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在同伴打开车门的时候,雷震霆转过身来,挡住了走近的中年人。

    “国王陛下,这边请。”在说这话的同时,雷震霆一把挽住了对方的胳膊。

    没错,那个中年人就是科威特的国王,阿巴斯三世。

    这个时候,他已经看到,在轿车里面坐着一个同样是白袍红格子头巾装扮的中年人。虽然没有看到那人的相貌,但是体型跟阿巴斯三世简直是如出一辙。至于衣着与装扮,更是没半点差别。

    另外一个国王

    没有等阿巴斯三世反应过来,雷震霆已经带着他来到一辆越野车旁边。

    不是王室的车,而是雷震霆他们开来的车。

    “这……”

    “陛下,这是在为您的安全着想。”

    听到车辆启动的轰鸣声,阿巴斯三世立即回过头去。

    那辆王室专用防弹轿车,以及在几辆王室卫队车辆的护送下开走,留下来的是3辆安保人员的车。

    “陛下,我们该出发了!”雷震霆再一次提醒了阿巴




第8章 试探虚实
    接到国防部长秦风烈打来的电话,伊拉克军队在最后通牒到期后大约半个小时,开始对科威特进行炮击与轰炸,周涌涛并没多问。又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林世平才收到了最关键的消息。



    科威特国王阿巴斯三世已经到达“祝世建”号航母,即将乘运输机前往利雅得。



    直到这个时候,周涌涛才让秘书罗佑宾给农承培打电话,让他仍然以首辅特使身份去利雅得。



    把科威特国王救了出来,肯定得好好安抚一番。



    别看科威特是弹丸小国,从该国进口的石油占帝国石油进口总量的近三成,且价格相对便宜。



    “要公布阿巴斯三世已经逃离科威特的消息吗”



    周涌涛沉思了一阵,才问道:“王储呢”



    “已经到了利雅得。”



    周涌涛又思索一番,才说道:“不急在这一时,国王到了利雅得,外界自然会知道,不需要我们操心。”



    “行,那就这样吧。”



    林世平很清楚,周涌涛关心的也只是阿巴斯三世的死活。



    至于交战情况,反到没有什么好说的。



    科威特是一个弹丸小国。



    长期以来,科威特当局都把安全建立在与梁夏帝国的同盟基础上,为此把绝大部分油田的开采权转让给梁夏帝国的石油企业。其国防力量,也就是皇家军队,总兵力才5000,而且没几件先进装备。



    说得直接一点,科威特皇家军队的头号使命是在迎接到访外宾的时候充当仪仗队!



    对一个人口300万出头,面积不到18000平方千米的城邦小国来说,倾尽全力也打造不出与周边强国抗衡的军事力量。



    面对强大的伊拉克军队,科威特军队也就够塞牙缝!



    正是如此,林世平上个月在科威特城,直言不讳告诉阿巴斯三世,战争爆发后,直接投降就行了。



    不用感到耻辱。



    战争在科威特本土进行,打烂了还要科威特自己来重建。



    再说,受点辱,今后才会有长进。



    针对波沙湾的紧张局势,总参谋部搞了好几次兵棋推演。



    即便没有发起突然袭击,以常规方式发动进攻,伊拉克军队也只需要一周,就能攻占整个科威特。



    如果不宣而战,三天就够了。



    当然,对帝队来说,前期防御性部署,最多也就只需要三天。



    等到下午3点,才收到外交部的消息。



    在经过不到1个小时的磋商之后,沙乌地国王已经答应,无条件向梁夏军队开放领空与领海,并提供军事基地。



    该消息同步发给了国防部与总参谋部。



    …………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骆沙联邦共和事基地。



    在收到塔台发出的指令之后,李天凌才压下油门杆,随后松开了刹车。



    伴随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战-11b”迅速蹿了出去,滑行不到600米,就风驰电掣的冲入了蓝天。



    后面,另外7架“战-11b”正排队起飞。



    这次,李天凌没犯错误,把“大小二双”编入了预备队,让他俩老老实实的跟随地勤人员乘运输机前往目的地。



    爬升到高空后,李天凌启动了自动驾驶仪。



    按照安排,由他统帅的“远征混成联队”首先南下,经巴铁的领空进入穆阿海,再转向飞往沙乌地的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为了避免占用前进基地,联队里的轰炸机都将飞往迪戈基地。



    其实,也没有必要把轰炸机部署在距离战场只有几百千米的地方,毕竟轰炸机不存在作战半径不够的问题。



    其间,战斗机还将在穆阿海上空进行一次空中加油。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远征混成联队”将以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为基地,守护沙乌地的领空。



    简单的说,执行的是战役级战场遮断任务。



    这也是“远征混成联队”存在的最大价值。



    5年之前,空军在新军事变革推动下,组建“远征混成联队”的时候,赋予的头号使命就是在战争突然爆发的情况之下,依托设施简陋的前进基地,为帝国空军完成参战动员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正是如此,“远征混成联队”采用了小而全的编制体系。



    通常,一支“远征混成联队”包含2个战斗机中队,1个运输与保障中队,1个战术支援中队与1个混编的轰炸机中队。只是在前进部署之前,会根据任务需要对编制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



    比如这次,就没有让轰炸机中队靠前部署。



    当然,大部分时候也不需要让轰炸机靠前部署,只是需要安排轰炸机为前进部署的战术飞机提供掩护。



    如果执行的是攻势防御任务,或者是进攻任务,轰炸机中队就是绝对主力。



    执行以保证制空权为主的防御任务时,主力就是战斗机,尤其是作战半径更大的重型战斗机。



    正是如此,编入“远征混成联队”的全都是帝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而驾驶这些战斗机的飞行员全都是精锐。



    在预警指挥机的支持下,一个中队的8架“战-11b”能控制1000千米到1500千米空域的制空权!



