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一生一世,奉受道门?

    是!

    赵然从桌上取过一份文书,抛给保忠:这是给你的,画押吧。

    保忠接过来看毕,深吸了两口气,郑重的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押,从这一刻起,成为了白马院方堂的一名火工居士。

    (本卷完)




第一章 几项治策
    嘉靖二十四年的春耕,在白马院监院袁灏都厨雷善的严厉督导下,赶在时令之前圆满完成。本次春耕共播种两万八千余亩,比去年多开垦一万两千亩,增长势头喜人。

    同时,配售草场达到八十二亩,比去年增加二十多万亩。

    如此良好的局面,是因为人口的持续性涌入。尤其是正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都府威州一带发生大地震,连红原城中的白马院道士们都察觉到了震感。

    地震波及三府十四县,倒塌和损毁房屋数万间,造成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

    为此,整个川北地区都动了起来,在玄元观的主持下安置流民运粮救灾,杜腾会代表松藩地区一口气认下了三万流民的迁徙安置。

    都府人口几近两百万,正感人口太多维持困难,得了杜腾会的承诺后,以陆腾恩为首的都府道门和官府当即大喜,全力动员灾民迁徙松藩,截止三月底,实际到位两万六千余人,白马院吞下了其中的一万两千人。

    再加上身处兴庆的白庚一直在购买汉民奴隶,如今治下实际控制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四万五千。

    当然,如此跨越式发展,给红原带来的是沉重的债务,白马院为了给新迁百姓凑足口粮,从慈善金借贷了两万银子,使自身的负债达到了四万两,整个红原的总负债突破十万两。

    不过,在赵然看来,这些新增的人口,将来全都是稳定的信力来源,只需要将每个人的年度信力贡献值提高到五圭,嘉靖二十四年的白马院信力值将妥妥突破二十万圭。

    除了贡献信力值外,这些百姓同样在为赵然贡献功德值,信力值是被动接收的,需要百姓虔诚祷告,功德值却是主动吸纳的,只要做了好事,就能从百姓头上征收,两者并无矛盾和排斥,可以同时到手。

    所以,赵然等春耕结束后,便立刻开始了道路和水渠的建设工程。

    去年为了吸引党项人置换田地,白马院画了一份官道修筑路线图,将之张榜公布在了道院门外的白墙上。实际上,这份计划并非赵然拿出来恐吓威胁党项人的,而是实实在在要搞的。

    在配售耕地和草场的时候,白马院就刻意将规划中官道路线附近的地都留了下来,没有配售出去,目的就是为了修路时不引起纷争。

    三条官道,一条从西门出,勾通月亮渡红原守御所,总长三十里;一条自北门出,勾通切瓦河谷松藩卫中军大营,总长五十二里;还有一条从南门出,沟通哲波山羊拱山海子山和大君山,总长一百二十里。

    松藩的地形比较平坦,所以筑路的难度比龙安府要容易得多,赵然打算在秋收前完成西线和北线道路的修筑,当然,为此他又让白马院向慈善金再次借贷了两千银子。

    光有银子,粮食运不进来也是没用,除了鼓励各家商铺向红原输送粮食外,赵然紧急动员南归道人,依靠蓉娘赠送的大型储物锦囊,连续往粮食充裕的湖广跑了三趟,运回粮米两千四百石,这才初步缓解了红原的粮食危机。

    首先动工的是西线的三十里官道,为此,白马院征募了一千五百人,还是老办法,通过修路换取粮食。赵然在开工的那天,特意做了一场田土科仪,他没有动用法符和灵果,用的都是普通符纸和普通果子,以及普通的酒水,前后花费超不过十两银子。

    真要花个几千两银子,也未尝不能把土地和山神请出来,但土地和山神有那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么?他们能够把道路直接修好么?赵然对此持严重怀疑的态度。如果只是搬运砖石平整土地的话,赵然表示,用他们的成本太高——关于这方面,大君山洞天中有一批免费的专业人才。

    于是,民夫们白天忙碌,挖掘泥土规制路线填充石子,睡上一觉之后,就发现昨天白天初步清修出来的路段已经完成了路面夯实,下一段路的碎石松土等工程量最大的活计,都已经干完了,效率提高数倍!

    按照白马院督工道士们的说法,这是赵方丈以科仪请神的功效。更有不少民夫们现身佐证,说是晚上起夜的时候,亲眼见到了赵方丈请来的各尊神祗,包括九天凤凰东海龙王昆仑麒麟等等,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说是看见了老君所乘的青牛下界,一起帮忙修路。

    这下子可就引起轰动了,民夫们晚上干脆不睡了,人人瞪着大眼睛通宵熬夜,就等着见识各路神灵。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可就在人们疑惑之际,却发现前方五里外,又是一片新修好的路段!

    许多人直接离开了工地,连饭都顾不上吃,跑回红原,径直去白马院上香祷告,白马院再次掀起了信众上香的热潮。

    热火朝天修筑官道的同时,五月上旬,白马院发布了一道公告,公告宣布,为了鼓励生育,从当月起,凡是有三岁以下幼童的人家,按幼童数量,每户奖励十亩草场,这项政令从当月施行,持续三年!

