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刘秀下马,快步上前,含笑说道:“澈影不必多礼。”这位女子,正是许汐泠的师姐,溪澈影。当初刘秀把她安排到国师刘歆身边做策应,溪澈影做得很好,施巧计,借用旁人之手,密谋告发了刘歆的谋反之举,刘歆也因此
被王莽逼死。溪澈影帮着刘秀,铲除了刘歆这个大敌。
后来溪澈影去到史家,给史罗做侍女,并跟着史罗一并入宫。长安被汉军攻陷,史罗神秘失踪,溪澈影也跟着不见了踪影。谁能想到,她竟然就住在洛阳附近。
“主公,里面请!”
“请!”
刘秀跟着溪澈影,走进茅草屋里。
别看茅草屋简陋,但里面收拾得十分干净。在门口,刘秀等人纷纷脱了鞋子,走进正房的厅堂。众人刚刚落座,又有一名女子从里屋走了出来。
众人下意识地转头看去。
这名女子,也就十六、七岁的年纪,穿着很普通的麻布曲裾,脸上未施胭脂,身上也没有首饰,清汤挂面,但就是让人难以把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女子很美,而且不仅仅是美,在她身上,还有一股常人所不具备的雍容华贵的气质,她整个人看起来就如同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哪怕是再普通的衣物,也难掩她身上的
超凡脱俗。
看到她,刘秀也怔了一下,而后急忙站起身形,拱手施礼,说道:“秀见过……史夫人!”
其他人还没猜出这名女子的身份,但刘秀已经猜出来了,现在,他也不知道应该叫她什么,想来想去,也只能以史夫人相称。
“大人客气了,大人还是直呼我史罗的名讳就好。”女子气质出众,声音也好听,说起话来,犹如银铃般悦耳。
史罗听闻这两个字,在场的朱祐、冯异等人,无不面露惊诧之色。她……她不就是那个失踪的史皇后吗史皇后不是在长安吗怎么跑到洛阳来了
她为何会在洛阳,为何会幸免于难,这当然都亏了她身边的溪澈影。当初溪澈影混入史家,给史罗做侍女,只是想接着史家做跳板,方便她混入皇宫。
在史罗的身边待久了,溪澈影也慢慢熟悉并了解了史罗这个人。
别看史罗出身豪门(其父史谌是侯爵),但为人善良,洁身自爱,贵族之女的那些恶习,史罗身上一点都没沾染。
更难能可贵的是,史罗对身边的下人也十分照顾,不得不说,这极大赢得了溪澈影对她的好感。在对她有了好感之后,溪澈影对史罗的身世也开始同情起来。
侯门之女,本应该集千娇万宠于一身,可是,她却不得不嫁给王莽。
王莽娶她的时候,都已经是六十多岁,年近七十了,一条腿已经迈入古稀之年,而史罗呢,才只有十六岁啊。
史罗嫁给王莽后,虽然被立为皇后,但根本没有过夫妻生活,让一个年近七十,日夜操劳,同时还神经兮兮的老头子行房事,那也是挺难为王莽的。这样的日子
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
刘秀的队伍里多了两个女人,溪澈影和史罗,原本只有一辆马车,现在也变成了两辆马车。
许汐泠和她的丫鬟坐一辆马车,溪澈影、史罗还有一名侍女坐另一辆马车。
他们一行人等继续向北行进。
刘秀原定的路线是先东行,进入兖州的陈留,再北渡黄河,现在有溪澈影和史罗的加入,刘秀只得改变路线,变成先北渡黄河,然后再向东行进。
黄河就像是一条分界线,更始朝廷的势力,全在黄河以南,在黄河的北面,还没有任何的涉及。
洛阳位于黄河边上,它的对岸便是河内地区,也就是以前的河内郡。河内、河东,这里是一大片富饶的平原地区,堪称是全国的产粮重地。
顺利渡过黄河后,刘秀等人向北行进,去往怀县。
河内没被并入司隶之前,是一个郡,怀县便是郡城。被并入司隶后,怀县也依旧兴旺。
抵达怀县后,刘秀拿着节杖,骑着马,走在前面。
怀城看守城门的军兵见了,也不知道刘秀是什么来头,纷纷上前,打量他一番,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位先生,你是”
刘秀说道:“在下刘秀,奉天子之命,行大司马事,前来怀县招抚!”
军兵不知道行大司马事是个什么官,但他们可都听说过刘秀的名字。
昆阳之战,震惊全国,这一战也让刘秀名扬天下。一听来者是刘秀,军兵们大吃一惊,有兵头向刘秀拱手说道:“刘将军在此稍等,小人这就回城向县令禀报!”
