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摆了摆手:不过是歇业几日而已?哪里用得着补偿,咱们听高伯父的就是。要歇多久?
高衙内叹了口气:费听庆夏说,至少歇上半个月。
赵然当即痛快点头:没问题,刚好用这个半个月把拍卖行和大宗批发柜台迁到新购的东院去,也不须开封府出具什么劳什子的文书,咱就用搬迁作为理由,名正言顺。衙内可以跟高伯父说,别说歇半个月,半年都成!
高衙内急了:半年可不成,这得少挣多少银子!
赵然安慰他:放宽心,这话也就是表面上的敞亮话,单纯示好费听庆夏罢了。真要是歇半年,李舍人又要央求费听中丞登门了,他要抬高雪莲的拍卖价,离了拍卖行怎么操作?自己办一个吗?等他办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野利怀德恨恨道:看来李家兄弟半个月就能凑足银子,可惜了,让他们熬过了这一关。
熬过这一关?赵然嗤笑,原本嘛还是很有希望的,可如今就难了让拍卖行歇业半个月?这招臭棋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够难看啊!
高衙内和野利怀德在旁边听得晕晕乎乎,大为不解。
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梁兴夏则脑海里灵光乍现,似乎抓到了什么,仔细琢磨却仍旧一片迷雾。他求知欲比较强,当即问道:成东家此话何意?李氏兄弟争取了半个月时间,想必可以调来大笔银子
第三十二章 预期与人心
面对眼前的三个好奇宝宝,赵然不得不详加解释。
咱们拍卖行拍卖的是什么?这是你们第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诸位,货物不是我们要拍卖出去的东西,因为货物并不属于我们,所以我们看重的并非货物本身,而是货物的成交价格,价格越高,我们提取的拍卖手续费也就越多。
那么来我们金波拍卖行竞购大宗货物的人又买的是什么呢?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比如野利小侯爷,你之前拍下来大宛马,这是属于自用的,所以购买的是大宛马本身。
现在说说雪莲,来竞拍雪莲的商贾们,他们买的是雪莲吗?很显然不是,他们买的是雪莲的价格,然后打算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才是他们竞拍的目的。这样的购买目的,我们可以称为炒作,或者投机。
既然是为了炒作,那么炒作的价格是怎么确定的呢?我可以告诉诸位,炒作价格与货值无关,只与预期有关,我预期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炒作的竞价就会上涨,我预期货物可能卖不出去,炒作的价格就会跌。
好了诸位,假设你是一位炒作者,当你听说拍卖行关闭了,接下来的半个月你都无法把货物卖出去,请问,这个时候你对货物价格的预期是什么?半个月后拍卖行重开,你想不想把手上的货物赶紧甩出去?
梁兴夏和高衙内恍然大悟,拍手称妙,野利怀德脑筋比较粗,还没转过弯来。于是赵然进一步解释:小侯爷,如果一朵市价十两的雪莲和一锭十两的银子放在你面前,让你选,你要哪一个?
当然是银子!
为什么?
雪莲不值十两银子。
那雪莲的十两市值是怎么确定的?
在咱们拍卖行竞拍出来的。
很好,现在拍卖行关闭了,雪莲还能换到那么多银子吗?
当然不能。
所以,这就是拍卖行暂时歇业以后给大家带来的预期诸位就等着半个月后拍卖行重新开张吧,我实在无法想象李氏要拿出多少银子来托市。老梁,记得把咱们手上的昆仑山雪莲放到第一批拍卖!
李氏兄弟以为通过暂时令拍卖行歇业的方式,可以争取到筹措银子的时间,殊不知在获得一段时间的同时,却失去了更为重要的人心。
在赵然穿越来的那方世界,这种暂停交易的行为有个名称——熔断。其效果究竟如何,早已为世人所证明,对此,赵然只能呵呵呵呵。
赵然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日子过得很逍遥,白天和这帮纨绔们打打闹闹谈天说地,玩得不亦乐乎,晚上则继续修炼自家的先天功德经和九天玄龙大禁术。他甚至跟在高衙内身后,陪着柔安郡主下了一盘棋。
并非赵然势力,把和一个郡主对弈看得多么多么高大上,他已经跨入修行之中,对世俗权贵什么的真心无感。他觉得有意思的是,每当想到自己的暗桩身份,就格外感到有趣——混暗桩混到如今这个地步,是不是当得上大明头号间谍的荣誉呢?
