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这里的情况又和杜德伟记忆中的场景对不上号了:原本高矮错落的一排铺户,现如今已经踪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溜7间形制相同的大门脸。

    这7间大铺面全是一水的红砖砌就,外墙用石灰刷得雪白,气派不凡。除了头一间的门匾上用金字写着“海东商行”之外,其余几间铺面的门口,还分别立着漆牌,上书“海运”,“批发”“劳工”等等一些业务种类。

    而大批的马车和轿子此刻正停在商铺门前,不少穿着绫罗,带着下仆的商人和管家模样的人,正在几间商铺里穿梭来去。

    杜德伟见到如此喧嚣的场面,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他现在可是一身渔家打扮,贸然进去找人,指不定会闹出什么麻烦。于是他并没有上前,而是带着随从继续往街尾逛去生意再好,也总有下班的时候。

    不想三人没走多远,便又见了一处西洋景。

    7间大商铺原本的位置就在船行街的街尾,旁边则是感业寺和一处石碑场。

    现如今占地几十亩的感业寺早已没了踪影,连带着寺里的秃驴也不知所踪。

    而那处摆满了半成品石碑的场地也同样如此。原本这里还有个令杜德伟印象深刻的胖刻碑匠的,此人和他是本家,也姓杜。令杜德伟难忘的是,那杜胖子总是苦着脸,逢人就说:“唉,今年老爷们活得都康健,这生意没法做了”

    &




第233节 群贤毕至(六)
    听到对方张口便报出自家来历,杜德伟先是微微一惊,然后就释然了:许心素那边应该是派了快船报信,速度肯定要比这边20条杂船快得多。闪舞www

    想通关节后,杜德伟这才缓缓摘下斗笠,露出本来面目,然后微笑着说道:“原来是薛掌柜当面,失敬失敬,不才正是杜德伟。”

    说到这里,杜德伟便从怀里掏出了许心素的亲笔信。而薛海元在看完信件后,点点头对他说道:“杜掌柜我这里是久仰了。不知贵众是何时从海门岛动身的呢”

    杜德伟知道,接下来就是必定会有的“盘道”程序了,所以他也没有隐瞒什么,老老实实回答了薛海元一串问题。

    和客人的“攀谈”,最终用掉半小时时间。在所有情报都对上后,薛海元起身开始招呼客人“洗尘”。

    三人随后便被领到院内的一间客房里,然后就有小厮提来几桶热水和三套看上去不起眼的青布袍服。等收拾清爽后,天色已经黑下来,杜德伟被独自带回刚才那间屋内。

    屋里此刻已经点起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外带几盘酒菜薛海元正笑吟吟坐在那里等他。

    简单碰了杯水酒后,薛海元开门见山说道:“杜掌柜此行来意我已尽知。按说杜掌柜愿意报国安邦,入朝廷经制之军,想为自家搏个前程,这是好事,正是男儿本色。”

    “只是这里面有个关节。”说到这里,薛海元盯着杜德伟的眼睛,缓缓说道:“公门不自在,自在不公门。杜兄,正军和江湖路数不同,这一旦穿上号坎,有些事可就由不得你了。”

    杜德伟清楚薛海元话里的意思。

    自古玩招安的盗匪,总逃不过官府那一套分拆离散的把戏。然而这一套你情我愿的互动,在历朝历代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永远有人不惜飞蛾扑火,就为了进体制内当公务员。

    这中间倒霉如梁山伯者不少然而在招安后运作到位,得以蓬勃发展的同样也有:郑芝龙就是例子。

    但是对于大部分接受招安的小势力来说,他们没有郑芝龙和李闯王那样掀桌子的能力,所以官府相对于他们是强势的。也就是说,他们抵抗裁撤收编的能力很弱缺乏议价能力。

    要知道,大明朝眼下虎皮尚存,还没有烂到10年后军阀遍地走的年月。这就是杜德伟现在面临的最核心问题:他到底有没有信心将自己的家当抵押到天秤上,去换一个适应体制的机会。www

