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所以几个嘉宾瞬间愕然。
好在此时此刻的镜头在大屏幕上,没有对着他们。
不过徐景行的观察力强,发现了杨小茗之前的异常,所以猜到这是导演的安排,顿时就明白了导演的意思——这是要顺着他营造起来的氛围提升节目效果。
嗯,原因么,自然是因为他刚才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且鉴定的正是一只铜炉,虽然是一只赝品铜炉,但他的点评确实有点独辟蹊径的感觉,正好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此时此刻,紧接着把重量级的国宝派上场,能极大的提升观众的兴奋度和期待值。
最关键的是两件宝贝都是铜炉,都宣称是宣德炉,而且点评的主角都是他这么个年轻但颜值高、实力强的生面孔,点评的方式还都那么新奇、独特,这话题性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还显得连贯,观众们在听到那些有点晦涩的理论知识时接受程度也会比较高。
另外一真一假两只宣德炉这么一比
第1032章 再来一下
“当然好奇!”
徐老太太用激动地语气回答道,老太太可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的好奇,因为老太太本身不是外行,明白宣德炉的鉴定难点在哪儿。另外老太太这些年一直找人做鉴定,而且找的都是那种相对比较专业、权威的鉴定师,可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这让她明白宣德炉的鉴定难度之高。
可现在,这只宣德炉却被徐景行这么个小年轻鉴定出来了,并且得到了权威们的一致认可,当然会觉得好奇。
不光老太太好奇,连一些个只打听到只言片语的专家们和收藏爱好者们也挺好奇。
另外现场那些个比较懂行的观众同样好奇。
所以徐景行的问题也是许多人的问题。
徐景行则笑了一笑之后,用手指在铜炉的耳朵上轻轻的弹了一下,然后道:“就是这么鉴定的。”
“什么”徐老太太一脸茫然。
观众也一脸茫然。
只有嘉宾席上的几个嘉宾们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毕竟在刚刚发现宣德炉这一特性的时候,他们也是满脸的懵逼。现在好了,轮到他们装逼了。
“听声音,”徐景行则再次轻弹炉耳并且提示到,等现场安静下来之后又弹了一下。
这下子,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了,包括观众在内。
当然,不得不赞的是嘉宾席上那只高品质的话筒,那可是首都卫视特意找来的,是导演所能搞到的收音效果最好的话筒,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徐景行这轻轻的一弹。
而效果自然是无与伦比的,现场的所有人都被震住了,好几秒钟后还保持着那种落针可闻的寂静,直到嘉宾席上的韩振刚轻轻鼓掌,那些人才反应过来,跟着鼓掌,掌声哗啦啦的响起来,非常热烈。这可不是礼貌性的鼓掌,而是蕴藏着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激动,因为徐景行轻轻一弹所发出的轻鸣声实在太美妙了,那种轻轻柔柔但后劲十足的嗡名声放佛能挠到灵魂深处一样让人无法自拔。
其实不光观众激动,连徐景行本人也有点意外,因为这声音通过音响系统播放出来以后,那种效果比单纯的自然效果更美妙,要不是他知道内情,一定会怀疑这是事先录好并且被美化过的特效音。
连徐景行都感到意外,这效果自然是无与伦比的。
“再来一下——”
这时,台下有观众兴奋的高喊道。
有了这么个胆大的观众开头,其他观众也跟着起哄。
杨小茗见状也跟着笑道:“徐老师,您就再给大家伙儿演示一下好了,说实话,我本人也没听够,因为这声音简直太美妙了,让我想到了天籁之音这个词,放佛这个成语就是为这个声音创造的。”
徐景行笑笑:“这可不是什么天籁之音,而是古代匠人们与艺术家们共同的智慧结晶,是创造力和执行力结合的产物,当然,这声音跟天籁之音一样好听。”
天籁之音的本意是指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鸣、泉涌、水流、雨滴等等自然而然生成的声音,是天然的存在。
可宣德炉不是天然的造物,而是匠人与艺术家们共同创作的艺术作品,所以徐景行说宣德炉所能产生的嗡鸣声不是天籁之音。
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之后,他示意观众安静下来,然后再次轻弹炉耳。
一下不过瘾,还连续弹了好几下,让现场这些人几乎沉醉其中,跟着就
第1033章 两个捐赠人
秘而不宣不等于就一言不发。
徐景行不愿意在观众面前讲诉修行方面的内容,但却可以讲一些能讲的内容给观众听,只要能取信于观众就可以了。
