢房并立在一起,每排两层,可住千人。据说这些房舍六百年来已经损坏过两次,如今的都是一百三十年前重建的。

    鸡鸣寺被道门改为道录司后,这些僧舍也被单独分割成一个个单间,用来储放各种档案资料。在简寂观的严令之下,道录司花了大力气,又将其中的档案资料归置出来,另外寻地储存,腾出来九大院落供参加**堂的修士们居住。

    按照院落的标识一个一个找过去,三人拐上了一条小山径,钻入一处月门,眼前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台,台子周边围着石栏,站在平台上可以一眼望见北面的玄武湖。

    平台南侧和东侧有两排厢房,各两层,回过头来看那月门,上面漆着“景阳楼”三个字。

    真是个好所在!

    九姑娘拍了拍手:“就是这里了,咱们因为晚到,所以没分配到前面宽大的道舍之中,无法和同道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了,两位师兄委屈一下吧,就住这里。”

    签到的时候,赵然可瞧得一清二楚,



第四十三章 甘府
    赵然也不会就真的懒到成日里晒太阳,在危机意识的潜在指引下,这一年半以来,他对自身的修行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看的重得多。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依靠着精元效率的倍增,堆积在功德力气海中的浓郁功德力已经转化殆尽,全部炼化成了功德法力,在不停的淬炼中,将金丹磨砺到了极致,直至再也无法增进一分,这是金丹圆满的表征。

    而灵力气海中依旧堆积着满满的功德力,等待着赵然的转化。赵然已经无法继续转化,只能将这些功德力转入已经空空如也的功德力气海,等待自己丹生神识之后再继续修炼。

    修行功法的解锁上,他这几年也一直顺风顺水,六年前成为白马院方丈时就打开了丹生神识的功法,两年前坐上天鹤宫都管,又打开了元神生婴的功法,上个月公推天鹤宫方丈,进一步具备了婴化阳神的功法,可以满足他一直修炼到大炼师境界,至少十年内,他都不用再为功法的事情担忧了。

    如今金丹圆满,他便全力以赴开始修行水石丹法。

    水石丹法的第二层,赵然已经于三月份观想完成,图卷上怪石的最下方轮廓完完整整的显现了出来,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第三层的修炼。

    第三层最难之处就在于,要将第一层的清泉水流和第二层的嶙峋怪石同时观想出来,不仅要观想出来,还要任二者自然重合,形成清泉石上流的场景。这便是水石丹法的真谛——水与石各自单独存在,却又共同处于相互叠加却毫无关联的两个空间中。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奇妙状态,此非彼又是彼,只能意会而不可言说。

    赵然能够让清泉出现在图卷上,也能将怪石勾勒出来,但两者是分开的,前一刻是水,后一刻变成石,瞬间就能想见哪一个就出现哪一个。但这已经是他目前的极致了,无论怎么观想,始终无法让水石同时出现。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更讲究感悟,当你为此苦恼到想要吐血的时候,说不定忽然间就领悟到了其中的窍门。

    这也是楼观招弟子更看重资质的原因,资质不高,悟不透水石二元叠加的状态,修行之路便就此停步,取得的成就最高也就是金丹了。

    六月底的最后一天,九姑娘要去拜见某位长辈,离开了景阳楼,龙虎山一直是修行界的泰山北斗,九姑娘忙于应酬也是很好理解的。

    裴中泽也等来了刚刚抵达的两位好友,这两人是川省下面县院的方丈,这次也被调入**堂进修,编在县院方丈甲班。

    裴中泽和他们准备一起出去转转,想拉上赵然,赵然也欣然同意了。几人刚出了鸡鸣观的大门,迎面就看见一位年轻的书生带着个仆役正在拾阶而上。

    赵然不禁乐了。

    “叔大”

    年轻人正是张居正,见了赵然满脸欢喜:“方丈!”

    包括裴中泽和两个川省修士在内,鸡鸣观大门外六七个道士同时扭脸看了过来,其中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异口同声应道:“哎!”

    继而众道士发笑,各自交错而过。

    赵然笑道:“如今的鸡笼山,泼盆冷水浇到十个人,其中九个是方丈,还有一个是都管。”他说的是南直隶周边少部分道宫和道院,专门派了都管陪同送行的事,惹发裴中泽等人一片笑声。

    张居正也觉得有趣,忍不住笑道:“京城之中,能聚齐那么多玄门正宗高修,也是盛况空前了。赵方丈是准备出门”

    &nb



第四十四章 甘十三
    从嘉靖十九年算起,赵然将曲凤和收入君山庙为火工的时候,便与甘书同有了联系。两人之间的联系,随着曲凤和正式拜入楼观而密切,又随着曲凤山一步步成为三代大弟子而愈发紧密。

    可以说,如今的宗圣馆已经成了曲家和甘家在修行界中的靠山,而甘书同也成了赵然在朝堂中的援手。张略在龙潭卫指挥使的晋升上,张居正在詹事府的提拔上,都是甘书同影响的结果。

    甚至布政使周峼、川西总督夏吉这两位四川大员对赵然的鼎力支持,也与甘书同有着莫大的关系。

    赵然现而今是天鹤宫方丈,在民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声望,甘府上上下下,主人和仆人们都不自觉的拥挤到前院,来瞻仰这位仙师的风采。

