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而当他们突然收到袭击的时候,他们的优点和弱点会同时出现,悍不畏死的反抗,加上本能般的战斗意识,让他们显得分外可怕。
但同时,他们无组织无纪律的特性,也会显露无疑。
在究竟训练的恒安镇军面前,他的弱点也就被无限的放大了。
冲出屋子的突厥人,根本没明白怎么回事,等待他们的是一阵攒射,前面的人惨叫着倒下,后面的人还在一个个钻出来,等到他们终于知道外面的危险,缩回屋子的时候。
隋军士卒便推着盾牌闯进了屋子,将一个个心胆皆丧的突厥人戮倒在地。
外围的战事,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这明显是特种战术的变种,只不过没有那么精密,一间间屋子内外的战斗,也不尽相同罢了。
而在聚居区的内里,冲出屋子的突厥人却成为了一片混战。
冲出屋子的突厥人越来越多,和一队队的隋军很快纠缠在一起,喊杀声大作。
起着战马的隋军,开始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将一个个突厥人砍倒在地,但接下来,箭矢成为主要的远程打击武器之后,这种优势便很快消失了。
在狭窄的地形当中,骑兵天然就是弓箭手的靶子。
一队队突厥人在将领的带领下,冲向了马厩,想要骑上他们的战马,再给突袭而来的敌人迎头痛击,这几乎是每个突厥人的必然反映。
只不过,马厩周围,却是一队队严阵以待的隋军士卒。
箭矢在空中漫天飞舞,一队队的突厥人绝望的冲向马厩,但近在咫尺,好像却远隔天涯。
他们被一片片的射倒在马厩周围,冲到敌人面前,迎接他们的是坚固的盾墙和雪亮的环首刀。
当外围的战斗结束的时候,突厥人的末日也就到了。
一队队的隋军士卒在军官带领下,不再骑乘战马,而是快步向内里突进,帮助自己的同袍,将抵抗的突厥人一群群的消灭在聚居区中。
一片混乱,李破的战术只能说制造了一片的混乱,这种临场发挥,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因为执行战术的人不对,李破下令的时候,好像也没怎么经脑子。
不过,在纠缠当中,隋军的一个优点终于完全的显露了出来,而且越来越显著。
一直没怎么发挥作用的铠甲,在这片混战当中,让隋军士卒占的便宜是越来越大。
这是隋军的利器,但李破从来好像没怎么享受过铠甲带来的好处,一次次战斗,铠甲要么被他扔了,要么就是根本没来得及穿上。
而这次呢,几个扈从,要么还躺在床上养伤,像袁牧野,李鸦,黄友,陈三,要么骑术不过关,比如严闾人。
这让他在混战中,着实挨了两下,好在,都砍在铠甲上,砍的砰砰作响,人却屁事没有。
战后,他对铠甲这种比较笨重的东西,是大表赞赏,救命的好东西啊,以前怎么就那么嫌弃呢?
当外围隋军加入进来的时候,突厥人的命运便已无可挽回。
隋军越战,人数越多,一团团聚集在一起的突厥人,被隋军围住,乱刃齐下,看做肉泥,反抗越来越微弱,有的突厥人终于想起了突围,但大多数人,此时都无法再逃离此处了。
因为满眼都是敌人在耀武扬威,耳朵里听到的都是同族们临死的惨叫声。
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幸运的从这种骇人听闻的混战中脱离开去,撒开双腿,根本不辨方向的逃出了这个该死的地方。
衣衫不整的他们,在这样一个天气当中落荒而逃,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突厥人反抗最为激烈的地方,还是发生在山丘之上的大屋周围。
数百突厥人聚在一起,在这里进行了颇为顽强的抵抗。
不过,当隋军肃清了周围的敌人,围过来的时候,抵抗什么的也就不用再提了。
当太阳升起,在朝阳的照耀下,一切都的争斗便都结束了。
腰酸背痛,身子冻的已经僵硬的李破踏着一堆堆的突厥人的尸体,再次迈进了大屋的门槛。
也顾不上感慨什么,随即下令,“其他都不用管了,传令下去,进屋,点火,喝水吃饭,都缓缓,都缓缓……”
大约到了正午时候,大屋里李破席地而坐,一边烤着火,一边听着手下人的禀报。
