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全球战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混吃等死

    “胡闹来人啊,快快备轿,算了,吾自己跑着去吧。”

    兴华宫虽然在宫城外,但到底距离也不是很远,朱由栋跑了大概二十分钟,也就迅速的赶到了。然后他就看见老魏在那里气势汹汹的指着李恩的鼻子痛骂。

    “行啊,长进了啊,李公公,招呼都不打一声就上慈庆宫闹事知道这里住的是谁吗小爷的父亲母亲小爷的弟弟妹妹你是胆儿肥了还是怎么的小爷你也敢惹”

    “嘿嘿嘿,魏公公,哪有的事。咱家再怎么大胆,也不敢惹小爷生气啊。这不是慈庆宫的掌事王安刚刚在东厂招了么。说是慈庆宫有几个选侍和不少内侍都参与进了离间千岁爷和小爷父子感情的事情里。所以,咱家也只是想来把这些人给提到东厂去问询而已。”

    看着魏忠贤在那里把堂堂司礼监掌印太监当孙子训,颇有历史本位面上九千岁风采的样子,朱由栋的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一次自己在战场上大胜,在政争上大胜,看来手下的人都有些膨胀了先是袁可立想要帮温体仁抓礼部尚书的位置,然后是装孙子装了这么久的魏忠贤露出了本性

    行百里者半九十呢,自己以后当了皇帝都可能被人干掉,更何况现在还是个太孙

    “魏忠贤”

    “啊哎哟,小爷您总算过来了,您快看看吧”

    “跪下”

    “啊”

    “孤让你给李公公跪下”

    满脸不解的老魏跪下后,朱由栋亲自给李恩作揖“恩公,吾的下人不懂规矩,以下犯上,得罪了。恩公请放心,此事吾一定给你一个交待。”

    “小爷言重了,奴婢是什么人。怎么敢要小爷的交待魏公公也是一时心急,不当事,呵呵,不当事的。”

    看着脸色明显舒缓了的李恩,朱由栋也是松了一口气。然后他抵近李恩,轻声的说道“这个事情,到王安为止,不要再闹了。”

    “是,小爷,奴婢明白了。”

    1612年4月10日朱由栋回京,并于当日组织阅兵式献于御前,一时燕京百万军民,皆为为国死战之勇士落泪。并为大明诸军镇之军容而震撼。

    4月20日,礼部尚书郭正域暴毙于家中。次日,慈庆宫掌事王安不慎落入水井中亡故。

    之后不久,皇帝下旨,斥责前段时间上书要求皇太孙好好念书的众臣,更有都察院两名都御史率领部分言官继续对其弹劾。故而被斥责的众臣如杨涟、左光斗等不得不上书请辞。至此,东林党在朝堂中的力量近乎被扫荡一空。

    五月初一,皇太孙朱由栋再次离京南下。在临行之前,朱由栋给自己的每一个手下都亲笔提了七个字行百里者半九十

    朱由栋是潇洒的拍拍屁股走了,但是给北京城留下了一地鸡毛。

    这里面最惨的就是慈庆宫的朱常洛了。

    从郭正域自尽,王安被抓走开始。朱常洛直接闭门谢客,在慈庆宫里谁也不见,日常最喜欢和选侍们为爱鼓掌的活动也完全终止了,茶饭什么的也用的极少。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多月,连万历也看不过去了到底还是自己的儿子啊。

    然后万历便将朱常洛叫到了自己身边。

    父子二人屏退左右后,万历道“怎么,还没想通透”

    “哎父皇,儿臣,儿臣真是”

    “哎。”看着精神萎靡,才三十来岁就两鬓斑白的朱常洛,万历长叹了一口气道“朕以前对你关心、教导太少。所以有些事情,朕都已经转换过来了心态,而你却没有。”

    “父皇”

    “自古以来,这皇帝和储君的关系,是极难相处的。在这里面,最难的,是储君。朕十岁即位,感觉还不明显。但张先生和母后当年给朕的哎,总之,这储君呢,你说不做事吧,皇帝会认为你没用,将来不能承担国家重任。你做事吧,皇帝又觉得你野心大,迫不及待的想上位如栋儿这样折腾的太孙,按照常理,好像是该稍微抑制一下。所以,你们以为朕会想着暂时削弱栋儿的权柄,然后就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是,你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那些能够独掌大权,极为强势的帝王身上。比如说,唐太宗,本朝太祖、成祖什么的。而朕,可不是那样的帝王啊。

