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我就不显摆了,最大的破绽还在纸上,但不是这些文字,而是钤印,”徐景行从容的指着扇面左下侧的一枚钤印道:“这是一枚‘董玄宰’的朱文印,从外形看跟真品毫无二致,但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端倪。”
“什么端倪”杨寿云急忙追问。
“您找一枚放大镜来。”
一旁的小姑娘杨玉洁飞快的跑出去找了一柄放大镜过来递到徐景行手里。
徐景行笑着摸了摸小姑娘大的脑袋,然后直接将放大镜递给杨寿云,“您仔细看那个‘董’字的右下侧的边框,正版的边框那一段是完全断裂的,而这幅扇面上的则是似断似连,您是经验丰富的大书家,经常使用印章,肯定明白其中的不同。”
杨寿云半信半疑的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了好几分钟,然后又翻出一本《古字画钤印大全》找到董其昌的钤印,来来回回的对比了两分多钟,这才半是懊悔半是钦佩的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注意观察就不难做到,”徐景行谦虚到。
“说的轻松,一般人谁能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别说一般人,就是那些个专门研究印章的专家也不见得能注意到这一点,”杨寿云摇摇头,忽然好奇的问:“对了,你刚才并没有使用放大镜,是怎么注意到这点破绽的”
“呵呵,我的眼力比较好使啊,您也知道,我是习武之人,视觉比常人敏锐的多,别说这样的常规印章,就是那些微雕作品,我也不用放大镜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真的”
“这又做不得假”
“倒也是,”杨寿云呵呵一笑,“这么说,你在古玩鉴定方面也有一套”
“那倒不是,其实我的鉴定功力跟您差不多,都是仗着自己在书法方面的特长冒充鉴定师,不过我的记忆力也不错,看过不少古玩鉴定类的书籍,能记住很多理论知识,这样结合我的书画功底就能避开绝大部分的雷区了。”
“咦你的意思是,你在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杨寿云眼睛一亮。
“咳咳,都说书画不分家,在我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对我而言,书法本身就是绘画艺术的衍生品,我都是抱着绘画的心态和理念去搞书法创作的。”
“了不起,真了不起,年纪轻轻的就能想到这一点,难怪你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这么高,”杨寿云击掌赞叹,毫不掩饰
第1101章 胡开文
杨寿云的抗打击能力还是挺强的,苦笑两声之后转身从柜子里又取出两个卷轴,一横轴,一立轴,尺寸都不小,其中立轴是绢本画,横轴是纸本画,相同的是画的都是山水,而且都是董其昌的款,留的也都是“董玄宰篆书朱文印”。
看到这两幅画,徐景行更加无语了,因为这两幅画同样是赝品,而且模式跟上一幅画差不多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画工都很一般,但题跋和落款等书法内容都挺逼真,显然出自同一人或者同一批人的手笔。
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杨寿云老同志吃的这么闷亏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是连环子母亏。
这次不用他多说什么,老杨同志自个儿研究了几分钟后就一脸灰白之色的摇了摇头,“真特么丢人,被同一批人用相同的手法相同的道具连续骗了好几次,白活了这么多年……”
看着杨寿云那憋闷又懊恼的表情,徐景行满心同情的同时又忍不住的有点想笑,毕竟这老头儿之前还一幅牛皮哄哄的模样,没想到转眼间就变成了落汤鸡。
不过笑是肯定不能笑的,不但不能笑,还得安慰:“您也别太难过了,在书法方面您是专业的,但在骗人方面,人家才是专业的,人真要铁了心的骗您,您就是再专业也会上当,这年头,被骗的高智商和专业人士又不是您一个,以后留神一些就好。”
“以后没以后了,”杨寿云摇摇头,将三幅画和一幅扇面抓起来撕吧撕吧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以后还是安安静静的写我的字好了,再也不沾这玩意儿了,坑太多,水太深,真后悔没听玉洁爸的劝告……”
徐景行还真被杨寿云的举动给小小的惊了一下,要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这么坦然的接受被骗的现实。
这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在被骗了以后,很难在第一时间接受现实,就拿古玩行里那些个买到赝品的玩家举例,如果徐景行对他们说他们手里的物件是赝品,他们的第一反应只会是质疑徐景行的鉴定结论,有素养的拿着物件就走了,没素养的会直接开怼,甚至破口大骂。
这样的例子真的多不胜举,不说私底下人们看不见的那些,光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就有许许多多,被专家揭穿之后,那些受害者不但不肯接受现实,反而拼了命的跟专家打嘴仗,质疑专家的鉴定结果,拼命的举例子说自己的东西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是真的等等。
