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郎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川
这声音林子雄一听,就知道是开封府衙门同知,姓张。分管税收,只听他说:“余提举,今天把你叫来,是因为有点事情,想跟你商量。”
接着听到余提举的声音说:“不知道同知大人有什么吩咐?小的一定照办。”
张同知嗯了一声,却没有马上说,还是沉吟了半晌,这才缓缓说道:“是这样的,我那个不中用的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也不给我省心,所以我想早点给他娶一房媳妇,让他有个人管,就不会在外面野了,但是这娶媳妇啊,总是要花不少钱,你是知道的。我那儿子整天花天酒地,我这点俸禄全都被他花得差不多了,哪有钱再去替他筹办婚事呢?哎,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会让我头疼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林子雄一听这话不由心头一凛,这张同知话中的话意思,明显在索贿呀,他不由顿时怒火中烧,但是心头的怒火却被紧张所替代。
自己如果探听到他们的秘密,会不会被杀人灭口?不过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看看究竟会怎么样,这之前要把他们的话牢牢记住。
就听得余提举陪着笑说:“这个简单,张同知,您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嘛。这样吧,我开矿也赚了点钱,这孩子的婚事就由我来包了。这婚事、办新房和聘礼,总共八百两银子左右,我这就托人给您送来,你看如何?”
张同知的声音顿时充满了喜悦,频频点头说:“好好好,你可帮了我的大忙啊,多谢多谢。”
余提举陪着笑脸声说:“应该的,应该的。”又说道:“我这矿山的税款可是每每让我心疼啊!谁知道朝廷会拿这些税款去做什么!我听说好多税都是拿去赔给了契丹,——我们堂堂大宋竟然如此窝囊,这钱要是用于朝廷,我也就认了。可这却是拿去赔给那些契丹人,每每想起,我的心头就是气,哎。”
张同知当然心领神会,微笑说道:“是呀!这个任谁都会很生气。但是生气归生气,朝廷的这个税还是要交的,但是我会看在你忠心爱国的份上,再给你打打折扣,交一些就行了,你们做生意也着实不容易的。”
余提举不由大喜,说道:“多谢大老爷,那小的就先告辞了,即刻回去,马上让人把钱给您送来。”
不知身在何处的林子雄听得全身发冷,这两个人居然公然索贿行贿,还以减少税收为交换条件。
但是林子雄在气愤的同时,又在想如何才能把这件事禀报给皇帝,而且最好是抓贼抓赃,可是现在自己的身子动弹不得,也不知道身在何处,该如何来抓脏呢?
正在他焦急的同时,身后伸过来一次手,无声无息的点在了他后脑之上,林子雄顿时昏了过去。
点昏他的当然就是杨仙茅。这之前杨仙茅每日里就蹲守在这同知的屋顶探听消息。
因为他从凌霄尊者的记忆中已经知道了,这余提举会向张同知行贿,但是那是几年之后才爆发的事,他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端倪。
果然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听到张同知跟他的妻子商议给儿子娶妻的事,同时费用让余提举来承担,他妻子还说,人家未必肯。
而张同知似乎很有把握,杨仙茅立刻就明白了,于是他立即去找到了监察御史林子雄,将他点昏之后,趁着张同知不在屋里的时候,将他放在了书房的一个柜子里头。
于是林子雄便听到了这所有的事情,当然杨仙茅就在林子雄身后的角落里蹲着。这柜子挺大,容得下他们俩个人。等到张同知离开书房之后,他便将林子雄点晕,然后带着林子雄从容的离开了张同知的家。
以杨仙茅现在的武功修为,要进出根本不会武功的张同知的家里,那简直是易如反掌,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动向。
杨仙茅将林子雄带到了外面的一处角落之后,才把他点醒,然后自己又迅速藏了起来。林子雄醒过来,茫然不知为什么自己会在这里,但是随后发现手脚都可以动弹,立刻高兴起来。
他已经隐约猜到,很可能有人已经知道这张同知贪赃枉法的事,于是故意把自己带去听整个经过,林子雄四周看了看,没有见到那个神秘的人物,于是立刻离开了那里。马上要去准备人手,来个抓贼抓赃。
余提举回家之后,马上筹钱,要一下拿出八百两银子,他也没那么多现钱,待到把钱凑齐之后,他带着几个家丁抬着沉重的箱子前往张同知家,他却不知道身后已经有了尾巴。
余提举带着人挑着那些银子来到张同知的内宅,在书房坐下,打开箱子,清点给张同知看。张同知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而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不一会儿就冲进来不少人,却正是衙门的弓手和捕快,而当下有两人身穿官袍,正是监察御史林子雄和他的同僚。
林子雄不住的冷笑,指着张同知说道:“好啊,你们两个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贪赃枉法,你们还有什么可说?”
