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妻在上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平仄客
这个发现,令郑衡难以置信。然而,如果背后真是此人,那么许多事情就有了合理解释。
裴定的心跳得快了些,紧接上了话:“阿衡,这个人……是谁?”





妻在上 第294章 本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妻在上最新章节!
在背后策划了这场暴动的人,究竟是谁?
裴定屏气凝神,心不由得提了起来,脑中霎时闪过了好几个名字,等待着郑衡的答案。
“据那几个流民头子交代,他们收了吴州大盐商楼宝常的大笔钱。楼宝常其人,千秋应该听说过吧?”
裴定点点头,觉脑中迷雾正在渐渐散去:“听说过,江南道的胜雪盐场,便是楼家产业。”
可是楼宝常这个大盐商,何以会牵涉到京兆的动乱?裴定知道,当中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没有接上。
想必,这便是阿衡接下来要说的话语了。
果然,郑衡继续说道:“千秋只知道胜雪盐场是楼家产业,却不知……胜雪盐场最大的干股,就握在京兆某位重臣手中。”
听到“重臣”二字,裴定忽而觉得脑中“噼啪”一声响,有什么散了开来,露出了里面掩藏的内容。
他凤目中有深深的惊诧,也隐着一丝哀伤,随即垂下眼帘,萧索道:“阿衡所说的重臣,是当朝尚书令叶献?”
叶家世居江南道,叶家势力在江南道的巩固和延伸无人能及。吴州隶属江南道,国朝最大的胜雪盐场怎么能绕得过叶家?
原本,这并非多艰难才想到的事情。叶献与胜雪盐场有关系,这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只是……只是叶献做到了尚书令这个位置,已经位极人臣。谁能想得到,叶献还有更大的野心呢?
经郑衡稍稍点拨,裴定便立刻想到了叶献这个人。从这些年的朝局动荡来看,叶献行事其实还是留下蛛丝马迹的。
别的不说,只说叶献一改常态,极力支持皇上对北宁出兵一事,就已能看得出端倪了。
裴定心底未尝没有疑心过叶献这个人,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想到了叶献身上。可是这些年来,他的的确确没有想得更深一层,因而直到现在才有答案。
与其说他没有想,不如说他拒绝去想。毕竟,裴家与叶家乃世交,叶献是尚和的祖父!
他与尚和同承一师,虽则两人道不同,以致两人之间越走越远。但在他心里面,过往师兄弟的情义并非一场虚幻,而是实实在在经历过。
他记得与尚和的陌路,更不会忘记与尚和的兄弟情谊,并且觉得后者更为珍贵。
而现在,阿衡却告诉他,尚和的祖父叶献,是这场京兆暴动背后之人,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这个结果难以接受。
这场暴动针对的是皇上,叶献向来以至佑帝的忠臣自居。那么他发动这场暴乱,意图如何,已经非常非常明显了。
他心底由不得有丝难过:那么,尚和是否知道叶献的种种谋算呢?或者说,叶家这些手笔里面,尚和有没有参与呢?
郑衡没有说话,静静看着裴定的脸色变化,由他自己消化这个震惊的消息。
其实……仔细想来,这个消息也非那么突然的。现在顺着这个消息回头再看时,便发现一切早有征兆,只不过他们此前尚没有发现而已。
想必千秋少时与叶雍这个师弟的情谊必定十分深厚,不然不会有如此激烈动荡的心绪。
最叫人难以接受的,并非是多么坏的结果,而是这个坏结果恰好出现熟悉的好人身上。
当初,她得知盈王的所做所为时,比千秋更加难以接受。可见都会过去的……
虽则想得云淡风气,但郑衡还是忍不住伸手碰触裴定的手掌,传递着无声的慰藉。
裴定反手握住郑衡的手,不敢用力,而是轻轻贴至颊边,低低说道:“阿衡,谢谢你。我……我觉得好受多了。”
这么说着,他的神情开始平和,心绪也渐趋平静。
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忽而笑了起来,低声说道:“阿衡,你说我这样,是不是很可笑?其实裴家与叶献,有何差别呢?我有什么资格觉得哀伤和愤怒?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郑衡任由裴定握住她的手,听了此话便答道:“千秋,你知道的,这不一样。叶献以忠臣自居,可是无论是支持对北宁出兵,还是策划这场动乱,所为的都是损坏国朝。裴家……是不一样的。”
本心不一样,那么裴家与叶献便不一样了。如果裴家的本心是损害国朝,那么当初她就不会与裴家结盟,更不会有后来的种种合作了。
在郑衡看来,本心便是基础,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心?是啊,本心……”裴定喃喃道,凤目染上了种种光彩,时而暗淡,时而璀璨,飘忽无定。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了在太始楼上见到暴乱时的心情。那时长街有血腥,百姓与京畿卫的对峙一触即发,他是怎么想的?
