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再干几个月南线完工,到时候怎么办

    赵然在记忆中仔细搜寻,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道:“这其实是一个保障的问题,要么开出一份十倍、二十倍于以往的工钱,并且告诉他们,南线完工之后还有新的工程,让他们干一年就相当于过去干十年、二十年;要么就拿出一个对将来的保障方法,让他们知道,离开了部族,离开了头人,他们依旧能吃饱肚子。大概就这两个办法,你们考虑考虑。”

    袁灏和雷善下去商议,过了一个时辰后回来,告诉赵然他们商议的办法。他们打算将配售操场的政策向部民开放,允许部民们向慈善金借贷,然后购买草场。

    针对这一议案,白马院召开三都议事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很多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大的难处在于,施行之后会令矛盾激化,因为这些部民在头人们眼里,是他们的“私产”,白马院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和头人们抢夺财产,头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势必会使出种种手段,如体罚、圈禁、以家人为质等等方式,阻挠部民下山。到时候白马院管不管

    不管,部民们会对白马院失望,今后再有什么措施出台,人家压根儿不信了。可要是管的话,又违背了当初和三部土司的协议,插手人家部民自治。对于整个松藩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部族来说,道门的不诚信,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终,争论还是以赵然的发言一锤定音。

    “我道门、我大明,从来没有承认过任何形式的奴隶制,所有家主和家仆之间的依附关系,都是以契约形式存在,哪怕十年契、二十年契,哪怕契约期满后再续,这终究不是奴隶。我们承认三部的自制,但并不代表我们承认这种黑暗、腐朽、愚昧的奴隶制。”

    “只要在白马院登记入籍,就是红原的百姓,只要是红原的百姓,天然就是道门的信众,而非某一家某一人的私产。如果为此需要付出代价,无论这代价是什么,我们都愿意承受,愿意捍卫每一个人在三清之下一律平等的权利。”

    根据赵然的讲话精神,白马院出台了嘉靖二十四年第十三号方丈令,凡是响应白马院号召,接受征募的各部部民,只要连续应募三个月,便可至白马院登记入籍,编制保甲,有机会享受白马院的土地配售政策,同时可向慈善金申请低息贷款。

    为了保证这一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白马院规划了两百个定居村落,有些是在过去党项人废弃的村寨上翻修,有些干脆就是新建。这些村落散布在整个红




第十一章 帮手
    ?

    四年前,赵然在无极院混得风生水起,焦坦和周怀这对难兄难弟却还在无极院巡照房中打转,各自辛苦了九年,几乎要将火工居士的十年签押期做满,依旧看不到转正受牒的曙光。

    和同为圊房火工出身的赵然相比,简直天上地下。其实他二人这条路走的也算正常,十年火工期满下山回家,这是大多数火工的归途,但奈何赵然的发迹太过惊人,和赵然一比,这两位顿时心态失衡,几乎就要绝望崩溃了。

    就在这两位自感前路渺茫的时候,赵然专程过去送上一碗鸡汤,喝完鸡汤后,周怀决定转投赵然,终于在进入道门的第十三年,成为了白马院小街庙的经主。而焦坦选择的却是重新开始,拣起书本,重举科业。

    赵然也在科举这条路上相助焦坦一臂之力,写信给当时在任的孔县尊和夏知府,于是焦坦先后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了一名童生。

    但这之后,赵然因为调任松藩,便没再关注过焦坦的举业,如今见了周怀,自是要问上两句。

    周怀因道:“前年底,焦坦参加了院试,但没有进学,上个月第二次参加院试,再次落榜……他回来找我喝酒,喝醉了……”

    赵然沉默片刻,道:“举业一途,同样艰难,你有机会劝劝他,还是要振作起来才好,不过才两次不中而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本就不是容易的事,前年孔县尊升任龙安府同知的时候,曾与我有过几次书信往来,他说焦坦的学识和文章都是好的,很有希望进学。”

    周怀苦笑:“焦坦的学问的确好,但偏的是道经,从前年项治元主持本省乡试开始,考题就开始重儒经了,张提学也不得不顺从朝廷对举业的要求,院试同样开始侧重儒家经义,焦坦吃亏就吃亏在这上面。”

    赵然皱眉:“朝廷怎敢如此三年前元福宫真师堂议事,否了天子为生父上皇帝谥的主张,已经很明确的表明了我道门的态度,怎么还在崇儒”

    周怀道:“咱们四川算是好的了,方丈你又在边陲忙碌,故此不知,这个重儒的风气,在南直隶、浙江、河南愈演愈烈,也不知总观是怎么搞的,下了几个不疼不痒的申饬之后,就这么听之任之。”

    周怀说的总观,通常指的都是简寂观下观,也就是方丈沈云敬和监院张阳明领导的十方丛林最高道观。故此,赵然打算有空的时候向他们两位上个书陈,提醒他们重视一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赵然暂时只能埋头眼前。

