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这种情况下,汉军将士自然是愈战愈勇,而庞萌联军则开始呈现出不支的迹象。

    在双方交战的中心地带,无论是庞萌军还是苏茂军、佼强军,都被汉军压制得连连后退。

    汉军将士士气更盛,更是卯足了全力的向前推进。

    庞萌联军的兵卒且战且退,有许多兵卒在汉军的挤压下,摔倒在地,之后他们再无重新站起的机会,汉军的方阵从他们的身上碾压而过。

    刚开始,还只是汉军步步推进,庞萌联军节节后退,战斗到下午时,庞萌联军已然丧失继续战斗的斗志,先是苏茂军和佼强军发生大规模的溃败,前面的将士们成群成片的向后溃逃。

    苏茂军和佼强军一跑,便把还能继续作战的庞萌军彻底暴露出来,接下来,庞萌军要面临吴汉、盖延、王梁三面汉军的围攻。

    对阵吴汉为首的汉军,庞萌军已是在苦苦支持,现在盖延军和王梁军分从两翼斜插过来,庞萌军哪里还能支撑得住

    在汉军三面压制之下,庞萌军也终于显露出败迹,在前方战斗的许多将士放弃抵抗,调头向后跑,后面的将士们还在向前推进,一前一后,自相碰撞,相互推搡,怒吼声、喊骂声、痛叫声连成一片。

    在中军观战的溪澈影面露喜色,难掩脸上的兴奋之情,说道:“陛下,我军大胜!”

    刘秀不动声色,表情非常平淡,说道:“此战,我军以多打少,获胜是在情理之中,倘若战败,反而诡异。”

    溪澈影在战马上插手说道:“陛下,请准许臣妾参战!”

    刘秀摇摇头,说道:“现在胜负还未可知!”

    溪澈影露出诧异之色,她再次望望战场,自己没看错啊,庞萌联军在成群成片的向后溃败,己方将士,士气如虹,兜着敌军的屁股进行追杀,这不是己方大胜,敌军大败吗

    她疑惑不解地问道:“陛下以为……庞萌联军是在诈败”

    刘秀微微一笑,问道:“澈影以为呢”

    溪澈影拢目细看战场的战局。倘若庞萌联军是诈败,那么一定是形散而神不散,看似溃败,实则应该有条不紊的后撤,而现在的情况完全同,先败的苏茂军和佼强军,已毫无阵型可言,就是一盘散沙,人们仓皇逃窜的模样,都是恨不得爹娘多给自己生两条腿,一个个丢盔弃甲,已然是溃不成军,这不可能是诈败。

    即便是战力稍强一些,最后败退的庞萌军,亦是全军大乱,毫无章法的向后败逃,许多扛旗的兵卒,把什么将棋、帅旗都丢掉了,这种情况,还怎能是诈败

    溪澈影正要说话,刘秀对她一笑,说道:“澈影可去大司马军中,提醒大司马,庞萌骁勇,麾下将士善战,追敌切勿操之过急,要留有后手!”

    她愣了片刻,还是神情激动地插手说道:“臣妾遵命!”说着话,她一抖缰绳,双脚一磕马腹,战马咴咴嘶鸣,甩开四蹄,飞奔而去。

    与溪澈影同行、兵卒打扮的几名侍女紧随其后,骑马跟了上去。刘秀转头,看向龙渊,向他点下头。龙渊会意,带上龙准、龙孛二人,一并跟上溪澈影。

    虚英、虚庭、虚飞三人催马来到刘秀身边,忧心忡忡地看眼溪澈影快马加鞭的背影,小声问道:“陛下,现在让溪美人参战,不太妥当吧”

    刘秀一笑,说道:“有子颜在,澈影不会有事。”别看吴汉作战刚猛凶悍,但吴汉绝对是个用头脑打仗的人,敌军是真败还是诈败,刘秀相信,吴汉绝对能看得出来。

    且说溪澈影,一路催马狂奔,来到吴汉军中。此时,吴汉正在指挥麾下的将士们,步步为营,向前突进,溪澈影来到吴汉近前,说道:“大司马!”