张同知和余提举都很紧张,不过随即就镇定下来,赶紧掩饰说,这钱是他们交的税款,没有什么贪赃枉法的事。
林子雄冷笑说:“你以为你这样就能隐瞒过去吗?告诉你吧,刚才我跟我的同僚就藏在你屋里的这柜子里头。你们刚才说的话我们全都听到了,之所以等到现在,就是来抓贼抓赃的,你们就等着,蹲大牢吧。”
一听这话,张同知和余提举顿时面如死灰,作声不得。
很快,朝廷的处罚就下来了,张同知和余提举两人都被撤职查办。由此以来,余家在京城也就彻底的完蛋了。
大宋小郎中 第761章 通过就好
那伤还没养好的儿子,也因为父亲的倒台,被平时吃吃喝喝欠了不少债的债主们围着讨要欠款,而余有侠又因为无法偿还高利贷手脚都被打断了。
杨仙茅成功拔掉这颗钉子之后,心情很是舒畅,而现在已经到了过年的时候了。
大年三十,一家人其乐融融。正月间,包括曹舵主和漕运史等人都来拜年。对于杨仙茅来说,除了必须去拜年的几家之外,其他人他都免了。
因为他需要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指导花有影上面。过了正月十五就举行太医书院的初试了,必须确保花有影顺利度过这次考试,因此杨仙茅便更加紧迫了,花有影除了白天在费神医那里学习之外,晚上基本都在杨仙茅的医馆里读书。
费神医对花有影也改变了态度,开始重点栽培他,因为经过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发现花有影很有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考试,在费神医的眼中的确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能否通过考试,只有有希望的人他才会重点栽培。而现在,花有影就属于这样的人了。
这些日子,杨仙茅他们的药香社,还是每五天举行一次结社,轮着做东,每次结社时,杨仙茅都并不会故意的出风头,而是,适可而止,但尽管如此,两位郡主都还是得益非浅,对他也更是敬重。
杨仙茅发现,她们也仅仅是敬重而已,两人并没有任何对他心生爱意的迹象,杨仙茅知道一切都要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郡主更是如此。
正月十五过了之后,果然便是太医书院的初试。
因为一旦考入太医书院就有一定的概率可以做官,因此吸引了天下无数的郎中和医者的兴趣,参加京城的这次考试的有近万人,来自全国各地,其场面之雄伟,丝毫不亚于科举考试。
这上万人就是为了争夺最终的两百个名额,而两百个中又只有六十个能够入关,这比例非常小。但是每一个郎中似乎都有一种说不定自己就走运了的想法。
都希望能够成为这两百人之一,最终还能以六十人的身份胜出,因此都来参考,当然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通过,但是也还是想来试试看,还可以寻亲访友,增长见闻。
这近万人的考试地点,都安排在共聚考场。整个考试的过程,跟科举如出一辙,唯一不同就是内容。
杨仙茅和花有影也都参加了应试,三天之后,初试的结果出来了。当然没有具体的分数,只有两百人的入围大名单。然而出现了一件让杨仙茅意料之外的事,那就是他仅列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是一个叫做左金生的人。
跟着杨仙茅一起来看榜的还有花有影和他们宿舍的人,花有影看见自己也入围了,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是能入围已经让他兴奋无比了,只在那里呵呵呵的傻笑。
看到杨仙茅,列在左金生之后,两位郡主都不住的冷笑,费淑云也愤愤不平,说道:“看来,这太医书院的入学考试,还是有人搞鬼,这登徒子居然能拿到第一。”
杨仙茅有些好奇,问道:“这个左金生是谁?”费淑云回答道:“他爹是三司副使左钱通。”
杨仙茅一听便顿时明白了,三司副使相当于是朝廷管财务的部门,权力非常大,手中更是是掌握着天大的实权,如果不考虑左金生他本人的医术水平,单单从他父亲的这个身份,总让人朝那方面去琢磨。
也不清楚他究竟是靠自己的实力,还是靠父亲的关系?当然对杨仙茅个人而言,他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他得到了华佗神医的青囊经之后,自诩在医术领域里头,应该没有能超过自己的。