    卢方主兼任小街庙庙祝,林雨文出任殿主,周怀出任经主,赵然又将白马院经堂中这一年来学业最佳的道童提过来担任堂主,小街庙的架子便搭建了起来。

    赵然给小街庙的编制是四个受牒道士、六个火工居士,四个道士都占满了,剩下的就是填充火工。六个火工里,保忠算一个,从白马院里再凑出一个,就再也挤不出人手了,毕竟白马院的人手本就紧张。

    小街庙虽是新立,但上手就要展开对三部的实际布道,直面各种复杂情况,胡乱找人过来充数的话,很可能会误事,最好的方法是征招别处道院中有丰富经验的火工过来,就如当年君山庙新立时,赵然从西真武宫挖来的林雨文一样



第十二章 新地旧人
    看着眼前的张五斤面色苍白,跪在地上来回晃悠,似乎一根手指就能随时戳倒的样子,赵然关切道:“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张五斤干呕了两声,有气无力道:“在天上飞的……起初还挺有趣,但时间久了,便不行了,晕得慌,犯恶心……”

    赵然呵呵笑道:“你就知足吧,我还没见过哪家俗道能像你一样有乘雁上天的机会。”

    “小人也知机缘难得,但实在是忍不住想吐……”刚说着,就歪过头去狂吐起来,吐得眼泪都出来了。

    赵然过去帮着捶背,任他吐完,递了杯清水过去,由他在一旁暂时歇息,自己让人过来打扫书房,批阅公文。

    等张五斤恢复过来,赵然问他:“在玄元观火工期满十年了”

    张五斤道:“下个月就到期了,正打算回乡,薛知客便告诉我,说是仙师想让我来松藩,于是就过来了。”

    “怎么样,还想不想继续在道门做事从心而答,若是还有别的想法,能帮你的我尽量帮你。”

    “自是愿意的,如我这样的火工居士,在道门干了十年,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若是回乡当个富家翁也不是不成,毕竟积攒了些家当,但小人还不到三十啊。”

    “愿意就好,还从火工居士干起,行不行我打算让你去海子山下的小街庙。当然,和玄元观的火工居士是没法比的,没有地位更没有多少油水,那边情形也略复杂,要面对红原本地的三部部民,或许还有些风险。”

    “这些年小人其实也想明白了,我现在还不到三十,有拼搏的机会,等再过几年,想拼都没那个气力了。有时候也常常后悔,白马山大战时,玄元观数次征调人手前往战场,小人都没有应征,实在是大错。”

    赵然看着这个回话有条有理的张五斤,对他的悟性表示满意,忽然生起念头,运转功法查看他的资质根骨……

    查完之后叹了口气,张五斤既无资质又无根骨,这就是没有仙缘了。

    “五斤,有没有成亲,这次恐怕你在松藩要待上几年了,要不要把家人接过来”

    “回仙师,小人没有成亲。”

    “哦你不会还在想着那位姑娘吧已经嫁人为妾多年了,想也无用,不如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的……总是不甘啊……我知道的仙师,再过两年,等我三十的时候,我会成亲的。”

    除了调来张五斤外,赵然还在继续加强小街庙的实力。

    封唐已经在典造房干满了三个月,表现很好,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了热忱,积极性极高,典造房的罗典造表示,这个年轻人上手很快,而且愿意干活,很多事情都抢着干,没黑夜没白天的忙碌着,完全不计个人得失。

    只有赵然知道,这小子是被十多年的坎坷经历憋坏了,知道得来的不易,才会越发珍惜。他对封唐算是初步认可了,原本计划是观察半年后将他引入山门,拜在大师兄门下,成为楼观三代的第二个弟子,此刻还差三个月,既然小街庙缺人,赵然便干脆将封唐也调了过去,安排在殿主周怀手下做事。

    多观察观察封唐的想法,源于



第十三章 逃奴
    道门做什么事情都总是强调“高度重视”,但到底重视不重视,又或者所谓的重视是不是唱高调,很重要的一条判断因素,就是机构有没有设置、编制有没有落实。

    赵然设置小街庙显然不是唱高调,这真正是他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随着小街庙这个桥头堡的建立,针对三部,尤其是筇河部的动作开始骤然密集起来。

    虽说大部分的部民都听从家主的召唤,回山秋收了,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总有少数具备初步觉醒意识的部民不甘一生为奴。

    在小街上听说了道门的优厚政策,并且暗地里通过保忠知道了这些政策确定无疑之后,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趁着黑夜的掩护,举家老小从山里逃了出来。

    给白马院做工,每天都有十二文工钱,白马院还给借钱购买草场、房子,并答应给予保护,这种好事,谁不愿意呢

    只要鼓足勇气逃出来,今后就不用再忍受家主时常莫名其妙无缘无故的鞭子,娶的女人就不用在成亲前夜送到家主床上,辛辛苦苦牧养的牛羊、种植的庄稼就能给自己留下一部分,生下的孩子,就不用再重复自己苦难的历程……

    起初是零零散散的两户、三户,然后是四户、五户,到了九月底,已经有近百户部民从山里逃了出来,被白马院安置在了新立的定居点中,而且这种逃亡趋势还在加快!