    吴汉回头一瞧,见来人竟然是溪澈影,他不由得一怔,心里暗暗嘀咕,这位溪美人怎么跑到两军阵前来了。

    等溪澈影策马来到他近前,吴汉在马上拱了拱手,说道:“臣甲胄在身,不便下马施礼,请溪美人见谅!”

    “大司马客气了!”溪澈影一笑,转头看向前方溃败的庞萌军,问道:“敌军已败,大司马为何不下令追击敌军,而是缓慢进军”

    吴汉不解地问道:“溪美人是奉陛下之意,前来质问微臣”

    溪澈影连忙摇头,说道:“陛下让澈影告之大司马,追敌不要操之过急,小心敌军留有后手!”反正她是完全没看出来庞萌还留有什么后手

    庞萌的军队已经大乱,一盘散沙,毫无阵型而言,而这桃城外的战场,一马平川,也没有可以设伏、可以设置伏兵的地方,庞萌还能有什么后手

    听了溪澈影的话,吴汉了然一笑,点了点头,还是陛下了解庞萌啊!他说道:“臣与庞萌,征战河北,在一起打过大仗小仗数十次,庞萌用兵,喜剑走偏锋。”

    见溪澈影面露茫然之色,吴汉继续说道:“庞萌善于用阵克敌,庞萌之战阵,可以是一盘散沙,也可以瞬间完成集结,重新列阵。以诈败引敌追击,然后再反戈一击,以此战法,庞萌屡破强敌!”

    溪澈影心思转了转,惊讶道:“大司马也认为庞萌是诈败”

    吴汉含笑点点头,说道:“十之**!”

    看溪澈影露出难以置信之色,他慢悠悠地说道:“兵书战策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读了几本兵书战策,就想上阵指挥千军万马,那充其量是第二个赵括!”

    &




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败再败
    眼瞅着溃败下来的将士越来越多,而前方汉军高举的火把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正在向自己这边快速扑来,苏茂和佼强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子,对庞萌急声说道:“东平王,此战,此战我军已败,当务之急,还是……还是先撤吧!”

    庞萌眼珠子通红,怒声说道:“谁都不许撤!”

    苏茂和佼强对视一眼,脸上的汗珠子更多了。如果现在还不走,等会想走都没机会了。就在他二人琢磨着要不要丢下庞萌,自己先撤的时候,数名浑身血迹的将官从前方跑了回来,几人来到庞萌近前,拱手施礼,气喘吁吁地说道:“大王,弟兄们死的死,逃的逃,现已所剩无几,大王赶快走吧!”

    庞萌定睛细看,这几名将官,都是他的心腹部下,他们所统领的也都是他手里最精锐的兵卒,现在他们自己跑了回来,显然,精锐兵卒都已经打光了。

    见状,庞萌顿时间生出无力感。他遥望对面犹如潮水般的火把,喃喃说道:“我……我庞萌,终究还是敌不过你刘秀啊!”

    这是真的没办法!在兵力上,庞萌的兵马不如汉军兵马多,在统兵的将领上,庞萌麾下的将官也远不如汉军众将。

    在庞萌联军这边,真正能与汉军众将领一较高下的,也只有庞萌一人。

    可是,独木难支,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有限,无法扭转双方悬殊的差距。

    最终,庞萌在无奈之下,只能带着心腹部将,和苏茂、佼强连夜逃走。

    他们都没敢回本方大营,而是直接往南跑,去找董宪汇合。

    这一战,是桃城之战的最后一战,对于庞萌、苏茂、佼强来说,也是一败涂地的一战。

    此战打完,庞萌、苏茂、佼强三人组成的联军,被彻底击溃,军中携带的辎重,乃至留在大营里的辎重、粮草,全部落入汉军之手。

    庞萌、苏茂、佼强三人,只带着数千残部,侥幸逃脱。

    得知己方大军大获全胜的消息,陈俊率领部下,打开桃城城门,出城拜见刘秀。看到陈俊等人的那一刻,汉军将士们都差点没忍住,流出泪来。

    陈俊的头部、胸口、右臂乃至左腿,都缠着厚厚的绷带,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摇摇晃晃,原本的俊秀青年,此时是满脸的络腮胡须,脸颊凹陷,整个人都快瘦脱相了。