    进了花厅,甘书同又将家眷子女都换来拜见赵然,指着自家五岁的幼子道:“吾儿十三,不知方丈能否过过目”

    过目的意思,就是查看一下根骨,甘书同没让查看别人,却请自己查看这个小十三,想必是有成算的,于是赵然施法过目,这一看之下,顿时点头。

    资质虽不如曲凤和、曲凤山,但根骨很正,也是可以造化的,不一定能学水石丹法,但却可以拜在师娘门下,学习黄庭道法。

    手指轻挥,五岁的甘十三郎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搀起,赵然将他拉到身边,轻轻抚了抚他的小脑袋,看着他一脸懵懂的天真模样,笑道:“甘尚书可舍得孩子”

    甘书同大喜:“若是能入修行,不舍得也要舍得!”

    赵然略一沉吟,道:“五岁修行有些嫌早了,很多都是六岁才开始接触道法,但我以为仍然嫌早,真正合适,至少当在九岁之后。”说着,开玩笑道:“但我又不想放过这个资质根骨俱佳的材料,否则别家抢了去,我宗圣馆怕是要后悔的。”

    甘书同陪着呵呵笑了两声,那位年轻的续弦夫人则在旁边紧张的看着赵然,满脸纠结,这是既想孩子踏上真正的青云之路,又不舍于即将骨肉分离。

    赵然道:“这样吧,我的意思,让孩子在大君山洞天中先养三年,一边学习道经,一边接受修行熏陶,打小就开始学着适应洞天福地的灵力环境,等他九岁时再接触道法。考虑到孩子尚小,甘尚书能否安排家人一起迁入大君山洞天,我在洞天中觅地建个院子,安置府上的人。”

    这是比照很多馆阁的做法,将重要的亲友接入洞天,成为宗门的俗道,此后就是宗门的繁衍之基,子孙有修行天赋的,直接拜师学习,没有的,就帮忙打理俗务,就如楼观的全知客一般。

    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曲家和甘家从此以后算是真正从宗族上由俗入道了。

    甘书同是户部尚书,讲究喜怒不形于色,但听了赵然的意思,也忍不住捻须微笑,心里飞快的盘算起来,到底派遣哪些人手进入宗圣馆,为甘家和曲家先打个基础出来。

    甘书同在这里盘算,赵然也同样开始盘算,今日既然说到这里,他也打算正式与老师和大师兄商议,开始接纳凡俗中人入门,这是宗门壮大的重要步骤。如曲家和甘家这般能够连出三个修士,已经表明这两家近年的血脉和气运都正当时,在洞天福地中熏陶之后,出人才的比例会更高,这是最好的接纳对象。

    除了这两家外,红原的仁多家、袁灏家,乃至杜腾会家都出了修行人才,也是可以考察的对象。

    当然,这两年从松藩地区遴选了不少适合修行的少年,但大多是贫穷人家出身,赵然不可能挨家挨户全部接纳进宗圣馆,天下任何一家馆阁也没有这么干的,在考量是否接纳的时候,还有一条无法明言的规则:对宗门是否能有助力。

    &nb



第四十五章 开班
    七月初一,鸡鸣观举办**堂开班仪式,三清殿中,赵然端坐第一排蒲团上,他的身后第二排同样是府宫一级方丈,从第三排开始,依次排列着各县方丈甲班、乙班。

    大殿的左右两侧,肃立着左右正、左右演法、左右至灵、左右玄义等八名道录司属官,这些都是俗道。三请祖师像下有五个蒲团,此刻空置如也,等待着道门高道的入场。

    一声磬响,琥珀松木信香点燃,铜鹤香炉中袅袅生烟,氤氲之气在三清殿中弥漫开来,沁入心脾,令人精神一振。

    殿后转出五个人来,站定之后,带着诸道士向着三清道尊神像诵经一遍,敬香三炷,然后分别落座。正中是下观方丈张元吉,他的右侧是宝经阁坐堂真师、掌道录司事的陈善道。

    这两位都是坐堂真师,按理说,张元吉是新入真师,位在陈善道之下,但今日是下观举办的修士方丈**堂开班,他是主方,因此身为道录司掌事的地主陈善道便位列其侧。

    张元吉的左侧,是下观监院沈云敬,这同样是位坐堂真师,可惜不是修士,地位更在张元吉和陈善道之下。

    三位坐堂真师同时出席,可见道门对**堂的重视程度。

    赵然最关心的,是这三位的旁边,五个蒲团余下的两侧空位,按照规矩,这两个空位应当便是道录司的正印和副印,也是**堂实际上的主事之人。

    令赵然有些目瞪口呆的是,新任的道录司正印竟是位坤道,而且这位坤道赵然还认识,正是当年和楼观争夺大君山洞天的金辉派高道,大炼师……也不知是静虚还是静慧

    这两位坤道是孪生姐妹,共同执掌金辉派。赵然当年记忆深刻,三十六名坤道昂首挺胸迈过金鸡峰洞天的猴门关,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靓丽归靓丽,此刻却令赵然感到一阵头疼,搞不懂她怎么忽然就成了道录司正印
1...409410411412413...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