为啥还不是不甘心,不甘心接受被骗的事实,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之所以被骗,绝大部分是主动被骗的,赝品就在那儿摆着,是他们自己心甘情愿的掏钱买下来的,像杨寿云这种被人设计下套被骗的人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已。如果他们承认自己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却是一件赝品的事实,就等于承认自己的眼力不行、智商不行,这就如同让一个男人坦然承认自己下边不行一样,是千难万难的。
再举个例子,那些个被骗去搞传销的人,他们不知道传销不好么他们不知道传销赚不到钱么当然不是,其实绝大部分传销人士都清楚他们干的不是什么好事儿,之所以依然要干,无非是叫了钱了,不甘心就此离去,就跟输了钱的赌徒一样想着把本钱从别人身上捞回来。
所以说,杨寿云能如此坦然的接受被骗的现实,接受自己在专业领域被人打败的现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有几个人会果断干脆的撕掉花小几百万买来的赝品画连一张假钞票都舍得不撕掉才是人之常情。
就算是徐景行,估计也做不到如此果断。
当然,现在的徐景行也不会吃这么大的闷亏。
撕掉那些古字画后,杨寿云果然不再谈什么古玩不古玩的了,只谈书法,末了苦笑道:“本来还想着送你一幅我的珍藏来着,结果,哎,丢人了,这样吧,我这儿还有几块老墨,送你两块好了,那些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墨,但肯定是好墨。”
书法家么,天天跟笔墨打交道,自然最清楚什么样的墨才是好墨,杨寿云说是好墨,那墨就算不是老墨,品质也一定非常高。
能用一幅自己写的字换两块好墨回来,还真赚了。
当然,也只是小赚而已,因为墨锭这东西是消耗品,只有被使用掉才能将它们的价值体现出来,摆在家里收藏那是极大地浪费和无知,所以,墨锭的市场价一直不算高,就算是真正的老墨也不值多少钱,还没老宣纸值钱呢,除非纪念意义极高的墨锭才能卖出天价,比如说乾隆御制的那些顶级墨锭。
但那种纪念意义比较重的老墨锭非常稀少,一般情况下落不到杨寿云手里。
所以,估计杨寿云说的那些墨锭,应该是普通的老墨。
果不其然,杨寿云从箱子里取出来的墨锭是六块老徽墨,油烟的,正面雕着一些风景,还刻着一些填金的阴文楷体字,以及手刻的篆书印章,看图案和文字,应该是徽州的一些风景,最关键的是边款落款人是胡开文。
&nb
第1102章 丑书家
聊的投机,肯定要一块吃个饭,反正杨寿云家里暂时也没别的人,老伴儿早早走了,儿女都忙着工作,只有杨玉洁一个小姑娘需要照顾。
所以到饭点的时候,五人一块下楼,在小区外面找了一家清净的粤菜馆坐下,一边轻声闲聊一边吃,这个时候聊的内容就比较杂了,总不能只顾着他们两个人痛快而忽略乐了顾安仁俞一楠以及小姑娘杨玉洁的感受。
如此一来,气氛更加和谐,毕竟在坐的除了小姑娘杨玉洁之外都是活跃气氛的好手,就算不用特意去暖场,也能把气氛烘托的恰到好处,何况三个老人本就是熟人,交流起来更加放松随意。
然而在他们快吃完的时候,一个五十来岁模样的中年人探头朝徐景行这桌瞅了瞅,然后远远的招招手:“杨老,您也在呐。”
杨寿云抬头看到对方的瞬间,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而那中年人见状讪讪一笑,没有过来凑热闹,只是赔着笑道:“那您继续,不打扰您聚餐,回头再聊,”说着话,目光从徐景行几人身上扫过,然后才转身离开。
徐景行注意到杨寿云的神情,大致猜到了什么。
果然,杨寿云轻叹一声:“之前给你看的那副横轴就是从他手里收上来的。”
“要不要揭穿他如果操作得当,甚至有机会挽回一部分的损失,”徐景行低声笑问,语气显得很轻松。
事实上,这种事情对他而言却是不算什么难题,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对方的钱全部骗过来,挽回损失什么的,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说个最简单的方式,弄一幅赝品画卖给对方,交易的时候释放一个障眼术直接从六识层面蒙蔽对方,使得对方以为那画是万中无一的真品,再然后坐等收钱就可以了,甚至于,他都不用显露自己的真面目,能让对方到死都想不明白怎么就被骗了,也不会知道是谁骗了他。
当然,他也就是这么一说,并没有心思真的帮杨寿云讨这个公道,而杨寿云显然也没有心思去找这个场子。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在古玩行里就这么个规矩,一般打眼吃药踩地雷了自认倒霉就好,只能怪自个儿眼力不行经验不足。
这种陈旧的规矩在新型的商业社会中显得有些不合情理,可是古玩这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商品,说的书面一点就是特种商品,特种商品自然有特种的规矩,就如同食物类商品一经出售概不退换一样,这古玩也是如此,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你在退还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把真品给调包了,如果像普通商品那样七天包退,卖家保准亏死。
只有在情况比较特殊的时候才会算后账,但就算算后账,卖家一般也只会退一半的成交额,想全部拿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杨寿云的鉴定能力一般,但好歹也是个老首都人,算是半个行内人,还是懂那么点规矩的,自然不想给自己找那个麻烦。
