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郎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川
漕运判微笑着捋着自己的胡须,摇头说:“道长让你先看,你就先看吧,道长还有话说呢。”
花无香这才又把账本收了回来,打开之后仔细看了起来。
她才刚开始看这账本,脸上便满是惊讶之色,因为从账本记载来看,这个矿产当真是肥得流油,虽然投入的资产很大,但是产出更大,这主要是因为朝廷的需求量太大了,加上漕运判解决了他们的销售,直接卖给了朝廷。
因此根本不愁产品的推销问题,占利润可比她的珠宝店大了不知多少倍!花无香看着看着只觉得呼吸都几乎要停止了。
花无香匆匆把账本翻看一遍,而越到后面,账目的收入就越大,因为杨仙茅将赚到了的钱差不多又投进了矿山,进行扩大再生产。
这样一来使得矿产的产量越来越大,而收益也就成倍的往上翻。她将账本看完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对杨仙茅说:“没想到你的矿产这么赚钱,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说着将账本递给了自己的父亲。
漕运判是专门负责漕运的,手中大量的银钱如流水一般进出,所以对钱财并没有像女人那般的震撼。
但是杨仙茅这矿山的收入,还是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他经手的那些财物都是国有的,朝廷的钱财再多,他也觉得不稀罕,而现在的这账本记载的,是杨仙茅个人的收入,全部都是他个人所得。
虽然跟朝廷的巨大额度的钱财支出和收入,没有办法相比,但就个人而言,却又是太让人惊骇了。
有这样的收支,用不了多少年,杨仙茅只怕就会富甲天下,所以看完之后,漕运判也深吸了一口气,将账本递给了旁边的曹舵主。
曹舵主看了之后,也不由得惊骇无比,只是他还弄不清楚,杨仙茅这么做的原因。因为一般商人都将账簿看得很重,轻易不肯示人的,而现在杨仙茅将这账簿拿给他们传阅,曹舵主确实有些疑惑。
他将账本缓缓合上,并没有递给坐在身边的花有影,因为花有影现在正在备考太医书院,他不想让他的思想被其他事情影响到。
大宋小郎中 第763章 未雨绸缪
曹舵主瞧了一眼漕运判,见他也点头,便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对杨仙茅说:“道长,你让我们看这个账簿,应该不是为了让我们流口水的吧?呵呵呵。”
其他几个人,也都跟着笑了,他们当然知道,杨仙茅绝对不是一个喜欢在人前炫耀的人,因为他实在没有必要在人前如此炫耀,但他偏偏这样做了,那就只能说他肯定另有目的。
果然杨仙茅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我想卖掉这个矿产,将这矿产卖给花姑娘,不过我知道以花姑娘的财力可能不足以一下吃掉这个矿山。因此你们两位,尤其是曹舵主,可以注入资金,加上我自己也可以保留一部分资金,我们三个合伙来经营这个矿山,我拿出一半的份额,让两位购买,漕运判你是朝廷官员,直接出面只怕不妥,就由令嫒出面会比较好。”
两人的眼中都浮现出惊喜无比的神色,要把一个下金蛋的金鸡跟别人分享,这恐怕不是谁都能做得出来的。
他们两个之前也知道,杨仙茅的矿产肯定能够赚大钱,但没想到能赚这么大的钱,而现在杨仙茅居然愿意拿出来跟他们两家分享,如何不让他们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漕运判甚至讪笑着说道:“杨公子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杨仙茅正色说道:“当然不是,因为我还有其他的产业要投资,但是我现在没有更多的钱了。所以我必须要融资,等拿到钱之后,我还要投资其他产业,由此一来,就没有办法把全部财力都放在这个上面了,需要你们两家一起合力,来共担风险当然也要共享利润才好。”
原来杨仙茅还有新的产业要发展,他们几个不由得心生敬佩。这杨仙茅当真让人刮目相看,相互看了一眼之后,漕运判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这矿山的五成份额,杨公子准备以多少钱出售呢?”
