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漂
这个消息显然引起了官场的一阵魂,不过很快从北面来了一支近5oo人的军队,领头的是一个年纪轻轻却整天一本正经的军官,几个衙役这不还有映像嘛,就是上回路过这里的上国钦差手下的军队。
这自然是接受任务后出来进行长途拉练的周瑞东两个营,周瑞东拿出越南王的诏书到衙门里转了一圈,志灵知县李瑞倒也是个明白人,上国钦差的军队来了,这可是个定海神针啊,怕就怕不好伺候。
心翼翼打探了周瑞东几句,这话周瑞东自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他可没有这么拐弯抹角的脾气,却也不点破,到直截了当的跟他说了,“李县令,这志灵我们是肯定要驻扎的,不过不问地方征收补给,也不管你地方上税收,但是我们要在这里招矿山上干活的工人!还有就是替我们军队干活的当地人,衙门里最好不要干涉!”
李瑞一听,这财权不要,也不要地方补给,这种清**队可是稀罕的很,不过既然对方放话了,本来宗主国的军队在当地就无法无天的,现在还和自己约法三章,这条件已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自然满口答应,临走是还送上3oo两的孝敬,周瑞东看了看,也毫不客气的收下拉,有钱不要是傻子,回去当军费。
第二天,志灵四处的城门口就有穿着奇怪的清**队站上了岗,周瑞东出了征夫役的榜文,不过这次和衙门里以往征夫役有些差别,工人每三天结算一次工钱,一天三十文,只要老老实实干活的都能拿到这个钱,这可是上国钦差秦大人出的榜文。
不过显然所有的越南民工都不知道谁是秦大人,那个名头听起来都够震慑人了,这都不知道比志灵县令大上多少级别的大官,自然是可信度大增,而这三十文的薪酬,更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差事。
干的活很简单,却让县令李瑞大吃了一惊——修营房、修路,这可是明明白白是砸钱的事情啊,这当官的谁都知道的,这修路什么能有什么好处,除了一条官道,其他的路对于县城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因为那样的路不会带来任何的收益。
越南一年三季的土地收益,只需要到时候派到周围的村子里去收就是了,当地的乡绅、保长那个敢拖欠县上一粒谷子呢?这些乡下的土财主那点花花肚肠,衙门里看门的衙役都摸的清清楚楚,什么少报土地、少报人丁之类的,那是常态,但是光查查这个,就能把这些土包子折腾死。
所以李瑞到任也快三年了,每年想着法子加税,这还不都顺顺当当的收了上来,反正再干一年,他已经找好路子准备换一任知州做做!这几年折腾的那些银子,可都拿去孝敬河内府的当朝驸马黄佐炎来的。
李瑞很奇怪的关注着这支新来的清**队,他自然没有兴趣去整天跟着,就拍了自己的一个师爷胡金科去,这胡师爷算起来也是华裔出身,不过三十一二岁,不过因为他爷爷是入赘越南人家的,结果他出生之时,就是一个越族人了,不过在家族里,人人却又当他是外人看待,这让他非常不爽,科考无果后就投了衙门做了师爷,倒也在这官场上魂的颇得道。
胡师爷带了个衙役以巡视为名,时常在工地上逛来逛去,这自然有人报告到周瑞东那里,周瑞东琢磨了一会儿,倒也没有去干扰他们,只是让本地互济会员仔细打探下这边衙门里官员的情况,教官的大策略非常明显,这越南就是个藩属国,是教官建立功勋的地方,自然要打理扎实!
