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此前,迢曼空军多次在夜间进行空投。
只是,空投的弹药实在太少,跟不上战斗消耗。
除了向马耳他提供增援,迢曼军队还在当天下午做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把刚刚从夕梵运河前线撤下来的一支装甲部队派往突尼斯,加强那边的防御力度,做好了跟敌人决一死战的准备。
关键还有,指挥该部队的是之前在进军夕梵运河时一战成名的隆美尔。
按迢曼帝国发来的消息,因为在近期攻占夕梵运河的希望已经破灭了,所以将把重点转向突尼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会组织发起反击行动,力求歼灭登陆的强敌。
至少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及时歼灭登陆的敌人,迢曼帝国才能够稳住陆心海南岸的战局。
如果丢掉了突尼斯,后果将难以设想。
为此,迢曼当局格外强调了一件事情。
同盟联军登陆北玄地区之后,在洛克国的迢曼占领区内,已连续发生了上百起针对占领军的袭击事件。
虽然发起袭击的都是当地的反抗组织,但是有理由相信,在幕后提供支持的就是以布兰王国为基地的自由洛克政府。
为了增强反击行动的影响力,布兰皇家空军与纽兰陆军航空兵还在登陆的当天,对包括迢曼帝国首都在内的4座大城市,同样是中心工业城市进行了高强度战略轰炸,日投弹规模创下开战之后的新纪录。
种种一切表明,同盟集团将击中兵力,首先击败更弱的迢曼帝国。
要想稳住局面,至少都得在突尼斯顶住同盟联军的进攻。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只要突尼斯失守,马耳他就会易主,然后一向三心二意的罗利王国就会谋求其他出路。
迢曼帝国再是强大,也不可能独自顶住几个强敌的围攻。
这意味着,帝国必须加强攻打基布要塞的力度,还要在攻占基布要塞之后,甚至是在此之前攻入窄海。
直接的说,也就是进军夕梵运河。
迢曼帝国把北玄地区的主帅派走,摆明了是希望帝国前去收拾烂摊子,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帝国同样没有选择的余地。
正是如此,海军司令部才对作战行动做了调整。
首先就是,第十一特混舰队在完成了补给之后,立即返回亚丁湾,继续支持陆军的作战部队强攻要塞。
如果需要,还可以调动护航战舰组成支援舰队。
其次,海军司令部已经给第十二特混舰队下达命令,让刘向真立即赶过来汇合,参与攻打基布要塞的作战行动。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第十二特混舰队仍然在梵炎洋,没有冒险前往夕落洋。
只是,第十二特混舰队至今都保持无线电静默,所以海军司令部只是推测,并不清楚其具体情况。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在几天之前,刘向真就做出了大胆推断,认定斯普已经带着舰队离开梵炎洋,还有可能取道夕落洋返回纽兰本土,所以第十二特混舰队已经朝着远望角航行了数日。
&
第568章 围困战
冷静下来之后,白止战也觉得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
虽然同盟联军成功登陆北玄地区,迢曼帝国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但是以当前局面,更像是回光返照。
兵力不济,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丧失战略主动权,同盟集团发起的任何反击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强行登陆北玄地区,其实是兵行险着。
关键就是,把舰队全都用在了一个方向上,从而导致在其他方向上根本没有办法应付协约集团的进攻。
帝国当局做的几个调整,就有很明确的针对性。
此外,还要把作战消耗算上。
别看纽兰联邦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工业体系,即便跟梁夏帝国相比也是不遑多让,奈何没有一个得力的盟友。
狭夷皇国就不多说,早已经战败。
布兰王国也不过是昨日黄花,或者说在啃老本,依靠殖民地输血,还勉强能跟超级霸权抗衡。在丢掉了最重要的殖民地,也就是梵罗地区之后,没有老本可啃的布兰王国最多算是二流国家。