杨仙茅笑了笑,目光转向了旁边的花无香,花无香不由俏脸一红,略有些羞涩地低下头说:“公子但说无妨。”
她觉得杨仙茅是绝对不会漫天要价的,应该会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
没想到杨仙茅却说:“我想请花姑娘你来帮忙估算,因为你是多年经商的。对金银珠宝估价,应该是相当有经验的,对于矿产这种东西,想必也一定能够说出我们都满意的价格来。”
一听这话,曹舵主暗自松了口气,他还真有点担心,杨仙茅不知轻重的出个价,如果这价格太高了他们吃不下,如果太低了又会觉得自己占了人家的便宜。
但是要想让人准确的估算出一个价,的确有些难为他了。因为他总觉得,杨仙茅在医术上很是精湛。又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这矿脉的消息,然而实际上他未必懂买卖这一行。
现在让自己的女儿来估价的话,对自己这一方,当然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而且从杨仙茅看女儿的眼神,以及把这么重大事情,交给女儿来办,就足以说明这杨公子只怕是对自己的女儿多少有些意思。
若能促成这门婚事,那以后这矿山,不就是自己家的了吗?想到得意处,心中乐开了花,眼睛不时的在花无香和杨仙茅身上来回扫视,心里揣摩着这件事的可能性。
漕运判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曹舵主当然非常明白,顿时抚掌笑道:“太好了,我觉得杨公子的这个提议再好不过。贤侄女,既然杨公子如此看重你,你就帮他估一下价,肯定不会让双方吃亏,一定是很公道的价,对不对?”
花有影抬头飞快地瞟了杨仙茅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她感觉到了杨仙茅眼中火辣辣的神色,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忐忑。
她想不到,杨仙茅居然如此大胆的在自己父亲和旁人面前,火辣辣的看着自己,用目光表达着感情,这让她芳心大乱。不过她到底是经商的。
并且这还关系到花家的巨大利益,尽管他们投入这个矿山,只要价格公允,便一定会赚大钱,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能够太贪心了,必须估算出一个,相对公平的价来。
所以花无香深吸了一口气,腼腆一笑,重新拿过账本,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这一次她看得非常细,每页几乎都要看上个一盏茶的功夫,把整个账本全部看完的时候,差不多花了半个时辰了。
在她看账本的时候,杨仙茅和漕运使,曹舵主以及花有影他们几个,则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对他们来说,现在最不能耽搁的,就是马上要决定的一件,涉及到他们巨额投资的事情。
所以他们几个在喝的时候,并没有打乱花无香的思路,而是任由她自己在一边仔细琢磨账本,而他们几个则默默的喝着,甚至都不说话,就怕打乱了花无香的思路。
终于看到花无香将账本放在了桌上,长舒了一口气,曹舵主这才紧张的望着她说道:“怎么样?估出来了吗?需要多少钱?”
这话虽然也是漕运判心中所想,可是他并没有把这话问出来。因为毕竟是女儿在估算这价值不菲的矿山的价格,自己插话太多,可能会给人一种暗示的错觉。
他不想留下这样一个不好的印象,因此只是摸着胡须微笑的瞧着女儿,其实他心中也异常的紧张。
毕竟这涉及到一笔巨额的投资,在他自己看来只怕他必须要将花家所有的资产,全部变卖之后才足以买下。他现在已经在心中开始琢磨,要怎么变卖自己的田产和产业了。
花无香轻轻地撩了一下稍稍有些散乱的秀发,朝着杨仙茅嫣然一笑,说到:“光是这矿山就我看来,用价值连城也丝毫不为过。整个矿,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但是从目前开采的面积和探测到的大致的蕴含量来看,我觉得整个矿山的矿山的价值,我是说,扣除成本之后的纯利润,至少能够赚到不会少于一百万两银子。
杨仙茅立刻一拍桌子说:“行啊,既然估价是一百万两银子,那就按照一百万两银子来好了,我们就按照这个来占份额。”
花无香赶紧摆着手说:“我还没说完呢,这矿山估计一百万两银子对公司来说太亏了,因为它的价值绝对不止于此。这只是我的保守估计而已,我们是不是该再去找个人,好好看看一番再决定呢?”