当然,那说的是医术,考试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因为评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卷的人。而这又不像一加一等于二的答案一样肯定。
主观上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比方说自己遇到的是一个很苛刻的考官,而左金生遇到的是一个比较宽松的考官,各自评卷,那么自己的得的分就比不上左金生了。
因此杨仙茅笑了笑,说道:“只要能通过就行,何必在乎名次呢。走吧。”
两个郡主板着脸嘀嘀咕咕在说话,她们尽管已经压低了声音,但杨仙茅还是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内容。药香郡主的话说的是,这件事要告诉父亲,而白芷郡主说不要说,不然假如伯父追问为什么要替杨仙茅说话,一解释起来恐怕就会知道她们跟杨仙茅结社的事。那伯父未必会高兴的,反而节外生枝,既然杨仙茅都说了,不要在乎名次,通过就好,那也就不要去多生是非了。
杨仙茅心中赞叹,这位白芷郡主做事冷静,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杨仙茅回到医馆,这之前跟着来的伙计,早已经飞奔跑回去,跟老太太禀报了这件事,唐氏很是高兴,早已经吩咐家人,准备了一桌上好的酒宴,要给干儿子庆贺。
见到杨仙茅回来,高兴的挽着他的手说:“我的儿,你不仅金榜题名,而且还拿了个第二,可是为为娘脸上争了光啊,一得到消息之后,左邻右舍都来祝贺,你瞧瞧这送来的东西,都快堆成小山了。今天晚上咱们自家庆贺,明天我再在酒楼那边,宴请左邻右舍,你意下如何?”
杨仙茅满脸兴奋的对老太太,微笑说道:“全凭干娘做主。”
当晚酒宴摆下,正准备吃的时候,前面的伙计跑进来禀报说,门口来了几个人,自称姓史,是老太太的婆家人,是过来叩谢大恩的。
唐氏皱了皱眉,望向杨仙茅。杨仙茅马上明白了,史老头他的儿子被讨债的人打断了腿,但是却也没有后话了,史家很快就明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只怕就是杨仙茅从中做的手脚。
所以他们才开始明白,这个年轻的郎中,其实有着通天的本事,就算他们没有如此肯定,但是肯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来攀上这门亲戚,以后才有靠山。于是一家人都跑过来叩谢。
杨仙茅对这一家很不感冒,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毕竟他们是干娘的婆家人,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好了,于是叫刘冬雁陪着老太太去门口,看看怎么回事。
唐氏听杨仙茅这么说之后,便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在刘冬雁的陪同下来到门外,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回去,说道:“行了,打发他们走了。他们是听说,你考试得了第二,前来庆贺的。说是就算不认他们这个亲戚,那当成是街坊邻里来庆贺也是应该的。”
顿了一下才又说道:“我听他们这么说,想想也就罢了。其实他们一家人,除了嫂子的嘴巴太毒,令人厌恶之外,其他人倒也不算太过份。”
杨仙茅知道唐氏心地善良,这么说可能就是心中,对史家多少有些原谅了,于是便微笑说:“是否认他们干娘自己做主,不过我跟这家人不待见,所以懒得见他们,干娘自己处理就好。”
“干娘知道,来来不说这些,咱们接着吃饭。”
一家人又举杯换盏,开始说笑饮酒,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杨仙茅的铁矿终于开始开采了,漕运史和曹舵主两个人帮忙从中运作,一条线都已经搭好。从采矿运输到卖给朝廷,全部都已经安排妥当。
当源源不断的煤矿运到京城,卖给朝廷,然后当大把大把的银子送到杨仙茅的面前时,杨仙茅自己都惊呆了。
不过,因为采矿在宋代,完全是手工作业,挖掘能力低。尽管这个矿山基本上是露天矿,直接开挖就行,但在没有火药、机械采掘设备的情况下,完全靠手工,需要的人力非常多。
然而开采的效果,又不尽如人意,由于开采量不够,费用又比较高,所以送到杨仙茅面前的钱,相比后世的矿老板来说,那简直是相去甚远。
但是对于杨仙茅来说,已经算得上是日进斗金了,而且这种钱,基本上不需要他去费劲巴力的思考和经营,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到自己家中来,简直跟天上掉馅饼没什么两样了。