    再看陈俊的部下们,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身上不负伤的,许多人身上缠着的绷带都被干枯的血迹染成黑褐色,其状惨不忍睹。

    桃城之战,陈俊以万余兵力,抵挡十数万庞萌联军二十多天,期间打过的大仗小仗不计其数。

    一万多将士,现在连千人都不到,城中前前后后参战的百姓不下两万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现在,连参战百姓的伤亡都过万人。

    可以说整个桃城的军民,都快被打光了。但即便是这样,陈俊还是不可思议的把桃城坚守了下来,未让庞萌一兵一卒突破城防,攻入城内,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看到陈俊的那一刻,刘秀也是动容不已,他走上前来,双手将陈俊从地上搀扶起来,声音颤抖地说道:“此战,让子昭受苦了!桃城之大捷,子昭居功至伟!”

    如果没有陈俊死死把庞萌联军抵挡在桃城之外,如果让庞萌联军成功攻占桃城,汉军与庞萌联军打艰苦的攻城战,此战最终的结局,还真不好说呢!

    陈俊躬身说道:“微臣幸不辱陛下使命,保住桃城不失!微臣麾下之兄弟,无一人畏战,无一人脱逃,无一人投降……”说到最后,陈俊已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一万多将士啊,现仅存数百人,桃城城头都快被将士们的血染成红色,陈俊只是想一想都觉得心如刀绞,泪如泉涌。

    吴汉走上前来,拍拍陈俊的肩膀,说道:“子昭是好样的!桃城的将士、桃城的百姓,都是好样的!”

    桃城之战,汉军之所以能大获全胜,其实就是以牺牲桃城为代价。

    庞萌联盟大举进攻桃城的时候,汉军主力根本没赶到任城,是刘秀亲自率领着轻骑和精锐步兵,一路做急行军,跑到了任城。

    即便刘秀到了任城,汉军的实力也远不如庞萌联军。

    不过刘秀的到来,的确大大激发了桃城军民的士气和斗志,也正是有刘秀这根心理支柱的存在,桃城军民才在殊死搏斗中,一次又一次地抗住了庞萌联军的攻势。

    而桃城对庞萌联军的牵制,又恰恰为吴汉等人赶到任城,集中兵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最终,于任城完成集结的汉军主力,于桃城城外,以巨大优势,大败庞萌联军,使得庞萌、苏茂、佼强三人,仅带数千残部趁夜逃走。

    桃城之战,不仅是对庞萌、苏茂、佼强的沉重打击,更是对董宪势力的沉重打击。

    此战过后,董宪和庞萌的联盟已形同名存实亡,因为一仗打完,庞萌的兵马几乎全部被打光,和一个光杆司令联盟,那又有什么意义

    董宪也没想到庞萌、苏茂、佼强他们会败得如此之快,十多万的大军,竟然一天就被打没了。董宪和刘纡率领着主力大军,急急赶到昌虑。

    他们到了昌虑没多久,庞萌、苏茂、佼强也逃到了昌虑,与董宪、刘纡汇合。

    目前的战局,对于董宪而言已经非常的不利。昌虑是东海郡的门户,能不能在昌虑这里抵挡住汉军的推进,至关重要。

    董宪思前想后,做出部署。他让刘纡率领十万大军,驻守昌虑,而董宪自己则率领五万精锐,驻守新阳。

    新阳位于昌虑的东南,与昌虑只相距十里。桃城位于昌虑的西北,汉军从桃城南下,首先面对的是昌虑,然后才是新阳。

    董宪算计得很好,让刘纡带着十万大军,于昌虑牵制住汉军,他在新阳带着五万精锐,寻觅战机,偷袭汉军。如此,己方或许还能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佣兵
    众人都能想得到,董宪所说的援军,十有**就是张步。张步坐拥二十万大军,龟缩在齐地,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轻易是不会向外派兵的。