这个时候,他已经缓过来了,只是昏昏欲睡,懒得动弹。
“禀报参军,伤亡清点出来了,我军阵亡二百八十六人,伤四百六十五人。”
李破满意的点了点头,伤亡不算多,这一仗打的还算漂亮,自己智慧超群,指挥得当,这个将军当的很称职嘛。
不过也不能怪他太过得意,这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一些深谙行伍的隋军将领在听到这个时候,也是吃了一惊。
要知道,早上的时候,杀的那叫一个乱,乱到什么程度呢,等到大家聚集在一起,围向最后的一股残敌的时候,将领们都惊讶而又稍带恐惧的发现,自己麾下的人都不见踪影了。
连最基本的伍这个建制,都没能保全,完全就是乱七八糟的凑在了一起,可以说,是并不知将将不知兵。
这样的混战,在他们想来,能打胜了,其实就是老天爷有眼,打输了那才叫个正常。
而这样的混战,一般来说,即使胜了也应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不过最终伤亡却是奇怪的低,等到大家缓过劲儿来凑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大家心里差不多都是一个想法,难道参军是老天爷的私生子?咱们也跟着沾了光了不成?
如果听到手下们的心声,李破一定撇嘴,有什么好奇怪的,草原胡人就仗着两样,马匹和弓箭,其他的都稀松平常。
没了战马,又受到隋军突袭在先,在这里弓箭也没多大用处,而且,混战对隋军不利不假,但草原人最不擅长的也是这个,隋军伤亡大了才叫奇怪呢。
他这个战术,说起来一点不稀奇,目的也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将敌人留在这里。
如果一开始就骑马冲进来,三千多突厥人啊,开始的时候隋军也可能占据优势,但等突厥人骑上战马,面对疲惫的隋军的时候,那战果也就不好说了。
这一战,再次显示出了李破在战场上的敏锐直觉。
当然,这一战最为重要的是,用李破曾经说过的话来讲,那就是他用敌人的鲜血和尸体,染红了自己的官服,用到现在,那就是彻底奠定了他在恒安镇中的地位。
甚至于,在某些不知所谓的家伙心目中,还给李参军弄上了一层比较神秘的光环。
很快,战果也出来了,杀敌三千二百余人,顶算是全歼了这支突厥骑兵。
没有什么俘虏,混战当中,你放不放下武器,我上去都是一下,杀红了眼的隋军,都普遍认为,死了的敌人才是好的突厥人。
不过也不能说一个俘虏也没有,现在就跪倒在李破面前一个。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当时李破就乐了,他终于能从别人嘴里,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了。
纯正的晋地口音,不用问了,标准的带路党。
别看他现在这么可怜,磕头磕的脸脑门上都带了血了。
实际上,这个家伙贼着呢,竟然混进了隋军当中,还没被人发觉,没点本事和胆量,怎么能做到呢。
只是这个家伙逃走的时候太过慌乱,终于被人揪住一顿好打,也幸运的成为了唯一活下来的俘虏。
步群现在很有点狗腿子的潜质了,为了弥补之前犯下的错误,他第一个带兵冲上了小丘,连斩数人,粉碎了突厥人最后的抵抗。
这会儿,又将俘虏亲自带到了李破面前。
是的,这个家伙虽然心思多了一些,但也同样是个凶猛无比的家伙。
当然,他之前的那点不服气,也在这场大胜面前,彻底烟消云散了,尤其是吧,他也确实对传闻中李参军的种种手段有点发悚。
他见这人还在哀告求饶,李破连眼皮子都没抬,心里立马跳了跳,有了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感觉。
想也不想,上去就是一脚,将这人踢翻在地,转过脸来,就谄媚的笑着凑了过来,“参军,这人到是没多大用,不过他说的一些事,也不知是真是假……”
这下李破终于有兴趣了,“哦?他说了什么?”
(昨天加更一章,今天又得拼命了,阿草买的键盘还没回来,手腕是真疼,你说说,北雄一个盟主,一个长老,一个堂主,这么多的舵主,就没个会按摩的吗?)