    这个机会可是属于风险投资。杜德伟这一趟来福州,说难听点,就是拿弟兄们来换一个自己混体制的机会,混不好的话,什么都没了,弄不好小命都要玩完。

    然而以上这些道理,杜德伟早在这些年当海盗的日子里就考虑过无数遍了。还是那句话,既然他今天义无反顾地坐在这张桌前,那么就代表着他愿意承担一切风险现在任何事都阻止不了他想做一个“好人”的愿望。

    “德伟明白。”杜德伟在听完薛海元挑明一切的话语后,诚恳地说道:“若不是少年时家中逢遭大变,德伟也不会沦落到今日这般田地。如今我意已绝,还望先生成全。”

    薛海元听完后,对此君的评价就是:条理清楚,“向道”之心甚坚,明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此就好”薛海元点点头,微笑着端起酒杯,两人心照不宣地喝下了这关键一杯酒。

    丑话既然已经说完,桌面上的气氛也就好了很多。

    “杜掌柜,你这一趟算是赶上了好时辰。”夹两口菜后,薛海元脸上泛着红光,笑呵呵地对面前人说道:“自古就有千金买马骨,如今正是我家将军求贤若渴的时候。杜掌柜,前途无量啊!”

    &nb



第234节 群贤毕至(七)
    杜德伟来到岸上这间红砖大屋后,情知此地就是“白虎堂”“中军大帐”之类的要害,所以他不禁有些忐忑。

    整个大堂被隔成了两部分。其中一半摆放着长条桌,墙上有地图,明显是用来开军事会议的。而另一半就是杜德伟眼前所见了:传统的明代会客格局,除了四周那些髡发,拄着火枪的卫兵外,其他都还正常。

    大略扫一眼后,某人便低下头跟在薛海元身后,上前拜见主座上那位武官现在的他已经知道,这位就是主宰着自己今后命运的新老大了。

    所以杜德伟毫不犹豫就跪下开始磕头:海盗窝里那一套江湖兄弟的做派在官场是玩不转的。

    武官是五品官,因为他穿着一身蓝色官袍,胸口的补子是熊罴:正是山寨曹川张冬东。

    “草民杜德伟叩见将军大人。”

    “无需多礼,请起。”

    道谢赐座后,张冬东又为某人引荐了坐在一旁的千总沙正明。

    到了这个时候,隐瞒已经没有意义。所以杜德伟在接下来的攀谈中,就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不久前确认郑芝龙死后,一直暗中和老熊有来往的备胎大员群匪,这次终于得以转正,和老熊达成秘密协议,接受了招安,顺便接手了老熊为剿匪而新建的马尾水寨

    如果杜德伟熟悉官场情况的话,他就会发现这套说辞里的漏洞:时间对不上。要知道,郑芝龙确定出事的消息才过去没几天,以官府的做派,是绝无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搞定后续招安这一整套流程的。

    再说了,秘密招抚是什么鬼不是应该明发邸报告知天下吗难不成这所福州近郊的军营是黑户

    然而这一切杜德伟都不清楚。他只是个17世纪渴望当公务员的海盗头子,不是一心调查官府黑幕的记者。

    或者说,即便他知道了一切内幕也无所谓:郑芝龙之前还四处追杀他的老东家许心素,现如今人死灯灭,这是好事。

    老杜现在唯一要做的,是在新老大面前表示自家的忠诚,顺便讨论一下关于他手下那些人船今后的安排,而不是去追寻什么郑芝龙死亡之谜。

    看到被引荐的双方进入正轨,薛海元也就起身告辞了:商行那边还侯着一位呢,他老人家今天很忙。

    就在今天薛海元出门之前,一个方头大耳,面相憨厚的海盗头子也摸上了门。接到伙计通报的薛海元匆匆对上暗号后,就把客人暂时安排在客房了,现在他要抓紧回去接待。哦对了,来人在许心素那里领到的暗名是“刘德华”。