杨仙茅一摆手说:“不用了,就这个价,我现在急等着钱用,再者说了,万一开采出来不值那么多钱,那我不就占便宜了吗?嘿嘿嘿嘿。”
花无香感激地笑了笑说:“不会的,我那只是最低的保守估计,正常估计的话,会远远高于这个价,你要是按这个价来折算,那您可能会吃大亏,而我们会占大便宜的。”
杨仙茅摆手说道:“那可未必,你们现在把资金投进来,我拿着这个钱,去投资别的产业,我赚的钱只怕同样能赚到大钱。那时候对于我来说,有了周转的资金,能够赚的利润恐怕比这个矿山还要巨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算是占了大便宜的。所以说咱们就按照这个价来折算吧,不过我要求你们尽快能够把资金投入进来,因为我现在真的急需现钱。”
曹舵主听完之后不由的心花怒放,他刚才也大致看了一下账户,但他心里的估算值,比花无香估算的要高很多。
没想到杨仙茅却认可了花无香,显然只是要这个矿山最低的净值一百万两银子。那简直是真的占了大便宜,就冲这一点,自己砸锅卖铁也得把钱凑上,把这股份给吃下来。
只要一将这股份吃下来,那用不了多久就能连本带利的赚回来了,想不到这顿饭吃的发了大财。
所以曹舵主眉飞色舞的说:“既然杨公子都这么说了,那咱们就听杨公子的吧。”
花无香却连连摆手,说这样的话杨仙茅太吃亏了,不行的,想要重新估价,杨仙茅却摇头说,不用了,就按照这个价,不管花无香怎么说,杨仙茅都坚持不允。
漕运判到底老谋深算,一直不开口,因为他看出来了,这杨仙茅认准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所以也就用不着他再推波助澜了,所以尽管女儿几次朝他使眼色,让他帮忙,他都只是微笑不语。
最终花无香也看出了,父亲是想顺水推舟,拿下这笔大买卖。所以她也只好无奈的苦笑,说:“既然杨公子,如此仗义疏财,我们就多谢了。”
杨仙茅呵呵笑着说:“这话可不对,我可不是仗义疏财,而是我们合伙赚钱,你们得赶紧把钱投进来,这样的话我才能够拿钱去干我需要开发的新行业,赚我的钱呢!这个事情啊,是真的耽误不得。”
杨仙茅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一点,就是想逼着花无香尽快变卖她的珠宝行,拿钱投进来。如此一来,才可以让花无香避开那场可怕的火灾,从而改变她的命运。
说到这个话题,漕运使倒是开口了,微笑着说道:“这一点杨公子尽管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将钱攒够,送过来的。”
大宋小郎中 第764章 连过三关
曹舵主呵呵笑着,瞧着漕运判说:“那咱们两家又如何去分割这五成份额呢,算下来可是有五十万两银子呢,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样吧,我船帮那边的资金只怕动用不了多少,我还得维护整个船帮的运行,而这个投入之后,恐怕在短时间之内无法一下子全部拿回来,所以我只能占两成,你占三成,你看如何?”
漕运判当然知道曹舵主这么说只是想找个借口让自己多占些便宜,他心领神会的点点头说:“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多谢了,你们船帮家大业大,财大气粗,也不在乎这点小钱,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块大肥肉啊。”
漕运判说完这话,几个人都笑了。
商定好这件事之后,几个人吃饭顿时都开心了不少,这一晚都喝的酩酊大醉,甚至连花无香都喝醉了,花无香再三的给杨仙茅表示感谢,直到杨仙茅瞪着眼装生气,说再要说感谢的话就不卖了,她才微笑抿嘴不再说了。
紧接着下来便是变卖产业筹钱的问题,漕运判虽然家产雄厚,但是要想让他一下拿出三十万两银子的现钱,却还是有些棘手的。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他卖掉了不少的商铺,甚至还卖掉了一些田产,当然商铺其中就包括了花有影的珠宝行,这才凑够了三十万两银子。
当得知花无香终于把珠宝行卖掉之后,杨仙茅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至少其中一个目的达到了。
在这一个月里,两家的钱都陆续送到了杨仙茅的府上,而这一个月来杨仙茅也没有闲着,他在着手实施他的第二步生财方案,那也就是贩马。
在大宋的所有的赚钱行当中,最赚钱的当然是走私。因为朝廷非常注重经商,凡是能够赚大钱的行当差不多都由国家来垄断了,包括食盐、酒和茶叶之类的,通通都由国家专营,禁止私人从事这些行当,否则将作犯罪论处。