北雄 202.第202章 成名(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步群心里得意的笑,就知道……
不过心里也是微微敬佩,不管这人年纪多大,手段如何,又占了怎样的便宜,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没本事是不成的。
这人掌管钱粮的时候,能让恒安镇上上下下皆无怨言,筑城的时候,也恪尽职守,带兵出来,也能让上下膺服,这就不容易。
而且看这样子就知道,心里记恨着呢,但一提起军务,立即便能转过弯儿来,不以私心而害公务,这样的一个恒安镇将,也算不错。
“刚才末将打问了一下,此人说这些突厥人,不是为咱们而来的,是要到云内城下助阵的,此人还说,神武城的突厥人差不多八千人马分兵了。”
“一部三千多人北上,被咱们留在了这里,一部四千多人南下,去马邑了,只留下了一千人在神武城中……”
嗯?李破转着眼珠儿有点不敢相信了,开玩笑呢吧,神武城中多少隋人?他们怎么就敢分兵?
这下李破的兴趣终于上来了。
瞅着恨不能趴进地里的这位,细细打量了一番,说话了,“听说神武陷落,我还有些纳闷,看见你吧,我还真就信了。”
“你是哪家子弟,开城门的时候是不是有你一个?千万别骗我,我最恨的就是欺我之人……”
说到这里,看这人眼珠乱转,他从怀里掏出匕首,扔给步群,“你不说话,那就是想着要骗我了,先割你一只耳朵应该不算错吧?你看啊,你骗我一次,我割你一只耳朵,你呢,有两只耳朵,一双眼珠子,一排的好牙齿,加上你的十个手指,十根脚趾,咱们慢慢来啊,不着急。”
步群本待上去割耳朵来着,人都不知杀了多少了,割人一只耳朵在他来说,自然是小事一桩。
但越听心里越有些发毛,他娘的,要是这么一下下割下去,也太恶心了,不免有些踌躇。
他到底只是个军人,不是刽子手,更不是皇帝,还真就没这么处置过一个人。
他都有些发毛,就别说地上这位了。
这人小脸当即就白了,当然,鼻青脸肿的他也看不出脸色是什么个样子。
只是声音猛的凄厉了起来,“将军,这位将军……我说实话,我说实话,您慢些动手。”
李破的审问技巧,那是独一无二的。
从边边角角下手,慢慢再靠近核心,翻来覆去的问,根本没动手脚,问的也就差不多了。
神武陷落的原因就不用说了,城中大户张氏以及莫氏,勾结军中将领,以及神武县尉等人,杀神武守将陆承世,开城放突厥人入城。
他们估计是完全被突厥人的军威吓到了,不然的话,只八千余突厥骑兵,完全不可能攻入神武城内。
打着的主意也是先降先好,在他们看来,大隋的半壁江山,可能都要易主了,自然要先讨好一下新主人。
由此,神武城中,近万人家,三四万人口,就都成了人家砧板的鱼肉了。
突厥人入城,杀人是必须的,很多人在突厥人入城不久,就成了刀下之鬼,然后就是女子财帛。
突厥人在城中予取予求,其实用不了多久,就把一座北地城池糟蹋的差不多了。
到了这个时候,别说城中百姓了,就算是开城投降的那些人,其实肠子都快悔青了。
还是那句话,在北胡治下,你还想活的像个人?
