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其实这酒就是赵然自家在君山庙弄的,并不是什么华云山中酿造,更不是几个同门一起动手的,说这些无非加点仙味,让酒水上个档次而已。

    感情加深了,接着谈正事,事半功倍。

    说实话,此来找知客,是为了西真武宫方丈一职。

    薛腾谦愣了:你不会是想谋这个道职吧?

    赵然连忙解释:怎么可能?我现在刚做无极院的三都,连无极院监院都没当上,怎么可能去想西真武宫的方丈。是我的一个长辈,待我极厚的,西真武宫老都讲白腾鸣,知客知道他么?

    薛腾谦摇头笑了笑:吓了我一跳。你要说白腾鸣,此人我是知道的,道经功底深厚,就是为人耿直了一些。

    的确,白老都讲学问上没得说的,只是人太直了不过他偌大岁数了,又为川省道门奉献了几十年,我是想着能帮帮他,就尽量帮一把,也算回报他几年来对我的恩情。

    薛腾谦道:此事我是插不上手的,你也知道,一府道宫的方丈,那是李监院他们上头考虑的问题,我贸然插手,一则没用,二则弄不好反而搞砸了。

    赵然点头:这个我是明白的,来见知客,主要是想打听打听,现在西真武宫方丈一职,白都讲还有没有机会,如果有机会,应该从哪里着手?还望知客指点。

    薛腾谦想了想,道:既然是你开口了,我就说说我的意见。

    多谢!

    头一个意见,你们来的正是时候,再晚就来不及了。自从杜腾会去了松藩天鹤宫任监院,西真武宫方丈一职就出现了空缺。当然,方丈出缺,并不一定要立刻着手补足,省里二十一家道宫,没有方丈的占了一半。但西真武宫这边,李监院确实在考虑,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定论,听说李监院打算过几天召集三都议事,讨论这个问题。

    第二个,从目前情况看,有些难。观里纷传,好几个人都想去当西真武宫的方丈,白腾鸣的对手可不少。跟你说一点我的消息,你听过就忘便是。是观里经主老辛,似乎想去西真武宫当方丈,他是叶都讲的人。

    不能吧?他一个经主,只是县院监院一级,怎么会想着去当方丈?这个跳跃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这你就不知道了,老辛去了叙州,挂职高功有一年了,上个月刚转了叙州的都讲。虽说是挂职,但级别实打实的够了,你要说资历太浅,真要提他,资历是大事儿么?再说了,老辛要的是方丈职位,又不是监院,这个就要容易一些了。

    原来如此知客你接着说。

    说起叶都讲,你这次还是要注意些,尽量躲着点。

    为何?

    你在叶雪关公推的时候搞了那么一出,听说叶都讲对你很有意见,在他书房当众摔了杯子。此事我没看见,但很多人亲眼看见了。

    赵然汗颜:这个当时为了自保

    哈哈,明白的,当时我也在场,懂的。第三个,赵都管看不上老辛,你要是想帮白腾鸣,就赶紧去找赵都管,走走他的门路。

    赵然心道,看来还是和自己原来的方案一样,得找赵云楼。不过有了薛知客的指点,赵然对眼下的形势了解得更为透彻了,见赵云楼的时候,说起话来就更有方向了。

    知客,在叶雪关时,我曾经向赵老都管回禀过事务,他也是知道我的。能不能劳烦知客辛苦一趟,帮我给赵老都管递个话,就说君山庙赵致然求见?

    这个没问题!薛腾谦欣然表态。




第十四章 布道新思路
    赵然很吃惊,他吃惊的不是玄元观老都管赵云楼的接见——赵云楼曾经在叶雪关见过他一次,之后他搞出来的事情很大,在赵老都管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是不言而喻的,想见一面赵老都管应该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他惊讶的是,薛腾谦出去了不到一盏茶,便回来告诉他,赵老都管正好有空,现在就可以见一见。

    于是赵然连忙起身,想了想,又把自家那身黄冠法袍换了下来,随在薛腾谦的身后,去了赵老都管的都管书房。

    赵云楼从桌子后面起身,到了门口,将赵然让了进来,示意赵然在自己对面坐下。

    薛腾谦动手倒茶,却被赵然抢了过来,给自己和老都管满上,还想再给薛腾谦倒上一盏,薛腾谦笑着摇了摇头,把门带上出去了。

    赵然从储物扳指中掏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二两散茶,向赵云楼道:老都管别嫌弃,这是五花香云叶晒干后炒制的茶叶,对身体有好处。

    五花香云叶?

    是,《芝兰灵药谱上有排名的,数量不多,只有这些了。此茶清肝明目,对眼神有好处。

    赵老都管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还是被赵然的大手笔震了一把:拿《芝兰灵药谱上有名次的灵药来炒茶,他还是头一回见!那么珍贵的东西,随便拿张纸包了就送过来,他更是头一回见!