    本朝自仁宗以降,这皇帝慢慢的再也无法独掌权柄。很多时候,朕被文臣们欺负得只有一个人在宫内生闷气。朕这个皇帝,受到的限制太多了朕自问自己的手腕还算不错都是这个样子了,要是你以后继位,那可怎么应付得了那些臣子

    所以,栋儿抓权,尤其是抓军权,其实朕是乐见其成的。这是为了我朱家的千秋万代着想。朕从未大权独揽过,自然也没有想要把一切都收拢掌控的想法。你们啊,完全用错了心思。”

    看着仍然沉默不语的朱常洛,万历暗暗摇了摇头“且放宽心吧,你要记住,栋儿现在羽翼已成,强行的压制他,若是让他真的狠下心来反击,说不得国家就要大乱。这孩子我是看明白了,就是属犟驴的。你得顺势引导,千万不要强按着他低头他终究还是讲孝道,讲亲情的。所以,以后只要你对他的种种行事安静的旁观,朕万年之后,你这个皇帝只会比朕前面四十年做得轻松、开心很多”




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
    便是到了这里也是没完的,吴大夫趁此机会找到李公子,说你家没男人种田了,不如把田全都卖给我吧。看,吴家的土地又扩张了。然后吴家又用前面的手段免去田赋。又有更多的钱贿赂里长,然后,再然后总之,刁民发家致富,良善之家被欺压得失去一切。这便是田连阡陌者诸科不与,室如悬罄者无差不至

    当然,这也不算完。这吴大夫家本来就有田有钱了,又通过各种手段免去了赋税和差役。这家里的财富要不了几年就滚起来了。这时候,吴家一方面可以出点钱修桥铺路,遇到灾年可以搭建粥棚。由此,原先被他欺压得家破人亡的,反而要去依附他,成为他的狗腿子。这时候,他就可以彻底把甲首、里长抛在一边,直接和县令打交道。成为县令也必须客气对待的乡绅。

    便是到了这里也是没完的,吴大夫趁此机会找到李公子,说你家没男人种田了,不如把田全都卖给我吧。看,吴家的土地又扩张了。然后吴家又用前面的手段免去田赋。又有更多的钱贿赂里长,然后,再然后总之,刁民发家致富,良善之家被欺压得失去一切。这便是田连阡陌者诸科不与,室如悬罄者无差不至

    当然,这也不算完。这吴大夫家本来就有田有钱了,又通过各种手段免去了赋税和差役。这家里的财富要不了几年就滚起来了。这时候,吴家一方面可以出点钱修桥铺路,遇到灾年可以搭建粥棚。由此,原先被他欺压得家破人亡的,反而要去依附他,成为他的狗腿子。这时候,他就可以彻底把甲首、里长抛在一边,直接和县令打交道。成为县令也必须客气对待的乡绅。

    “殿下,诸位。黄册存在的意义,是让天下户口清晰明了,以此为凭,国家可以正确的收取到各种赋税,可以合理的抽调农夫接受徭役。如此,国家运作便能持续,国祚才能永存。”

    这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曹化淳等人只是轻轻的点头。

    深吸一口气,陆凤仪继续道“这么一来,谁最不喜欢黄册的,就非常清晰了。便是那些想要逃避赋税和徭役的刁民,那些想要在其中上下其手的胥吏和贪官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夫以吴大夫来举个例子吧。”

    看来这老头子对自己带着锦衣卫上门惊吓了他多少还有点不满啊。吴有性苦笑一下,抬手向陆凤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们假设吴大夫在太孙这里得了赏银,回了老家买了二百亩上好的水田。但是吴大夫不是举人,无法免税不说,还要去应徭役。而且因为吴大夫手里的好田太多,说不得还要当粮长这粮长可不好当啊。要是其辖区里缴纳赋税不足额,粮长可是要自己全部扛起差额的。吴大夫可是愁坏了,但又不敢为了这么点小事去求太孙,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嘛”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徐光启“当然是去贿赂甲首和里长。”

    “咦看来徐大人也是这里面的高手,不如请徐大人接着讲”

    “不敢不敢,在下小时候是深受其害,但一直不清楚里面具体是怎样操作的。所以还请老先生指点。”

