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白都讲这才想起来,叹道:有些人不能比的,赵致星家里来头那么大,属于特例。
哦?他有什么遮奢家世?
这事我也是偶然得知,你不要说出去,他是总观赵云翼大都管的儿子。
赵然怔怔良久,方道:果然是高门子弟,为人处事配得上高门二字,相处那么熟,我竟丝毫没有看出来
白腾鸣已过了六十,自是不能如赵然这般全程骑马,他登上车驾后,车轮转动,赵然骑马在一旁跟随,向着南方的都府前进。
沿着官道走了三天,一路上不曾耽搁,终于抵达了青城山。
第十一章 都讲叶云轩
抵达青城山后,车驾没有上山,而是先去了山下的青城庙。青城庙借玄元观的光,一直是川省香火最盛的道庙,只是去年时被君山庙超越,从全省道庙信力簿第一的位置上落到了第二。
当时主持青城庙的邢庙祝还和赵然约定,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再比一次,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川省第一。但此为公事,邢庙祝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公事上的争竞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的私谊。
青城庙很大,压根儿不是赵然那个君山庙能比的,邢庙祝带着赵然和白都讲大致转了转,赵然推测,哪怕自家君山庙扩建完工后,恐怕也只有人家青城庙的不到一半。
详细询问之下,赵然这才明白,每年来青城山的各方道士各衙官员缙绅豪商士子贩夫走卒八方香客等等实在太多,玄元观云水堂根本接待不了,丈人峰上那几家客栈也远远不够,所以很多人都来青城庙寄住。
青城庙财源滚滚,有了钱后又陆续扩建云水堂居舍,方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庙里七成的房舍都是接待客人的客舍。
赵然上次来青城山的时候,就知道玄元观云水堂房舍极为紧张,如今他最熟的两位——宋致元和赵致星都下放出去独当一面了,便没想着去挤玄元观,而是选择青城庙落脚。
当晚,邢庙祝设宴款待了赵然和白都讲,安排了两个上好的房舍让他们住了下来。
第二天,赵然陪着白都讲上山。按照赵然的设想,他本打算求见玄元观都管赵云楼,但白腾鸣却有些犹豫,他是西真武宫的都讲,上面这条线的名义该管是玄元观的都讲叶云轩。
白腾鸣总觉得,自己到玄元观后,不先拜见叶云轩,会不合规矩。
而且按照白腾鸣的说法,叶云轩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也有很多年交情了,先走叶云轩的门路,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正月里叶雪关全省大议事的时候,玄元观的三都里面,只有赵云楼在,都讲叶云轩和都厨冯腾川都留守青城山,没有参会,所以赵然对这位叶云轩并不了解,只能跟着白腾鸣先去求见叶云轩。
玄元观门外依旧是排着长长的队列等候上香的虔诚香客,侧门也依旧挂着知客的牌子,不时有各色人等进进出出。
白腾鸣上前向值守的客堂道士递上拜帖,作了登记。值守道士一看他的拜帖,连忙请到上次接待赵然的安静厢房中等候,无需和别人挤位置排队。有白腾鸣这位一府道宫的都讲开道,赵然都不用更换自己黄冠法袍,就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待遇。
过不多久,值守道士就来知会二人,说是都讲叶云轩此时有空,可以接见。
白腾鸣和赵然连忙跟在值守道士身后,穿过三重大殿,往后面行去。
三都在十方丛林中,是相当尊崇的位置,道门有三都议事的惯例,若遇重大事项,一般要提交三都议事来讨论决定,但因为三都议事只是惯例,而无成文,所以这三个道职也比较尴尬。
碰上蛮不讲理的监院,或者方丈和监院关系很铁,三都就可能被架空,前者比如董致坤所在的无极院,后者比如杜腾会和徐腾龙把持的西真武宫。
但李云河掌控的玄元观则在执行三都议事这项惯例中做得很好,你可以说他胸襟开阔,也可以说他掌控能力很强,玄元观在方丈道职长期缺位的情况下,坚持执行三都议事规则的同时,能够保证贯彻李云河的意志,这就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了。
所以玄元观的三都既有地位又有权力,与很多地方都不相同。
都讲主要管的是经堂这一系的事务,赵然以前当过两天静主,曾经在理论上也是这位叶都讲的下属。
这是赵然第一次见这位玄元观的都讲,这老头看上去很儒雅,穿戴打扮不像是个道士,更像是个老学究,或者说是博学的老翰林。
叶都讲坐在书案后,将手中的笔放下,伸手示意让白都讲和赵然坐在对面,微笑着问:腾鸣怎么来了?又看向赵然:这位是?