    这是不是传说中低调的奢华?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赵老都管从身后的格物架子上取过一个玉罐子,赵然连忙帮手,将纸包里的茶叶倒了进去。

    收拾好茶罐,赵云楼问:你那君山庙怎么样了?辖地括大了,人也一下子多了几万,还能适应么?

    还好。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麻烦。从去年开始,我君山庙有了余力之后,便开始关注周边的民生问题,先后修筑了两条道路,将西连谷阳县城东接青口集的道路打通,周边百姓全都受益,形成了君山辐射圈。因此,早在君山庙升格之前,直面布道的百姓就已经达到这个数字了。

    这然这番话耍了个滑头,实际上君山庙去年布道的辖地人数只有一万出头,他把这个数字直接翻到了四万。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降低玄元观对君山庙下一个年度的期许值。

    否则嘉靖二十年信力排名出来,君山庙的信力值做不到同比例增长,那岂不是自己布道不力了?可要做到同比例增长,又谈何容易?人口增加了近四倍,难道君山庙的信力值也要增加四倍么?

    从三十三万圭增长到一百二十万圭,太难了。

    君山辐射圈?赵老都管对这个词比较好奇。

    赵然解释:通过君山的发展,让君山百姓富足,以此带动和影响周边地区百姓共同富足,我把这个现象叫做辐射。

    赵云楼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怪不得,君山庙能够抢到全省第一的位置,把青城庙都比了下去,原来你们把事情都做到了前头。那下一步有什么想法没有?

    得李监院和老都管的支持,君山庙的地位问题解决了编制上也充裕了许多,下一步的布道重点,还是民生,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增加辖地的布道信力,我们有个口号,叫做建设文明富足的道门特色新大明。

    哦?道门特色新大明?这个怎么讲?赵云楼来了兴趣。

    首先,是百姓对道门的信仰坚定不移,愿意始终如一的跟着道门走——无论去哪儿无论干什么!

    不错,这是我们道门十方丛林的首要事务。

    其次,百姓愿意跟着道门走,是为了什么?除了让他们脱离苦海,往生东方极乐之外,我认为,我们更要关注现在,关注他们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穿,有没有房子可以遮风挡雨。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跟着道门,这些都不是问题!

    你会不会觉得,这方面,唔,把官府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会有越位的嫌疑?

    我认为并不矛盾。说到底,大明朝廷也是我道门主导下才建立起来的,没有道门,会有大明吗?当然,在具体事务上是有区别的。在官府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全力加以监督和纠正,让官府做好,这与我们过去一直以来的做法并不违背;而在官府顾及不过来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发挥我道门的优势,尤其是乡庙的优势,把事情做好。

    还有吗?

    第三个,什么叫道门特色,当然是要把我们道门的思想加以发扬光大,加强教化,从幼童识字起,就要告诉他们道门为他们做了什么,告诉他们道门将来要做什么,告诉他们道门最终要做什么,告诉他们没有道门,他们将来的日子会是什么。

    你说的这些,我们在朝廷科举的时候,课业内容就有吧。

    是有的,但远远不够!而且我感觉,在教化方面,咱们道门这些年是持续弱化的。

    怎么说?

    以我为例。我不知道老都管是否知晓,我幼时上过私塾,在我的记忆中,私塾客堂上,除了识字外,先生讲述的都是儒家的三纲五常礼仪尊卑,想要接触道家的功课,非得开始参加童生试之前,才囫囵吞枣的匆忙学习一遍。而将来的课业,其实也以四书为多,学孔孟远远多于学老庄,更不用提《想尔注之类了,我以为这很不妥,长此以往,道门的基础会被挖空的。

    赵云楼很惊异的看着赵然,问: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华云馆中的仙师,比如你的老师江炼师指点你的?

    赵然谦虚道:一点愚见而已,若是有不对之处,还请老都管指正。我的老师平日里对我指点颇多,他的眼光和思想不是我能够企及的,能得老师指点一二,是我的福分。

    赵然又耍了个滑头,没有明说江腾鹤到底有没有指点过他这方面的道理,只是说受江腾鹤指点颇多。经过多年历练,他也算是把扯虎皮的技能修炼到了精深细微之处了。

    这是馆阁仙师的意思,我这么干,无论如何应该不是胡乱做事吧?

    赵云楼叹道:贵师真是高人,身在洞天,心系世外。



第十五章 理直气壮
    赵然的布道工作汇报算是告一段落,一大堆新名词一大通新想法,成功引起了赵云楼的兴趣,接下来,就该谈白腾鸣的事情了。

    但他身为一个庙祝,直接找上门来问西真武宫方丈的人选问题,显然是极其不合适的,所以他绕了一圈子,还是从自己身上切入。

    这次来玄元观拜见老都管,是因为对布道事务中的一个问题,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哦?你说说?

