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道:“何必着急打好基础不是也很好吗”

    九姑娘道:“如果从上面往下推动,进程不是会更快一些吗你不想早一点做天鹤宫的方丈”

    赵然试探了一句:“在《君山笔记》发表,也不过是宣传了一半,十方丛林这头还缺一半呢……”

    九姑娘道:“没关系,我家天师府弄了一本《龙虎山》,就是专门针对世俗的,第一期马上就出,这三篇文章,我们也准备放在第一期上,作为开篇,你觉得怎么样”

    “呵呵,原来贵派还是搞了一份期刊啊……”

    “你别多心,读者定位和《君山笔记》完全不同,都是凡俗中人,就跟你们天鹤宫发行的《八卦》有点像。”

    “那我是不是可以谈一谈入股《龙虎山》的事宜”

    “咱们回头再商议就是。你就说这三篇能不能在《君山笔记》发吧”

    赵然想了想,这三篇文章对自己看不出有什么影响,相反是还很有好处,在这一点上,九姑娘和自己应该是天然的利益同盟军。

    反过来说,哪怕是对自己略有影响,只要不是彻头彻尾害自己的,也不能轻易驳了龙虎山,人家已经是《君山笔记》股东了,不仅在编辑部里有常驻编辑,而且在内容审查委员会中也有一席之地,肯定不能闹翻。

    于是在第三篇文章上也划了勾,交给九姑娘:“交给我余师兄吧。”

    九姑娘看着这三个勾,笑了笑:“就这么简单”

    赵然没搭理她,继续指着下面道:“往东南飞,看见那座山没,去那边……”

    九姑娘没有在四川多待,第二天便返回了龙虎山。回到正一阁后,来到父亲的丹房。

    张云意睁开双目,收了趺坐之姿,起身来到房外,顺着山径一路向丹崖而去。

    “你去看过了,赵致然在做什么”

    “忙着抗旱救灾呢。”当下将所见所闻述说一遍。

    张云意默默听着,听完之后问:“看来你这次白跑一趟了”

    “整个川北都忙成了一锅粥,单是我亲眼所见,便有几十位馆阁修士奔波往返,说出去怕是也没几个人相信。不是打仗、不为修炼,就为了挖几个大水坑,开一些沟渠,都成了农户了……”

    张云意扫了她一眼:“让你去干的话,你去不去”

    九姑娘想了想,道:“我不去。”

    “为什么其实这也是一条成道之路。你莫非不知风大真人于川边潜心农耕七年,竟然圆满了,如今正在化解因果。”

    “我听说了,女儿并没有鄙夷农耕之意,但我还是不会去,不过我会指挥赵致然去。”

    张云意失笑道:“走捷径也是一条道,成道顺心,由你。”

    九姑娘问:“要不,我挨个宗门拜访一下玉皇阁、云岫阁、冲虚阁,然后是鹤林阁”

    张云意沉吟良久,终于还是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太直接了不好,你出面不如宗圣馆出面来得妥帖,尤其是鹤林阁,主动找上门去,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这种事情,能成固然最好,成不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影响力弱一些罢了。”

    “父亲是觉得女儿不如赵致然”

    &




第二十六章 新的位子
    嘉靖二十七年八月,年过七旬的简寂观下观监院张阳明向真师堂递交了辞道书。

    这位来自龙虎山下天师府的张家俗道,执掌十方丛林牛耳达二十三年,终于感到身体不支,无法继续担负重任。

    沈云敬和张阳明并立在三叠泉边,看着由大月山、五老峰涧水汇合而成飞瀑,怔怔不语。

    良久,张阳明道:“刚好五年,也算是履约而退。”

    沈云敬摇了摇头,叹道:“就算是以修士出任方丈,也当由我这个方丈辞道才是,如今非要绕个圈子,让我来接你的监院,这叫什么事儿。”

    张阳明笑了笑:“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天下各宗各派都无法答应的,只能这么做了。我辞道了也好,终于可以颐养天年了,只是辛苦了你,还要继续操持,不得闲暇。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生怕继任者没有历练,若是安安稳稳不动不折腾也倒罢了,若是瞎指挥、瞎胡闹,哪怕他是高修,你可也不能犯含糊啊。”

    沈云敬道:“我会从旁好生协助的,再说不是一切都要依照《修士履任十方丛林诏》的规矩来么他若是胡来,我拼着老命也要闹上真师堂去,呵呵。再干两三年,一切顺了,我也辞道,到时候来天师府找你老兄一起下棋。”

    “那是欢迎之至!”