白腾鸣道:叶都讲,今日冒昧登门,还请恕罪。这是我龙安府谷阳县无极院都管君山庙的庙祝,赵致然。
赵然起身,恭恭敬敬施礼道:见过叶都讲,我是君山庙的赵致然,以前曾经任过一段时间无极院的经堂静主,说起来也是您的下属,听白都讲提起您老,心中十分仰慕,故此斗胆前来拜见。
叶都讲上下打量了一番赵然,点头道:坐吧,不需那么多礼数。赵致然,嗯,久闻大名了。听说赵小庙祝是华云馆的修士,能来我这里看望我,这是我的幸事。
这话很不好接啊,赵然想了想道:叶都讲说笑了,我主要还是庙祝,修士的身份,只关自身的修行,于公而言,还是要听叶都讲的吩咐。您在道经道义上的修为,足以堪称前辈,正是我们晚辈后进学习的楷模。
叶都讲似笑非笑的问:你这是实话?
赵然点头:确实是实话。
叶都讲道:那我便以前辈的名义说道你几句,好不好?
赵然愣了愣,道:您请说。
既然都入了修行门槛了,就好好把心思都放在修行上你先等我说完,大道千条,你选其一嘛,这个我知道。你说你的修行在于入世,但我以为,道家讲究的是清净淡泊远离尘嚣,入世太多入世太久,都会令道心蒙尘,又如何体悟大道真义?你说是不是?
见赵然开口想说话,叶都讲摆了摆手,道:再者,馆阁不干涉十方丛林,这是总观定下的规矩,你做得越多,触碰这条戒律就越重,这又何苦呢?
话说到这份上,赵然不得不开口了,道:叶都讲,我虽为华云馆修士,但从来没有打着华云馆的名号,干涉无极院的事务。在公事上,一向都是以十方丛林受牒道士的身份行事说话。
说起来,我当初入无极院为火工居士受牒道士,再到静主方主庙祝,都没有入馆阁修行,是个名副其实的俗道。只是机缘巧合,立了些微末功劳,才得馆阁看重,赐以散骨丹,得以正了根骨,成了一名修士。但无论从感情而言从修行而言,我对十方丛林都割舍不下,也愿意为了道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我记得,总观并没有下达过任何俗道入了修行后,就必须辞去十方丛林道职的明文规定。这一点,还请叶都讲明察。
第十二章 郁闷的白腾鸣
听了赵然的辩诉,叶都讲笑了笑,道:你若是当真以馆阁的名义干涉十方丛林的事务,我今日便不会和你这般说话了。你既然是修行需要,但我想,君山庙四万多百姓,也足够你体悟红尘道心了,其他的,还是少管一些,你看好不好?
遇到这么个主,赵然心里有点不痛快。岁数到了这个份上,地位又是一省三都,心里有了成见,再想扳过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此刻说再多都没用,反而容易激化矛盾。
因此,赵然沉默了,不想再多说什么。
见赵然不说话,叶都讲又道:我这番话,你回去再想想吧。转过头来,问白腾鸣:你今日前来,是为了什么事?
白腾鸣笑了笑,道:也没有什么事,就是很久没见叶都讲了,特意过来看望看望。说着,从袖中摸出一份礼单递过去:这是我带的一些小小土产,没什么贵重的东西,还请叶都讲笑纳。
叶都讲接过礼单,扫了一眼,提笔将单子上几样礼物勾去,还给白腾鸣:腾鸣啊,来我这里还那么客气做什么?本来不想收这份礼物的,但看在你也算我的老下级了下不为例吧。贵重的东西就不要给我了,你岁数也大了,将来多积攒一些,辞道回乡后日子也好过一些我就收几件,算是领了你的心意,可好?