所以他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这不是什么秘密,”说到这里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这个小技巧一般人无法使用,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没有练过传武,对传武也了解不多,但了解传武的观众应该知道传武的核心是各种发力技巧,我弹击炉耳的使用,用的是一个蜻蜓点水一般的巧劲儿,很快,很轻,指甲跟炉耳一触即收,但又需要将力量完全施加在炉耳上。”
“嗯,说的再通透一些,大家都知道声音的发出和传播事实上都源于声源的振动,而我用手指弹击炉耳,炉耳发生振动,这声音也就出来了,但诀窍在于手指与炉耳的接触时间要尽可能的短,最好在炉耳振动的开始就离开炉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手指对振动的阻挡,因为炉耳的振动幅度非常小,手指跟炉耳接触的时间稍微长那么一点点,炉耳的振动幅度和频率都会大幅下降,所以最好保持一种能将力量传递到炉耳上但又不阻碍炉耳震动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只有我们这种习练过传统武术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额,徐老师,您说的也太离奇了吧,”杨小茗有点尴尬,因为现在是一个讲科学的时代,人们对传统的东西都保持着最大程度的怀疑和摒弃,尤其是传统武术,早就被人骂成了“舞术”,几乎没有人再相信传武的杀伤力,更别谈那些核心性的东西。可想而知,当这期节目播出以后,会招来怎么样的骂声。
徐景行笑笑:“这是事实,”却没解释太多。
杨小茗也不多问:“感情您还会武术呀,真是多才多艺。”
“都是被父亲逼着学的,现在想想,挺感谢他的。”
“那您的父亲有没有到现场来”
“没,他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很抱歉。”
“没关系的。”
“好,咱们继续,关于这只宣德炉,我还有几个问题要向徐女士请教。”
杨小茗确实专业,转移话题转移的非常自然,不生硬,不刻意,但效果很好,三言两语就把话题的焦点从传武那边扭转过来了,甚至让人觉察不到转移话题的痕迹。
回到徐老太太身边,杨小茗甜甜一笑:“徐奶奶,据说您打算把这只珍贵无比的宣德炉捐献给首都故院,有这么一回事儿吗”
“有的。”
“您舍得吗”
“说实话,有点舍不得,但是这样的好东西应该被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有能看到,不然就太自私了。”
“真佩服您能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
“呵呵,刚开始我也没这样的想法,但小徐老师捐献《鹊华秋色图》的事迹启迪了我,要说佩服,我更佩服他,毕竟他年纪轻轻的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不像我这样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没那么多想法了。”
“呀,您太谦虚了,您跟徐老师都是我们的榜样,哎,你们还都姓徐,感情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难怪都这么有魄力。”
“过奖了过奖了。”
“真没有过奖,一般人真没您两位这样的气度,真的,这种国宝级的文物异常珍贵,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能毫不犹豫的捐赠出来,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以问一下,您在捐赠这只珍贵无比的宣德炉时是怎
第1034章 火烧
捐赠仪式结束,节目继续,第三位持宝人登场。
可让徐景行诧异的是,这第三位持宝人竟然也是熟人,是那位从潘家园随便买了一只涂金宣德炉的王海平。
这王海平出场不稀奇,可问题是按照原计划,王海平会在节目快结尾的时候登场,会在徐老太太之前做个铺垫,可现在王海平的出场顺序却大大的提前了,被安排在第三位,徐老太太之后。
不用想,这肯定是导演的安排。
不过这效果还真不错,连续三件宣德炉登场亮相,而且各有特色,真真假假很容易吸引观众,同时还能更好的推动节目氛围。
王海平登场以后显得很轻松,甚至有点小嘚瑟,还很骄傲的向台下的观众挥手致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个大明星出场了,单手拎着那只涂金的宣德炉就来到嘉宾席前,把炉子往台上一搁,然后挨着跟嘉宾们握手问好,跟参加什么聚会似得一点都不紧张。
杨小茗也不急,等王海平嘚瑟完才把他喊过去完成流程式对话,比如说询问这只宣德炉的来历等。
等轮到徐景行他们这些个嘉宾发言的时候,韩振刚似笑非笑的问:“你说你这只炉子是从潘家园买来的,我能问一下花了多少钱吗”
“嗨,不多,也就八百块,”王浩平满不在乎的回答道。
“八百块是不多,但我还是想问问,你为什么会选它”韩振刚笑着继续问。
“看着顺眼呐。”
“就这”
“就这。”
“那你知不知道这只宣德炉到底是个什么档次的存在”
王海平闻言,挠了挠头,露出一丝不太好意思的笑容:“这个,应该是赝品吧小徐老师说是让我登台做个反面教材,因为这只炉子非常有个性。”