    一位简寂观监院的辞道,本就是大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更何况今年的形势还如此不同,当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心人一接到张监院辞道的消息,立刻就回想起了《君山笔记》和《龙虎山》两份期刊前一阵发的文章,以及由这三篇文章引起的各种议论。

    于是很多人更加敏感的推测到,这一次正一方面派来出掌下观的人,极有可能是位修士,甚至还推断出了接下来简寂观下观的人事更迭:张阳明辞道之后,沈云敬改授监院,腾出来的方丈之职,由某位高修出任,从而与之前的舆论相合。

    在简寂观下观中,监院和方丈这两个职司,是在真师堂中有票决权的真师,与上观六阁坐堂真师身份相同。之所以过去一直地位偏低,貌似发言权不大,完全是因为这两个职司的出任者是十方丛林的俗道所致。

    如果新换上来的这位方丈是个修士,那么这个职司在真师堂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六阁坐堂真师便没什么区别了。不,或许手中掌握的权力还会更大一些!

    对于修士而言,这将是一个令人眼馋的职位,那么谁有资格出任下观方丈呢

    众所周知,下观方丈和监院分别从正一和全真中挑选,既然是张阳明辞道,那接任者也肯定是正一方面推出的人选。换言之,推荐谁,由正一各家宗派说了算,推荐出来的人能不能走马上任,则由所有炼虚们一起投票决定。

    赵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龙安府考察各处农田的庄稼生长状况,于是匆匆结束了视察,赶回大君山。

    茅山,九霄万福宫,礼真院中,潘夫人坐到正在阅览道经的潘养寿身旁,提醒他:“锦娘的事情如何了”

    潘养寿翻了一页,边看边问:“什么事”

    潘夫人道:“锦娘的亲事啊。”

    潘养寿放下手上那本《急救仙方》,看了看潘夫人:“她才多大着什么急你我当年不也是过了四十才成的亲楼观的江腾鹤和赵丽娘又是什么岁数双修的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修为,修为上去了,寿元自增,容颜不老,晚一些怕什么!你再看端木长真,九十多的人了不照样续弦,不照样生子”

    潘夫人道:“可也不



第二十七章 司马天师在行动
    司马天师也认为很可惜,但他可惜的却是潘天师没法出面争位:“潘师兄不争这个位子,实在是可惜了,不过还可请青玉峰出头。我们两家先达成一致,再找王师弟商议。”

    青玉峰上,是茅山三宫五观中的崇禧万寿宫,是当年升真先生的遗脉,如今主掌崇禧万寿宫的,是天师王景云。

    茅山没有合道境大修士,潘天师闭关,司马天师自家又已经是真师堂坐堂天师,剩下能够争位的,就只剩王景云了。

    潘养寿很是无语,心说司马师叔怎么就非盯着这个位子呢

    “师叔,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阳明监院辞道,再结合之前龙虎山吹出来的风声,这个位子,想必是龙虎山有所盘算的,咱们此时插手去抢,恐怕不合适吧”

    “原先我和你想的一样,但前不久,我听说龙虎山上奉行真人闭关了,估计与潘师兄一样,都准备冲击合道,如此一来,龙虎山哪里还有合适的人选岂不是机会就来了”

    “奉行真人闭关了可是……师叔,张元吉也入虚了,莫非师叔不知”

    “我当然知道!但张元吉是什么人才刚入炼虚不到三个月,境界都不稳固,怎么争这个位置如果是奉行真人,我二话不说双手赞同,可张元吉试问天下,能服众么如今谁不知道他家风不正,自己在外头胡天胡地也就罢了,连老婆都在外头勾三搭四,到时候炼虚公推之时,谁会投他”

    “可就算如此,咱也不好去争啊,本来这个位子就是龙虎山的……”

    “谁说这个位子一定就是龙虎山的张阳明是龙虎山的不假,但他的前任可不是龙虎山的!你放心,我都想好了,只要咱们两家都支持,你王师叔就敢去争这个位子。你去和你王师叔说,我去龙虎山找云意大天师,摸一摸他的想法,谈一谈他的口风,找机会让他回心转意,支持我们茅山,之后我们三家再分头行动,去争取更多宗门。让张元吉去争竞这个位子,这不是开玩笑吗”

    潘养寿无奈,只得去了青玉峰上,入崇禧万寿宫,向王景云讲述此事。

    王景云捏着鼻子笑了笑,没有说话,潘养寿问:“师叔,您是怎么个章程”

    王景云道:“能有什么章程没什么章程。如今茅山最重要的事,便是你父能否顺利破境合道,其他的都是浮云。司马师兄想去龙虎山探探口风,那就由他去吧。”

    潘养寿摇头:“我觉得司马师叔此行很难,人家自己辞道,把位子腾出来,总不会是用来成全别家宗门的,否则何必呢”

    王景云笑道:“他想去争就让他去争吧,都是一家人,不要说这些泄气话,司马师兄为茅山所作的种种努力,我们都要支持的。能争到我就去,人家不松口,咱们就坐着看好戏,就这么简单。”

    话说司马天师来到江西龙虎山,打了一张飞符进去,不多久,九姑娘便迎了出来:“司马师叔大驾光临,父亲正在和陶大真人叙话,不便出门,便由侄女代劳了,还请师叔勿怪。”

