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加入河北境内起义军众多,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了刘玄派刘秀镇抚河北之事。
耿纯的这番话,向众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任光太守的官职,是刘玄册封的。
也就是说,现在任光不接受王郎的招抚,即使其中没有诈,此事是真的,也不表示任光愿意投靠刘秀,信都郡府效忠的对象十之**是人家刘玄。
在场的众人,没一个是傻子,耿纯的话说完,也就明白了他的话外之音。
王郎固然是己方的敌人,但刘玄也绝非是己方的盟友,他能不在己方的背后捅刀子就算不错了。
对于很可能是效忠于刘玄的任光,己方到底该救,还是不该救,这的确是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
人们面面相觑,最后目光齐刷刷地落在刘秀脸上,看刘秀到底是什么意见。
刘秀沉思片刻,意味深长地说道:“眼下,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王郎,只要是王郎的敌人,那么,他就是我们的朋友,我军当即刻驰援新都城!”
现在不应该去计较任光究竟是站在刘玄那一边,还是站在己方这一边,既然王郎是大家共同的敌人,他们就该联合到一同,合力抗郎。
消灭王郎之事,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至于他和刘玄之间的恩恩怨怨,可以留到以后再说。
邓禹点点头,赞道:“主公英明!我军应当救援信都城!”
寇恂附议道:“信都虽为小郡,但若能一举拿下信都郡,便可打消我方东部之忧患!”
邓禹和寇恂这两位足智多谋的人都支持救援信都,其它人都不再提出反对意见。吴汉立即向刘秀拱手说道:“主公,末将愿率麾下将士,出兵救援信都城!”
吴汉话音刚落,马武和王霸几乎同一时间拱手说道:“主公,末将愿往!”
刘秀琢磨了一会,说道:“此战,我需亲自前往。”说着话,他转头看向邓禹,说道:“仲华可代我留守贳城。”
目前刘秀军的粮草、辎重,几乎都囤积在贳城,对于刘秀而言,贳城自然是至关重要,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把贳城交于旁人镇守,刘秀都不太放心,思前想后,还是觉得邓禹最为合适。寇恂说道:“主公,贳城西有敬武,东有西梁,这两县都还被王郎所控制,对贳城的威胁太大,末将以为,我军可同时出兵,分别征讨敬武和西梁,既是消灭了贳城周边的
隐患,同时对主公率军进入信都郡,也能起到掩护作用。”
刘秀听后,深以为然。他连连点头,说道:“子翼言之有理。”他环视在场众人,问道:“何人愿取敬武,何人愿取西梁”
他话音刚落,耿纯和刘植双双拱手说道:“末将愿往!”
看到主动请缨的是耿纯和刘植二人,刘秀笑了,问道:“伯山、伯先,你二人可有把握”
耿纯和刘植正色说道:“末将若不能胜,愿提头回见主公!”
刘秀点了点头,让耿纯和刘植率兵去打敬武和西梁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决战前夕
李庆不说自己贪生怕死,而是说怕殃及城内的百姓,这话正说进闫瑜的心坎里,他连连点头,说道:“你我身为西梁县令、县尉,不能不管城中百姓的死活啊!”
“正是!”李庆大点其头。
闫瑜不再犹豫,冲着城外的刘植大声喊道:“伯先兄,倘若下官投诚,大司马当真会既往不咎当真不会伤害城中之百姓”
刘植面色一正,大声回道:“植以人头担保!”
闫瑜仿佛经过多么激烈的心里挣扎似的,狠狠跺了跺脚,说道:“下官信任伯先兄的为人,愿意向大司马投诚!”说着话,他传令左右道:“打开城门!”
随着闫瑜一声令下,就听城门处传出吱嘎嘎的声响,先是吊桥被缓缓放下来,紧接着,城门打开,以闫瑜为首的西梁县官员们,纷纷从城内走出来。见状,刘植一点都不意外,闫瑜和李庆二人,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此时看到己方的两千多兵马兵临城下,加上后面还有主公统帅的主力大军,以这两人的品行,绝不会据
城坚守。
事实证明,刘植的推测一点没错,闫瑜和李庆知道刘秀亲自来了西梁,吓得连抵抗都没抵抗,直接献城投降。
刘植一部兵不血刃的拿下西梁城,消息很快也传回到刘秀那边。
听闻前方传回的战报,刘秀笑了,对左右说道:“看来我让伯先率军攻打西梁还真是选对了人,我方未损一兵一卒,没费吹灰之力,并顺利拿下了西梁城!”
周围众人齐齐在马上拱手说道:“主公英明!”
寇恂问道:“主公,等会到了西梁,我们要不要进城”
刘秀想了想,摇摇头,说道:“一旦入城,只怕今天就走不了了,当务之急,我军得尽快赶到信都城,以解信都城的燃眉之急!”