    筇河部的大小头人们很快就察觉了部民们逃离的意图,专门组织人手封堵各处下山的道路,但很多时候,封堵道路的人手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部民下山,有时候干脆自己也加入到逃亡的队伍中。

    形势越来越好,但白马院、小街庙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白马院开始向小街庙增加力量,将小街庙的方堂巡查扩充至十五人,以保忠为首,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为骨干,尽是江湖好手。

    今年的秋收,红原的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在喜获丰收之后,白马院方堂出面,在各处村寨中紧锣密鼓的开展了保甲自卫训练。

    关二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辛苦奔波了半个月,便将离四大山系距离较近的数十个村子组织了一遍,暂时不提训练效果如何,但好歹是组织起了各村寨的自卫武力,若是将这些青壮都拉出来,人数达到八百有余。

    三部的秋收同样已经完成了,但头人们此时已经不敢再带人下山做工换钱了,南线的筑路队伍只剩下两百多人,这些都是偷逃下山,在白马院上了籍的部民逃奴。

    当然,这个队伍正在持续而缓慢的增加者,几乎每天都有部民逃出来,妇孺老弱在新家中整理房子,和慈善金的大小管事们讨论借贷多少银子,青壮们则来工地上劳动,以换取粮食养家糊口。

    张五斤正在庙中为一家刚刚逃亡出来的筇河部部民登记造册,这家一共六口人,一个老妇、两对夫妻、一个三岁的孩子。

    见他们神色慌张,张五斤也不以为

    意,所有逃出来的部民,几乎没有不慌的,于是好言安抚几句,交待了接下来入籍之后他们能够得到的待遇,然后将他们划入新建的海子山十七甲定居点。

    但手续办完之后,张五斤却发现,两个男丁裤腿内各自绑着一柄短刀,血迹从麻布中渗了出来,显得极为醒目。

    &nbs



第十四章 小街一战
    卓山额前青筋暴起,看了看对面拦路的十几个君山庙巡查,尤其是保忠手里握着的强弓,再看了看自家带着的三十多个部民,人数虽多,但他还真不敢保证能打进去——保忠在红原的党项人中虽然不是领头的,但他和洗忠两兄弟的武勇,却是数一数二的。

    暗道自己有些托大,人带少了,卓山撂下一句狠话:“你等着!”掉头就走。

    卢方主赶过来的时候,筇河部的人已经离开了,详细了解了一下情况,卢方主再次写了书信,找了匹马给周怀骑上,让他速报白马院。

    林雨文建议,立刻将小街上各家商铺中的丁壮组织起来,得了三十来人,各发刀弓长矛,全部交给保忠指挥,准备应付筇河部可能到来的报复。这些人被分成三组,夜间轮班值守替换。

    当夜无事,到了第二天中午,小街外安排了前出值守的张五和蒋竹子飞跑回来禀告:“筇河部下山了,约莫百五十人!”

    保忠连忙吹哨,将所有青壮人手全部召集过来,刚刚守住街口设置的鹿砦,筇河部的人就赶到了,领头的还是卓山。

    卓山向保忠喊话:“保忠,劝你一句,赶紧让庙里把凶手给我交出来,否则踏平你这小街庙!”

    保忠冷笑:“卓山,你这么做,有没有得到美思土司的同意还是说,美思土司已经决意要反了”

    别看卓山纠集了那么多人过来,但实际上他自家心底里是发虚的,白马三部的三位土司中,就数筇河部的美思对大明的态度最为爱昧,这其实也是小部族自保的手段。

    他这回找了两家关系不错的头人帮忙,凑齐了一百六十多人,也是瞒着美思下的山,寻思着动作快一些,在美思反应过来之前将杀了自己哥哥的贱奴抓回来,按照部族的规矩,美思到时候也拿自己没办法。

    因此也懒得多说了,和那两家帮忙的头人一商议,决定由这两家在这里拴住保忠,自己带族中子弟从另一个方向杀进去,直接闯庙抢人。

    保忠瞧着对面蠢蠢欲动的样子,感觉形势很不妙,正好卢方主赶到了,于是禀告:“卓山听不进劝告,可能要硬来。”

    隔着鹿砦,小街庙这边是三十多人,筇河部是一百六十多人,人头相差太过悬殊。但好一点的是,小街庙这边一半都是硬手,掌中所持的兵刃也比对面强出很多,对面有一半以上拿的都是木棒。

    卢方主问:“你有什么打算”

    保忠道:“我想主动打出去。”

    卢方主点了点头:“赵方丈来信了,他定了方略。”

    保忠忙问:“方丈怎么说”

    卢方主道:“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我明白了。”

    “方丈还说,援兵即至。”

    保忠扭头看了看对面的筇河部,轻蔑一笑:“收拾他们,还用不着援兵。”

    保忠把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封唐几个骨干召集过来:“大伙儿留点神,准备动手。”

    张五和蒋竹子雀跃不已,舔着干巴巴的嘴唇道:“能杀人不”

    旁边的封唐忽然插了一句:“估计你没机会杀人。”

    张五一怔,不悦道:“姓封的小子,你是说我本事不行么一会儿让你见见我的手段!”
1...365366367368369...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