而在这些长途贩运重要物资的行当中,最赚钱的又是从下辽和大宋之间倒腾,双方缺少的主要是由朝廷专营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赚钱,但是由于违法,所以杨仙茅是不会去碰的,但有一样和这些都不一样,那就是贩马。
宋朝的疆域并没有适合大规模养马的地方,所以宋朝的马非常的珍贵,一般的老百姓即便你再有钱也很难买到马匹。
因为马匹主要被朝廷垄断了,一方面用于军事作战和官府公用,另一方面只有有朝廷背景的人才能私人拥有马匹。
但也正是因为马匹的金贵,所以朝廷才鼓励民间从辽朝和夏朝贩运马匹进来的。
只不过,无论是辽朝还是西夏,都深知马匹对于宋朝的重要意义,因此严格禁止马匹大规模的输送到宋朝,边境对此查的很严。
因此要想从西夏和辽朝大量贩运马匹进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种不容易是针对于其他人而言的,而对杨仙茅来说,则有一条生财的通道,这条通道来自于凌霄尊者的记忆。
由于辽朝和西夏都严禁将马匹贩卖给宋朝,所以从辽朝进口马匹几乎不可能,因此很多人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西边的吐蕃。
但是要从吐蕃进口大量的马匹,同样存在障碍,这种障碍大部分主要来自吐蕃的禁令,吐蕃没有禁止向大宋输送马匹,但也并不鼓励。
因为他们也不想宋朝变得很强大,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安全。这时候的吐蕃已经分裂成了很多的部落,不再是唐朝时期的一统天下。
当然他们还是有一个象征意义的王权在统治着,但这个王权实际上已经没办法控制各个部落的存在了。所以可以从一些并不在意,或者没有跟宋朝直接接壤的吐蕃部落中进口马匹。
而这就需要强大的关系才行,这个关系已经被凌霄尊者构建起来了,他就有这样一条通道,准确的说是他知道有这样一条通道,而这条通道与他有颇大的渊源。
因为对于他这种半只脚已经踏入仙界的人来说,钱财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这应该他是在这之前很多年就已经参与创建的一条通道。
由这条通道进口马匹赚的钱将会是矿山的数倍,这在凌霄尊者的记忆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了,所以杨仙茅准备把他筹集到的钱全都投入到这一条黄金之路中。
一方面为自己赚的财源滚滚,同时也为大宋积攒下骑兵的军力。不过,此去吐蕃路途遥远,而这件事又无法假手其他人来办理。
既然杨仙茅决定亲自打通这条运输线,那就必须要在他通过了太医书院的入学考试之后才行,好在太医书院的入学考试很快就要举行了。
就在花家和曹舵主筹钱买下了杨仙茅矿山的五成股份的时候,太医院的第二次入学考试举行了。
这次入学考试,是从一千人中选五百三十人,杨仙茅再次轻松晋级,只不过这一次他仍然名列第二,而名列第一的依旧是那位左金生。
这让杨仙茅不由的皱了皱眉,而两位郡主却宽慰杨仙茅说,他也就是他老爹在后面撑腰,不然根本没办法跟杨仙茅相提并论的,这样的草包不要去理会他。
杨仙茅笑了笑,也就把这件事,按下不去想了,因为只要自己能过关就行。
而那位左金生在第二次成功晋级之后,十分的兴奋,居然骑着白头大马,披红带彩,好像中了状元似的,在京城四下游荡。
后面还跟着一大帮的家奴耀武扬威,在大街小巷穿行,引来无数人指指点点议论。
杨仙茅正好在街上办事,见到这一幕,当他身边的费淑云和花无香等人告诉他,那马上趾高气扬的纨绔子弟就是左金生时,杨仙茅甚至有些觉得把他的名字跟自己并列在一起,当真是一种耻辱,不过他没有再过多的去计较这件事。
因为他的思维,都主要用在了准备开通贩马通道以及经营医馆和矿山这些事情上,现在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积累了雄厚的财力,才能让自己的腰杆足够硬。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过了一个月,太医书院的入学考试,最后一次会试终于来临了,这一次是从五百个入选考生中,再精选两百人,进入太医书院的外舍读书。
这一次考试进行的很是顺利,当然,这主要是对杨仙茅而已。考试的题量很大,不像复试那样只出几道题,而是有几大篇的题,很显然这一次是要故意考倒大部分人,然后从中选拔真正的优秀者。