说着话,他看向铫期,问道:“次况,信都城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铫期说道:“刚有探报传回,现陈懿正指挥万余众,猛攻信都城!”
刘秀皱眉,说道:“五县不是出兵六千吗怎么又变成万余众”
铫期说道:“听说,是五校军的一部也加入进来!”
“五校军!”刘秀眉头紧锁地问道:“五校军何时与王郎串通一气了”
五校军是河北的起义军之一,势力不小,人数众多,据传有十多万众。
铫期说道:“探子没有打探到确切的消息,只是听说,王郎有意招抚五校军,并向五校军许诺,只要肯归顺于他,五校军的首领便可封侯拜相!”
刘秀眯缝起眼睛,低垂下头,沉思不语。王郎的邯郸朝廷,和河北当地的起义军之间没什么往来,虽说王郎有对各支起义军抛出橄榄枝,但各起义军都没有做出回应。刘秀多少能明白些起义军心中的想法,其一
,他们不愿意听令于人,不甘屈居人下,其二,起义军现在也在观望,想看看刘玄和王郎这两个并存的朝廷,最后到底谁能取胜。
可是五校军倒向了王郎,此举无疑是打破了目前微妙的平衡,会不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更多的起义军投靠王郎,现在还真无法确定。
寇恂吸了口气,面色凝重地说道:“主公,五校军倒向王郎,对我方十分不利啊!”
现在围攻信都城的是一万多军队,其中县兵六千,五校军在四千以上,可谁又知道五校军还有没有后续的援军
一旦己方赶到信都城,撞上五校军后续的援兵,己方的局势可就危急了,毕竟己方现在只有七千将士。
刘秀沉吟片刻,问道:“次况,信都城附近可还有其它的五校军”
铫期摇头,说道:“探子没有这方面的回报,要么是没有,要么是没打探出来!”
刘秀又想了想,当机立断,说道:“信都郡城绝不能让给王郎,传令下去,全军全速行进,务必要在三日之内,抵达信都城!”
西梁城这边,献城投降的闫瑜知道刘秀正统帅着大军,向西梁城这边赶过来。
在城外见到刘植后,他干脆也不回城了,令人取来一根绳索,交给刘植,让他把自己捆起来。
刘植见状,立刻明白了闫瑜的用意,他这是摆出一副负荆请罪的架势,要在西梁城外等主公到来。刘植并不介意帮闫瑜演这场戏。
他用绳子把闫瑜捆绑好,后者直接往地上一跪,向前叩首。
没过多久,人们的视线中果然出现了刘秀军的身影。李庆先是惊呼道:“来了、来了!”说着话,他也跪伏在地,向前叩首。
可是令闫瑜和李庆万万没想到的是,以刘秀为首的大军根本没进西梁城,而是直接从城前走了过去,继续向东进发。
跪在地上的闫瑜和李庆等人,等了好一会,也没见有人过来,两人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只见大队的兵马正浩浩荡荡的从城前而过,两人都是一脸的茫然。
还没等他俩开口发问,只见一骑快速奔跑过来。马上的这位骑士,刘植认识,正是主公贴身护卫之一的虚庭。
“虚庭先生!”别看刘植已被封为偏将军,但在虚庭面前可不敢摆出官架子。能在主公身边做事的人,别管官职高低,绝非泛泛之辈。
“刘将军!”虚庭翻身下马,向刘植拱手施礼,而后,他问道:“那位是西梁令”
闫瑜身子一震,急忙向前叩首,颤声说道:“下……下官闫瑜,叩见大人!”
虚庭大声说道:“主公有令,西梁令献城有功,往日之过,可既往不咎,能否继任西梁令,可由刘将军定夺!”
“末将遵命!”刘植急忙插手施礼。
闫瑜则是连连向前叩首,急声说道:“谢大司马不杀之恩!下官谢大司马不杀之恩!”