投降的人没得什么优待不说,还深受其苦,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反抗是不敢了,他们要有那勇气,也不会这么干脆的开城投降。
于是,这些城奸们聚在一起,又有主意了。
突厥虽然强大,但突厥人脑子不太好使,被城奸们给糊弄住了。
这些人说啊,神武城小人寡,远不如马邑和云内城繁华,不如去那两处转一圈,收获肯定要比神武多些。
再说了,至今马邑和云内都无捷报传来,定然都未建功,诸位如此英武雄壮,若能前去相助,一举破城,那可汗面前,诸位之功当在诸人之上啊。
一番花言巧语,来了个祸水东引。
突厥人也确实把神武弄的乌烟瘴气,陆续的,男人杀的差不多了,女人也享受了个遍,没什么好耍乐的了。
于是,突厥人表现了他们善纳人言的一面,大冬天的出来打转来了。
要不怎么说胡人进了中原,总会学汉人行事呢,那是在汉人的谎言瞒哄中成长起来的,而学着学着,就被汉人给同化了,突厥人初来贵地,还不太明白这一点。
所以说,这一队突厥人马,还真就不是专门来对付他们的,只是走到云内马场这里,也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儿,只不过还没等他追踪凶手,就已经被凶手找上了门儿。
实际上,带兵来的突厥人首领,还以为是云内的仆骨吉思做的孽,正准备派人去跟已经身在地府的他理论呢。
嗯,估计现在他们已经碰头儿了。
总的来说,现在神武就好像一块肥肉,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不过,神武对李破的吸引力,明显不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神武无粮,据说突厥人聚集起了很多财货,准备带回去。
金银细软,在之后的北地,和废铜烂铁也差不多,没有任何的用处。
想到这里,李破主意已定,他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带着人在这冰天雪地当中,跋涉来去,只为了世界更加美好,他也不想去神武再弄些军功,来装点自己的官帽,那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李破站起身踱了两步,猛的拔出腰刀,顺势一挥。
一颗人头已经滚落在地,“传令下去吧,今天在这里休整一天一夜,明早咱们回云内城去。”
步群被唬了一跳,之后对这位的喜怒无常,和视人命如草籽的心性,终于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虽说他是很想再去神武走一圈,若是能夺下神武,说不定还能解了马邑之围呢……
这就属于人性中的贪婪因素在作祟了,李破肯定不会搭理他。
当然,步群看着那滴血的刀子,也没敢再劝,要是挨上一刀,可就太冤枉了。
这一天一夜,过的很安静,再没有敌人出现在周围,突厥人留在马邑的人马,已经被歼灭了一半,突厥人竟还没有察觉。
不得不说,突厥人太过大意了。
…………………………
而雁门的战事,在九月间,也是急转直下。
河东宣慰使李渊,终于纳过闷来了,他这里要是对雁门不闻不问,可能不太好。
于是,八月末尾的时候,募兵文书便已传遍晋地南部,甚至于,李渊还向洛阳,长安两处求援。
做足了样子,而到了九月初,晋阳已是大军云集。
晋地的府兵们,在这个冬天,辞别了父母妻儿,带上刀枪弓箭,如百川汇海般往晋阳赶来。
这不是为了什么皇帝不皇帝的,而是突厥人南下了,若不能挡住他们,那么家乡父老,就都要沦为突厥人的猎物了。
好在,这些年晋地尚算平静,不然的话……
也不用说什么不然不不然的了,皇帝杨广,彻底的打破了晋地的这种平静,经此一战,晋地北部,皆为赤土。
马邑糜烂,雁门残破,楼烦也受到了重创。
也就是说,晋地北方边关屏障,在此战中尽皆化为乌有,突厥人再要南下,晋阳这样的北地大城,就等于是门户大开了。
晋阳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十余万大军,众人都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誓师出征,全军上下,虽多有踌躇,却都报了必死之心。
这是最后一次,皇帝杨广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调动起了一支大军,自此而后,他就再也没能力,调动各地府兵的一兵一卒了。
皇帝的尊严,就此扫地,皇帝的龙椅,已然破碎,大隋的根基,也被他亲手斩断。