胡师爷在这边冷眼观察着,结果越看越心惊,这群临时招募起来的农夫,很快修通了第一条通往码头的大道,志灵县户籍登记的壮丁不过三千而已,这次他却看到了至少有八百的劳力出现在这条大道的修造上工地上,而这些工人的组织方面非常有秩序,而那支军队绝对没有动用兵力来参加管理。
工地上涉及银钱的活,都是由军队带来的掌柜管着,而那些民工被编排成十人一队的格局,每两个组设立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由这些个当地工人自己推选,然后没两组由一名互济会会员担任队长,负责划块进行工作的分配,而几个队长向上级的大队长负责,而最终各块路段的进度和质量,最终的大掌柜和下面的几位大队长参与评定。
其中完全不参与道路工程的负责管理的人员仅有不过六七人,但是整个工地上秩序井然,更让人惊奇的是效率出奇的高,短短半个多月,一条通往码头的硬土大路就已经构筑完成,而且还扑上了碎石加固路面。
而更让惊奇的是,这次差役的所有工人都足额获得了工钱,担任组长的工人还获得了额外的奖励,更让他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就连一部分工作出色的工人,也获得了一笔奖金,他派衙役去找来一个获得奖励的工人,那个农夫出身的百姓拿出一张纸片,那是一张证明,由一家署名马尾船政的机构开出,证实这工人的勤奋工作,允许他获得优先的打工权利,同时,上面还恩上了工人的手印。
这县上可是出过几次差役的,自然是不给钱的那种,最多劳役之后能支上两斗陈米,这管理起来,每次衙门里的衙役出动,还要劳驾驻扎在隔壁老梅口的千总派些个士兵来维持秩序。同样的农民,却做出来完全不一样的效率,这让吃惊不
等到在码头上看到每天数艘蒸汽船运来的大量物资和人力是,更是惊讶的差点掉了下巴,那上面卸下来的东西,有一些他是认识的,应该是些个西洋机器,不过具体干什么,就不知道了。
此外这些人还从船上卸下非常巨大的东西,这些玩意,胡师爷倒是在海防城法国战舰上见过,那可绝对是西洋大炮。
现在他猛然明白了,这些上国钦差的士兵为何会出现在志灵,而这个码头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这些清**队摆明了在做一件事情——控制志灵越南的水路交汇的重地。
周瑞东此时正在忙着清点火炮,这次一共运来了12门254的重炮,带旋转底座和1o度仰角的炮架,此外还有12o射炮2o门、马克沁机枪3o挺,教官交代了他一个任务,把志灵下面这个四河交汇之地彻底控制在马尾的炮火之下。
这个渡口向北是求江直通石山坳煤铁工业基地,向南是青江,青江在此一路向南而去,航道深可走型海船,到了下游则斜斜的向西南而走,可以直达越南沿海重镇大禄,沿途都是越北的重要产量区,而大禄到上面的海防城不过区区海里。
向西的河流截止与海防东面的山区,但是依然有河直通海防,而最重要的是,这里向东,通过梅河直入越南北部重镇河内,不过区区12o里的河道,梅河在河内府灌入越南的大动脉红河,这里树立起的城堡,就成为了志灵、北宁、谅山三地形成的巨大三角形区域的桥头堡,如何试图越过这里的敌人,都要面临要塞给予他后勤线上的巨大压力。
当初自己拿到这个计划的时候,周瑞东曾经仔细研究过这一代的地形,不过还是对于教官提出的这项计划佩服不已,不过要修建这么一座要塞,说实话,没有教官引导的马尾船政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附近的一处山坡成为了要塞的选位置,在这里马尾生产的重炮可以轻松覆盖附近的河道,任何船只想要越过河道都需要在最短15oo的距离上接受12门巨炮和更多的射炮的考验,即便是最疯狂的船长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而让他有恃无恐的,则是从求江上游的矿产工业机器大批量运送下来的新式建筑材料——马尾标号水泥,利用山区石灰岩、粘土的巨大优势,很早就开始了土法水泥的制造,最近随着两座水泥转炉的投入生产,水泥的产量大增,大批成品水泥被第一时间送到要塞的工地上。
修路的大批民工在具有的建筑经验的互济会工人的指导下,很快完成了打造地基的任务,而水泥的加入,虽然不能让要塞建设一日千里,但是相比原始的建筑材料,已经将建造度提高了至少5倍以上。
胡师爷对于这支清**队要在河岸旁建造一座要塞之举十分的不解,要知道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建造这么大型的建筑,绝对是一个惊人的工程!对此,他还si下跟身后的衙役好好鄙视了几回周瑞东的智商。
不过来了几次后,看到那要塞竟然以惊人的度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甚至于几门重炮都被安装在地面上的蒸汽动力卷扬机吊上了炮位后,他彻底的震惊了。回到县城里,琢磨了两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周瑞东站在要塞一处刚刚封顶的炮位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的这边的视角,外墙是厚达一米的巨石和水泥魂合而成,火炮的炮座可以左右旋转15o度,上下俯仰1o度,他满意的笑了笑!这种要塞里与地方舰队……这种河里能有什么战舰?!教官还真是浪费,那种艇,只要一近失,就能彻底的掀翻罗。
另外两侧可能遭受敌军6上进攻的位置,都排上了射炮和马克沁机枪,加上要塞底层构建的巨大弹药库、物资仓库、水源,可以这么说,只要弹药、粮食足够,以5oo人的防守力量,足够对付上万人的进攻,而且还能造成对方巨大的伤害,这整个就是一座炮楼子!只是,法国人难道真会打到这里嘛?对于这个问题,他不禁有了几分迫切的期待……
正在周瑞东联想翩翩的时候,有亲兵上来禀告,“周指挥,志灵县衙的胡师爷来求见你?”