当时他其实来不及想什么,只想伸手推窗跃出去阻止赵宏远,只想着裴家势微,眼见着血腥即将在面前而无法阻止。
他想着,自己和裴家都太弱,没有使得国朝避危的权力。
国朝避危,这就是他心头所想,与叶献……是不一样的。
他又想起了阿衡当初在千辉楼说的那番话。阿衡着力流民、指点河东局势,还说到裴家的祖训,是了,裴家的祖训!
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这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倾向。那么裴家的倾向呢?他本身的倾向呢?
从当初决定出仕到现在,他一直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他的目标他的冀望,不会认为任何事任何人而改变。
他无比清醒,也无比果决。现在知道叶献便是那背后之人,心志怎么能有所动摇呢?
他握着郑衡的手紧了紧,苍白的脸容有了丝笑意,缓缓答道:“阿衡,我明白了。”
明白了阿衡当初和现在所说的意思,更明白了自己的本心。他的本心,从来没有变过。
他的本心,无非是六个字:大道废,有仁义。
如此,而已。
他扬了扬凤目,眸光璀璨至极,让人几乎移不开目光,极为……动人。
瞧见了裴定眼眸中的果决坚定,郑衡的心也像落到了安稳的地方。是了,千秋便是这样的人,哪怕偶有起伏,也绝不动摇。
哀家决定……不,我决定,再予千秋一股青云之力。




妻在上 295章 星移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妻在上最新章节!
日追月移,至佑十六年徐徐来到了。伴随着年节而来的,是大宣朝五十年不遇的严寒。
从腊月初开始,京兆陆陆续续便下起了鹅毛大雪。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几乎没有停止的时候,使得京兆的气温比往年低了许多。
不独京兆,大宣各大道也出现了严寒天气,就连南端的雁停城,也偶尔飘起了飞雪,这已经是大宣的奇景了。
得知各大道的严寒天气后,司天台的官员紧张不已。他们翻看司天台以往的记录,发现五十多年国朝有过类似的天气,后来出现了各种雪灾,令得国朝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司天台官员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严峻的情况告诉了户部和工部的官员,让他们作好相关准备,以应对接下来的寒灾。
户部尚书王东贽心里叫苦不迭,还亲自去见了司天监周易,苦着脸问道:“周大人,情况真的如此严重吗?会不会出错了?”
王东贽就差直接说“周大人请告诉本官这是假的吧”了,这是他心底里的声音,他多么希望这就是现实。
周易神色凝重,点头道:“王大人,还是提早作准备吧,以防万一。本官以为,寒灾极有可能会发生。”
这些话语,毫不留情地击碎了王东贽心底的希冀,他感到自己的心也覆上了层后雪,冰凉冰凉的。
天气持续严寒、甚至可能会有大雪灾,对司天台乃至国朝其他官衙,只是需要引起重视而已,但这对户部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
这意味着,户部要比往年划拨更多的钱银和物资,来应对接下来的灾害。
至于工部,也需要搭建临时的处所,来安置鳏寡孤独和流民,给他们提供庇护,帮助他们抵御寒冷。这搭建、这庇护,同样需要伸手向户部拿钱。
一想到要支出那么多钱财,王东贽就像割肉那般痛。可是为了这么多人的性命,这些钱财物资他不得不出。
说到底,都是钱财的问题。
钱啊钱啊,这会儿王东贽心里只希望,银子能够从地里长出来就好。。可是现在这么冷的天气,什么都长不出来吧?