    此外,在过去几年的联合演习中,拔得头筹的几乎都是“远征混成联队”的飞行员。



    按照空军内部做的推演,哪怕做不到以一当百,也肯定能够以一当十。



    在理论上,对付伊拉克空军这类对手,一支“远征混成联队”的2个中队,即16架战斗机,就足够在依托后方指挥系统支持的空优战斗中掌握主动权,并击溃规模在大队以下的来犯敌机。



    对“战-11b”的战斗力,李天凌有十足的信心。



    不止是这种战斗机,还跟使用的新式弹药有关。



    在年初的时候,准确说是春节后,李天凌统帅的联队率先换装了新式导弹,其实是进行军方验收测试。



    没错,就是绰号“闪电”的“kk-12”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



    这是梁夏空军的第一种,也是全球第一种达到服役标准,并且正式装备作战部队的主动寻的空空导弹。



    至于这种导弹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李天凌最为清楚。



    在完成了几轮试射之后,李天凌就以联队长的身份,建议立即订购与装备这种能改变空战面貌的新式导弹。在一份绝密的测试报告中明确提到,该导弹对50到90千米内的敌机有绝对的杀伤力。



    只是射程,就比半主动雷达制导的“kk-6”提高了一倍以上。



    优势不止体现在射程上。



    “kk-12”让“战-11b”获得了真正的多目标交战能力,也就是能同时对多个目标发起攻击。



    这可是空军梦寐以求的,或者说是志在必得的作战能力。



    不要忘了,海军的“战-9a”在10多年之前就获得了多目标交战能力,能够同时对6架敌机开火。



    “战-11b”靠新式火控雷达,在理论上能同时控制8枚导弹攻击8个目标,可是在实际当中,受导弹限制,根本办不到。



    因为不具备多目标交战能力,所以在之前10多年的联合演习中,空军被海军的战斗机虐得体无完肤。等到“战-9b”服役,就连近距离格斗空战,空军也胜少败多,可以说被教训得毫无脾气。



    其实,也就是在李天凌的大力推动下,“kk-12a”才提前定型与量产。



    现在,李天凌驾驶的“战-11b”就挂了4枚“kk-12a”,而且在4架“运-10a”的货舱里面还有100多枚。



    如果按照高达80%的单发命中率计算,这些导弹能干掉小半个伊拉克空军。



    只是,就算真的有仗打,那也是10多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



    此时,科威特境内,共和国卫队的汉谟拉比师。



    追上前锋部队之后,阿里立即下达停止推进的命令,还让官兵立即就地对主战装备进行检查维护。



    不是坦克跑不动了,是阿里有点害怕。



    &nb



第9章 导弹投手
    幼发拉底河三角洲,当地时间下午1点过。

    在飞跃巴士拉之前,哈桑控制“超级军旗”攻击机,把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躲避东边那架舰载预警机。

    早在几年之前,伊拉克空军就见证了预警机的巨大价值。

    其实是“被”用来证明预警机的价值。

    当时,与波伊国的战争进行到第二年,在获得迢曼帝国全力支持,以及梁夏帝国的默许之后,伊拉克军队发动反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在最后一次反击行动当中,伊拉克空军投入近300架作战飞机,试图通过一次大规模进攻,夺取波伊国的低地省,并逼迫波伊当局承认战败。

    在这场决定两伊战争最终结局的大会战中,哈桑就驾驶战斗机在前线冲锋陷阵。

    可惜的是,美梦仅仅存在了3天。

    战役的第四天,准确说是第三天晚上,波伊空军发起了绝地反击,只用几个小时就扭转战局。

    次日清晨,在哈桑驾驶战斗机杀到的时候,已经决出了胜负。

    其实,在最初4个小时,波伊空军就通过突击行动,摧毁了伊拉克空军部署在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阵地。

    8个营的32套防空导弹系统全部被摧毁!

    此后,波伊空军还在空战中,击落了50多架伊拉克战斗机,并宣称没在空战当中损失一架战机。

    当然,这肯定是在吹牛。

    哈桑所在中队,就在当天的战斗当中击落了一架波伊战斗机,而且很有可能是从纽兰共和国进口的f-14a。

    只是,没人能否认,伊拉克空军在当天遭受了惨败。

    输掉这场空战,直接导致伊拉克空军丧失了战场制空权,无法继续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在鏖战数个月,伤亡数十万官兵之后,伊拉克军队才不得不放弃攻占低地省的行动。

    此后奋战6年,伊拉克军队都没能攻入低地省。

    直到筋疲力尽,双方才坐下谈判。

    哈桑早就知道,在那“黑色12小时”中,帮助波伊空军取得胜利的,就是纽兰共和国紧急援助的3架预警机。

    全都是舰载预警机。

    不是说舰载预警机更加先进,是恰好相反,即技术门槛更低,出口限制小得多,也更容易掌握与运作。

    在整场空战中,波伊空军依靠预警机,掌握了伊拉克空军的一举一动。

    说得难听一点,伊拉克战斗机在升空之后不久,就被预警机发现,此后的动向更是一目了然。

    依靠地面雷达的伊拉克空军,始终都没掌握战场主动权。

    敌暗我明,还能不败吗

    正是如此,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前,伊拉克共军就在全世界求购预警机。

    虽然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在去年,通过迢曼帝国买到了由几个西陆集团成员国联合研制的大型预警机,但是这架耗费数十亿马克,性能指标也非常先进的预警机,在交付一年之后都没有形成战斗力。

    按照迢曼顾问所说,就是因为太先进,所以可靠性不高。

    感情,那架预警机并不是用来打仗的武器,而是一个充门面的高科技玩意。

    梁夏海军预警机的性能,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1...202203204205206...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