借着几天略显悠闲的时光,赵然把自己这段时间内接触到的西夏朝堂中有关情报进行了整理,用暗语一连发出去三份飞符。
一份是关于梁太后将还政于小国主李乾顺的相关情报,比如目前进行到了哪几个步骤,共计五条。
第二份是目前西夏朝堂中后族和皇族之间力量对比的分析,比如谁是后族,谁是皇族,谁是中间派,共计十三条。
最后一份是西夏枢密院的相关后勤准备,比如某月某日采购了多少战马多少盔甲,运送了多少粮食多少军士前往白马山战区或是黑水战区又或是甘州战区,共计九条。
东方礼之前曾经跟赵然做过约定,他的任务是把客栈搭建好,并且在有需要的时候,按照打入金针堂的那位谍探要求,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如今金波会所已经成功建立,至今没有收到配合的要求,六个月的期限又早已经届满,他其实已经可以返回了。
赵然自信,这些情报发回去以后,应当是对得起自己作为配属暗桩的身份了,算起来也是超额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待下一位接任者,顺便赚点银子。
金波拍卖行张贴了最新的通告,宣称因为搬迁事宜,故此要歇业半个月。
不出赵然所料,人是会思考的,越是精明的人,其实越喜好探究事件背后的真相。不用劳动高衙内等人去刻意散播小道消息,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已经满天乱飞了。
市场上雪莲的持有者们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恐惧。有的说金波拍卖行惹怒高官被取缔了,有的说金波会所几名东家闹出了无法调和的矛盾而内斗激烈,还有的说成东家因为明商身份被驱逐了,更有说金波会所因缺乏资金几近倒闭
无论哪种说法,都对持有雪莲的商家极为不利,无数人每天徘徊在金波会所的门口,期盼能够打听到一些关于拍卖行的消息,以便决定自己手中的雪莲定在什么价位出手。
雪莲不是金银,其价格本应当由自身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上的供需决定,可如今因为炒作的原因,价格早就偏离了正常售价,完全依靠人们的预期支撑着如此高位。
随着金波拍卖行的歇业,甭管因为什么原因,雪莲的持有者们忽然发现,至少半个月内手中的雪莲无法变现了,且半个月后能否变现也是个未知数,这一认知当即造成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不能变现的雪莲还值钱吗?显然不值!
这就是货币流动性被卡住造成的严重后果。
现在已经不是出不出手的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次拍卖会上,自己能否挤进拍卖名录?自己的雪莲又该定价多少合适?
金波拍卖行的歇业,其后果第一时间反应在兴庆府各大药铺之中,造成雪莲价格的下跌。
歇业次日,在惠安堂济民堂李记药铺回春坊等药铺中,雪莲的水牌价都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天山雪莲的价格受挫最大,零售单价从25两直接下破到18两。
昆仑山雪莲的零售单价也从35两降到32两。
歇业的第三天,天山雪莲跌到16两,昆仑山雪莲跌到30两。
李氏坐不住了,将手上的2万银子紧急动用起来,在各大药铺中托市扫货,才堪堪将价格维持住。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李氏继续扫货。
第七天,李氏投入的2万两银子告罄,天山雪莲价格跌到15两,昆仑山雪莲跌到28两。
赵然正在东跨院指挥仆役整理和布置院子,这所院子是一位细封氏小贵族的宅院,这位小贵族本不愿搬迁——挨着金波会所多好啊,谁又愿意搬走呢?可他挡不住高衙内发力,所以在厚着脸皮免费要了一张会员卡后把宅子腾了出来,当然,金波会所也没有欺负他,按市价补了二百六十两银子。
这就是金波拍卖行的新址,紧挨着金波会所,却又独立成院,刚好符合柔安郡主的要求。
就见高衙内和野利怀德一起进来,赵然打趣野利怀德:野利小侯爷早,怎么还没去白马山吗?
