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虽说一旁的溪澈影已经疲惫不堪,但听完刘秀的赏赐,还是面露笑意,起身走到刘秀的面前,福身施礼,向刘秀谢恩。
刘秀赏赐的这些东西,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蜀锦。
在当时,本就有一寸蜀锦一寸金的说法,而且现在公孙述正占据着蜀地,蜀锦更是难以运出,即便刘秀贵为天子,收藏在皇宫里的蜀锦亦是屈指可数。
刘秀纳许汐泠的时候,都没有赏赐蜀锦,而是等到许汐泠生下长公主刘义王,刘秀这才恩赐了一匹。
 
第八百零五章 宫廷宴会
刘良生怕刘赐醉酒后又做出什么惊人之举,他向刘秀拱了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今日还特意带入宫中一支西域的杂耍,可否让他们入殿,为陛下表演助兴”
刘秀顿是来了兴趣,笑问道:“皇叔是从哪里找来的西域杂耍”
刘良说道:“他们是最近来的京城,听说还挺有名气的,其中多为西域人,还有大秦国的人,据说能口吐火焰,自缚自解,跳十二丸。”
听他这么一说,刘秀也来了兴趣。
大秦国可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个秦国,而是指古罗马帝国。在汉代,古罗马帝国被称为大秦。
刘秀笑道:“既然皇叔已把他们领进皇宫,就让他们入殿表演吧!”
“是!陛下!”刘良答应一声,站起身形,向殿外拍了拍巴掌。
时间不长,从外面走进来一群人。有男有女,穿的也是千奇百怪。为首的一人,看起来四十左右岁,带着小尖帽,一脸的络腮胡须。
他走到大殿中央,屈膝跪地,向前叩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草民费萨尔拜见大汉天子!”
随着他下跪,跟在他后面的男男女女也都纷纷下跪。刘秀扫视下面的众人,大多都是五官深刻、一头卷毛的西域人,另外还有几名金发碧眼的大秦国人。
刘秀见过的西域人不多,至于大秦国人,更是第一次见到。他含笑问道:“你叫费萨尔”
“正是!”
“你们都会表演什么”
费萨尔向身后的一名壮汉点点头。
那名壮汉身高快要接近两米,上身赤膊,露出一身的腱子肉,他先是向刘秀躬身施了一礼,然后拿起一根火把,虎虎生风的大殿里舞动起来。见状,刘秀和在场众人难免有些失望,就在人们都看得有些不耐烦的时候,那名壮汉突然冲着火把喷了一口气,耳轮中就听呼的一声,一大团火球在空中乍现,让整个大
殿都瞬间明亮了不少。
突然乍现的火球,让在场的不少人都忍不住惊呼出声。刘秀愣了一下,随即抚掌大笑起来。这名壮汉先是表现吐火,而后又换了一名大秦人上场,表演的是飞丸。
在当时,杂耍者通常都是一人飞三丸、六丸或者九丸,而这名大秦人,则是一人飞十二丸,手速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即便是刘秀,都忍不住抚掌叫好。
飞丸表演结束后,第三个上场的是名西域女子,她穿着紧身衣,将傲人的身材勾勒得玲珑有致,一览无遗。
有两名青年,搬着一张桌子放在大殿中央,西域女子轻轻一跃,人跳到桌上,在桌上翩翩起舞。
刘秀等人看管了汉舞,现在看到西域的舞蹈,倒也别有一番异国风味。
很快,那两名青年又搬过来一张桌子,将桌子向上一抛,西域女子轻松接住,随即把两张桌子罗在一起。
桌子虽小,但这名西域女郎却能在桌上变换各种各样的姿态,还时不时的表演倒立、柔术等技巧。
人们正看得入神,两名青年又搬过来第三张桌子。西域女郎依旧如故,将这第三张桌子也罗在上面。
两名青年不停的搬送桌子过来,时间不长,女郎已经罗起七张桌子,在场众人都得扬起头才能看到她。
当两名青年搬来第八张桌子的时候,在场众人无不露出惊色。
再继续往上罗,她可就要跑到大殿顶上去了,看着罗起好高,摇摇欲坠的桌子,人们都禁不住为上面的西域女郎暗暗捏着一把冷汗。
费萨尔显然对这样的表演司空见惯,向刘秀拱手一笑,说道:“陛下,因为大殿的高度有限,草民只能表演叠罗八案。”
刘秀好奇地问道:“费萨尔,你们最多表演过叠罗几案”
“回禀陛下,最多可叠罗十二案。”
十二张桌子叠罗在一起,还得在上面翩翩起舞,这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可怕。
费萨尔向刘秀一笑,说道:“倘若陛下想看,可以移驾到殿外,我等继续为陛下表演助兴!”