    当初刘永被围困在睢阳,连续下诏张步,请张步出兵增援,结果张步一兵一卒都没派过去。对刘永,张步尚且如此,对己方,张步能善心大发吗

    苏茂和佼强都是摇头苦笑,说道:“张步这个人,自私透顶,指望张步出兵来援简直是笑话!”

    张步这个人,本就是自私自利,前段时间,他又在太山郡打了败仗,丢掉整个太山郡不说,还折损了不少兵马,现在张步更不会对外派出一兵一卒。

    董宪环视众人,说道:“我说的援军并不是张步。”

    众人闻言,同是面露惊讶,不解地看着董宪,纷纷问道:“海西王所说的援军是”

    “五校军!”董宪眯缝着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五校军还存在吗没错,现在它还苟延残喘着!五校军本是河北的起义军,在河北被刘秀打得四处乱窜,最后在河北实在没有立足之地,最后不得不渡过黄河,跑到豫州

    ,投靠刘永。刘永还曾利用五校军,偷袭冀州,结果再次被刘秀打败。这一战之后,五校军是已经全军覆没了,只逃走了零星的残部。其实这个时候,五校军已经是名存实亡,刘永也

    放弃了五校军。

    五校军残部游走在豫州、兖州、青州、徐州一带,收拢各地的起义军,渐渐的,有不少赤眉残部加入进来,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可以说现在的五校军,早已不是当年的五校军,而是由许许多多的起义军残部组成的一支杂军,只不过在名号上,他们依旧是打着五校军的旗号。

    目前,五校军的兵力还真不少,足有数万人之多,其战力也不容小觑。现在已经是建武四年,公元二十八年,这个时期还能幸存下来的起义军,而且还是在刘永、张步、董宪等这些地方割据军阀的眼皮子底下幸存下来的起义军,皆非等闲之

    辈,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打仗不要命的亡命之徒。

    这支五校军,是不认人,只认钱,谁能给他们足够多的钱,他们就会去帮着谁,用现在的话讲,这些五校军已经逐步演变成了一支雇佣军。

    董宪和五校军有些接触,但之间并没交情,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他也不会想到花钱去雇佣五校军。

    邀请五校军来帮着己方,去和汉军拼命,砸出去的钱可不会是十万、二十万那么少,即便是一百万钱、两百万钱,五校军也未必会心动。董宪派出自己心腹的一名幕僚,去往建阳,找五校军的人谈判。建阳距离昌虑不远,只三十里的路程,不过建阳却是五校军经常活跃的地区。董宪的幕僚到了建阳后,轻

    车熟路地找到了五校军的联络点,将董宪的意思转达给联络点里的人。当天晚上,一名五校军的头领就进入建阳,约见了董宪的心腹。

    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敲定的价码是,董宪出资三万金,五校军出兵五万,驻扎建阳,与昌虑的董宪军,互成犄角之势,合力抵御汉军。

    三万金,这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真让董宪拿出三万金,那也得是打过卖铁。

    思前想后,董宪最终还是接受了五校军开出的价码,他先交付给五校军一万金,另外的两万金,在打退汉军之后再给五校军。

    事情有了结果,五校军各部开始向建阳云集。

    别看五校军是个杂牌军,但调动、集结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才短短两天的时间,五万之众的五校军已在建阳集结完毕。

    现在的情况是,汉军在新阳,董宪军在昌虑,五校军的建阳,三方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三足之势。
1...317318319320321...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