周瑞东觉得这名字挺耳熟的,立刻想了起来,问道:“就是那个前些时候整天跟着咱们的越南人?”
“是啊,指挥,不高兴见他的话,我就出去让他走?”
周瑞东手一摆,“不!我见见他,正好看看这些越南人是怎么看待我们这支军队的!”
胡师爷进了屋子,看到周瑞东,忙疾步上前伏地就拜,“天朝遗民胡金科拜见大将军!”
说实话,周瑞东倒是给这厮的一番做作吓了一跳,原来这家伙不是来打探消息的,而是来投靠的,连身份都变成上国遗民了……
周瑞东把脸一板,这世界日后想要投靠教官的人,那势必是多如牛毛啊,这家伙也不掂量掂量分量,“胡师爷,不知道今天来有何贵干?”
“大将军,人久居越南之地,今天才见上国大军的威势,愿意投入军中,效犬马之劳!”
周瑞东嘲讽的神色看了这厮一眼,“胡师爷!不知道你是善于行军布阵,还是善于出谋划策,或者是能提枪上马杀敌于前?”
胡金科自然是听出了这其中的意思,这位大将军根本看不上自己,他头一抬,神色丝毫没有被周瑞东嘲笑后的失态,微微一笑说道:“将军,人确实没有那些能耐,说实话,当年科举之时,也未能高中,只得屈身衙门,做这庶务,这十年衙门里的经验,就是在下的一点能耐!”
见这胡金科倒是态度不亢不卑,周瑞东倒有了几分意思,自己最烦的就是官场上的应酬,不过这事还偏偏是省不了的,现在倒是有了考校的心思,“哦,那就说说你衙门里的经验吧!”
“不知道将军想听什么呢?民政还是律法上的?”
民政,周瑞东自诩他学自秦铠的那套工商并重的法子还是非常有效的,便说道:“那就说说这越南的律法吧!”
说他律法,胡金科倒是立刻竹筒子倒豆,哗啦哗啦的说不完了,从越南国的三大律、斩刑十二条,到百姓作jian犯科处以杖刑的二十法,竟然说了足足一刻钟,虽然周瑞东也不能判断这厮说的是不是越南法律,不过看他这说话行云流水都不打一个愣,看得出这厮确实是有些能耐!
他手指敲着桌面,考虑了一下,“胡师爷,你在衙门里做些什么的?”
工业中华 第107章 大建设时期
;
第1o7章大建设时期
“什么都做,将军,从文书到诉状,不敢说样样精通,那也是熟悉的很!”胡金科倒也一点不含糊。
“行那我就暂时协助我管理军纪,依制量罚,不可疏忽,”周瑞东想了想,这厮在衙门里,那也是个重要位置,轻易放弃,可不是他的想法,“衙门那边你先做着,有消息务必先知会我们一下!记得叫我周指挥!”
听到周瑞东话,胡金科也着实兴奋了一下,今天攀上的这棵大树绝对要远远过那个愚笨的县令,立刻躬身施礼,“谢周指挥提携,下官一定全力为大人打探消息!”