说完话,那名兵头一路飞奔的跑进城门。
刘秀等人在城门这里等了有小半个时辰,从城门内,走出来一大群穿着汉制官服的官员。
看清楚这些官员的穿着,刘秀等人无不暗暗松了口气,既然怀城官员都穿着汉制官服,那说明他们都愿意向朝廷臣服。
果然。怀县县令、县尉,率先走到刘秀近前,双双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跟在后面的官员也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放眼望去,黑压压跪下一大片。
县令说道:“下官怀县县令柴庆,不知大人前来安抚,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柴县令不必多礼!”刘秀翻身下马,拿着节杖,走到柴庆近前,伸手把他搀扶起来,而后又向其余的众官员挥手说道:“诸位都请起吧!”
“谢大人!”县府的一干官员纷纷起身。怀县属于司隶,距离洛阳很近,虽然隔着一条黄河,但这里的消息还是挺灵通的。目前王莽已死,新莽朝廷覆灭,取而代之的是更始朝廷、更始皇帝,怀县的县令柴庆,早已向更始朝廷递交过顺表,表示愿意归顺,现在刘秀代表朝廷来到怀县,柴庆自
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向旁侧了侧身子,摆手说道:“大人,城内请!”
“柴县令请!”
在柴庆以及县府官员的陪同下,刘秀一行人进入怀城城内。怀城是座大城,城内的人口众多,景象也繁华,即便不如洛阳,但比其它地方的城镇已强过很多。
此时,怀城街道的两旁,站着不少的百姓,人们都在伸长脖子,想看看传说中的刘秀到底长什么样子。
刘秀、朱祐、铫期、冯异、王霸等人的穿着都差不多,皆是汉制的官员,百姓们也认不出来谁是谁,只能凭空猜测。
有的人指着身材高大、相貌威仪的铫期说是刘秀,还有人指着沉稳老成的冯异说是刘秀,也有说朱祐、王霸是刘秀,就是很少有人说刘秀是刘秀的。
主要是刘秀年纪轻轻,又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都透着儒雅之气,实在很难让人把他和那个只带着三千人,就敢和数十万莽军拼命的刘秀联系到一起。
把刘秀一行人请入县府,柴庆在县府内,早已摆设好酒宴。
在刘秀的队伍里有看到女眷,柴庆和县府的官员也没往心里去,刘秀招抚河北,路途遥远,带着家眷随行,也很正常。
吃饭的时候,刘秀向柴庆详细询问了怀县的情况。刘秀此行,不仅仅是招抚,还要镇慰官员,废除王莽法制,恢复汉制。
柴庆不敢隐瞒,把怀县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述给刘秀。
刘秀边听边点头,说道:“以前,因违反王莽谬法之刑囚,都需依照汉法进行重审,倘若并未犯汉法,皆应释放才是。”
柴庆闻言,面色一正,拱手说道:“下官立刻派人去重审县内所有案件。”
对于柴庆的态度,刘秀很是满意。等到饭后,他又提出查阅县府的账目、户籍等卷宗。这些卷宗,可是属于一个县的最高机密,并不是谁想看就能看到的。
现在刘秀打着奉旨招抚的旗号,有机会能看到这些东西,他又哪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柴庆不疑有它,听闻刘秀要查阅卷宗,他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刻应允下来。
当天下午,刘秀在县府内,把怀县的税赋、粮收、户籍等等的资料,全部翻阅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河内地区,乃兵家必夺之地。
无论是谁,只要能占据河内地区,后勤粮草基本就有了充足的保障。
当晚,刘秀一行人住在怀城的驿站。刘秀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外面便传来的敲门声。刘秀打开房门一瞧,站在外面是的龙渊。
刘秀不解地看着他。龙渊走到刘秀身旁,小声说道:“主公,柴县令刚刚派人送来了两名女子。”
听闻这话,刘秀一怔,琢磨了片
第四百章 诡异村庄
邓禹和盖延的到来,让刘秀的队伍又壮大了一些。
当天,他们离开怀城,继续向东北方向行进。先过修武,再过朝歌,一路上倒也太平,所过之地,皆有受到当地官府的欢迎和款待。
等过了朝歌,就出了司隶地界,正式进入了冀州的魏郡。
刘秀在冀州有两个重要的目的地,一个是邯郸,一个是真定。邯郸是赵国郡的首府,赵国郡最具实权的人,无疑就是赵繆王刘元。
刘元与刘秀同为刘氏宗亲,如果刘秀能得到刘元的支持,那将大大有助于他在河北地区的东山再起。
至于真定,是真定国的首府,而且真定国拥有兵马十万之众,而在真定国里,最有实权的人,自然是真定王刘杨。
倘若能得到刘杨的支持,对于刘秀而言,助力将会更大。