虚庭没有多加逗留,传完刘秀的命令,他向刘植点了下头,而后纵身上马,拨马而去。
等虚庭走后,闫瑜和李庆等人皆忍不住长松口气。刘植上前,把他二人从地上搀扶起来,含
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锋
在刘秀的指挥下,汉军这边摆出了锋矢阵。顾名思义,锋矢阵就是呈箭头状,中间突前,两翼靠后。
随着两边阵营的擂鼓声响起,双方的阵型开始逆向推进。
轰隆、轰隆、轰隆!战场上响起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双方阵营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越来越短。
当双方已不足百步远的时候,战阵中的弓箭手率先开始发难。
两边几乎是同时放箭,随着嗡嗡的两声闷响,只见两长面的黑幕从双方阵营的头顶升空,于空中画出长长弧线,交错而过,之后,呼啸着砸进对方的阵营里。
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叮叮当当的脆响声。箭矢或撞击盾牌,或穿透皮甲,噼啪作响,向前推进的双方将士,不时有人中箭,扑倒在地。
双方之间的距离更近,前排的兵卒,甚至都能听到对面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杀——”双方的前排兵卒齐齐呐喊一声,紧接着,一同向前冲去。
咚、咚、咚——
人们接触到一起,盾牌与盾牌的碰撞声连成一片,与此同时,噗噗噗,长矛刺穿人体的声响也是此起彼伏。数十上百的兵卒在一瞬间惨叫着、哀嚎着,倒在地上。
将士们手持武器,全力刺向对方的敌人,要么是把敌人刺杀,要么是被敌人把自己刺杀。双方的战斗从一开始就变得异常血腥。
两军对阵,正面交锋,没有任何的投机取巧,就是单纯的做战力比拼。
由于汉军这边摆出的是锋矢阵,中央突前,两边拖后,如此一来,双方的阵型只是中央部分在交战,两边都未能打起来。
主要是,位于矩形阵两翼的五校军,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敌人。
坐镇中军的陈懿心中一动,刘秀的兵力少,摆出锋矢阵来应对己方的矩形阵,倒也是正常的选择,不过如此一来,倒是给了己方机会。
想到这里,他对左右的传令兵喝道:“命令我军两翼,向前推进,包夹敌军!”
“喏!”两名传令兵纷纷答应一声,拨转马头,直奔王郎军两翼的五校军阵营跑去,传达陈懿的命令。
交战当中,王郎军阵型最先发生了变化。
阵型由原本的长方形,突然变成了凹型。由县兵组成的中军,死死顶住汉军的推进,与此同时,两翼的五校军向前推进,对汉军逐渐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就在两翼的五校军不断向汉军包抄过来的时候,突然间,由汉军的两翼各杀出一支骑兵,这两支骑兵,正是由吴汉和耿弇统帅的三千幽州突骑。
五校军对突然杀来的骑兵毫无防备,而且双方的距离太近,骑兵冲锋的速度又太快,当五校军反应过来的时候,骑兵已冲锋到自己的近前。
且说以吴汉为首的渔阳骑兵,吴汉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到了五校军阵营的近前,挡在他面前是一长面的盾阵。吴汉双手端着虎威亮银戟,全力向前刺出。
咚!随着一声巨响,长戟的锋芒正刺在一面盾牌的中央。站于盾牌后面的兵卒,感觉撞击在自己盾牌上的不像是武器,更像是一头狂奔的犀牛。
强大的撞击力让他仰面而倒。
都不等他从地上爬起,吴汉的战马已从他的身上踩踏过去。吴汉在马上,居高临下,战戟向左右挥砍,两边的盾兵皆是人头断落,身首异处。
借着吴汉打开的这个缺口,后面的骑兵顺势杀入五校军的人群当中。
五校军是起义军,不是正规军,其战力甚至还不如地方上的县兵。说白了,五校军就是由农民、流民、匪寇、罪犯组成的武装势力。
现在他们面对的可是骁勇善战,经验丰富,长年与匈奴征战的幽州突骑,双方的战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手持铁铩的幽州突骑,只一走一过之间,倒在地上、被战马踩踏得血肉模糊的尸体便已是叠叠罗罗。
吴汉更是仿佛杀神附体一般,一人一骑,杀入到五校军的阵营中央。他一边不停的往前突进,一边大声喊喝道:“杀光所有敌军!一个不留!”
统帅这支五校军的将领,从阵营的中后段催马冲了上来,他还没看到别的敌人,最先看到的就是吴汉。
只见吴汉在己方的人群当中,长戟挥舞开来,砍杀己方的兵卒,就如同切菜一般。
五校军将领咬了咬牙关,怒吼一声,催马向吴汉冲杀过去。
双方刚一照面,五校军将领抡刀劈向吴汉的头顶。后者哼笑出声,将手中的长戟向外一挑,当啷,劈落下来的大刀被弹起有三尺多高。
那名五校军将领就感觉自己的双臂一震酥麻,手中刀差点脱手而飞。此人怎么这么大的力气他心中大骇。吴汉的力气,和贾复都拼个不相上下,能小得了吗
“你也接我一戟!”说话之间,吴汉一戟扫向对方的腰身。
五校军将领急忙收刀,立起刀杆,招架吴汉扫来的长戟。当啷!就这一下,把这位五校军将领从战马上横着撞飞了出去。
噗通!他横着摔出两米开外,才重重地落在地上,紧接着又向旁翻滚出好远才算停下来。
吴汉拨转马头,向对方追杀过去。周围有数十名兵卒围攻上前,想挡下吴汉,救下己方的主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