虽然心疼钱财,但回到户部官衙后,王东贽还是下了严令,令户部属下各司划拨筹措钱财,以供寒灾所用。
想到这几个月国朝的情况,王东贽无奈地感叹道:“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他觉得,自从三个多月那一场京兆暴动以来,国朝的局势就开始不对劲了。
京兆暴动之后,江南道、山东道各地也出现了暴动,随后贼寇猖獗,严重影响了国朝的声威。
贼寇一事尚未解决,天气就开始变得无常,在夏秋干旱之后,然后有了几乎时时刻刻能要人命的严寒。
仔细说来,除了京兆与河东道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之外,其它各大道的情况,实在一言难尽。
京兆因为是帝都,各方面的措施都做得比较好,因而态势不至败坏;而河东道,则是有裴家为首,联系河东柳家、陈家等世家大族,筹措了许多钱财,因而在流民安置、抵御严寒方面做得比较好。
听说,河东的大族拿出了不少钱财,在闻州、晋州、绛州等地兴建了不少庇护场所,用以安置无依百姓,还发放了许多御寒物品,包括棉被,棉衣等等。
说真的,东贽有些羡慕。若是其他各大道也像河东道这样,那么他这个户部尚书就轻松多了。
可是,大宣朝只有一个河东道啊。远的不说,就说京兆好了,京兆的大族,包括中书令王元凤所在的王家,都没有什么动静。
或许京兆的大族都认为,在天子脚下,有的是各种各样便利,根本无需他们出钱出力吧。恰好,这一点正是户部现在最需要的!
想了想,王东贽还是决定抽时间去建章大街的裴家一趟,向裴光取取经,到底怎样才能把国朝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共度时艰。
王东贽的来访,令裴光颇感意外。待听清楚其意思后,裴光便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王大人,此事请恕老夫无能为。你知道,河东道的情况有些特殊,与大宣其他道是不一样的。河东的世家能联合起来,并不代表着其他道也能如此。”
王东贽何常不知道此乃实情?只是他现在也没有什么法子了,只得继续道:“裴老,你就说说看吧,随便说些什么都好。户部如今实在艰难啊。看在这么多百姓性命的份上,请你传授一二吧。”
裴光默了默,仍旧说道:“大人,老夫着实没有什么传授的。只能说,这必须由各大道的大族主动发起,或许能有些许效果。”
这些话说了跟没说,似乎也没有什么差别……王东贽苦巴巴地看着裴光,不肯放弃:“裴老,那么怎样令大族出动出钱出力?”
他对裴光老狐狸的性格略有所闻,因而问得异常直白,心想道:只要能够从这些大族抠出钱来,连脸面他都可以不要,哀求几句算得了什么?
他还想说些什么,却一下子顿住了。因为……因为裴光竟然朝他微微笑了起来,那张漂亮得过分的老脸就这么笑了,凤目中光彩流转,竟然令他闪了神!
王东贽总觉得哪里不对……更说不出话来了。
裴光微笑着说道:“王大人,老夫无法可说啊,请王大人见谅!”
正如王东贽所说,看着这么多百姓性命的份上,倘若他有办法的话,肯定说了出来。并非他藏私,而是他同样无计可施。
河东道的情况虽然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好。毕竟,严寒天气并不限于一处一地,而是遍布整个大宣。
在这些天灾面前,人的力量实在太微笑了。裴家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出钱出力而已。为了筹钱,他的二子裴密,正在四处奔走,眼下他有什么办法呢?
看到裴光这个样子,王东贽便知道的确无法了,只得蔫蔫离开了裴家。
在他离开之后,裴光的笑容渐渐淡了,最后叹息一声:“果然,让郑家小姑娘说中了,国朝有灾啊!”
他捻了捻须,想起了几个月前的局势……




妻在上 296章 后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妻在上最新章节!