至少从出题的角度来看,杨仙茅相信,组织这次太医院书院最终入学考试的人,应该是真正的想选拔人才的官员,因为出的题既全面而又深刻,这些题的确能把这五百人拉开距离,从中挑选出优秀者。
这是最后一次会考,经过杨仙茅的指点,花有影已经连过两关,闯到了第三关,只要这一关再过,他就能够顺利的进入太医书院就读了。
虽然在将来的二百选六十中,他未必能成功晋级,但是这已经足以自傲,也足以让他的父亲母亲脸上生光了。
为此,漕运判对杨仙茅是感激涕零,当最后一次会试即将来到时,漕运判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款待杨仙茅,希望杨仙茅在最后关头,能再指点一下自己的儿子。
这次吃饭的座位还是按照惯例,由自己的宝贝女儿花无香坐在杨仙茅的身边。而在这之前,他们的钱早已经凑够,送到了杨仙茅手中。
他们当然不知道,杨仙茅要筹措巨资,用来开拓一条黄金通道,从吐蕃贩运马匹。他们知道的,只是杨仙茅把矿山的巨大利润拿出来一半让给了他们。
因此,漕运判他们对杨仙茅心中是充满了无限感激,好话也不知说了多少箩筐。
坐下之后,当然少不了又是一顿感激。接着还需要感谢的,当然是在杨仙茅的提携之下,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的过了两关,进入第三关。
花有影这两个多月里,在杨仙茅的精心指导之下,医术可谓是突飞猛进。特别是对一些,他以前根本接触不到的医学理论,在杨仙茅精心挑选教导之下,已经悉数掌握。
只要把这些道理弄通,学会举一反三,杨仙茅相信,在最后一关的考试中,他也应该能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考入太医书院的。
果然正如杨仙茅所料,在最后一次考试中,因为涉及到的题量比较大,又比较全面,而杨仙茅已经对花有影进行了针对性的指点。
特别是医学理论角度,让他背了大量的精辟的论述,使得花有影终于挤身于二百名行列之中,进入到了太医书院。
杨仙茅当然也成功晋级,只不过这一次,他依旧是名列第二,而第一依旧是那位三司副使的儿子左金生。
左金生连续三次考试都拿了第一,有点飘飘然,简直跟科举的连中三元一样了,兴奋的他,再次敲锣打鼓披红戴彩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上百个家奴,浩浩荡荡在大街小巷间游荡,简直跟状元游街似的。
毕竟他老爹身居高位,放在其他的人身上又干哪里敢去这样做?所以大家也就只能睁眼闭眼的任由他胡闹。
大宋小郎中 第765章 上面有人
老百姓除了看热闹之外,知道内情的都嗤之以鼻,两位郡主和费淑云还有花无香等人依旧安慰杨仙茅。不过见到杨仙茅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沮丧的神情,她们才知道杨仙茅早已经将这件事置之度外了,但是她们不知道的是,杨仙茅之所以要参加太医书院的大考,其实是针对两位郡主而来。
现在既然他已经跟两位郡主拉近了距离,而且两位郡主还在杨仙茅失意的时候安慰他,这就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接下来就等着水到渠成。
但他知道这个过程不会太短,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有信心也有耐心去等待。
在这些日子里,每五天举行一次结社,在药香社中谈论医术,相互考教,早已经使得两位郡主对杨仙茅倾慕不已,只是杨仙茅一直还没感觉到。
她们的这种仰慕,一会变成爱慕,一会又变成钦佩,也就是说,在她们眼中,自己还只是一个才学值得敬仰的人,而不是一个为之动情的人。
这让杨仙茅有些纳闷,按理说女孩子对于才子是很容易陷入情网的,可是这两位郡主似乎对此免疫,到底是怎么回事,杨仙茅不得而知。所以杨仙茅只能花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慢慢去探究和改变。
最终太医书院的入榜学生名单终于公布了出来,随后三天举行入学仪式。
这一天杨仙茅和花有影准时来到了太医书院。这还是杨仙茅第一次进入太医书院,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书院可比他在吴越国的太医院要繁华宽阔得多。
这里不仅有藏书阁,有对外的医馆,甚至还有各种文娱活动的地方,包括踢球这种在宋朝非常流行的球术,杨仙茅却没有任何兴趣。
他带着花有影将整个太医书院转了一圈之后,差不多就到了开学典礼的时候了,于是一起来到了书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