“哈哈哈,小徐老师说的没错,这只炉子是非常有个性,但是不是反面教材,嘿嘿,让小徐老师给你解释一下吧,”韩振刚哈哈一笑,把炉子推到徐景行面前。
徐景行咳嗽一声,笑道:“我第一眼看到这只炉子,感觉跟你一样,也是看着特顺眼,但是吧,当我拿到手里,看到炉子表面那一层金晃晃的金粉时,差点被闪瞎喽,”说到这里用手指在炉子表面搓了一把,然后将手指在摄像机前展示了一下,上边沾着一层淡淡的金粉,同时解释道:“这是手段很拙劣的涂金工艺,很薄,很浅,而且从这金粉的细碎程度和均匀程度来判断,一定是现代工艺。”
王海平咧咧嘴:“我明白您的意思,这是一只作假手段非常拙劣的现代工艺品,对吧”
“我说的是这一层涂金,”徐景行笑笑,“但如果把这一层涂金层去掉,那又当别论了。”
“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炉子是老物件,只是有人在外边涂了这么一层金粉而已,虽然不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但很显然,这一层金粉误导了包括你在内的绝大部分人,就算是我和身边这几位嘉宾,在看到这一层涂金层的时候也下意识的认定这是一件做工拙劣的赝品,但是——”
“但是什么”王海平忽然紧张起来。
“但是吧,就像你说的那样,看到这只炉子的第一印象是顺眼,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还是我之前提到过的美学观念,咱们普通人就算不具备美术鉴赏能力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看到好看的东西会有一个直觉的反应,这只
第1035章 火里重生
“尤其是能够被称之为宣德炉的铜炉,耐高温的特性尤其出色,一般温度的火焰是伤不到它们的,烧过之后等它冷却,再用纱布一擦,跟新的一样,都不带变色的,更别说变形甚至损坏了。”
“真的”
“千真万确,这一点可以问问其他几位嘉宾,实在不行可以做个小小的试验。”
“那么,请问王先生,您愿意让徐老师帮您除去这只炉子表面的涂层吗”杨小茗问。
王海平早就高兴地合不拢嘴了,听到问题跟小鸡啄米一样不住的点头:“愿意愿意,太愿意了,”一边说一边搓手,显得很紧张,之前的轻松和嘚瑟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杨小茗点点头,招呼工作人员登场,将一样道具搬上台来。
这些道具自然是事先准备好的,因为在场的嘉宾和主持人早就知道了这只宣德炉的真面目,是导演特意安排了这么一出大戏,只等王海平点头。
至于被蒙在鼓里的王海平会不会同意,那其实无所谓,王海平同意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些道具正好能派上用场;如果王海平不同意,那也没什么,继续录节目,不过就是少了这么一个话题性比较强的环节而已。
此时王海平答应下来,徐景行也就不客气,离开嘉宾席来到那堆工具面前,带上防护面罩,将那只涂着金粉的宣德炉放在架子上,打开喷火枪对着炉子灼烧起来。
当然,他灼烧的手法很讲究,火焰基本上都是一带而过,不会一个劲儿的对着一个地方烧,那样的话,就算这只炉子是真金铸造的也会被烧化。
随着火焰均匀的灼烧,这只宣德炉的温度逐渐升高。
感觉差不多之后,他关掉喷火枪,用夹子夹着滚烫的宣德炉迅速塞进早就准备好的水桶中,水桶里装的是冰水,两者一接触,“呲”的一声冒出大股大股的水蒸气,浓密的水蒸气瞬间将徐景行淹没,好几秒钟后才逐渐散去。
等铜炉冷却的差不多了,徐景行才将其提出水面。
这个时候的铜炉已经差不多露出了真面目,黄铜色的外皮看上去很是大气,只是表面还残留着些许金粉没有掉落。
毕竟是现代工艺喷涂上去的,想一次性的祛除,那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徐景行早有准备,又拿起一把高压水枪对准那些残留的金粉开喷,一圈下来,那些金粉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只铜炉这才完完全全的显露出原本的真面目。
再用纱布一擦拭,铜炉立刻变的干干净净,一点火烧的痕迹都没留下,更没有变形损坏,放在镜头前用3d抓取技术跟原本的影像一对比,除了颜色上的变化外,其他方面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同。
这一幕让台下的观众连连鼓掌,他们可算是开了眼界,因为这么多鉴宝节目中也就这里能看到这种别出心裁的鉴定方式,看起来可比中规中矩的鉴宝节目要有意思多了。
这个时候,王海平都快高兴傻了,这可真是打草搂兔子,本来只是想上节目撞撞运气,没想到随便买的一只赝品路子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件小精品。王海平就是再怎么外行,也能看出此时此刻这只黄铜色的炉子不是凡物。
不过王海平最想知道的还是这炉子值多少钱,因此激动又忐忑的问:“小徐师傅,这炉子能卖多少钱啊”
“这个问题最好由周老师来回答,周老师在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