过了正月,河口的要塞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利用山体构筑的弹药库、仓库也正在努力赶工中,炮兵也进行了试射,自然炸死了不少青河里虾兵蟹将,周瑞东手下那些个只玩过迫击炮的炮兵也算演练过这重炮了。
而秦铠在顺化城的大动作,越南王的公文已经通过信使传到了海防、志灵,胡师爷听到这消息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刚投靠钦差大人的旗下,现在钦差秦大人竟然已经来全面开始掌控越南了,自己这前途还真是一片光明。
他第一个跑来把得到的消息报告给了周瑞东,不过周瑞东比他早两天就拿到了秦铠来的亲笔信,对整个情况早已了解,按照秦铠的布置,周瑞东所辖部队改编为护**第一营,而周瑞东拿到了六品千总的官身,至于下面把总之类的职务,由他自行委派。
秦铠还随信带来了他草拟的一本《护**军纪》,这自然是根据后世铁军的军纪十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蓝本的制度,对违纪的处罚也进行明确的规定,一切标准都是从严治军,绝无姑息,对于刚刚进入正规化的护**,军纪无疑是最重要的战斗力来源。
原本马尾船政保安团就有着严格的纪律,现在更是有了成文成规的军纪,周瑞东立刻在军中设立的军纪官,对军中新兵、老兵都开展的《护**军纪》学习,同时在志灵周围开始了大范围的招募士兵,而原本在求江上游煤铁基地驻扎了一部分新兵也开始了与志灵要塞进行换岗轮训。
要塞主体工程完工后,大批的工人立刻在要塞侧面建造起来一个半永久xg的军营,而马尾海运公司的商铺已经在志灵迅的开设完成,大量的货物通过水路得到要塞的码头后,转运到县城里进行销售,这可比海防全走6路的运输要便捷方便多了。
而按照秦铠的计划,一个大型的货物批市场在建造在军营旁边,这充分利用了志灵码头水路贯穿越南中部、北部的优势,而且有效的降低了放在海岸线上,那天就被法国人登6抢了去了巨大危险。
秦铠非常明白此后可能爆战争的艰巨xg,法国人非常有强大的海军,中法战争投入了近3万6军的兵力,3万正规化训练的、而且具有实战经验的6军,虽然他们也有着这时代的局限xg,但是秦铠可不会白痴到当这些人抗的都是烧火棍……
现在他这么快马加鞭布置工业,那是因为几天前,他接到了施莱尔领事来的第一份重要情报,这个德国人,时常送来一些法国的消息,都是些过时的或者是无关紧要的玩意,但是,就在秦铠几乎都要放弃这厮的消息通道时,狡猾的德国人及时的送上了一个大萝卜!
原来……茹费理内阁临时组阁的任期到了,法国人正在忙活着内阁选举,更确切的消息是,因为茹费理内阁在远东的推进进度并不理想,加上非洲扩张并未带来明显的经济预期,所以这次茹费理已经失去了再次组阁的机会……
这让秦铠颇为郁闷,难道历史生了一些改变嘛,这个大战争头子竟然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就这样失去了舞台?仔细查阅了历史,事实证明,他这个蝴蝶却没能扭转任何的历史大变化,茹费理这个主张永久占领远东殖民地的扩张分子历史上确实在1881年之后暂时休息了一段时间,而后因为法国新内阁对外扩张的无能,战争头子才再一次被推举出来……
他立刻致电施莱尔,感谢他提供的法国消息,不过婉转的向他建议,这种重要的消息应当更加及时,才能体现出双方的合作诚意和si人友谊。
石山坳,煤铁工业基地,现在这边的主管是马尾炼钢厂的钱青,来到这里后,随行的上百名的技术工和近2o名德国技师就开始了炼钢高炉的建设,现在终于完成了初期测试和试产。
从福州马尾千里迢迢跑到这个山窝里来搞钢铁基地,原本就算是钱青也是颇有些想法,不过来到这里后,立刻被这里高质量的无烟煤和高品位的铁矿石所吸引,更为优越的是,这里的煤层富产田天然焦炭,这对于炼铁炼钢绝对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使用煤炭进行高炉炼铁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其中的硫化物残存在钢铁中,将导致钢板脆xg大大增加,而且在二次熔炼时也不容易彻底去除,而且普通无烟煤燃烧的温度也远不如焦炭,而有了大量的天然焦炭后,练出的铁水品质也将大幅度提高,这同样也有助于提高后续钢材的质量。
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后,第一炉的铁水在高炉建成后不到一个半月就出炉了,经过检测,生铁的品质达到了二等品质,这个品质已经可以直接用于一步脱碳的炼钢,生产出普通钢材。这相对于马尾炼钢厂从炼焦开始繁复的钢铁流程,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
很快第一炉钢水也出炉了,经过轧钢制成钢板后进行测定,品质相当不错,钱青预计这些钢料运去马尾深度加工一下,出产的钢甲肯定好于以往福建本地的铁矿!不过两座炼钢炉进行24时运转,已经让这批从马尾来的多名工人满负荷运转起来了。
