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杜腾会击掌赞道:那就太好了!去馆阁中转转,开开眼界,这可是每一个道门中人的心愿啊,你这个点子不错。想了想,又道:那我就给你准备些东西,让你们白马院能过个好年。

    那就多谢监院了。不知监院准备犒劳我白马院些什么好东西?

    杜腾会道:我听说,你刚从川西总督衙门出来?你从那边搜刮了些什么?你先说说。

    赵然恭维道:监院英明啊,凡事都了如指掌。夏总督是当年咱们龙安府知府,想必和监院也熟得很吧。他对我红原还算不错,今年过年,答应给我白马院两百石稻米,三百两银子,一百五十只羊。

    杜腾会点头:看来夏总督对你真不错啊。那我就给你再加两百石稻米,二百两银子,一百匹布。

    监院,再给加五百斤香烛两百刀细纸如何?

    行,这个没问题。你那里也没什么斋醮科仪可做,要来何用?别浪费了啊。

    正是为下一步举办斋醮所用,监院放心,我晓得其中的耗费,断不会摆在那里生虫的。对了监院,还有个事想求你帮忙。

    你说。

    藩州那边,飞龙院搞了一个道法交流会,监院知不知道?

    一听这事儿,杜腾会就笑了:这是岳腾中搞出来的,他在飞龙院闲得没什么事儿干,就爱捣鼓这玩意儿。

    听说是岳腾中搞出来的,赵然也来了兴趣。去年总观大地震,八大执事房撸掉了一大批人,身为总观典造院右典造的岳腾中也被打落下来,调到藩州飞龙院出任方丈。

    岳腾中这个方丈和白马院的方丈可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白马院是特别布道区,方丈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飞龙院则只是级别上高半格,职权上和内地道院一样,且又不属于馆阁修士出任十方丛林道职的第一批试点县院之内,方丈不参与三都议事,故此他能不能掌权,得去和孟监院掰掰手腕。

    于是赵然问道:岳腾中在藩州过得如何?

    杜腾会呵呵一乐,捏着茶盏轻轻啜了一口,微笑道:不缺吃不缺穿,无案牍之苦,如何能过得不好?




第七十四章 要关心下属的成长进步
    说起岳腾中,杜腾会很是开心。三年前的叶雪关公推大仪上,岳腾中曾经主动要求杜腾会给景致摩让路,两人为此差点撕破面皮。

    其后,杜腾会被玄元观都讲叶云轩举报,招至庐山接受审查,主持此事的也是岳腾中。两人算是结下了不小的仇隙。

    如今岳腾中成了杜腾会直管的下属,杜腾会能不乐吗?

    赵然听完也笑了,一个过去身居高位之人,如今沦落到边地基层,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赵然都很好奇,想知道岳腾中内心中的波澜起伏是如何展开的。

    同时他还有理由怀疑,明知杜腾会是天鹤宫老大,还将岳腾中发落到松藩来,定策者是和姓岳的有多大仇,才能干出这种落井下石的举动来?

    多半此事的幕后推手就是眼前的杜腾会吧?这一下子可真够狠的。

    天鹤宫的老大是杜腾会,身为下属飞龙院方丈的岳腾中能讨得了好?不问可知,他压根儿就没有和飞龙院孟监院争权的资格。

    监院,这个道法交流原来是岳腾中搞的?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杜腾会微笑道:能出什么问题?多研究研究道门的经典,交流交流心得,探讨探讨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很好的做法,我是支持的。你怎么忽然关心起这个来了?

    赵然道:是这样,我白马院聂都讲和范高功两位,也应邀去藩州参加他这个交流会了,这二位经义上用功还是很深的,对我白马院布道事务上的理论指导很有意义。故此,我想问问监院,藩州的道法交流会结束后,别处还有没有此类的法会?我是很希望他们能够多学学多走走,多增长见识,以为将来之用的。

    杜腾会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起身去书案上翻寻,从一摞文书中抽出一份信函,打开看了看,丢给赵然:这是渝府刘监院发来的书函,他们刚翻新了灵官殿,邀请四方同道共聚老君洞,举办斋醮科仪和道法盛会。也给咱们天鹤宫发了书函。

    赵然眼前一亮:这是好事儿啊,刘监院德高望重,咱们得支持。

    杜腾会道:我本来也在考虑人选,既然你对聂致深和范致节二人评价如此之高,那回头我便下文,抽调他二人前往。只是时间略紧,大殿开光仪式定在正月初一,你看如何?

    赵然起身行礼:多谢监院对我白马院同道的眷顾!

    告辞前,赵然想了想,又道:监院,我还有个建议。其实吧,就我个人的认知,岳腾中此人还是不错的,熟知经义,也有一定工作水平,还要多加加担子才好。

    杜腾会问:哦?怎么加担子?

