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这也是“秦岭”级旗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2万吨的头号原因。
在登上“秦岭”号之后,斯普才算是大开眼界。
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了2万吨的战舰,只有一些防空用的高射炮,还以机关炮为主,没有5英寸级别的高平两用炮。
要说,这个武装级别连很多武装商船都比不上。
不过,从空中俯瞰,很容易产生误解。
舰体上密密麻麻的天线,很容易被当成是高射炮的炮管。
斯普留心数了一番,只是鞭状短波天线就有数十根之多,需要用衍架支撑的长波天线都有十几根。
关键就是,这些天线的布局非常巧妙。
当然,斯普不是电子方面的专家,看不出天线布局到底巧妙在哪。
此外,也没有多少时间让他仔细观察。
在见到那名海军上将的时候,斯普先愣了一下,不过随即就反应过来,那人就是他的死对头,梁夏海军的传奇,白止战。
要说的话,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在大约10年前。
岁月就像是大师手上的刻刀,就连无往不胜的海军战神,也无法抵抗。
只是,变老的不止是白止战。
跟只有40多岁的白止战比,就快57岁的斯普其实更加显老。在他身上留下痕迹的,可不止是岁月那把杀猪刀。
走过去的时候,斯普其实很尴尬。
白止战穿的一整套礼服,而他穿的是常服,没有因为要到这边来投降而换上一套干净的军装。
随后,发生了更加让斯普尴尬的一幕。
等他走近,白止战主动伸出手来。
直到这个时候,斯普才猛的回过神来,随后就向白止战敬礼。
没什么奇怪的,白止战是梁夏海军
第632章 老王出马
霍努岛上,纽兰东望洋舰队司令部的会议中心。
在负责联络的工作人员,尼兹安排的秘书过来提醒之后,郑江明才开始收拾铺开了放在茶几上的文件。
不过,王开元却在这个时候掏出香烟,还先给2名谈判代表点上。
他那样子,没有立即返回谈判会场的意思。
与当初在跋窟一样,王开元以帝国政府代表的身份参与谈判,而且自始至终都是由他掌握话语权。
那两名来自内阁的谈判代表,更像助手跟秘书。
其实,在见到王开元的时候,郑江明一点都没觉得惊讶。
如果一定要派一个经验丰富,绝不会妥协的人来跟尼兹谈判,那么最理想的人选就是王开元。
当然,谈判对象不止是尼兹,还有华莱士。
谈的内容,也不仅仅是纽兰东望洋舰队投降的那点事情,其实跟纽兰东望洋舰队投降根本就没有关系。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在第5舰队缴械之后,纽兰东望洋舰队还剩下些什么
在这里进行的是纽兰联邦的投降谈判,又不是纽兰东望洋舰队的投降谈判。
只是,在之前的几次会谈中,谈论的全都是舰队投降的事情。
对于尼兹提出的那几个条件,王开元没有反对,也没有答应。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保证纽兰联邦的主权完整,放弃领土方面的要求,以及确保战俘的人生安全,根本轮不到尼兹来谈。
就算要谈,也是跟华莱士谈。
尼兹不过是舰队总司令,又不是纽兰联邦总统,凭什么代表纽兰联邦进行涉及到国家主权的谈判
这就好比,帝国当局没让白止战参与谈判一样。
之前虚与委蛇,其实是在等消息。
没错,就是等第5舰队缴械投降。
开始,收到了确切消息,第5舰队的指挥官到了“秦岭”号,而且由白止战安排的突击编队已经控制了第5舰队3支特混舰队的所有战舰,几个小时后,这3支特混舰队将被全面接管。
失去了谈判的筹码,尼兹还有什么资格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
不过,这并非王开元在故意刁难尼兹。
把谈判推迟到第5舰队投降之后,其实是华莱士的意思。
在王开元到来之后,郑江明才从他那得知,早在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攻入陆心海之后不久,六局的谍报人员就跟华莱士的一名亲信取得联系,还试探着发出了与纽兰联邦停战的信号。
说是停战,只是在给华莱士颜面,避免被一口回绝。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直接提出让纽兰联邦投降,哪怕华莱士知道打下去会战败,也会因为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拒绝进行任何形式的协商。更何况,他当时是副总统,搞不好还会身败名裂。
对华莱士等保守派来说,“停战”确实有巨大的吸引力。
从这个角度就看得出来,六局的局长,也就是做出这一系列安排的杨致远有惊人的战略眼光与判断力。
取得联系之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进行几次秘密接触之后,六局谍报人员就向华莱士提出,除非他能够让纽兰联邦立即无条件投降,不然就没办法保证在大战结束之后,维护纽兰联邦的主权,更别说是保证其领土完整。
说得直接一点,大战结束后,肯定要进行清算。
上次大战结束之后,同盟集团对协约集团成员心慈手软过吗
就算梁夏帝国没有被当成战败国对待,也在战后丢掉了全部海外领地,连守家门的南北撒豆群岛都得非军事化。
迢曼帝国就更加悲惨了,差点就被战胜国生吞活剥。
至于忒尔帝国,在大战结束之前就已成为历史。
既往不咎
首先问问梁夏帝国、迢曼帝国与忒尔共和国的军民是否愿意。
&
第633章 老谋深算
最大分歧,其实是处置纽兰东望洋舰队的方式。
从一开始,也就是在郑江明出面跟尼兹协商的时候,始终坚持了一个原则,尼兹往下纽兰东望洋舰队,准确说是由其统帅的官兵都得无条件的投降,并且配合与接受由帝国海军进行的安置工作。
至于战舰,更加得完好无损的移交给帝国海军。
帝国海军所能够保证的,就是在大战结束之前,为所有纽兰海军官兵提供不低于人道主义救助的生活待遇,并且在大战结束之后提供遣返服务,以及不会因为执行了前政府的命令而追究其战争罪责。
显然,尼兹没有接受这样的条件。
按尼兹提出的要求,纽兰东望洋舰队将归属在华莱士政府的名下,并且听从华莱士政府的调遣与命令。