就连德国技师看到中国工人的工作状态,也向钱青建议要降低劳动强度,否则这炼钢可不是个简单的活,每一个步骤、流程都需要工人们全力协作一引g费材料,重则还将造成重大事故。
钱青显然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和同来的高级工们商议了一下,只能暂时降低出炉度,减缓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派人立刻向马尾船政留守的徐国方拍电报,要求增派工人,同时提出迅采购新的冶炼设备,加快对这里现的几座品位不错的铜矿的开。
而面对这边两座富铁矿和一座富煤矿的高开采,投入其中的用工成本也大幅度上升。现在围绕着煤铁基地,周围的四邻八乡的村民,除了在家务农的老弱外,年轻人基本都来到这边矿上工作了。
互济会可没少宣传,这是天朝来开办的矿山,福利好待遇高,还有免费午餐供应,当然只是管饱的那种,这越南啥最便宜,那就是一年三熟的大米,还有就是藏不起的水果!要知道这边山区村子里的劳力,一年也未必能赚到几两银子,现在到了矿上,一个月至少工钱,这对于农村里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可抵挡的诱惑。
阿泰是附近傣族村的一名铁匠,以往也就靠着在各个村子里打个农具、修修家什魂口饭吃,整天在各个村子里走动,风餐露宿的还只能魂个半饱,自从几个月前听说这里开矿场了,强劳力一天3o文,还包一顿饱饭,他想都没想就到矿上干活了。
两个月前,他拉着矿上的马车送矿石到附近的仓库,看到很多人正在建造那种一种奇怪的巨大筒子楼,其实那是炼钢的高炉,他自然不知道,只是听说这里要练铁,至于怎么炼铁他可就不懂了。
之后不久,他就看到厂子里招学徒工,条件还挺难的,能吃苦耐劳那是最基本的,笨头笨脑自然是不行,同村的王大虎虽然有一把子力气,不过负责挑人的老师傅问了这厮几个问题,就把他打走了,
阿泰本来也差点被打罗,因为老王师傅第一个就问他识字不!虽然这时代汉字还是越南唯一的正是官方用文字,但是他一个傣族汉子,那会识得中文,好在老王师傅又询问了他的一些情况,现他做过铁匠,这倒是有些个做工人的基础,才把他收下。
这一次的招工,彻底改变了阿泰的人生线路,由于他有做铁匠的基础,带他的老师傅用起来倒也顺手,所以学的也很快,不长的时间已经能代替初级工顶在岗位上了,这些优异的表现,让他的薪酬非常顺利的涨到了4o文每天。
而工厂来各种机械也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基地里的中级工、高级工几乎都是些多面手,而且几乎都是善于利用机g和刀具,这让一直来只会用铁匠锤的阿泰十分感兴趣,他反正也没家,就泡在厂子里,几个老师傅对于好学的弟子倒也不吝啬,一来二去,倒也让他学会了不少手艺。
而他让这些老师傅颇为看重的一点,就是喜欢动脑筋,在这时代粗线条的机械上,时常还能突奇想,自己动手维修一番,还真帮着厂子里解决了不少问题……此外,工厂里为了提高员工的水平,有固定的老师来教授工人们,上的是大课堂的识字,在老师傅的提醒下,他也非常勤奋的参加了文化课的补习,没多久倒也学了不少字。
今天一早,他刚进厂子,就有老师傅过来告诉他,“阿泰,你去大门口看告示哦,有好事情……”
到了厂门口,果然见不少人挤在一向贴布告的墙壁前面,另外还有摆了好多桌子,厂子的四五位高级工都坐在那里,而他们的前面更是排了一长溜工人。
“阿林,这是干什么呢?”阿泰扯住同村的一个工人。
“布告上说,钦差秦大人要开办技术工人学校,凡是经过厂子考核的工人,都能到技术工人学校学习三个月,通过那边的考试就能直接成为初级技术工人啦!初级工啊,每个月2两银子!”阿林说好也飞快的跑去排队了。
“技术工人学校……”
“阿泰,你肯定行的,听老师傅说了,技术学校可是要乘船去的,能看到海来的,还能去大清国!”旁边已经有工人开刷了!
“行不行,老师傅说了算!你们还不去报名!”阿泰嘴里反击了两句。
这个消息立时也把他给冲的有些晕乎,还有这种好事,他也一直琢磨着想升初级工,不过那可是要工作经历的,只有在炼钢炉上独立工作一年之后,各项表现良好,经过年底的考核之后才可能让你升为初级技术工。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争取下,自己在傣族的村子都二十多年了,可从来没踏出过这个地方,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自己常听老师傅们说起的马尾船政那个神奇的地方,自己终于有机会去看一看了
排着长长地队伍里,都是这片群山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一个个互相紧张的说笑着,一个个都满怀憧憬……
这个消息引的轰动,绝不仅仅限于炼钢厂内,当这些工人晚上把消息带回各个村子,显然,这次让这些农家子弟乘上轮船到钦差大人所在的福州去,各家各户都把这看成是煤铁工业基地对当地人的一次恩惠,想必自家的子弟只要努力迟早也能轮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