刘秀摆摆手,示意不用。
接下来,又有几名西域女郎走到大殿中央,为众人进献蛇舞。这些西域舞姬基本都是粟特人,粟特人能歌善舞,还善于经商,走南闯北,散布在西域各地。
蛇舞本就是极具诱惑力的舞蹈,加上西域舞姬身子柔软,又丰满诱人,直看得大殿众人目光呆滞,一个劲的咽口水。
等一曲作罢,刘秀哈哈大笑,赞叹道:“表演的不错,赏!”
“谢陛下!”费萨尔收下张昆送过来了一锭金子,乐得嘴巴合不拢。他向献宝似的说道:“陛下,草民还带了西域特有的葡萄酒,不知陛下可愿品尝”
西域特产葡萄酒,刘秀是知道的,以前也喝过。他点点头,说道:“呈上来。”
费萨尔连忙拿出一坛子的葡萄酒。张昆接过来,先是叫来一名内侍品尝,确认酒中无毒,这才送到刘秀近前,为刘秀倒了一杯。
刘秀乐呵呵地向在场众人摆摆手,张昆会意,抱着酒坛,给在场众人各倒了一杯。刘秀拿起酒杯,对刘良笑道:“这次皇叔有心了,我敬皇叔一杯!”
刘良连忙拿起杯
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风
仅仅时隔一天,虚英就把打探来的消息禀报给刘秀。
这段时间,刘黄经常去洛阳城外的伊阙观,而伊阙观的道姑,也时不时的会到公主府做客。
伊阙观落座于伊阙山,道观的名字也是由山名而来。(伊阙山也就是现在洛阳的龙门山。)
听完虚英的禀报,刘秀眉头紧锁,说道:“难怪阿姐突然提出要回封地修道,现在看来,定是受了伊阙观道姑的蛊惑。”
虚英小心翼翼地看眼刘秀,干咳一声,提醒道:“陛下,伊阙观可是极富盛名的道观!”并非旁门左道。
刘秀哼笑出声,说道:“有没有名气,和心术正与不正,没什么关系。”
现在这个时期,正是中原本土的道家和外来的佛教针锋相对的时候。
佛教传入中原后,迅速在民间普及,这让刚刚具备道教雏形和理论的道家,倍受压力。
就拿绿林军首领之一的王凤来说,在长安被攻陷,刘玄被杀之后,王凤心灰意冷,便皈依了佛教,出家做了和尚。
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当年杀人无数的起义军领袖,放下屠刀后还真就大彻大悟了,成了一代高僧。
后来刘秀南巡时,还见到了传播佛法的王凤,深受感触,赐封王凤为‘悟彻**师’,王凤圆寂后,寺庙里还继续供奉着王凤的金身。
所以,在当时佛教可谓是来势汹汹,而道家也受到佛教的启发,正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教法,由道家向道教过渡,急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再没有什么能比拉着皇亲国戚入教更具扩大影响力效果的了,刘秀认定大姐刘黄是受了道观的蛊惑,才突然决定回封地修真,也不是无的放矢,完全没有道理的。
虚英说道:“陛下,属下打听到,今日伊阙观的主持会去公主府传道。”
刘秀眼眸一闪,沉吟片刻,说道:“我倒是该去会会他。”看看他到底能有什么本事,能把大姐迷惑得非要离开洛阳,回往封地。
他没有大张旗鼓的离宫,而是更换了便装,只带着伏黯、虚英、龙准、龙孛四人出了皇宫,去往公主府。
刘秀刚走到公主府的附近,远远的看到大姐和一名穿着道袍的道姑从里面走出来。见状,刘秀停下脚步,移步到街边的一条小巷子里。
他站在巷子口,举目看去,只见大姐对那名道姑十分客气,似乎还要派辆马车送她离开,不过看样子被那名道姑给拒绝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道姑转身离去,刘黄则是望着道姑的背影良久才回到公主府内。
虚英来到刘秀身旁,问道:“陛……公子,我们还去公主府吗”
刘秀摇了摇头,指着道姑远去的背影,问道:“她就是你说的伊阙观主持”
“正是。”
“我还以为是个道长。”原来是个道姑。
虚英看了刘秀一眼,小声提醒道:“公子,伊阙观里都是道姑,没有道长。”
“哦!”刘秀应了一声,扬头说道:“走,我们跟上她。”
道姑在前面走,刘秀一行人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
双方一前一后,出了洛阳的内城区,来到洛阳的外城区。又走了好一会,在快要出外城区的时候,走在前面的道姑突然停下脚步,转身走进路边的一座茶棚里。
这里已经到了洛阳城区的边缘,街道上的行人不多,路边的店铺也十分稀少,在这附近,也就这一家小茶棚。