至于是否接受梁夏海军调动,得由华莱士政府决定。
毫无疑问,这也是帝国方面没办法接受的。
虽然在理论上,华莱士投降之后,其名下军队就得投降,也就得无条件接受梁夏帝国的安排,但是这里面涉及到投降时间的问题,而且以目前的情况看,恐怕还要拖上几个月,甚至好几年。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华莱士希望能以纽兰联邦唯一总统的身份向梁夏帝国投降。
双方首先签署的是停战协议,然后华莱士将以总统身份,跟梁夏帝国签署同盟条约,并请求梁夏帝国以盟友身份协助其评定国内叛乱,在打败了发动叛乱的黑尔等人之后,再说投降的事情。
用华莱士的话来说,就是去华城签署投降条约。
那么,何时才能打下华城呢
在此期间,纽兰东望洋舰队归谁指挥
更加重要的是,有了尼兹的舰队撑腰,会不会发生预料外的变故
这些,显然都是天大的问题。
只是,要想获得全面的胜利,或者说让华莱士投降具备实际意义,就必须推翻由黑尔把持的华城政权。
简答的说,就是让华莱士成为纽兰联邦唯一的总统。
如此一来,就必须让纽兰东望洋舰队投降,而且无条件接受梁夏海军的调遣与指挥。
最重要的,其实是那些战舰。
按照王开元带来的资料,包括第5舰队在内的,即便排出了滞留在纽兰本土西海岸,以及奥洲军港的战舰,纽兰东望洋舰队有1000多艘舰船,其中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的大型战舰就有600多艘。
此外,还有约4000架作战飞机,以及总兵力不低于80万的陆战队。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几百艘战舰,几千架作战飞机,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武装军人,帝国海军根本就不可能协助华莱士重返本土,因为只要华莱士带着军队返回本土,他就会立即撕毁投降协议!
那么,要想让投降变成事实,尼兹就必须交出整支舰队。
要说的话,王开元一直拖着,也与此有关。
尼兹手里面的头号筹码,其实是由斯普指挥的第5舰队。
现在,斯普已经在“秦岭”号上,而第5舰队的战舰受到了控制,尼兹还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呢
跟第5舰队比,霍瓦依群岛的驻军绝对是不值一提。
要让尼兹做出让步,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前一次会谈中,华莱士已经替尼兹向王开元提到,要让纽兰东望洋舰队缴械投降,其实也不是难事,梁夏帝国只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通过协议的方式承诺帮助其反攻本土。
简单的说,就是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要让协议具有法律效力,那就得对外公开,至少得让包括迢曼帝国在内的盟友知道。
这是要梁夏当局拿帝国的声誉做担保。
显然,这同样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按照王开元的意思,帝国高层对待纽兰内部冲突的立场非常统一,不管局势变得多么的恶劣,也不管发展到哪一步,都不能卷入其中。那是纽兰联邦的内战,跟梁夏帝国、跟协约集团没
第634章 陌生的总统
因为多耽搁了一阵,所以等王开元带队回到会议室,以尼兹为首的纽兰军政谈判代表都已经入座。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华莱士没亲自参与谈判,只是安排了一名全权代表。
其实,现在的华莱士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除了拥有纽兰总统的身份之外,身边就连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
他在前天才达成一架远程巡逻机,赶在巴顿将军指挥的装甲部队杀到之前,仓促离开了即将被包围的金湾。
来到珍宝港的时候,除了具有关键作用的米西,华莱士身边连一个随从都没有。
此外,在几个小时之前,他的家人才在六局情报人员接应下,越过边境线,进入墨西哥境内。
至于他安排的那名全权代表,其实是霍努岛的一名地方官员。
这么安排,只是为了证明华莱士是纽兰联邦货真价实的总统。
不管怎样,这种基层方面的谈判都轮不到总统亲自出面。
与前几次协商不同,在会谈开始之后,王开元直奔主题,抛出了两个选项,让华莱士的代表做出选择。
要么立即交出包括纽兰东望洋舰队在内的所有武装力量,等待协约集团的援助,发起反攻本土的作战行动。
要么就留在霍努岛,戴着总统的桂冠坐吃等死。
随后,王开元甚至没给对方发言机会,就以等待华莱士决定为由,叫上郑江明等几名谈判人员离开了会场。
此举超出了所有纽兰谈判人员的预料。
不要说那个临时成为总统全权代表的地方官员,就连尼兹都没有想到,王开元会玩这么一手。
显然,此事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过,尼兹很快就恢复镇定。
在让其他人员回去等待消息之后,他单独去找了华莱士。
要说没有准备,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决定效忠华莱士,下令让斯普带着舰队北上的那一刻,尼兹就想到,接下来得向梁夏帝国投降。
关键就是,霍瓦依群岛实在是太小了。
就算把那些还没开化的土著算上,霍瓦依群岛的居民总共都还没有100万,而且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产业。
靠霍瓦依群岛反攻本土
显然是想多了。
即便不考虑群岛的面积、人口与产业,仅仅是3000千米的距离,就决定依托霍瓦依群岛发起反攻的想法很不现实。
对面向大陆的登陆作战来说,超过3000千米的补给线,绝对是一场灾难。
不要说是如同无根浮萍的华莱士流亡政权,换成梁夏军队来发动登陆作战,也只能望洋兴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