野利怀德嘿嘿笑了笑:且再过两天。之前高衙内管赵然多要了三成金波会所的份子,这并不是他自己要的,其中一成就被他前几天拿出来卖给了野利怀德,作价一千两,等于白送。银子已经入了会所公账,如今野利怀德也是会所的一名重要股东了。
就见高衙内拉着赵然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成老弟,昨日有人深夜前来拜访家父,你知道是谁么?
嗯?
高衙内笑得捂着肚子,好半天没直起身来:是费听庆夏,费听老中丞!你知道他求家父干什么吗?哈哈,他求家父赶紧让拍卖行重新开张!哈哈,哈哈哈哈
第三十三章 僧商
向负责云水堂挂单和尚事务的寮元讨了一壶热水,小沙门竹本小心翼翼的端进僧舍之中,向坐在桌旁的阿斯兰道:师叔,咱们回来晚了,寮元说斋堂已过了饭点,吃食都没有了。
阿斯兰叹了口气,招呼了一声:竹慧,起来吧。把袋子打开,取三个面饼出来。
热炕角落上蜷缩着的小沙门竹慧一骨碌爬起来,把身边的布袋翻开,取出三个面饼放到桌上:师叔,吃完这些,还剩三个。
阿斯兰点点头,一人分了一个面饼,三人就着壶中的热水狼吞虎咽,几口就把面饼吃完。
竹本舔了舔手掌上的面屑,气愤道:斋堂里明明还有吃食,我回来时见有人拎着食盒从里面出来,好香的葱花面
阿斯兰安抚道:咱们既然寄宿在人家寺里,就安生守人家的规矩,既然错过了饭点,便忍一顿就是,大伙儿明天一早再去斋堂用饭。
竹慧嘟囔道:他们就是看不起咱们!
阿斯兰摸了摸鼻子,一阵默然。
竹慧的抱怨阿斯兰何尝不知。他们来自祁连山南路,本寺坐落于天马台山,此地周围都是瀚海沙漠,难有人家,故此香火很是问题。似他们这种来自荒僻之处的小寺穷寺,到了兴庆府这等繁华之地,遭人白眼是常有的事。
因庙无恒产,信众稀少,几百年来,都是寺中长老出外云游,捡到那些无人照料的孤儿,收回山门出家为僧。所以寺中各色人等都有,如阿斯兰就出生于西域小国泽丹,蓝眼珠高鼻梁,一望而知便非中土人士。竹本和竹慧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阿斯兰8岁时在西域故道上流浪,为寺中高僧收养,取了个法号玄恒。只不过阿斯兰没有修行天赋,堪堪入了眼识界,开了名色识别智便再无存进。
快到三十岁的时候,寺中本拟给他开个转换法门,但其中隐藏不小的风险。阿斯兰胆小,不敢尝试,住持无奈,便让他转做俗务。
如今阿斯兰已接手俗务六年,东奔西走,深感营生之艰难。天马台寺听上去很美,可现实却很糟糕,寺中僧众二百余人,仅靠山间开出的百来亩贫地为生,山是光秃秃的石山,周围都是茫茫沙漠,道处偏僻,交通不便,既无佃租,也无院产,更少香客往来,生计极其艰难。
阖寺僧众全靠俗务僧在外奔波,或是化缘或是做些小买卖,挣些银钱以为补贴。
阿斯兰转做俗务僧后,常年在俗世中奔波,自家那个玄恒的法号连自己都快忘记了。
有时候阿斯兰也会很羡慕那些大寺名寺,就比如他们这次在兴庆府挂单的这座龙马台寺,和天马台寺只一字之差,但日子过得却犹如天地之别。
龙马台寺在兴庆府有良田一千二百亩,寺前的大街上有房产店铺十三间,每年田产房租收益两千多两银子。这还不是大头,大头是往来如织的香客们敬献的香火钱!