    薛海元走后,杜德伟这边开始一五一十得在两位朝廷命官面前交待起自己的家底来。

    留着大光头,身形庞大,实际主持水寨日常工作,兼管招安事项的千总沙正明在听完杜德伟汇报后,先是点了点头:此人说的内容和月港那边发来的电报内容基本符合。

    接下来沙正明再次把丑话说在前面:这支海盗队伍是一定要整编的,倘若你杜某人还打着“经营私人部曲,观风望势”的想法,那么现在就请走人,我们也不留难你。一旦这些人进了水寨,那可就是军法无情,杜掌柜你且想好再回话。

    杜德伟还能怎么说都插入这么深了,再不哆嗦岂不是阳痿一个于是乎,双方最终达成一个私下的黑协议:杜德伟事后由专责和官府层面打交道的张冬东出面,先给他办一个“外委把总”的差事。

    这之后还是由杜德伟本人负责指挥经过整编的一部分海盗,将来如果有战功,再升官不迟。

    协议既然达成,已经铁了心的杜某人便没有再多逗留:他需要赶回去给属下做思想工作,分配家当,这些工作会耗费他两三天的时间。

    而水寨这边同样要做很多准备。毕竟杜家帮再怎么说也是号称有2条船的盗伙,总人数肯定会超过1,不能掉以轻心。

    而就在杜德伟离开水寨的第二天清早,酝酿了许久的二次招安事宜,终于走到了明面:清晨,福州四门同时贴出一张告示。

    这张告示是由巡抚衙门的师爷执笔,其上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段是回忆过去:熊大抚军介绍了一番自己之前招抚郑芝龙时的诚心诚意。

    第二部分是现状:老熊首先对郑芝龙逾期不归感到很失望,然后再次对三山五岳的海盗和山匪们发出了邀请,承诺只要大伙前来投奔他老人家,便“前事不问”,并且他愿意给来人封赏官职。

    这封告示对于那些埋首求存的升斗小民来说,无非是多了一份“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谈资而已。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告示对于那些有心人来说,可就是重磅炸弹了譬如福州城里的各路探子。

    于是,当天的福州城,又有多艘快船奔赴各地。

    这份告示的出现,可以说正式把“毫不知情”的官府一方从郑芝龙事件中摘了出来。另外,告示也从侧面对郑芝龙事件做出了盖棺定论:不管你死没死,老子不用你了,咱们从打锣鼓另开张。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再过一段时间,“惊闻”熊大公开纳贤的“大员义士”们,就可以正式来到福州官码头,在万



第235节 群贤毕至(八)
    海盗们被拘在营地里三天后,所有不属于“即战力”的人员全部被挑了出来。

    挑人的程序很简单,首先是目测:凡是花白头发的,脸上皱纹能绊死苍蝇的中老年们,一律拉出来先。剩下的人开始挨个面谈。能说清楚自己岁数的,包括一些从牙齿上暴露岁数的漏之鱼也统统被挑了出来。

    这些老头和经过面试后的半大小子们最后都被发还了个人财物,另外每人再从杜德伟那里领到1两散伙银子后,就被装上船打包去了大员。

    杜德伟站在自己曾经的座船上,看着眼前这些老弟兄们统统被押进一艘崭新的福船里,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

    “怎么,舍不得”一旁双臂把胸,巨人一般的沙正明原本是来检查海盗船只的,看到新手下在那里感叹,于是就嗤笑一把。

    “属下不敢。”杜德伟观察这几天后,再不是对情况一摸黑。他现在对所谓的大员帮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锅炉,螺旋桨,重机枪,二八大盖

    这些早他一步就投靠了熊抚军的大员“上官”,不但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武备,而且这伙人财雄势大,手下都是精锐,不是那种缺银子的寻常官兵,所以杜德伟这个侯缺的芝麻官现如今是愈发得恭敬了他已经隐隐的感觉出来,自己这伙新上司实力强大,是要干某种大事的人物。