即便皇帝杨广未死,天下间就此也开始进入到了群雄争霸的时代了。
大军从晋阳出发,兵锋直指雁门。
突厥人这个时候也难受了,冰天雪地,困顿于坚城之下,屡攻不克,隋人援军却即将到来。
雁门城下,始毕可汗望着已经被鲜血染的通红的雁门城头,万分不甘的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从这一点上来看,皇帝杨广给始毕可汗提鞋都不配,该得的时候不得,该弃的时候不弃,兵家之大忌他犯了个遍。
当皇帝他不称职,当将军,更是表现的不堪入目。
十几年来,他所有引以为傲的功绩,其实都染满了天下百姓的鲜血和眼泪……
当然,大业十一年,还不到他落幕的时刻。
雁门之围即解,皇帝杨广便率领着近臣们,狼狈跑回了晋阳。
这个时候,他又习惯性的忘记了一些事情,他在雁门城中的许诺,竟然没有一件兑现。
一句话未有留下,就乘坐着他的御辇,灰溜溜的回到了东都洛阳。
晋地上下,对皇帝来安慰一声都没有,就走了的行为,非常之愤怒,府兵们怨声载道,将军们异志丛生,自此,晋地不复为隋土矣。




北雄 203.第203章 成名(七)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有趣的是,传闻隋帝杨广还东都,瞅着东都大街上的迎驾的人们,也许是在北地呆的时间久了,习惯了荒凉景象,见的鲜血也多了。
于是对近臣们冷森森的来了一句,“东都人犹多矣。”
开始的时候,臣子们还以为是皇帝在称赞东都的繁盛,也没当回事。
等后来隋帝杨广召集群臣,再议杨玄感之罪,欲追责从贼人等,这一下臣子们才恍然大悟,皇帝进城时说的那句话,是嫌弃东都人太多了,之前杀的不够啊这是。
其实,这个时候皇帝杨广的心态已经非常明了了,这人彻底的疯了。
众人自是不愿再起大狱,东都勋旧子弟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许多人在之后带着家人纷纷逃离了东都洛阳,去了西京长安,托庇于关西世阀门下。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大冬天的,皇帝命大将军宇文述征伐东都百姓续造龙舟。
这还不算,他在雁门被围的时候,信誓旦旦的告诉臣子们,不再起兵北征了。
但到了这会儿,他连草稿都不打的就反悔了,再议征伐高句丽之事。
这也许是他感觉到了天下大乱,他的皇位岌岌可危,想借机试探群臣,或者说,是想看看自己还能驱使多少臣民。
又或者,他是真的疯了……谁知道呢。
反正,回到东都洛阳的皇帝,折腾了一番,几乎一件事都没办成。
身在东都的臣子们,也厌烦了皇帝的出尔反尔以及小孩子般的无理取闹,没事的话,谁也不愿在皇帝面前晃悠了。
他们不像关西世阀那样,敢于强硬的跟皇帝对抗,而是选择了沉默。
只宇文述,老实的去造龙舟了。
于是,到了这个时候,皇帝杨广好像终于好像想起来,该赏赐有功部下了。
从平杨玄感之乱开始,一直到雁门被围,所有有功将士,依次论功。
但悲剧的是,只能赏赐官职,其实现在隋帝杨广穷的也只剩下官职了。
这一议功,终于让有些人来了精神,吵吵闹闹一直到十二月间,功劳簿弄出来了。
所谓近水楼台嘛,于是,平杨玄感之乱的功劳,要重赏,当然,重也没重到哪里去,只是造就了以后的很多反贼而已。
至于解雁门之围的有功将士,算了,离着那么远,赏了又能怎么样呢?
不过,没等大家分完这并不算多可口的蛋糕呢,隋帝杨广北巡的后遗症就发作了。
晋地南部大乱,汾水两岸,盗贼蜂起。
没办法,晋地最靠得住的府兵和将军们,都赶往了晋阳,冬天回不来了。
因为战乱,百姓生活本就越来越是困苦,再加上征伐府兵,自然要夹杂着各种民役,粮食在一夜之间,就涨成了天价。
所以,和很多地方不太一样,晋地的叛乱,是从大城里先爆发的,然后漫及乡野。
不论皇帝杨广,还是东都的臣子们对晋人这会儿也是怨气颇深。
实际上,到了大业十一年冬末,皇帝杨广的诏令,已经没人当回事了,差不多都是东都的臣子们在主持朝政。
又因为对河东宣慰使李渊的见死不救很不满意,于是,老将樊子盖再次披挂上阵,发关西兵,讨伐晋地叛贼。
这位老将可没半点手软,破绛州贼敬盘陀等,坑杀降俘无数。
不管是他本人心存怨气,还是不想回去受到众人指责,他都选择了最不合适的一种做法。
谁都知道,自古以来的民变叛乱,剿不如抚的道理。
王世充,吐万绪等在两淮杀俘,两淮大乱不止,樊子盖这会在晋地杀俘,同样让晋地乱事更汹。
1...6667686970...7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