徐景行见杨寿云拒绝,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将那个中年人的面容记在心里。杨寿云以后不再接触古玩这类玩意儿,可他却不同,他还想在古玩圈里混呢,万一哪天再碰到对方,最起码心里有数,知道对方是个什么货色,就算不会上当受骗也不至于在对方那儿浪费时间。
在不知道对方是骗子的情况下交流了那么久,结果一看货全是赝品,那多膈应人,浪费时间也是浪费,不,在他眼里,时间比金钱更值钱,有的时候宁肯损失点现金,也不愿意跟那种骗子打交道浪费时间。
只是他还真没想到,他这么点小心思很快就派上用场了,他很快就会跟中年骗子再次碰头。
现在么,他只想陪杨寿云爷孙俩以及顾安仁老两口好好的吃顿饭。
一顿饭吃的宾主皆欢,约定好下次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后才恋恋不舍的散伙儿,临分别前,徐景行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白玉雕的小猴子给杨玉洁戴在脖子上,那是他刚刚完成的玉雕作品,是一件题材和造型都很普通的生肖挂坠,正好杨玉洁小姑娘属猴,挺般配。
当然,说普通,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那生肖猴挂坠在徐景行眼里挺普通,可在普通人眼里就很不普通了,先不说别的,只说材质,虽然是白玉,没到羊脂玉的级别,可也接近羊脂玉了,在白玉中是比较高档的存在,玉质细腻油润,只是没有羊
脂玉那种柔和温暖的质感,跟羊脂玉相比显得稍微有些白了。
但就算那样,也是绝对意义上的中高档和田玉,而且因为那料子是籽料,市场价比同等品质的山料和山流水料要高出一截,多了不敢说,几万块钱还是值的。
再加上徐景行的手艺,那么一件小小的生肖猴挂坠卖到十万块钱并不算很过分。
杨寿云虽然不是玩玉的行家,但毕竟是文化人,也在古玩行里厮混过,基本常识还是有的,再加上在书法鉴赏方面
第1103章 吓人的朋友圈
其实不光书法圈里有丑书家,美术圈、古玩圈、雕刻圈、娱乐圈甚至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都有这么一批人。
这些人扮丑的方式各式各样,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出名,然后赚钱。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名气就等于现金,举个例子,娱乐圈里那些个天天炒作绯闻的女星们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们甚至都把自个儿都炒作成了“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人尝”的烂货,整天背着那样一个坏名声在聚光灯下强颜欢笑,图的是啥还不是曝光度
而曝光度几乎就等于是现金,走个秀出席个开业典礼什么的,几十万几百万的就到手了,这捞钱速度跟那么点坏名声相比实在有点微不足道。
从某女星一把掏出八个亿的壕气,就不难想象得到名气带来的利润有多可怕了。至于以前积攒的那些个烂名声,谁在乎实在不行还可以洗白,一次洗不白多洗几次,反正有钱,随便拿出点来就能召集一大堆的水军来洗地。
当然,这种事情做的多了,民众只会越来越反感。
但是架不住那些想出名的人实在太多,人一多,总能想出一些新鲜的扮丑招数来吸引大众的眼光。
比如说娱乐圈里刚开始那些年,也就炒作一下绯闻而已,可现在再看,那炒作的招数不要太离奇了,什么粉丝互掐,什么状告老东家,什么出柜然后辟谣,什么耍大牌后反转,什么争夺c位后又情同姐妹,再加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人设,真能让人看到眼花缭乱欲罢不能。
所以说,说到底,还是一个“利”字在作怪。
可是,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人家在没有犯法的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你又能说点什么
有的时候想一想,甚至还挺同情那些个人。
但理解归理解,徐景行是万万不能接受那种行为的,出名可以,但绝对不能以装疯卖傻扮丑卖丑的方式出名,因为那毁掉的不只是个人的名声,还有整个行业的名声。
举个例子,自从那些个“丑书家”横空出世以后,“书法家”这个词也变成了贬义词,甚至于连“书法”这个词的含义也变了,有的时候都不太好意思跟人说自己也是搞书法的,因为一说到书法,大众会最先想到那些个丑态百出的“丑书家”,时间一长,这个行当可真就臭不可闻了。
说的严重点,那些个“丑书家”砸掉的不光是他们个人的名声,还砸掉了整个书法从业者的饭碗。
所以,对那些个害群之马,徐景行向来是非常鄙视的,你追求自己的利益可以,但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砸掉大家伙儿一块吃饭的锅。
只是出了鄙视之外也没别的好办法,人家想要扮丑卖丑,他怎么阻止
别说他徐景行无官无职,就算是杨寿云这样的行业领头人碰到那样的情况也没什么好办法,如果对方是协会内部的人,最多也不过是将对方开除出协会罢了,如果对方不是协会的人,杨寿云能做的就是暗自叹息或者在朋友同行面前吐槽两句,就如同现在这样。
徐景行跟着吐槽几句之后挥手告别,开车带着姥姥姥爷两人返回南池子大街。
路上,俞一楠有点紧张的问:“景行,有没有想起什么来”
徐景行苦笑一声,摇摇头,“什么都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