    “嗯。那老夫接着讲。吴大夫去贿赂了甲首和里长,说我名下的土地实在太多了,要承担的赋税也很重,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这拿了别人银钱的里长就大笔一挥,把吴大夫名下的五十亩田,分别记录在了五十户贫困少地人家的头上。这种操作,叫做活洒,或者飞洒。嗯小公子举手可是有问题”

    “老先生。”李纯忠怯生生的问道“别人的田到了我的头上,岂不是收益他拿,赋税我交那五十户贫户就答应”

    “哈哈哈,怎么会不答应呢那五十户都是贫户嘛根本念不起书,也不识字,怎么看的懂里长那里文书的变化至于来年收税的时候,这五十户肯定能感觉到比去年多收了一些。但一方面我朝每年的田赋其实并不多,一亩田赋的增加这五十户可以承受。另一方面是,我朝很喜欢各种临时加派,百姓们也习以为常。到时候若是这五十户有疑问,里长完全可以说,朝廷又加派了嘛。”

    “可恶居然为了自己的私利,残害百姓不说,还拿朝廷去背负恶名。”

    “诶,这位小将军不要生气,老夫才刚刚开了个头呢。”按住刘招孙后,陆凤仪风轻云淡的讲了下去“这吴大夫不是有两百亩地么这才转移了五十亩的负担出去怎么行老子给了你里长五两银子呢,你得继续给我想办法减免赋税。于是,里长又想了一个办法过去十年里,本里有四家人全家死绝了。然后里长就把剩下一百五十亩里的四十亩转移到这四家绝户的名下。这个,这四家人都死绝了,名下的地自然成了荒地。那就不用交税了。这种方法,叫做死寄。”

    看着已经陷入沉寂的众人,陆凤仪虽然心情沉重,但为了让朱由栋真正的搞清楚基层的状况,还是说了下去“我朝里甲制规定,每里一百一十户为正户,正户之外,那些老弱孤寡,分别挂靠在每一里。这个叫畸零带管。这种人家,因为劳力缺乏,太祖说过是不用缴税的。然后里长就让吴大夫指使其小儿子,带了十亩田地,挂靠在本里的一个只剩下一个老头的户头上。这种方法,叫做花分子户。

    于是,整整一百亩地,吴大夫都不用缴纳赋税了。再然后,如果吴大夫还想把剩下的一百亩土地免税,那就不是里长能够办得下来的了。于是,在里长的介绍下,他见到了本县户房的主事。拿出二十两银子行贿后,这位主事终于答应出手帮忙。

    说到这里老夫我要先跟诸位说明一下,我朝允许土地买卖,如果是两人私下买卖,签的契约叫白契。白契官府是不认的。只有把这个契约交给县衙,盖章之后才会生效。生效的叫做红契。

    这位主事告诉吴大夫,你不是刚从刘将军那里买了十亩地么你们先签白契,不要来办手续。这样衙门里面没有记录,黄册和鱼鳞图册也不会改。如此,这十亩地的收益是你的,但赋税还是刘将军交。这种手段,叫做全不过割。”

    “岂有此理我是傻的么我都惨到要卖地了,还要替他缴纳赋税”

    “哎,刘将军你刚才自己都说已经惨到卖地了,看来家里已经是不行了。而这位吴大夫可是有两百亩水田啊,家里钱一定不少。到时候雇佣几个壮汉到你家门口来一站,你要如何不服啊打到你服为止”

    “这,这官府都不管么哎,我怎么这么傻。官府不都被他贿赂了么。”

    “官府刘将军你想多了。我大明祖制,乡民之间发生纠纷,只要不是命案,必须先要里长、甲首、乡间三老进行调解。调解不下去的,里长和乡老都同意上交县衙的,县衙才接案子。官府你根本就见不到县令好么”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还道乡民淳朴,谁知竟是如此的鲜血淋漓”

    “呵呵,吴大夫干嘛发怒老夫说的可是你呢。”陆凤仪继续道“说起来,乡间那些奸猾无耻之人,不都是这么发家的么温和点的,买了人家地,永远佃给卖地的人种。然后说明,这地,白契一半,红契一半。也就是说,我把地卖给你了,除租种你的田,给你交租外,还得再替你承担一半的赋税。这个,叫做包纳。此外,还有有总无撒、虚悬、埋没等多种手段。总之是刁民勾连胥吏甚至一县主管,各种强取豪夺。最终便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当然,这几下折腾,是把田赋全转嫁出去了。但是吴大夫到底还是白身,是要服徭役的。按照我大明的规矩,家里人多的是上户,服徭役时要多派人,人少的是中户、下户,服役时少派人。吴大夫再次贿赂里长,把自己家从上户硬改成了中户。