白腾鸣很是尴尬:这我都带来了
叶都讲摆手道:带来了还可以再带回去嘛,好了,就这样吧。我今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就不招待你们了。
这次拜见相当的憋气,赵然和白都讲出了玄元观,好半天一语不发,白腾鸣更是脸色铁青。
赵然见他心情很不好,便带着他往青城山别处有名的盛景闲逛,看看景致,散散心。
走到一处无人的溪涧,望着石上的潺潺流水,听着翠林中幽幽鸟鸣,白腾鸣终于缓过劲来,长长吐了口浊气,恨声道:致然,我岁数很大吗?我身体不行了吗?他叶云轩比我还大两岁,凭什么好意思让我辞道回乡?他为何不辞道回乡?
赵然见他开口发泄不满,心底倒踏实了几分,他真怕这位老都讲把身体憋坏了。
也怪我,我不应该跟着都讲你进去的,他对我有成见,所以连累了都讲。
屁话!我还没老糊涂!他这是借你的事来堵我的口!拜帖上没有你的名姓吗?他还装模作样问你是谁?假道学!虚伪!我早就看出来的,这种应过科举的假道学,就不应该往咱道门里钻!
赵然问:叶都讲应过科举?难怪我看他做派模样,不似道门中人,更像个衙门里的大老爷。
白都讲道:说得没错!我白腾鸣这辈子谁没见过?我去见赵都管的时候,去见李监院的时候,他们谁不礼敬于我?谁不起身给我看座?只有他大大咧咧坐在那里,动都不动,连茶都没有,真是岂有此理!若是冯都厨,怕是还要亲手给我泡茶!
赵然顺着白都讲的话附和了几句,让他内心的抑郁充分散发出来,见他心情舒畅了许多,偶尔骂叶云轩的时候还能带出两句笑声,知道他情绪缓解了,便问:老都讲下一步什么打算?
白腾鸣苦笑道:这次算是在你面前丢了面皮,我还能有什么办法?玄元观里我老头倒是认识一大帮人,但能求着办事的没几个,也赖我,总想着自己才干能力都不差,舍不得脸来与人交往
能说出这番话来,倒让赵然对这老头有点刮目相看了,人到了这个年岁,基本上是很固执的,从不轻易认错,老头却能当着赵然这个年轻人的面悔过,真心的不容易。
青城山之行,是赵然主动提出来的,他原本就有应对方案,能不能成功是另一码事,至少不会如白腾鸣这般受一通气。
只是白腾鸣在年轻人面前想保住自家的颜面,坚持要先自己去撞一撞钟,赵然也只好随着他的心意来。如今撞钟没撞好,撞到了南墙上,接下来自然是要按赵然的思路走的了。
老都管消消气,不值当和叶云轩置气,气坏了身子骨,反叫别人看笑话。咱们跟叶云轩比不了地位比不了权势,但咱们可以跟他比比谁活得更久更健康!
哈哈,不错,你说得很对,我老头要每天高高兴兴的,跟他叶云轩比比身子骨,看谁能熬,看谁先熬不住辞道回乡!
见白腾吗心情舒畅了,赵然便开始转入正题:这样吧,咱们先回青城庙,让邢庙祝陪老都管四处转转,毕竟他是地主,知道哪里是好去处。我先想办法跑一跑,我年轻,人家给我气受也不打紧,真办砸了,老都管还可以出面收拾手尾。您觉得如何?
白腾鸣点了点头,看着赵然感慨道:那就有劳你了,我去享几天清福,哪怕最后没有办成,也不算白来青城山一趟,至少风景是看了,美食是吃了。致然,实在不行没有什么打紧的,别硬来。
赵然点头:您老放心,这事儿,硬来也没用不是?对了,给叶云轩的礼物,还送不送进去?