    整个红原都热闹起来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来到白马院围观公告墙,等确实了消息以后,便立刻赶回家中开始着手准备。

    有那没成亲的,忙着四处找人联姻;成亲了的,则夜夜努力,期望一举高中。三个月内,有八百九十户人家完成了婚事,有三百九十位女子传来喜讯,成功有喜。同时,白马院中的慈航道人神像前,更是挤满了信男信女,纷纷祈求慈航开眼,赶紧送个孩子过来投胎。

    一桩一桩的事情累积,令百姓们尤其是党项百姓们,对道门的信仰逐渐从最开始的抗拒到可有可无,再从可有可无,到现在的逐渐接受。他们发现,其实信仰三清,似乎还真是挺灵验的。

    当然,凡事也不能太极端,否则过犹不及,白马院方堂于此期间三次得报,有三户人家在六月份办了白事,死者都是老头,年龄均已超过六十,当真令人叹息不已。



第二章 投石问路
    就在白马院各项政策相继推行的时候,赵然将袁灏请了过来。

    这段时间袁监院辛苦了,如今官道的修筑,西线即将竣工,北线很快便要施工,想必七月中能够完成。

    方丈说得是,有大君山各位灵君们大展神威,当真是快得难以想象!因此,北线一开始修筑,我就打算开始筹备南线。南线要绕行四大山系,路线比较长,我考虑再加征五百人。

    巧了,你我想到一处去了,我也正要和你商量南线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南线的人手,能否从三部部民中征募?

    袁灏面露难色:这恐怕不容易。方丈来到白马院也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当知三部的情况,他们几乎就不理会咱们道院,在山中自给自足,顶多下山采买一些生活所需。

    赵然道:我是这么想的,所谓自给自足,恐怕也是个疑问吧,他们当真能够自给自足么?我推测,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必定是三部中的头人,真正的底层部民,必然生活困苦。

    袁灏道:方丈所言固然是理,但问题的根源也就在此,底层的部民是没有说话权力的,他们就算想要出来做工,也必得头人们发话不可。

    那就跟头人们商量,让他们放人出来做工。

    难处就在这里啊,这些大大小小的头人们,把部民看得跟自己的牛羊一样,给他们自个儿干活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放出来给咱们干活?

    他们不愿意放人下来,那是因为咱们给的价钱不够,咱们可以开出能让他们接受的价格嘛。比如,咱们现在征募民夫,男子每日给十文女子每日给八文,同时工地上包吃包住。能不能这样,谁能放人出来干活,咱们就把工钱给谁?

    好主意!袁灏眼前一亮,但随即又迟疑道:就怕如此一来的话,这些下来做工的部民不肯好好干活,需要加派人手督工,拿鞭子催着

    赵然摇头:拿鞭子催着干活,这些部民的心就会离道门越来越远。肯定不能这么干,咱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们下山,接触外面的世界,认识到白马院的好处,不是让他们生起仇恨心的。

    方丈说得是。

    不过你说的这个问题,也确实存在,让他们下山干活,却个个偷懒,如此风气也不能助长。嗯,咱们再想想。

    两人对坐,思索片刻,袁灏忽道:我倒是想起一个点子,不如同时给下山做工的部民每人加发五文,这钱直接给到每一个部民头上!五百人,每天不过多发出三两银子工钱,就算两个月也超不过二百两,不知方丈以为可行否?

    赵然顿时击掌:老袁,可以啊!或许三部的问题,这就是个突破口!啧啧,真是好主意!

    袁灏笑道:或许也没那么好的效果。

    赵然道:效果好不好,总要施行了才知道,就算没到咱们预期的效果,总也是个开端,何况,或许可以主动一点,增强一下这个效果。

    袁灏点头:雷善现在全幅身心都扑在筑路上,这件事情我亲自去。

    赵然否决:不行,你是堂堂监院,你去的话太给他们脸了。让方堂的仁多保忠去,我看他办事还算机灵。

    袁灏懂了,从身份上来说,保忠是党项人,也算一个小部族的头人,让他去可以对等谈话。而退一步讲,他又只是方堂的一名火工居士,万一将来有什么岔子,白马院随时可以纠正,甚至可以让他背锅。

    若是袁灏亲自去,很多事情都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说起来似乎对心向道门的保忠不公,但现实就是如此。

    事情交代下去,赵然向袁灏道:我要去一趟青城山,来回也就是十天,顶多半个月,还是老办法,若是白马院有什么重要事情非得我回来的,你就激发飞符,我那边收到飞符后,就尽快赶回来。

    赵然是松藩地区的道门行走,正如当年的龙安府行走大卓小卓师叔一般,他也给每个县院的方堂方主留了一份单向飞符。这是飞符中最简陋的版本,俗道能够激发,却不能收取,更不能读取。激发出来之后,赵然就知道哪里需要他出面应对,直接赶过去就是了。

    喜气洋洋的回到宗圣馆,赵然首先拜见老师:老师这一闭关就是一年,真是让弟子心中牵挂得紧!