骆沙联邦也只比帝国时期稍微好一些,可是跟同在世界岛上的两个强邻比,依然算不上强大。关键是,20年的时间是在太短了,根本不可能让骆沙联邦从农奴社会迈入工业化的殿堂。
盟友太不给力,纽兰联邦再强大,也独木难支。
要说的话,物资紧缺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在过去不太明显,受到影响的也只是布兰王国与骆沙联邦。
再这么不顾一切的消耗下去,纽兰军民很快就会尝到物资紧张的滋味。
在11月17日,陆军发起了进军波伊国的作战行动。
除了按照计划,派空降兵夺取敌人防线后方的机场之外,陆军的装甲部队还从正面发动进攻。
对于严重缺乏反装甲武器的波伊军队来说,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崎岖复杂的地形。
在同一天,陆军的突击部队开始向西挺进。
不过,先锋是忒尔共和国的骑兵部队。
其实,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按最初的计划,由陆路进军夕梵运河只是为了牵制敌人。
现在,则成了主攻方向。
所幸的是,忒尔共和国并没有反对这样的调整。
不管怎样,这关系到迢曼帝国的生死,忒尔共和国加入协约集团,主要是希望维持跟迢曼帝国的关系。
要说的话,忒尔共和国反到不太重视跟梁夏帝国的关系。
在迢曼帝国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忒尔共和国没理由作壁上观,肯定需要顾全大局。
基布要塞这边,进攻行动也比较顺利。
在11月22日夜间,陆军的突击部队一反常态,在没有进行任何前期准备,特别是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发起突击,一举突破布兰军队设在要塞西北的最后一道防线,并打开了迂回南下的通道。
到23日清晨,陆军已经扩大突破口,还击溃了发起反击的布兰军队。
因为南面就是一马平川的索马里半岛,再无险可守,所以布兰军队在23日开始向要塞方向收缩。
可惜的是,撤退速度太慢了。
激战持续到25日,陆军突击部队在支援舰队的炮火掩护下,或者说是支援舰队用炮火开路,突破布兰军队设在要塞南边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要塞实现全面包围,夺取了最关键的胜利。
到此,基布要塞完全被包围。
上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陈炳勋殉国之后!
在此之前,只有不到5万布兰关进及时撤回了要塞,因此要塞的总兵力肯定不会超过10万。
被堵在要塞外面的,至少都有20万!
要塞被围,海运航线又彻底断绝,别说只有10万守军,哪怕有百万大军,也别想守住要塞!
何况,帝队是有备而来。
在完成了对要塞的全面包围之后,陆军没急着攻打要塞,而是着手建起了工事,并且在要塞南面修建临时港口。
在运输船只能够靠岸后,陆军首先就把无法从地面运输重炮拉了上来。
虽然有海军的舰队提供支援,但是陆军更愿意用自己的炮兵,特别是专门为攻打要塞研制的重型臼炮。
第569章 进军窄海
白止战原本想前往“南珠海”号,只是李铭博等人坚决反对。
只是,这个晚上一点都不平静。
虽然扫雷舰已经反复清扫了三遍,现在还有几艘在前面开路,没必要担心触雷,但是白止战总是觉得,在拿下基布要塞之前进入窄海,存在较大的风险,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遭到攻击。
关键就是,窄海沿岸有很多能够让鱼雷快艇躲藏的港湾。
在靠近曼德海峡的南部,还有很多的孤岛。
要说的话,随便藏个几十艘,甚至是上百艘鱼雷艇,也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鱼雷艇的吨位很小,尺寸也大不到哪里去,还肯定做了伪装,所以就算在白天派侦察机搜寻,也未必能够发现。
到了夜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东望洋那边,纽兰海军的鱼雷快艇给帝国海军制造了很多麻烦。
比如在攻打中转岛的战斗中,帝国海军损失的舰艇里面,半数以上跟纽兰海军的鱼雷艇有关。
已经有足够的情报证明,布兰皇家海军早就获得pt艇的设计图,而且在夕梵运河北面的亚历山大港,就有一座能够生产pt艇的小型造船厂,而建造鱼雷艇不需要太多钢铁,对配套工厂的要求并不高。