裴光记得,郊庙污和皇陵毁这两事,随着太常卿魏延知被夺职而告一段落,新任太常卿则是崔桓石。
崔桓石原来在太府寺担任少卿一职,掌金帛府帛、营造器物,接下太常卿这个烫手山芋,听说崔桓石十余日不能入眠。
而诡异的是,魏延知虽然被夺职,但宫中的顺妃魏羡却没有受到半点牵连,反而恩宠日盛。
可见皇上心中也清楚,郊庙污和皇陵毁两事,实则不能全怪到魏延知头上。尽管魏延知有监管不力之失,但更多的,是受太常卿这官位所累而已。
道理太简单,之所以会出现这两件事,是有人想对付魏延知,更甚者,欲对付的不仅仅是魏延知,而是……皇上。
不管哪种原因,都是帝王无法接受的。倘若是后者,那就更罪该万死!
就算至佑帝一时想不到,近臣们稍加提点,便也能想到了。没有一个帝王能够忍受这种情况的,这与图谋造反有何差别呢?
可是,郊庙既污,皇陵已毁,这两事实在太大了,早已天下皆知。不管真相如何,至佑帝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因而魏延知被推了出来,他被夺职是必然的。
事实上,魏延知被夺职还是轻的,这等事情应该被问罪才是。
可惜,请求将魏延知问罪的奏疏都被至佑帝留中不发,再想想顺妃越发受宠,朝官便知道该怎么办了。
看来,至佑帝对魏延知颇有些君臣情谊的,虽然无奈处置了魏延知,却补偿在其孙女身上。只要魏家能得到皇上同情怜悯,何愁没有荣显的机会?
与对魏家同情怜悯不同,至佑帝对贺家的态度甚是耐人寻味,引起了朝官不少猜测。
在郊庙皇陵事后,至佑帝突然开始冷落贺德妃。贺德妃在前朝后宫颇有令名,而且多年独得圣宠,在这个微妙的当口收到冷落,因而对付魏延知的人是谁,朝官自然心照不宣了。
贺德妃失势,刚回京畿卫接任大将军一职的贺应棠,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妹妹求情,自身就遇到了麻烦。
这麻烦,正是因为光和大街那场暴动。贺应棠平息了这场暴动,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这当记一功。
事实上,刚开始的时候,至佑帝也是这么想的。他对贺应棠及时来到很满意,不住赞许道:“贺将军果然是国朝栋梁,朕心甚悦!”
很快,情况就变了。在这场暴动之后不过两三日,京兆的许多百姓、流民都在感激贺大将军,甚至还有人在家中给贺大将军立了长生牌位,正如监察御史所探听到那样“百姓只知有贺大将军,不知有皇上”。
百姓只知有贺大将军,不知有皇上……这样的情势,令至佑帝胆颤心惊,几乎夜不能安眠。
再听近臣说那么一两句“贺大将军提前回来乃市恩百姓”这样的话语,至佑帝便越发觉得是这么回事,对贺应棠的态度也变了。
贺应棠此人极为敏锐,在察觉到至佑帝不喜的态度后,便立刻隐忍低调下来。这几个月只在京畿卫不出,极少在朝堂露面。
因此,贺应棠逐渐淡出京兆官员的视线,基本难得听到有关京畿卫的消息,如此便平静了好几个月。
其他人是不甚听闻京畿卫的情况,可是裴光却知道,这几个月京畿卫一点儿也不平静。
贺应棠缩在京畿卫不出,固然是为了避嫌,,却也没有闲着,忙着收拢京畿卫的势力、忙着拔出陶元庆留下来的暗兵。
京畿卫有士兵十万,贺应棠就算要一一核查,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陶元庆安排得隐秘,大部分暗兵都没有发现。
京畿卫的情况,令裴光松了口气,却也令他更加谨慎。毕竟,先前暴动时,裴家已经威胁过赵宏远,底牌已经用掉一个了。
流民退去之后,裴光当机立断,立刻派人暗中通知了卫尉寺和御史台的官员,透露了赵宏远私藏弓弩一事,因此令得赵宏远丢了京畿卫副将军一职。
现在京畿卫副将军一职尚在空缺中,而赵宏远的丢官,也给贺应棠实际拢住京畿卫增加了困难。
毕竟,没有了熟悉京畿卫的人、没有了一个很好的挡箭牌,许多事情就不太方便了。
就算京畿卫的情况尚可,但是现在国朝的情况实在让人忧心。裴光犹记得,某次郑家小姑娘来裴家作客时,曾经半认真半玩笑地说过一句话:“郊庙都污了,看来国朝有大灾啊。”
现在看来,可不正是这样?这场寒灾还不知持续到什么时候,难怪王东贽会如此焦头烂额。
裴定回到家中的时候,便听闻王东贽来访了。在大光院向裴光请安的时候,他便问道:“父亲,王大人此来,是不是为了联合世家一事?”