    赵然道:他的弱项主要在于对下面的情况不太了解,务虚的多,务实的少,这也能理解,毕竟过去一直身居高位嘛。以我想来,若是监院能够多安排他到下面去调查调查,搞搞研究,摸摸信众的实情,又或是让他多走动走动,到外地看看,考察考察,对他还是很有好处的。

    杜腾会明白了,笑着点头:致然说得没错,我们不能因为他过去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就给他定下标签,打入冷宫,治病救人嘛,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对他的关心还是少了,多谢致然的提醒。

    见完了杜腾会,赵然从天鹤宫出来,便没打算住在松州。他这次跑部进市,从天鹤宫川西总督府一共要来了四百石稻米五百两银子一百五十只羊五百斤香烛和两百刀纸,白马院这个年关应该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任务完成,赵然跨上种驴君,横穿二百多里,当天晚上就赶回了红原。

    老驴昂了一嗓子,直接返回大君山,继续建设他和妻妾子女们的洞府山庄,赵然则直接回了白马院。

    袁灏也从松州赶回了红原,却比赵然早到两个时辰,闻听赵然回来,连忙来见。

    未知方丈也去了松州,若是知道,当在松州迎候方丈的,都是下官失职。

    我倒是去总督衙门问过你,我去的时候,你已经往回走了,呵呵。

    方丈,下官已经拜见了夏总督,夏总督很爽快,当即下了公文,向龙安府调人,想来不日便能见到谷阳县的孟主簿了。

    恩,老袁不错,办事利索。对了,这两张条子你收着,看看派谁去一趟松州,赶在年关前把东西押回来。

    袁灏展开一看,当即喜道:这是夏总督批的钱粮这是杜监院批的钱粮和香烛这这是方丈专程要回来的?哎呀,实在是太好了!这两笔钱粮都是什么名目?

    赵然道:总督府的那笔是流民安置费,天鹤宫的这笔是特别布道补贴,红原是特别布道区,大部分百姓都不是汉民,想要举办斋醮科仪,就得大笔银钱支出,这也是应有之意。

    袁灏当下就明白了,以这两个名目拨下来的钱粮,非常好处理,只要账上动动手脚,完全不惧审查。

    果然,就听赵然道:大伙儿过年不容易,还要辛辛苦苦举办斋醮科仪,你回头从里面取出二百两银子来,商量一个补贴的方案。剩下的先积存起来,咱们再商量一个妥善的使用办法。

    袁灏当即道:方丈放心,此事我来处置。赵然对他的能力当然是很放心的,此君能在战时的川西总督府幕僚中脱颖而出,钱粮刑名方面肯定也不会差就是了。

    有了这笔钱粮,袁灏欣喜异常,来到红原快三年,年关也过了两回,却从来没有一次给大伙儿加发银子的时候,如今赵方丈甫到白马院,就为大伙儿弄来了贴补,这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上司啊!

    正在说笑之际,就见客堂李知客进来禀告:方丈,监院,有个党项人求见。

    赵然皱了皱眉,道:是李彦思么?你就说我和监院远道刚回,实在累了,让他明日再来。

    李知客道:不是李彦思,是仁多家的吕则,叫仁多保忠。



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
    望着堂下伏地叩首的保忠,赵然没有让他起身,只是淡淡问:你就是仁多保忠?

    保忠再次以额触地:正是小人。

    赵然又问:听说你三天前带着你们仁多家的族人,去了周转房工地干活?

    是,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

    你可是仁多家的吕则,在红原的仁多家头人,怎么也会揭不开锅?

    回道长,以前的积蓄,都拿出来周济族人了。打从今年六月开始,家里便没了余粮。

    赵然没想到党项人也到了如此穷困潦倒的地步,不禁问:那你们何苦白白荒废耕地?明明知道那么高的租子没人会去种,还不把租子降下来?

    保忠一时间无法作答,千般纠结在心中,最终只是又重重磕了个头。

    一旁的袁灏不悦道:你既然过来求见我家方丈,当知这些问题必是要问你的,此刻又不愿回答,究竟是什么道理?

    见保忠仍旧是伏首低头没有说话,袁灏怫然道:既如此,你回去吧。

    就见保忠身子一颤,缓缓起身,口中酸涩道:是

    陪见的李知客忙道:保忠,你刚才说有要紧事求见赵方丈和袁监院,此刻赵方丈和袁监院都在,你到底有什么事情,赶紧说出来!

    保忠叹了口气,道:原本想请白马院出手救人,但方丈的问题,小人实在无法作答。

    赵然问:救什么人?

    保忠惨然道:想请方丈和监院借小人五十两银子,搭救我家老娘。

    五十两银子救你家老娘?说清楚。

    母亲这几日重病卧床,小人无法,便去了城外工地帮工,换了些口粮回家。原本已经好转了的,但谁知今日病情突然加重。城里的医郎赶过去问诊,看完之后说了,这是常期沉疴所致,一般刀石难治,必得火毒丸方可清除。只是那火毒丸他也只剩一枚,跟我要五十两银子

    火毒丸哪里用得着五十两银子?