    老都管或许知道的,我为无极院方主的时候,力主推动建立慈善金,力图将朝廷对农户的青苗钱归还原有的面目,让农户真正能够度过灾荒。

    赵云楼点头:这件事情我知道,谷阳县当年做得不错,还是取得了成绩的。

    赵然叹了口气:可是后来西真武宫张监院想要推动这一制度在全府铺开的时候,却遇刺了。这件事情便没有推动下去。到了如今,原本做得比较好的谷阳县其余地方,都渐渐废除了,慈善金制度只在我君山庙地区施行。

    听说效果还不错?君山的慈善金制度,施行的很稳定,整个君山百姓都受益了。

    您老也听说了?

    我听你们龙安府新到任的夏知府说的。

    啊哈哈,这个,让您老见笑了。

    那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这样,我下一步想在新扩大的君山布道区内推广这一制度,但我原来君山地区的百姓都是山民流民出身,授的是我君山庙的田产,里面也没有地方豪强,实施慈善金制度时没有什么阻力。而现在新增了三万人,其中不少是当地缙绅大户

    阻力会很大?

    会有一点阻力,但这都不是什么大事,我有这个信心化解,将慈善金制度推行下去。我唯一担心的是,不知咱们玄元观是什么态度?老都管和李监院,对我推行慈善金有什么想法?

    赵云楼沉思片刻,问:其实你想说的是无极院的事吧?

    赵然道:老都管英明!县衙那头,孔县令是赞同推行慈善金的,当年也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慈善金才在谷阳县取得了初步成效。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无极院会不会对慈善金的推行造成阻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要看西真武宫是否会插手,最终的一切,追根究底还是要看玄元观对这一制度的态度问题。

    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赵云楼表态,说玄元观支持赵然推行慈善金,那好吧,接下来我就要跟你们要政策了。最大的政策,就是给我一个宽松的环境,把那些烂七八糟的挡路人给我踢掉,换上愿意支持我的人。

    如此一来,推荐白腾鸣这个人选就顺利成章了。在叶雪关的时候,人家白腾鸣可是在策论中专门写了青苗钱改革一事的,我肯定希望这样的人来担任我的领导对吧?

    如果玄元观不支持慈善金制度的推广,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咱们打道回府吧,就当没来过——事情就这么简单。

    想要跑官就得从政策大局上着眼,大政一定,什么权位职司都是小节,根本不须费多大气力。要官就可以要得理直气壮,要得光明正大,不搞鬼鬼祟祟的歪门邪道!

    赵然等着赵云楼表态,但赵云楼却没表态,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赵然,看得赵然从最开始的理直气壮,渐渐变得有点心虚,这才开口:有些事情,从下面慢慢做起就好,非要那么大张旗鼓做什么?有县衙方面支持你,又是在你君山庙范围内做事,无极院怎么干涉你?

    老都管,我就是想要一个良好的布道环境

    这样吧,你的这些话,我想想再答复你。你现在住在哪里?在云水堂么?

    啊我在青城庙,叶雪关的时候,和邢庙祝比较熟识,就到他那里打秋风去了,呵呵。那个

    行了,你跟青城庙待几天,等我这里想好了,回头再找你,今日就先这样吧。

    赵然酝酿好的腹稿只说出了一半,后半段正准备见真章推举白方丈的时候,却直接被赵云楼堵了回去,一个字都没说出来,着实有点郁闷。但赵云楼已经送客了,他怎么好赖着不走?只能含笑着无奈离去。

    将赵然送走,赵云楼叫了一个巡照房的道士:你去看看李监院那里有没有空,我有事去见他。

    过不多时,那道士过来回禀:监院正在接见川西宣慰司齐镇守,说您要有空,就一起参与晚宴,若是不得空,就晚上宴后再说。

    赵云楼皱了皱眉:齐太监?他来做什么?你跟监院说一下,我这里事情多,晚一点再过去吧。

    赵云楼在自家书房内处理着公务,吃了寮房送来的晚饭,一直忙活到夜里,又让人去监院那边打听,听说齐太监走了,这才起身,去见李云河。

    李云河显得略微有些疲倦,拿着块湿巾,一边擦脸,一边啜茶。

    赵云楼进来以后找了把交椅一靠,问:监院,听说齐太监来了?他们镇守府不是一向和咱们道门不相往来的吗?

    李云河摇了摇头:也不知怎么了,听说咱们要考虑龙安府的方丈人选,便上赶着找上来了。

    赵云楼奇道: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李云河道:据他说,川西宣慰司的老李对他有救命之恩,他想帮老李活动活动,从川西宣慰司那个地方调到龙安府来。

    川西宣慰司是川省西陲的一个辖地,级别类同州府,宣慰司的显圣宫,同属于川省十九道宫之一。显圣宫的方丈迁转西真武宫方丈属于平调,但位置不同。

    川西宣慰司直面吐蕃,压力非常大,日子不好过,想要平调龙安府,从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1...205206207208209...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