当然了,如果他能同时得到赵繆王刘元和真定王刘杨,乃至广阳王刘嘉的同时支持,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里要顺带提一句,赵繆王刘元,和刘秀已经过世的二姐刘元,恰巧重名了。
而广阳王刘嘉,与在南阳跟着刘縯起事的刘嘉也重名了。河北三王,其中实力比较弱的就是广阳王刘嘉。
当年王莽篡位,打压全天下的刘氏宗亲,南阳、汝南等地的刘氏宗亲遭了秧,河北这里的刘氏宗亲自然也未能幸免。
只不过当时赵繆王和真定王就已经拥兵自重,实力雄厚,于河北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二人鸟都不鸟王莽,王莽也确实不敢轻易对赵繆王和真定王动手。
只有实力最弱的广阳王,迫于王莽的压力,不仅由王公被降为侯爵,还改了姓氏,由刘姓变成了王姓。
广阳王刘嘉因此没少受人耻笑,有段时间,刘嘉连同他的家人,连门都不好意思出。后来新莽朝廷逐渐衰落,各地起义军四起,尤其是河北这里,简直成了揭竿而起的重灾区,什么赤眉军、铜马军、青犊军、尤来军、大彤军、五校军等等,大大小小的起
义军如同雨后竹笋一般,人数迅速达到了数百万之众。
也恰恰在这个时候,原本已被王莽削去爵位,又改了姓氏的刘嘉,在其子刘接的建议之下,壮着胆子,悄悄恢复了刘姓。
然后过了段时间,见王莽没找他算账,他又自己恢复了广阳王的封号。
当时的王莽,已经被赤眉军以及各地的起义军闹得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河北这里的刘嘉
恢复了刘姓和王公封号的刘嘉,手中并没有多少的实权,他的性情太软弱,也难以服众,广阳王这里的实权,基本都在刘嘉的儿子刘接手里。
刘接比刘嘉强得多,倒不是能力有多强,但是胆子大,敢拼又敢干,属于能豁出性命的那种人。
在乱世,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像刘接这种敢于玩命的人,很能吃得开,广阳王手里有兵马,基本就是靠着刘接组建起来的。
且说刘秀一行人,进入冀州之后,明显感受到与司隶地区的不同。
路过的地方,要么是荒山野岭,要么是大片被废弃的耕地,一路上,他们走了数十里地,愣是没看到一个人影子。
确切的说,是他们没见到一个活人,倒是在路边,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人的骸骨。
朱祐看着路边长满了杂草的耕地,忍不住连连叹息,说道:“这么多的庄稼都被荒废了,着实是可惜啊!”
王霸看着也心疼,苦笑道:“百姓们都揭竿而起造反去了,谁还留在家里种地”
没人种地,就没有粮吃,没有粮吃,人就得饿肚子,什么都不可怕,只有饥饿最可怕。
人们一旦饿了肚子,就只能去抢。可是等到大家都去造反,都没粮吃的时候,又去抢谁的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通过沿途所见的这些荒废的庄稼,河北地区百姓们的生活有多艰难,也就不难想象了。
刘秀幽幽说道:“河北良田甚多,以前天灾不断,闹饥荒还有情可原,而现在已无天灾,可河北依旧饿殍遍野,这只因**所至。”
整个天下有多少人口,整个河北又有多少人口,可是河北这里大大小小的起义军竟多达数百万之众,人们全都去造反了,谁还安心在家种地
这种情况之下,不闹饥荒才怪呢!
邓禹叹息一声,无奈地说道:“这非我等所能改变。”
“也不尽然。”刘秀意味深长地说道:“倘若有人能把河北各方的势力都统一起来,形成个整体,河北的困境便可迎刃而解。”
邓禹眼睛顿是一亮,拱手笑道:“主公明见!”
他们正往前走着,前方出现一座村庄。朱祐伸长脖子,举目望了望,笑道:“主公,前面有个村子,这回他们可有地方休息了!”
他们是早上离开朝歌,进入的冀州,现在已是傍晚,一路走来,这还是他们所见到的第一座村子。
刘秀提醒众人道:“大家都小心着点,提防有变。”
进入冀州后,刘秀已不像在司隶那么轻松,整个心都提了起来。
听闻刘秀的提醒,众人脸色的喜色消失,一个个下意识地握着肋下的佩剑,骑着马儿,一步步地向前方的村子行去。他们一行人接近村口,看到有一群破衣烂衫、年纪不大的小孩子在打闹。朱祐刚准备催马上前,小孩子们也看到了他们,仿佛受到多大的惊吓似的,孩子们一窝蜂似的跑
进了村子里。
朱祐咧了咧嘴,啧啧两声,回头对刘秀说道:“主公,估计这些村里的小娃娃们都没见过世面,被我们给吓到了。”
王霸补充一句:“也有可能是把他们当成恶人了!”
&
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
檀乡军最先是由刁子都组建,鼎盛时期,兵力有数万人,只不过刁子都这个人自私又残暴,并不得人心,没过多久,他便被部下所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