看到道姑进了茶棚,向小二要了一碗茶水,刘秀带着伏黯几人也走进茶棚里,在与道姑相邻的位置跪坐下来。
也直到此时,刘秀才算看清楚道姑的真容。这名道姑的具体年龄,刘秀还真就判断不出来。
打眼一瞧,她好像只有二十左右岁的样子,清汤挂面,没有任何的妆容,但五官精致,皮肤白净细腻,是位罕见的清丽佳人。
可继续观瞧,便会发现她举手投足,从容大方,成熟稳重,似乎是位三十左右岁的端庄少妇。
看她的眼睛,波澜不惊,仿佛一口深潭,无论有多大的风刮过,都引不起一丝丝的波澜,让人感觉它的主人应有四、五十岁的样子。
似乎感受到刘秀的打量,那名道姑转过头来,对上刘秀审视的眼神,她稍愣片刻,向刘秀微微颔首。刘秀立刻欠了欠身,以示回礼。
他正要说话,道姑已收回目光,继续饮茶。见状,刘秀也只能把到了嘴巴的话先咽回去,心里暗自琢磨,如何能和这个道姑搭上话,探一探她的虚实。
如果对方真是得道之人,自己警告她一下也就罢了,如果是打着道家的幌子,造谣撞骗,别有用心,自己非但不能放过她,也不能放过这个伊阙观。
就在刘秀暗自琢磨的时候,几名壮汉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些人衣着随意,外面的袍子都是咧开的,露出里面高高鼓起的胸肌。
几人的肋下不是佩剑,就是佩刀,浑身上下都充斥着一股子戾气。这几人进来之后,先是扫视了一圈,他们的目光在刘秀几人身上一扫而过,看到那名
道姑时,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忍不住都多看了几眼,然后纷纷坐下来,大声嚷嚷道:“
伙计,上茶!”
店小二连忙提着茶壶,一溜小跑地来到几人近前,给他们各倒了一碗茶水,满脸堆笑地说道:“几位客官,请慢用!”
一名汉子拿起茶碗,咕咚一下,灌了一大口,紧接着,他噗的一声,将口中的茶水又吐了出来,喷了小二一身。店小二下意思地后退一步,一脸震惊地看着他。
汉子将手中的茶碗重重拍在桌案上,怒声质问道:“这是什么鸟茶是他娘给人喝的吗”
听闻这话,伏黯、虚英、龙准、龙孛四人同是一皱眉,纷纷举目向那名汉子看过去。店小二脸色一白,连忙说道:“客官,小店……小店……”
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会
在伏黯和几名大汉动手的时候,道姑已经走出茶馆,独自离开了。刘秀起身,快速追了出去,伏黯、虚英、龙准、龙孛四人也顾不上再理会那几名大汉,紧随其后,跟上
刘秀。
刘秀追上道姑,说道:“这位道姑!”
道姑停下脚步,不解地看着刘秀。
刘秀笑了笑,说道:“我们刚刚帮道姑解了围,可道姑连声谢都不说,就这么离开,也未免太无礼了吧”
道姑哑然一笑,说道:“贫道本打算回到道观,请几位先生吃茶道谢。”
刘秀扬起眉毛,笑问道:“道姑以为,我们会跟着你一同去伊阙观”
道姑一脸不解地说道:“几位先生从公主府便跟着贫道,一直跟到了这里,贫道以为几位先生都要跟着我回道观呢!”
没想到己方偷偷跟着人家的事,根本没瞒过人家的眼睛。
刘秀的脸上露出一闪而过的诧异之色,暗道一声好个机警的道姑!他拱了拱手,说道:“在下姓金名文,不知道姑尊姓大名,道号为何”
道姑含笑说道:“贫道清静。”
“清静。”刘秀笑了笑,说道:“清静淳朴,无为无私,主宰万物而不自持,任物之自然本性。”这就是道。
道姑眼眸一闪,微微一笑,说道:“金先生是精通道法之人。”
刘秀摇头,说道:“精通道法,愧不敢当。”稍顿,他话锋一转,问道:“不知道姑年方几何”
道姑含笑说道:“素昧平生,询问年龄,已是失礼。”
伏黯、虚英、龙准、龙孛四人老脸同是一红,人家说得没错,陛下如此直接的询问人家的年龄,的确是太失礼数了。刘秀则是面不红、气不喘地说道:“我看道姑是从公主府出来的,而且看起来湖阳公主还把道姑敬为上宾,想来道姑一定是位得道之高人,但看道姑的模样,又不像是长年
修道的长辈。”
他这话说的,就差没直接指着道姑的鼻子说:你就是个骗子!
道姑笑了笑,说道:“原来金先生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得道之人,只是通过对方的年龄来判断的。”
她笑问道:“那么金先生以为,要做到一国之开国皇帝,要年方几何呢”
刘秀被她的话给问住了。道姑继续说道:“据说当今二十多岁就成为了开国之君,金先生认为,当今的皇位,是否是骗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