老太太唐氏看见每天送来的一箱箱的铜钱,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一个劲的夸赞杨仙茅这个干儿子本事高。
杨仙茅却在心中说,若不是干娘你是财神月如意修成正果,投胎转世为人,这才克服了五弊三缺,保住了钱财。要不然这些钱都会是过眼云烟,我是留不住的。
过了些日子,杨仙茅算了一下矿山的月收入,大概也就一百两银子。这对于其他人来说,那已经是了不得的一大笔财富了。但是对于杨仙茅来说,他还是不太满。
因为这样的财富,在两位郡主面前,那简直是九牛一毛。要想靠这点钱,就去跟郡主求亲,无异于是惹人笑话,他必须要真正达到富甲天下才有可能。这样与郡主并列才不会觉得寒酸。
就现在郡主对他的感觉来看,杨仙茅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他必须要尽快使自己富强起来。在宋朝赚钱跟其他朝代不一样,在宋朝会赚钱能赚钱,是一个男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
大宋小郎中 第762章 更大的计划
宋朝是历朝历代中最讲究发展商业的,所以也是最为富足的时代。也正是因为太有钱了,才养了一大堆没什么用的官员和一大堆没什么用的兵。
现在杨仙茅就必须要通过挣钱这条路来证实自己,以便赢得两位郡主的芳心。杨仙茅想到了他放在禹州的那两笔巨款,有一笔放在了翠香楼,还有一笔放在清风道观的那个神秘的夜叉女的肚子里。
这两笔钱可都是数额及其庞大的,在此之前,他没想过要把这些钱财运到京城来。因为那个时候,他还不能够留住金钱。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掉了,所以他才搭起了这个念头。
幸亏当初走的时候,他已经给清风道长和翠香阁的老鸨都约定好了,就是防着将来一旦解决了五弊三缺的问题,调用银两比较方便,还不用自己亲自跑一趟。
不过这么重要的事,他当然不能委托其他自己信不过的人,唯一能够托付的就是刘东雁,这丫头跟自己生死与共,最适合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杨仙茅把刘东雁叫到了自己的屋里,跟她说了这件事,刘东雁听了杨仙茅的这个安排之后,当即拍胸脯表示,她一完成任务。
两人商定用女扮男装回去运这批钱财,但是杨仙茅还是觉得不妥当。因为涉及到的钱财太多,所以还是让刘东雁再到京城找一家镖局,并且让他们派最精锐的力量一同前往。
这件事刘东雁办的很妥当,她很快找到了一家实力雄厚的镖局,按照杨仙茅的要求,全部着便装,前往押运这批银子回来。
送走刘东雁之后,杨仙茅的心中着实有些担忧,不过,一切倒也顺利,因为事先有了约定的信物,所以很顺利的就取到了,因为这两家主人都见过刘东雁,知道她是杨仙茅的贴身丫鬟,所以也都信任她。
加上京城镖局的护卫,一路上该打点的打点,该武力解决的当然也不手软,所以有惊无险地将这一大笔银子,全部平安的押回到了京城。
当白花花的银子摆在杨仙茅面前时,他忍不住心花怒放。因为他一直担心这笔钱,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五弊三缺,而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消失殆尽。没想到却能够顺顺利利的到了自己面前,看来这还是自己认的这位财神转世的干娘起到了作用。
这一来一回,也就到了杨仙茅要参加的太医书院第二次会试的时间。
这一段时间里,杨仙茅依旧每天给花有影辅导,同时每隔五天就跟两位郡主她们在一起结社,杨仙茅并不着急,他需要给郡主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
毕竟能够让她们心动的人太多太多了,她们需要的不是优秀的人,而是最优秀的人,杨仙茅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需要的是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展露自己,而这并不是一两次就能达到目的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杨仙茅知道现在需要宁静致远的这种态度,因为他觉得这两位郡主都不是轻易上钩的人,也不会因为一些并不算得上是绝顶的才能就对他托付终身。