裴光捻须应道:“正是!王东贽希望各大道世家出钱出力,共同抵御这场寒灾,户部也不容易啊。”
裴定点点头,极为赞同父亲的话语。户部尚书,不是那么好当的,毕竟像前户部尚书钱贯那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仔细想来,自王东贽就任尚书以来,户部就一直左支右拙。当初他就任本就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想必他这个户部尚书做得非常辛苦吧。
裴定都有些同情王东贽了……
“世家联合,谈何容易?我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王东贽的,现在只能给王元凤修书一封,看能不能有帮助吧。”裴光如此说道。
裴家与王家是姻亲,尽管两家取道不同,这两年渐渐走远。毕竟,姻亲关系还摆着,偶尔还会互通有无的。
提及王家,裴定便想起了与王家联姻的叶家。随着尚和去江南道任官,叶家这几个月同样十分平静。可谁能知道,叶家曾在背后策划了光和大街的暴动?
叶献如今被皇上倚为股肱,且叶家在朝中经营甚久,势力难以撼动。若说叶家意图谋反,没有什么人会信吧?
因此,哪怕裴家知道叶献的谋算,暂时也不能做些什么。说到底,不管是那些流民头子还是胜雪盐场,当中的内幕都不是裴家应该知道的。
偏偏,裴家就是知道了!
裴定神容微肃,朝父亲说道:“父亲,山东道的贼寇越来越猖獗了,朝廷招讨势在必行。不出半月,必有结果了。”
朝廷招讨,那么阿衡所言的青云之力,便可以到了……




妻在上 第297章 绣衣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妻在上最新章节!
自南景一行后,裴定心里便清楚,裴家势力有不少薄弱之处,再经由先前的京兆暴动一事,他就更确定了。
当时在太始楼屈于势弱、极欲变强的心绪,他永远都忘不了。
自那之后,阿衡曾经数次表露过这样的意思:裴家势力太弱了。对此,裴定深以为然。
裴家虽然子弟繁茂,遍布大宣各道各行,因河东第一的名头,在朝中有颇大的影响力。然而……在军中的势力实在太弱了。
以往有京畿卫的陶元庆在,这个问题尚不算突出,现在便越加明显了。
可是裴定并不感到慌张,因为他知道,这种势弱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既然他已经出仕为官,裴家的势力必然和过去有所不同。
尽管眼下弱小,将来却会强大,这可以用时间来证明。
只不过,因为大宣各处动荡的局势,改变了许多事情。裴家增强势力的机会,现在就来到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是很明白阿衡所说的意思。如今三个多月过去了,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他当然已经明白了。
是的,阿衡说得没错,这次山东道的寇乱,是裴家的一大机遇,是裴家的青云之力。
只要他能够抓住这一次机遇,便可以改变过去势弱的状态。尽管还不能获得军中的势力,却会比之前好很多。
这时,裴光说话了:“山东道的贼寇,朝廷当然会剿灭,却不一定会成立招讨司。毕竟,事情尚未到那么严重的地步,朝中想必对此争议不下吧?”
裴定点点头,说道:“父亲说的没错。山东道的府兵,要调动起来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兵部倘下调令,动静未免太大,恐于国朝平稳不利。而且,府兵离开驻扎地,皇上并不放心。因此,皇上迟迟没能没定下主意。”
末了,裴定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父亲,我打算去找中丞大人,向他提起那个建议了。”
裴光沉吟良久,才说道:“可,现在是提那个建议的合适时机了。”
第二天当值的时候,裴定便去找了御史中丞傅日芳。当其时,傅日芳正在想着御史台的情况,少不得叹息一声。
因当初有孟瑞图死谏一事,至佑帝对御史台一向不喜欢,然而御史台掌谏官,地位实在太重要,至佑帝不得不倚重。
用之,却不能信,这便是至佑帝对御史台官员的态度。
1...9293949596...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