    三年前当然不值五十两,可如今

    袁灏想了想,道:本官可以做主,给你五十两银子,但你须得回答方丈刚才的问话

    赵然伸手拦住,道:无妨,这些都是后话,先把人救了再说。前头引路,我去看看。

    李知客道:保忠,你算是好命,我家方丈是正经的馆阁修士,仙家手段,我家方丈出手,你老娘的命算是保住了。

    保忠重重磕头,哽咽道:多谢方丈!

    赵然也不多说,提着保忠就往外走,他是黄冠修士,脚步得有多快,几个起落间便来到保忠家。

    洗忠万般焦虑的跪在母亲床前,只是流泪。见哥哥保忠身后跟着的竟然是赵方丈,不由大喜,磕头道:还请方丈救救我家娘亲!

    看了看躺在床上的老妇人,见她满脸红热,紧闭双眼,昏睡不醒,赵然伸手搭了搭脉,点头道:果然风寒之症,不轻啊,那医郎说的没错,乃沉疴所致。

    于是引出一丝极微弱的法力,反复冲击合谷曲池大椎三处穴位,不敢用力过猛,只是浅尝辄止。法力过度太多,普通人是绝对承受不住的。

    半盏茶工夫,老妇人睁开双眼,算是恢复了知觉,恍惚间只觉天旋地转,于是又赶紧闭上眼睛。

    赵然掏出个瓶子,倒出一枚火毒丸,吩咐保忠兄弟去用热水化开:你们母亲身子太虚了,这药丸煎化的时候多加水,今晚先服三分之一,剩下的明日再分两次服下,沉疴当能清除。

    兄弟俩连忙接过去,以热水化开,取了一碗过来,伺候着恢复了神智的母亲灌下去。不多时,药力发作,老妇人连连咳嗽不止,最后吐出一口乌黑的浓痰出来。

    保忠伸出衣袖将母亲嘴角边的浓痰拭去,赵然一把抓住他的衣袖,将浓痰凑到眼前,仔细端详,又闻了闻,点头道:好得很!沉疴已除!

    保忠感激涕零:方丈

    赵然继续搭脉,再次度入法力轻轻调理老妇人的几处穴位,不多时,老妇人脸上的红热渐渐变淡,这次终于将眼睛睁开了。

    您是白马院的方丈?老身多谢方丈救命之恩!

    老妇人挣扎着想要起身拜谢,被赵然制止了,他写了张滋补的方子,掏出五两银子一并放在床头:这些银子,拿去药铺中抓药,快则三日,满则五日,应当便能下床了。

    赵然起身告辞,保忠让洗忠照料母亲,自己送了出来,到了门外,就在雪地之中跪倒磕头。

    赵然安抚道:起来吧,好生照顾你娘,若有什么难处,再来找我便是。

    保忠抬头,仰望面前的赵然,只觉这位方丈仙风道骨,慈眉善目,当真是大德之士,忍不住胸口处万般情绪来回激荡,只想大哭一场。

    赵然温言:好了,你也是堂堂一族头人,莫要做此小儿女状,贫道乃修行中人,我道家修行,讲究的就是慈悲,治病救人,实属本分

    方丈,李彦思他们,是打算效仿白马三部例,行党项人自治。

    赵然怔了怔,心道原来如此,看了看兀自跪在雪上的保忠,道:你告知我此事,就不怕担上一个背弃党项人的罪名?

    保忠泪流满面道:族人都要饿死了,母亲都病成如此模样,有什么罪名,也顾不得了。若是为了做党项人就必须忍受饥饿,这党项人,不做也罢

    赵然伸手轻抬,一股浑厚温和的力道发出,保忠不知不觉间便站了起来,心中更是敬佩。

    在我道门看来,党项人也好,黎人也好,苗民也好,乃至各部藩民,与汉民并无不同,都是炎黄苗裔,都是华夏子孙,都是大明子民。大家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便是一家人,既然都是一家人,为何还要在大家里面分出个小家,小家里面,又强分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你有了难处,我来帮你,我有了难处,你自也不会站在一旁看热闹,这才是真正的家,你说是不是?

    方丈说得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七十六章 点化
    一切都是当年白马山大战留下的祸啊。当年为了尽早结束白马山战事,大明答允了白马三部提出的条件,于是三部反正以为内应,终于将夏军赶到了白河以西。

    关于是否履行对三部的承诺,整个大明中枢为此进行过激烈的争执。赵然在叶雪关大议事时,提出了走中间路线的方案,并被道门和朝廷最终采纳。严格来说,他所提出的方略,也是偏向于激进方案的,也就是名义上履行承诺,实际上改土归流。

    只可惜,红原纳入大明治下已经三年,赵然所提的方略在框架上的确是得到了推行,但因为关键人选的治政策略有所偏向,导致施行中完全没有得到遵循,最后酿成这番尴尬局面。

    赵然在原地踱了两步,一时间各种思绪飘过,遥想良久,开口道:你们党项人想要效仿三部,等于自个儿给自个儿打上标签,不容于一家人,何苦来哉?尔等乃战败之民,此时不抓紧机会融入大明,反而去求标新立异,其中的后果你明白么?
1...336337338339340...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