杨仙茅当然不会把这大把的银子放在家中。钱就是要拿去生钱才叫钱,不然跟石头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杨仙茅将大把大把的银子投到了他的矿山上,用来扩大生产,使得它的日生产量翻了好几倍,这样一来,他的盈利当然也就翻了好几倍。
除此之外还余下了一大笔钱,他决定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从凌霄尊者的记忆之中知道了一件事,就在这两年之内,京城会发生一场火灾,而这场火灾,正好就是在花无香的珠宝行那一带。
记忆之中并没有关于花无香是否在那一场大火中香消玉焚的记忆。但是,却有那一次的火灾造成上百人惨死的样子,因为火灾发生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多人根本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已经陷身火海。
尽管不知道花无香是否也在其中,但杨仙茅还是决定未雨绸缪。不过要想让花无香放弃珠宝行去做别的,这还真需要一番计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杨仙茅需要大量资金用来启动其他的赚钱项目。他脑海中的这样的项目多着呢。
不过,要想说服花无香转行,杨仙茅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从这目前来看,花无香的珠宝行还是很赚钱的,她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说法,而放弃这么赚钱的行当。
要想让她放弃,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一个更赚钱的东西来吸引她的注意力,让她自觉的卖掉珠宝行,去投资别的更赚钱的行当。
杨仙茅能想到的,或者说他手里面能够用来让对方心动,并且足以使她放弃珠宝行,转而投资的行业的就只有他的矿山,这个矿山,现在可谓是日进斗金。每日赚的钱,杨仙茅有自信,远远超过了珠宝行。
而且在凌霄尊者的记忆中,这样的矿山不止一处,而且都是若干年以后才被人发现,申报开采挖掘的。
杨仙茅就算放弃这座矿山,他也可以去开采其他同样赚钱的矿山。所以对他来说,不仅没有损失,而且还可以进行融资,引入大量的资金扩大生产,只有大量的钱财投进矿山之中,才能大量的产出。
就像养鸡场,你要想得到更多的鸡蛋,只有养更多的母鸡,而要养更多的母鸡,当然就要花钱去买,你的钱不够,当然就要去融资,让别人投资进来,有钱大家赚才是正道。
于是这一天,杨仙茅在江边酒楼摆了一桌宴席,把花无香姐弟,还有他们的父亲以及曹舵主都请来一起吃饭。
这几个人不知道杨仙茅怎么突然想到要宴请他们,不过,他们隐约猜到,杨仙茅肯定有事要与他们商量。但是不管他们怎么打探,杨仙茅都只是微笑着告诉他们,到时候来了便知道了。
这几个人都到齐之后,杨仙茅才带着小丫鬟刘东雁入席。刚上桌,杨仙茅并不着急着开口,而是告诉他们说先吃饭喝酒,等到酒足饭饱之后再说。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吃的都高兴的时候,杨仙茅这才开口说道:“我这次请你们来是想让你们看一样东西。”
随后,他朝站在身后的刘东雁招了招手,刘东雁立刻拿过一本厚厚的账簿,递给了他,杨仙茅将账簿托在手中,扫了一眼众人说道:“这个账目,是我矿山的账本,每日的进账出账,盈余成本,全部都在这个上面,你们先来看看再说。”
随后他将账本递给了坐在他旁边的花无香。
花无香的位置是曹舵主安排的,他让漕运判坐在了杨仙茅的左手,然后让她女儿坐在了杨仙茅的右手,父女两人一边一个。
而他自己则坐在了漕运判的身边,杨仙茅对这个安排并不迟疑,倒是把花无香弄得俏脸绯红,谦让了几次,曹舵主只是不许。而她又见到杨仙茅微笑瞧着她,并没有说别的,于是便听从了这个安排。
现在杨仙茅将账本递给她,虽然她是坐在杨仙茅的身边,但是父亲也是坐在杨仙茅的另一侧。他没有将账本先递给父亲,反而先递给自己,其中的深意花无香天资聪慧,便早已经感觉到了。
只不过她不知道,这是杨仙茅针对她个人的,还是其他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对自己有好感,来故意的讨好自己,那只怕其中的深意,就让人想起来面红心跳了,所以花无香面含羞涩的接过了账本,便又递给自己父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