至于鱼雷,对布兰皇家海军来说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从防御的角度来看,布兰皇家海军有理由在窄海部署鱼雷艇,而且以鱼雷艇为主要作战平台。
如果同盟集团已经完成军力整合,实现了统一指挥,那么藏在窄海里面的或许还有纽兰海军的鱼雷艇。
此外,还要担心布兰皇家海军的潜艇。
虽然布兰王国是无限制潜艇战的第一个受害国,布兰皇家海军也非常重视反潜,但是不等于说布兰皇家海军的潜艇就非常的差劲,更不等于说,布兰皇家海军因为高尚情操而无视潜艇。
要说的话,只是一直没有获得合适的表现机会。
在陆心海,至少有20艘布兰皇家海军的潜艇,而且全都是非常适合在近岸海域活动的小型潜艇。
在此之前,这些潜艇主要用来监视封锁罗利王国的大型港口,特别是军港。
虽然数量不多,获得的机会更少,但是取得的战果,却非常惊人,不但击沉数艘罗利海军的大型战舰,还击沉了不少的运输船只。尤其是马耳他被迢曼军队占领之后,这些潜艇变得非常的活跃。
罗利海军不愿意派舰队出海作战,跟这些布兰潜艇不无关系。
此外,迢曼军队一直没向马耳他增兵,特别是部署防空部队,连弹药物资的运送工作都无法保证,也跟海运航线被封锁有关。
显然,向窄海派遣几艘潜艇,不存在任何困难。
别说几艘,哪怕只有一艘潜艇悄悄靠近了舰队,抓住机会把鱼雷发射出来,说不准就能干掉2艘大型航母。
在狭窄的海域,特混舰队不可能散开。
白止战的这些担忧,还跟他不太清楚反潜作战,不相信新式反潜武器有很大的关系。
没错,就是前面提到的声纳。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帝国海军是以提高扫雷的效率,特别是清扫沉底雷与锚雷,投资开发了声纳,但是在大战爆发之后,随着潜艇威胁的增加,帝国海军才发现,声纳同样能用来探测潜艇。
要说,还是唯一的有效探测手段。
在此之前,反潜战舰只能通过听音器搜寻潜艇。
因为被动探测,所以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发现了潜艇之后,最多能大致判断出潜艇的方位,也就是所在方向。即便后来用无线电监听电台的定位原理,同时使用两部听音器,通过探测角度确定潜艇的位置,那也需要离得足够近。
此外,声波会在海底与海面反射,会对听音器产生干扰。
正是如此,在依靠听音器的时代,反潜战舰主要是依靠续航力的优势,呆在潜艇出没的海域,一直等到潜艇的电能或者氧气耗光,不得不浮上来充电与换气,再用舰炮或者深水炸弹将潜艇击沉。
为此,反潜作战往往就是一场耐力的比拼。
此外,还
第570章 坏消息
在那架“霹雳”鱼雷攻击机飞过来的时候,白止战正在跟李铭博吹牛,担心会在夜间遭到敌人的偷袭。
等鱼雷机降落,看到从下面上来的人,白止战立即就锁紧了眉头。
竟然是郑江明!
他来舰队干嘛
还有,这都快到凌晨了,如果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肯定不会达成舰载机,冒险在夜间降落。
即便是最优秀的飞行员,也不敢保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能够百分之百的降落到航母上。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统计,夜间降落的成功率一直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十,而且出现严重事故的概率极高。
在前几天,就有1架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的“朱雀”坠毁在航母上,所幸2名机组成员只受了轻伤。
李铭博也立即想到了这一点,主动去召集参谋。
在司令舰桥打电话,或者吩咐其他参谋就行了,而李铭博这么做,是在避免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
虽然是舰队参谋长,但是李铭博的涉密权很低,并非所有事情都有知情权。
郑江明连夜赶过来,必然有很重要的事情,重要到无法通过电报告知,而且得派一个白止战绝对信任的人前来。
为此,李铭博还故意耽搁了一阵。
约莫十五分钟过后,在周涌涛等轮休的参谋回来后,他才简单说明了情况,然后去了下面的军官餐厅。
郑江明正在吃东西,而白止战的脸色非常难看。
见到李铭博后,郑江明只是点了点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