    “呵呵,你怕是不晓得去大员的好处。”沙正明说到这里,伸手指了指跟在杜德伟身后的两个心腹:“这两个随船同去,算是公费观风。等过些日子回来了,再给所有人宣讲宣讲,也好让新来的弟兄们知道,大员是何等样的人间仙境。”

    于是杜德伟只好讪讪得派两个手下登船去公费旅游。不过说实话,他本人现在对大员同样充满好奇,所以尽管脸上不好看,杜某人还是麻溜得照办了。

    送走了老人,学徒和少量会手艺的海盗后,总数11多的杜德伟团伙人数就直线下降到了7人。

    军营里每天的日子是很痛苦的,尤其是现在这个新兵阶段:按时洗澡,按时吃饭,背诵军法,听教官讲课总之,都是散漫惯了的海盗们最难熬的室内课程,想出去踢个正步都不可能。所以这几天营房里随处都是军法官用皮鞭和棍棒打人的惨叫声。

    事实上,真正熬过这个阶段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发现马尾军营的好处。

    这里三餐伙食不错,而且量大管饱。每月准时每人三两银子发晌,环境整洁卫生,所有人身上的大小伤,寄生虫,皮肤病统统都被医生用神奇的缝合法和一些药丸给治愈了。

    另外,教官们虽说打人骂人,但是从不侮辱人,也不搞那些中古军队惯用的插箭游营之类的肉刑。即便打骂也只是就事论事最多屁股上抽几棍,关个禁闭,相反在生活上还对新人颇多关心。

    海盗们也是人,而且大多是活不下去的穷苦人出身。所以在军营待了几天后,结合日常感受和教官的讲课,很多人还是能感受到这里的善意的。

    当然,无论他们心态如何,“熬鹰”这个阶段是必须渡过的。这些人和大员那些泥腿子新兵不一样,这些人不缺乏战斗能力,他们缺乏的是纪律,信心和尊重规则的心态。

    所有杜德伟带来的人都被关进营房后,接下来就是清空船只了。18艘海盗船上除过一些米盐外,还有一些赃物和银两。

    所有的赃物在登记后都被运去了海东商行,然后杜德伟就得到了按照赃物行价支付给他的一笔银子。

    这笔银子和他历年积攒的那些财物一起,变成了老员工的散伙费。当然,遣散员工后杜德伟手中还剩下不少,不过他也没指望这些财物能留在自家手中:不把积蓄都送给上官的投诚官儿,还想在官场立足那不就是傻子中的战斗机吗

    杜德伟是有这个觉悟的。

    然而当他抬着银子去找上官时,当场就遭到了嗤笑。沙正明这里是态度极其恶劣的嗤笑,张冬东的态度好一点,不过还是笑话了他一通。

    好在张冬东笑话完后,还给杜德伟指点出一条明路:投资买房。于是杜德伟就看到了上的几幅精美图片。

    上的图片是赤崁大道的日景和夜景。张冬东告诉这个第一个跑来投诚的海盗头子:你很幸运,政策对你是开放的。所以你抓紧用你那点积蓄去赤崁大道买两间铺面,然后把你的老娘和弟妹都接过去,今后当房东就够你下半辈子躺着吃了。知道南京路错,是赤崁大道一间铺面将来会值多少钱吗

    晕头晕脑的杜德伟将银子又抬回了他的单间。

    彻底被颠覆人生哲学的杜掌柜,最终还是决定找机会去大员一游,这也是他今天顺水推舟派心腹去大员观光的根本原因。

    尽管搞不懂新上司们的想法,但是人家没有恶意这一点他还是清楚的。毕竟部曲已经被人吞并的他,现在除了这些银子外已经一无所有,别人还能贪图他什么呢

    “同志哥,开着这种船到处跑,也确实难为你们了。”沙正明在检查完18艘海盗船后,由衷地对杜德伟发出感叹。

    &




第236节 群贤毕至(九)
    杜德伟现在终于知道船厂里那些桶是用来干什么的了。大批木桶被抬上甲板,口鼻上裹着白纱口罩的工人开始将桶里的石灰铺撒到所有舱室。
1...6061626364...1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