    江腾鹤抚须道:今番出关,总算是摸到炼虚的边了,呵呵,过去心里许多的疑惑,也有了解答,如今道心圆润,道法大涨,今后也有更多的时间教导你们几个了。

    赵然笑道:正求着老师传授《水石丹经呢。转过头来又向余致川道:恭喜师兄金丹大成。

    余致川挠了挠头:同喜同喜。他是四月初满的三十六岁,生日刚过,就被魏致真送进了主峰小世界,闭关不到两个月,顺顺当当就结了金丹。

    他入关之前,魏致真还千叮咛万嘱咐的给他讲了许多结丹的经验,列举了十多项遇到突发情况的处理办法。结果,魏致真列举的所有惊险艰难之处,他一项都没有遇上,尤其在熬炼春夏秋冬四时这一最难的关口时,什么上下方位不清四方时序不明,什么混沌迷失道心蒙尘,对他来说都是不存在的。

    几乎可以说,他是稀里糊涂结了金丹,果然不负老师对他的判断——只要活着,他就能一步一步走下去,最终看见天庭符诏向他飘来。

    左看右看,包括骆致清曲凤和在内,楼观弟子尽数齐聚于此。

    三师兄也去?

    骆致清点头:约了东方敬。

    赵然一阵无语:他回玉皇阁是为了成亲,三师兄你找上门去打架,合适么?

    骆致清有些疑惑:不合适么?

    魏致真在旁解释道:这回倒是不怪三师弟,是东方敬主动约战的,他先约的我,我没答应,他又约了三师弟。

    为何要约你们斗法?

    估计婚姻不幸,想找人撒气吧。我倒是不惧与他斗法,但在人家双修大典上把他打伤了,不合适。

    大师兄,你就那么肯定能赢东方敬?

    他现在心绪是乱的,赢他很容易。就连三师弟上去和他比斗,都有可能取胜。所以我推荐了三师弟。三师弟上场的话,输了无所谓,不丢咱楼观的脸,若是赢了,也没本事让他受重伤,到时候大家在颜面上都好看。

    大师兄你算计得可真清楚啊赵然摇了摇头,不再多说,上了清羽宝翅,随师门一道,带着林**师和曹庄两位坤道,向着青城山飞去。



第三章 东方敬的婚事
    两年前的差不多这个时候,同样是在玉皇顶,由张老道亲自出面,主持了楚阳成和朱七姑的双修大典,那时候的玉皇阁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卖张老道面子前来见证的高道不知凡几。

    如今举办东方敬和宁大小姐的双修仪典,同样是非常热闹。但热闹归热闹,来宾也不少,可层次就没当初那么高了。观礼的贺客以四川本地和女方陕西为主,夹杂着西南诸省的贺客。

    川省馆阁这边,到场恭贺的有三百余位,其中宗圣馆是来客最少的,却也是到得最齐的。陕西这边来的也有二百多,再加上其他客人,总计达到六百多人。

    宗圣馆这边,依旧是分派给于致远接待,但东方礼也经常过来关照一下,礼数上也算是比较尽心。

    于致远再见林致娇,面对林致娇极为客气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自伤自悯的情绪再次爆发,在赵然面前喝得烂醉如泥,第二天过来相见时,赵然看到了林师叔眉间一股淡淡的不喜,然后于致远当晚第二次大醉兼且大哭。

    赵然无力劝解,望着眼前怨天怨地的于致远,暗道此人算是废了

    东方礼来云水堂看望赵然的时候,赵然将他拉住:礼师兄,我和这位于师兄相交十二年了,实在不忍见其如此,礼师兄可有什么好办法,能令他振作起来?

    看了看桌前瘫软如泥的于致远,东方礼摇了摇头:自从两年前他认识了童佬之后,就在酒中越陷越深,我也是无能为力。

    童白眉?

    正是,此刻的童佬也如他一样。

    童佬怎么了?

    东方礼叹了口气:还不是我小师叔和师叔母成亲,童佬总觉得别人在笑话他,实际上与他何干?殊不知这世上的人忘性都是极大的,只有他自己总挂在心上,旁人谁还想着这件事?

    赵然也很无语,表示完全无法理解童佬的心结,于是换了个话题:敬师兄怎么样了?还是那般闷闷不乐么?

    东方礼无奈道:还能如何?这两天拼命和别人斗法。

    赵然道:可惜我这两日都陪着于师兄,没能前去观战。

    东方礼摇头:有什么好看的?连战五场,五场全败,其中还有你们楼观的骆木头。我去旁观了一场,他打的完全不像样子,章法全无。

    那也不至于吧?敬师兄的本事,不至于全输吧?约战的都是什么人?

    陕西的方复合云南的吕九珍福建的陆西星贵州的于腾龙,还有骆致清。方吕都是炼师,陆于都是**师,境界最低的是骆木头。

    如此一来,倒也不冤。

    怎么不冤?方复合陆西星倒还罢了,败给吕九珍和于腾龙算怎么回事?至于你家骆木头,倒还真是有点意思,我都想跟他打一场了,呵呵。
1...362363364365366...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