白腾鸣我呸了一声,道:想他的春秋大梦去吧!东西你看着办,给谁都行,扔了也行,就是不给他!
赵然竖了个大拇指:老都讲好样的!
将白腾鸣送回青城庙,嘱咐邢庙祝帮忙好生接待。邢庙祝自是一口答应下来:赵师弟放心就是,白都讲是咱们川省道门的老前辈,我这里自是妥妥的。回头我专门陪着,带他逛逛左近的好地方,若是有暇,干脆我明日陪他去一趟都府
赵然忙道:都府先不忙,若是山上有什么事情,白都讲还要走一趟玄元观,我怕到时候人在都府,赶不及回来。
邢庙祝这种事情见的得多了,一听就明白了:没问题,那就恭祝赵师弟事情顺利如愿以偿!
第十三章 薛知客
将白腾鸣安顿好,赵然换上黄冠修士的法袍,再次来到玄元观大门前。
两位新轮值的客堂道士一见赵然道袍上的三朵火焰,连忙过来问好:这位仙师咦?
赵然笑了笑,道:贫道上午时来过,当时也递了帖子的,不过那是陪着别人来。这次贫道要见你家薛知客,还请通禀,就说君山赵致然求见。
原来如此,还请仙师入内稍候,我等立刻禀告薛知客。说着,又将赵然引了进去。
在熟悉的雅间厢房中喝了不到半杯茶,玄元观的知客薛腾谦就进来了。此君四十多岁,年富力强,位居玄元观八大执事的知客一职,是川省道门十方丛林中的实力派人物。
薛腾谦和赵然见过几回,算是熟人,初次相会是在赵然去年底来玄元观见宋致元的时候,当时赵然住在玄元观的云水堂客房中,因为有宋致元在,得了赵致星禀告的薛腾谦便过来见了一面。
两人真正熟悉是在叶雪关,当时玄元观八大执事去了四位,其中就包括薛腾谦。在宋致元的帮助下,赵然和薛腾谦坐在一起吃了几次饭,相互之间有了了解。
两人之间,一个是省观八大执事级别的知客,一个是县里的小小庙祝,单从职司级别上论起,肯定是没法相交的,宋致元拼命往上拉赵然也没用。真正让他能和这些大佬们坐在一起谈笑自若的,是赵然馆阁修士的身份。
赵然希望在玄元观多一个熟人,多多少少能帮助到自己;薛腾谦认为赵然的馆阁修士身份很给自家长脸,将来或许有相求之处。从纯粹的利益角度来说,相互间都有需要,所以处起来就很愉快,对彼此的印象颇佳,这就是相交的基础。
哈哈,赵庙祝,赵仙师,这次怎么有空闲来玄元观看我啊?薛腾谦一进门,先抱拳稽首,然后拽着赵然的胳膊就往外拉,进了不远处他自家的办事书房内,亲手斟茶递了过来。
不愧是做了好多年知客的,单这份热情,就令刚吃了叶云轩一通憋屈的赵然心怀大畅。
惭愧,一上门就来求薛知客办事,好生汗颜啊。赵然也不客气,开门见山。
有事能想得起来找我,这就对了,这就说明咱俩的交情到位了。你要是不来找我,那我老薛可要跟你说道说道了!
做知客的,就是烟火气重一些,行事说话俗一些,但这种俗法赵然最喜欢了,如叶云轩那种阳春白雪,赵然表示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对了,在叶雪关时,薛知客不是痰多心火旺吗?我回华云山后,请几位同门一起,以天芸豆五花香云叶给师兄泡制了几坛酒,每日喝上一盅,三个月后若不见效,师兄尽管来找我。
赵然从储物扳指中挪出三个小酒瓮,置于桌上。
薛腾谦抱起其中一坛,拍开封泥,凑鼻子上一闻,立马喜道:好香!别说治病了,哪怕不治病,光这酒香,便足感盛情了!
五花香云叶酿出来的,能不香吗?
天芸豆和五花香云叶什么的,赵然君山庙中库存很多,别人舍不得拿来泡酒,他大大咧咧毫无所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