    但是到了这里问题来了,本里的丁口是一定的。你家户级下调,出去应役的人少了,本里就少了一人服役啊。于是,里长看了看本里,选了家中只有两个男丁的李公子家,把李公子家由下户改为中户。

    李公子家两个男丁,是下户。一次服役只出一个人,所以,不管是朝廷十年一次的徭役还是地方州府县的临时加役。总之,一个出去服役,一个在家耕田,本来日子勉强过得去。这改成中户了,出去服役就要出两个人,那土地不是荒了么。李公子自然不答应,然后,呵呵

    便是到了这里也是没完的,吴大夫趁此机会找到李公子,说你家没男人种田了,不如把田全都卖给我吧。看,吴家的土地又扩张了。然后吴家又用前面的手段免去田赋。又有更多的钱贿赂里长,然后,再然后总之,刁民发家致富,良善之家被欺压得失去一切。这便是田连阡陌者诸科不与,室如悬罄者无差不至

    当然,这也不算完。这吴大夫家本来就有田有钱了,又通过各种手段免去了赋税和差役。这家里的财富要不了几年就滚起来了。这时候,吴家一方面可以出点钱修桥铺路,遇到灾年可以搭建粥棚。由此,原先被他欺压得家破人亡的,反而要去依附他,成为他的狗腿子。这时候,他就可以彻底把甲首、里长抛在一边,直接和县令打交道。成为县令也必须客气对待的乡绅。

    更可怕的是,吴家有钱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全力支持家里的孩子读书参考。十年二十年,若是家里有人中了进士,那吴家更可以把大把的钱粮砸下去,让这位进士去贿赂上官,加速升官。若是操作得当,万一这位进士青云直上,甚至入阁担任了阁老呢”

    “诸位。”环顾了一圈,看着周围脸色发白的众人,陆凤仪也一改刚才调侃的语调,萧索而又沉重的说道“你们现在明白,若要整顿黄册,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敌人了吧”



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
    “壮哉这位德雷克爵爷真是我辈楷模啊”

    “是啊,是啊如殿下所言,这位爵爷两次完成环球航行,多次成功劫掠西班牙人的珍宝舰队。收获的金银数以吨计哎,颜老弟,愚兄以前还觉得我父子二人在东海上创下的基业足以傲人,但在听了殿下所讲这位爵爷的故事后,真是感到羞愧嘿不能早生数十年,与这位爵爷在大海之上扳扳手腕,真是人生憾事”

    “国助兄,这位爵爷最让颜某佩服的是,虽说他以私掠舰队发家并已经积累起足够多的财富。但当国家有难时,却能勇敢的挺身而出。如殿下所言,那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何等强大。但当这支舰队开向自己的母国时,他却义无反顾的率领自己的舰队站了出来。这样的好汉,端的称得上一声了不起”

    弗朗西斯德雷克,海盗、航海家、政治家,英格兰勋爵。他的成就,乃是海盗这一职业的巅峰。在朱由栋向着颜思齐、李国助两人娓娓道来其人的一生后。这两个体内本就充满了杰出海盗因子的年轻人,顿时感到热血沸腾。

    看着两个年轻人大发感慨后,朱由栋微微一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呵呵呵,在吾看来。德雷克虽然也算一世枭雄。但是,若是没有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便是德雷克再厉害十倍,也是难以成事的。”

    “殿下说得极是这位德爵爷也不是战无不胜的,尤其是面对如此强大的西班牙,也曾经好几次就全军覆没,若不是这英格兰的女王多次庇护、资助。德爵爷根本不可能东山再起,更不用说建功立业了。”

    颜思齐说完这句话,顺势下拜“在下愿做殿下的德雷克,愿殿下将来比这位英格兰的女王做得更好”

    李国助看到颜思齐这样的举动,稍稍犹豫了一下后,也大礼参拜“殿下,在下回了平户后,一定将今日所见所闻完完整整的转告家父。不管家父如何决断,在下也愿意做殿下的德雷克”
1...6465666768...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