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想了想,自己现在的身份是成东家,所以也没什么不好说的,而且也可以利用柔安郡主的身份,为自家的字幅拔高拔高,涨点身价。

    书画作品就是这样的,字写得好的人实在不要太多,包括身边这位兴庆府大纨绔高衙内,他的字赵然见过,也相当不赖。

    可字写得好,并不一定就能跻身大家之列,其中的关节有两个:一是要别具一格,就是有开创性的东西;二是要有人捧,帮着吹嘘。尤其第二点,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前者。

    赵然自己琢磨过,他的书法水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之所以在这个世界越来越出名,不外就是这两条原因。前者就不多说了,后者最关键的就是捧出来的。

    打开头是于致远帮忙吹捧,然后因为周雨墨的喜好,周府尊也开始捧,至此在龙安府有了名气。

    再然后是赵然由火工居士转道童的那次,周雨墨暗中发力,撺掇师父林法师向无极观索要赵然的字,山间客的名气由此走向更广的范围。

    开玩笑,连馆阁中的仙师都喜好,这字能不好吗?

    再然后,赵然估摸着,周府尊升任一省布政之后,也间接提升了山间客在整个川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名声。

    这次如果能让夏国权贵中出名的才女大美女也帮忙吹捧,那自己的字能卖多少钱?

    别说什么提钱很俗,赵然想要功德力,大部分时候都得靠钱!

    眼前的柔安郡主显然已经沉迷于山间客的字了,那就再加上一把火便是。什么火对女人有效?无疑是故事,尤其是凄美的爱情故事。

    赵然很擅长编故事。




第三十六章 又一个故事
    这位山间客本家姓赵,出生在大明四川省龙安府石泉县,幼时家贫,双亲竭尽所能供养他前往私塾就读

    以励志故事开篇,最能打动人心,也能为全篇增色不少。

    山间客有过目不忘之才,在塾中学业出色,为授业蒙师赞许。只可叹双亲因操劳过度,双双过世,山间客因服丧,只能中途辍学,无法参加县学考试

    听到这里,柔安郡主啊了一声,右手攥住高衙内的衣袖。高衙内趁势将素手握于掌中,暗地里又冲赵然挑了个大拇指。

    双亲过世后,山间客无人照应,其赖以生存的田地被本家族叔霸占,人也被遣送至松藩服役

    柔安郡主咬着嘴唇道了句:该死!

    两军交兵,山间客侥幸生还,一路颠沛流离,后因机缘拜入道院,成为一名火工居士

    柔安郡主不解的望向高衙内:交兵?什时候的事情?咱们都打到松藩卫了?

    高衙内道:应当是六年前,当时咱们破了大明的白马山大阵,可能是有些散军冲得远了。当时松藩那边一片混乱,枢密院至今也无从得知很多战况详情。

    在道院内,山间客虽是火工居士,干的是粗活累活,但却依然刻苦向学,同时苦练书法,渐渐为县中所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山间客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知己

    讲到这里,赵然舔了舔嘴唇,冲高衙内使了个眼色,心说哥们你就不给倒杯茶喝?老子口都干了。

    高衙内正握着柔安郡主的小手心猿意马,压根儿没看到赵然的眼色,倒是柔安郡主善解人意,反应过来后连忙将手从高衙内那里抽回来,羞怒的瞪了高衙内一眼。

    郡主亲自起身,为赵然斟茶,这个礼遇对于一介明商而言,就有些高了。赵然连忙躬谢。

    郡主问:成东家,山间客相识的这位女子,是什么样的人?

    赵然道:听说很美,是大明川省的一位权贵人家之女。此女虽生于豪富,但却不以出身傲人,对此时依旧一贫如洗地位低下的山间客青眼有加。

    川省的权贵人家?那是哪一家?郡主的八卦之心大起。

    事涉当事人版权,而且说人家周雨墨对自己青睐有加,这个说法并未证实,赵然也没脸皮信口开河,于是道:这却不知,毕竟是山间客的伤心事,他平日也不愿意多提。

    哦如此奇女子,真想结识一番。郡主一脸失望。

    赵然继续:二人境遇相差太远,一个是豪门权贵掌上千金,一个是道院扫地做饭的火工,彼此之间连见上一面都很难,所以只能鸿雁传书。但山间客从此更是发奋,只盼能够出人头地,让自己配得上这位女子。

    讲故事要讲究抑扬顿挫的节奏,赵然停了下来,将茶盏中的茶汤饮尽,眼神再次示意高衙内,哥哥给添点水呗。

    高衙内正在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把郡主的柔夷重新握于手心,对赵然完全无视。倒是柔安郡主听故事的心情比较迫切,连忙又亲自给赵然满上茶汤。

    赵然啜了一口,继续开讲:此后,山间客一路发奋,遍览道经道藏嗯,和诗书,在道院中一鸣惊人,以火工居士之身,力拔头筹考中道童,又由道童而转静主方主,终于算是在县中打出了一方天地。

    郡主满脸欣喜,追问:那位女子呢?山间客既然已出人头地,那他们现在可配结良缘了吧?

    赵然苦笑着摇了摇头:并未在一起。

    为何?