    “神霄保国大真人他上龙虎山了怎么会见怪哈哈。”

    进了正一阁,九姑娘请司马天师入客厅奉茶,自己陪着说话:“还请师叔稍等片刻,他们还没说完。”

    “无妨无妨。大真人来龙虎山,所为何事啊事情要紧么可有我出力之处”

    &n



第二十八章 两篇文章(为落叶听风啊二盟加更)
    司马天师神游之际,张云意依然侃侃而谈,说到后来,察知了司马神情上的异样,和九姑娘对视一眼,九姑娘抿嘴偷笑,张云意冲她摇头制止。

    “……想必云清这次上山,也是为的此事云清……云清……”

    “司马师叔……”

    “嗯啊,对的,对的。”

    “关于此事,不知云清有何指教”

    司马天师干笑两声,道:“龙虎山众望所归,这是同道们的期许,我茅山上清诸派也是这个意思。”

    张云意无奈的摇了摇头,问:“云清也觉得我家五弟可以么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你这真师堂的前辈多多指出来……”

    听了这话,司马天师忽然又有些不甘心,沉吟道:“元吉师弟才干是有的,又是龙虎山的嫡系子孙,见识也不用多说,唯一可虑的,是外间流言稍多了些……”

    九姑娘笑着插话:“司马师叔,你不是也说了,那都是流言,既然是流言,便是无稽之谈,不入方家之眼,就不须多说了。对这种流言,龙虎山会详细追查,一俟查清,定要追究造谣生事者的责任!”

    张云意点了点头,道:“这一点倒无需考虑,清者自清,自身坐得端正,何惧流言中伤。云清看看,我家五弟在德行、品格、才干、见识方面还有什么差距需要补足的,尽管指出来,我也好让他按云清的意思改正,不辜负同道的期许。”

    这哪儿敢瞎说,说出来就跟张元吉结仇了,是以司马天师只能苦笑,表示张元吉“样样都好”。

    末了,司马天师还不得不从储物法器中将准备好的一份重礼取出来,恭贺张元吉破境炼虚,得授天师箓职。

    其间,张云意还关心起张腾明和锦娘的婚事来,一方面向司马天师抱歉,直承张腾明尚未破境,一方面却又询问潘家是否可以暂时不要计较之前的约定,“先让孩子们把亲事办了,这样也好让孩子们收心,必定也会促进修行”。

    司马天师只得答应回去催一催,早日让龙虎山和茅山亲上加亲。

    司马天师下山后,九姑娘冷笑:“就凭他也想染指下观方丈,一个真师不够,还想谋第二个,真是人心不足、异想天开。”

    张云意呵斥道:“不要在背后胡乱议论长辈,毕竟都是三山一脉,有些想法也很正常。要懂得谅解,多学学恕人之道。”

    正说着,九姑娘头上一点白光乍现,将飞符收了,片刻之后皱眉道:“《君山笔记》要发两篇文章,马上就要刊载在下一期上。头一篇是对玉皇阁东方天师的长篇采访,第二篇是对五叔破境入虚的贺词。”

    《君山笔记》引入五大战略投资方后,编辑部迅速扩充了起来,由于人力财力的充足保障,已经由每旬一期改为每七日一期,按赵然的说法,由旬刊改为周刊。

    大家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周刊,所谓的周,与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有什么不同,但七日一期要比十日一期更快速及时,更顺应读者的要求,影响力也更大,所以得到一致通过,从今年正月起已经顺利完成了改版。

    扩编后的《君山笔记》编辑部加入了五位常驻编辑,来自龙虎山的常驻编辑,便是王梧森,同时他也依旧以“无边落木”的笔名继续撰稿。

    这个消息,就是王梧森发给九姑娘的。

    按理说,这两篇稿件并没有什么异常,采访东方天师的文稿是适应川西北抗旱的形势需要,报道张元吉



第二十九章 影响
    王梧森转来的这两篇文稿,单独来看,哪一篇都没什么问题,简直是满满的正能量,但放在一起,就让人感觉很刺眼。

    张云意和九姑娘坐在一起反反复复看来看去,想从字里行间中发现点什么,却只不过是徒劳而已。单从文字看,一点问题都没有,但给人的感觉就是那么不愉快!感觉有些人似乎别有用心,却又没有实打实的证据。

    玉皇阁的东方明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个问题。宗圣馆在里边扮演什么角色这同样是个问题。

    “还是怪我,赵致然没有时间,我当时还是应该上玉皇阁的……”

    “如果东方想要争这个位子,你上不上玉皇阁都一样。”

    “至少能探一下他的意图……算了,还是父亲说得对,没有意义。不过他若是真想入真师堂,对五叔的威胁应该不大,五叔固然是最末一位入虚,可他五十九的排位,又能好到哪里去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我们也写文章,东方明不过排位五十九而已,他想坐这个位置,同样差得远,他前面还有五十……”
1...405406407408409...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