羡慕归羡慕,但阿斯兰不是忘本之人,他是天马台寺僧众们从自己嘴里省出来的一口口吃食喂养长大的,天马台山再贫瘠,那也是他的家,他唯一能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想办法为寺里多挣些银钱,多拉一些粮食回去。
他至今犹记,那七八个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那是僧众们在外云游时捡回来的孤儿,更是天马台寺传承下去的希望。
这次下山,阿斯兰是到惠安堂送药的,这是一瓶天马台山炼制的乌参丸,一共三粒,总价一千五百两白银,这是十多年来天马台寺最大的一笔收益!
三枚乌参丸的炼制,将天马台山不到半亩地的狭小药园所产灵药耗费一空,为了保证不浪费药材不出废丹,身为罗汉境的龙济大师亲自出手,一次炼丹成功。
这笔生意是阿斯兰机缘巧合下好不容易谈成的,以灵药换取银两,说出去的话在整个佛门中都是不可思议的。收到阿斯兰的飞符传讯,天马台寺方丈住持和四大班首合计了许久,最终拍板答应了这门生意——今年冬天,整个祁连山左近遭遇大白灾,天马台寺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取到银子后,本来阿斯兰是准备购买一批粮食种子和驼羊送回去的,但在惠安堂交割银两的时候,他偶然看到了水牌上的雪莲售价。
十六叶昆仑山雪莲,每朵十六两!一开始,阿斯兰纯当个笑话看,但挡不住药铺的坐堂大夫滔滔不绝的忽悠,从那天起,他就留意上了雪莲。
之后的几天,雪莲售价不断上涨,几乎一天一个样,整个兴庆府都沸腾了,大家争相追逐雪莲,以高价购之,然后坐等上涨,到处都是炒作雪莲发了大财的传奇故事。
阿斯兰忍不住动用宝贵的飞符,将这一状况告知天马台寺,穷怕了的寺中僧众也对此相当关注,连续几次磋商是否购买雪莲的事宜。
等昆仑山雪莲涨到25两的时候,寺中终于同意了阿斯兰的动议,决定加入进去炒作一把,住持在飞符中叮嘱阿斯兰,只要一千五百两银子变成三千两,就立刻售出,宁可少赚也不能贪心,哪怕后面涨得再高,也和天马台寺没有关系。
于是,阿斯兰将银子全部购买了雪莲,如今六十朵雪莲都在他挂单借住的僧舍中。为了保持这些雪莲的品相,阿斯兰还专门耗资3两银子,请工匠制作了一个分层的檀木箱子,专门用于存放雪莲。这3两银子的耗费将阿斯兰等三人在兴庆府两个月的用度花去了大半,直接导致三人陷入困境之中。
当雪莲的价格继续上涨的时候,阿斯兰和竹本竹慧两个师侄每天都掰着手指头计算收益,每晚都兴奋得无法入眠。
可惜好景不长,当雪莲的价格涨到35两的时候,忽然就停滞不前了。
又过了几天,听说金波拍卖行因搬迁事宜歇业半个月。参与炒作雪莲也有一个月了,阿斯兰对里面的门道也算相当熟稔,知道金波拍卖行在这波雪莲行情中的作用,所以他当即就觉得不太妙。
果然,昆仑山雪莲的价格直线跳水,35两,32两,30两,28两,26两
当雪莲跌破30两的时候,阿斯兰就想出货了,可惜跑遍了整个兴庆府大大小小二十多家药铺,他连一朵都卖不出去,哪怕他将价格压到25两保本线,人家也不收!
好在今天上街继续售卖雪莲的时候,他们听到一个好消息,金波拍卖行顺利完成搬迁,所以提前开业,开业的时间就定在后天!
阿斯兰今天算是松了口气,他打算明天就去拍卖行登记,把手中的六十朵雪莲一次出清,拍卖底价就定在每朵26两。阿斯兰祈求佛祖保佑,只要赚1两就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