    那位女子早在山间客发迹之前,就已经入了道门馆阁,先一步修行去了。这位女子修行天赋卓越,为道门所重,修为一日千里。山间客虽说努力,但仙凡之别犹如鸿沟,如何能够跨越?两人之间,相隔越来越远

    郡主啊了一声,高衙内瞅准机会,再次将柔夷握于掌心。

    其后,山间客灰心沮丧之下,来到他与女子初次相识的地方,建了一所道庙,从此结庐而居。一面赈济百姓,一面思念这位女子。

    故事大体上讲完了,但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拉涨字幅的身价,所以赵然在后面添了一个求字的小故事:我上月遣人去求字的时候,山间客正在饮酒,酩酩大醉之中,还在念诗。他随手作了一幅仍在桌上,让我的人自取。我那位门客见下面押着的还有一幅,便顺眼看了,结果一看之后再也割舍不下,就顺手取了回来——就是郡主屏风上这幅字。

    当着作者的面偷书偷字偷画都是雅趣,当不得偷字,反能增加风雅。郡主捂嘴轻笑,眼神就转向了屏风,喃喃道:这应当便是山间客为那位女子所作,读后只觉柔肠寸断

    忽而郡主眼前一亮,转过身来问赵然:你那位门客去求字的时候,山间客正在饮酒吟诗?什么句子?他可还记得?

    赵然故意打了埋伏,就在这里等着呢,当即轻笑:我那门客是个机灵人,当时觉得好,就记下了。

    说吧,吟诵道: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赵然一遍吟诵,郡主一边飞快的在纸笺上记了下来。很快,一幅温婉的小字行楷便展现在赵然眼前。赵然忍不住赞了句:郡主好字。

    郡主仿佛没听到一般,只是对着信笺默诵原诗。这首诗其实很一般,最后一句还借用了唐人的句子,但有了这个应景的故事,有了人生若只如初见铺衬,立马档次就高大上了。

    郡主眼圈上很快就蒙起一层雾,看那样子又要落泪。

    赵然忙道:我那门客说,山间客已被道门馆阁中人相中,听说拜入了某位仙师门下开始习练道法。郡主勿为其忧。

    郡主轻叹道:但愿山间客能得尝所愿,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高衙内在旁边插话道:成东家,你刚才说,你那门客其实还买了一幅字?你也看到了,郡主对山间客的书法很是喜爱,你那幅字

    不等高衙内说完,柔安摇头制止:高郎君不要如此,能得一幅,已然是成东家相助了。字是成东家辗转千里托人求来的,想必要在拍卖行售卖,这也是好事,能够让更多的人见到山间客的字,让更多的人明白其中的价值。到时候成东家拍卖时,我定到场。

    赵然忽而问:不知郡主收集了几幅山间客的字?

    郡主道:如今已经收集了山间客八幅墨宝,他独创的山间体实在是越看越喜,让人无法释手。

    赵然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把后世那套推高艺术名望的方法拿出来,借用柔安郡主之手,办个独家画展,岂不是好事一桩?

    君不见后世什么个人画展个人书展独唱会独奏会满天飞,凡是能举办一次这种展会的,逼格立马就不一样。

    因道:既然郡主真心喜爱,不如择日将山间客真迹在咱们金波会所一并拿出来展示,办一个山间客个人书法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山间客走近山间客。不知郡主意下如何?

    柔安郡主是真的被赵然的故事打败了,对山间客书法和诗句的喜好可以用沉迷二字形容,当即拍手,喜道:这个主意好,高郎君。

    高衙内慨然道:柔安放心,我必为你办得妥妥的。

    赵然补充道:届时遍邀兴庆府雅好书法的名家名士,赏析书法之余,也可以相互切磋交流。

    柔安喜道:成东家是有智慧的人,想的主意妙不可言,我回去便仔细思量一番,把邀请的名册好好斟酌斟酌。



第三十七章 僧闹
    赵然在三天后的金波拍卖行夏季第十五次拍卖会上,正式推出书画作品专场。

    这次的书画专场,他蓄谋的时间不足,如果比之后世,成色上明显要差得太多。但在这方世界,这一创新型的书画销售方式,足以引来无数艺术品爱好者。

    金波拍卖行的拍卖会后半场就是书画作品专场,汇集了十六幅作品,分别来自大明夏国吐蕃以及西域某些小国。

    在赵然的坚持下,柔安郡主羞羞答答的取出来两幅画作参拍。她的身份摆在那里——深得梁太后欢心的亲侄女,而且的确画工精湛,所以成交价居然也与同场拍卖的两位西夏名师相当,分别拍出二百三十两和三百一十两,一举跻身夏国名画师之列。

    整个拍卖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年崛起的大明书法家山间客的一幅真迹。作品为横幅,长五尺宽两尺,写的是一幅《桃花仙人诗行楷,据说是山间客醉酒后所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诗句直白浅显,甚至大量采用口语,但词句流畅意境清新,其中隐含着的那份疏狂颠散之意,还真有几分仙人醉酒的真义在里面。

    所以书作一经推出,叫价便连创新高,从二百两起拍,被各路权贵富豪争相竞购,一路飙升至一千八百两,才最终由柔安郡主竞得。

    凭良心,赵然这次真心没有安排枪手托价,因此梁兴夏感到很是诧异,表示看不懂不理解成东家的生意经。

    其实道理很简单,赵然是有自尊心的,是要脸的,他是真想看看自己的书法作品能卖到什么价格,所以做不出后世那种找很多人来给自己作品抬价的羞耻事。

    让赵然欣慰的是,这个成交价并非柔安郡主刻意打高,而是通过激烈竞拍达到——喊过一千两之后,仍有五位竞拍者举牌就是明证。

    夏国的文教远远弱于大明,艺术品的追求者和爱好者的数量和财富也远不及大明,所以这次拍卖的行情反馈到了大明以后,应当还会有一个上涨,估计能到两千五百两以上。

    这样的价格,实际上已经把赵然推向了书画艺术的顶级地位,相当于国师圣手了。

    拍卖会后,柔安郡主在金波会所举办了山间客书法作品展,再次将赵然的书法名望推向了新的高峰。

    有柔安郡主出面邀请,高大衙内亲自跑腿,这样的主办阵容让绝大多数被邀请者无法拒绝。因此,展会上,数百名兴庆府最顶层的权贵富豪文人墨客书画名师共襄盛举。

    令赵然有些措手不及的是,前来观展的竟然还有高台寺和戒坛寺两位入了罗汉境的高僧,这二位是出了名喜好书画的雅僧,在夏国书画圈内知名,和柔安郡主也颇多交往。

    赵然知道后,连忙寻了个借口,远远避了开去。他是真不敢露面,脸上戴着的成安面具,比丘境以上修为只要运转法力观瞧,立马就得露馅。

    展会上,有银州豪商想要将这九幅书法作品打包买走,出资一万两,但被柔安郡主坚决拒绝了。按照柔安郡主的说法,该豪商居心不良,明显是想要卖到大明去挣一笔过水钱。

    这个开价很惊人,赵然都好悬没把持住,差点想私下把这位豪商拉过来好好商量一下:大哥,一万银子,别说九幅书法,给你十八幅,你看行不?

    当然,这只是歪歪而已,实际上赵然也不敢这么卖,物以稀为贵,他要是真这么不管不顾一口气拿出十八幅作品售卖,售价立马就会直线下落,根本得不偿失。

    山间客个人书法展举办后的当晚,赵然从郊外悄无声息溜了回来,可刚进会所,就被梁兴夏堵上了。

    成东家,我可在这里等您一天了。

    哟,梁三哥啊,有什么急事么?

    梁兴夏搓着手,难为情道:这事儿本不该来麻烦成东家,可我实在没招了。成东家还记得上个月,咱们在一块儿议事的时候,有个修行的和尚来找我?

    赵然想了想,道:记得,怎么?他为难你了?梁三哥放心,就算是个有修行的,咱们也不惧,如今金波会所可不是谁都能来勒索的。

    梁兴夏道:这和尚倒也谈不上勒索,他是来求主意的。炒作雪莲那一波的时候,这和尚把寺里的救荒钱拿出来炒雪莲了

    赵然一听,忍不住就乐了:这和尚,不好好吃斋念佛,非要跟着学投机,这叫一活该,治的就是这种人!怎么地,还想来咱们金波会所要回去?也找不着咱们呐。不用管他!

    梁兴夏苦着脸道:这和尚不是来要钱的,他是来向我讨主意的,说是一定要让我想个主意,帮他们寺里把今年的饥荒给度过去,否则阖寺上下都得饿死。

    赵然冷笑:这不一样吗?梁三哥你就别管,我还不信了,堂堂修行佛寺,还能真饿死?

    梁兴夏道:这和尚说了,如果没办法,他就要吊死在城门楼子上。

    赵然最烦的就是这种以自家生死相威胁的各种闹,但他也深知,这种闹法威力也是最大的。说到底,这一波雪莲炒作,金波小集团就算不是发起者,也绝对是幕后黑手之一,而且扮演的是终结者割韭菜的狠角色。手底下是绝对干净不了的。

    这事一旦闹大,比如这和尚万一真的拼死一搏,死在了城门楼子上,这还真是挺让人闹心的。是什么事情把一个入了修行门槛的僧人逼得上吊自杀?在这件事情中,金波会所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其他修行寺庙的僧侣们会不会有想法?天龙院会不会出头?

    皱了皱眉,向梁兴夏道:这和尚哪个寺庙的?让他们寺里来领人,跟他们说,不把这和尚领走的话,咱们就去天龙院评理去!

    梁兴夏叹了口气:成东家,我这些天留了个神,找人四处打探过了,这和尚是从贺兰山南麓那边的天马台寺来的。这个天马台寺,确实是穷,而且穷得不是一星半点

    当下,将天马台寺的情况跟赵然详细讲了。

    赵然奇道:当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怎么可能穷成这样?你刚才说,他们方丈是罗汉境的高僧,这是怎么混的?随随便便卖点灵药出去,也不至于这么惨啊。
1...136137138139140...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