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漂
平头百姓、斗升小民最多也就是发两句惊讶和感慨,但是这防城县的富商、地主那可就到处开始打听这位新来的父母官的来历了,不过这回衙役口风紧的很,就连到刘捕头那边塞了银子也完全没个准信,只是说新县令来头大的不得了。
这可就是废话嘛,哪有县令上任带100洋枪兵的,这防城县西面那十万大山里倒是有些个土匪毛贼的,只是这阵仗也太大了点。结果说这话的乡绅,立刻给衙役一句话冲的差点憋过气去。
“这是小阵仗,章县令在海边可还有战舰十几艘,上万的兵马呢!”这显然是衙役yy来的……
这是来上任的小县令嘛!这座不大的县城里也就6千户人,加上周围乡村小镇,都没到一万户人家,这就来一个带着上万兵马,还有战舰的县令,这些小道消息立刻传遍了城里。
县丞卢义兴自然也听到这消息了,他是举人出身,在这捐官儿遍地的时代,他这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也就苦熬的份,刚走的哪一任县令也是个捐官儿,据说是这次到高州府谋了个实缺,这不,又来一个新的捐官儿,据说还排场特别的大。
这会儿主簿王易也来了,两人在县衙门口边候着,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知县露头,等派了一个衙役出去打探,才知道,这位新来章知县根本没直奔衙门,而是去了城西的各家商户,正在一家一家挨着聊天呢。
这城西都是城中的大商家,听说新任知县来店铺里,这管事可都是急匆匆赶来聆听教诲,结果,这位新知县还真能闲聊,只是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是重点,后日衙门里请各家管事的来议事,一户两位,当然不来的,可就不用在防城魂了!
看到那身后一百多精神抖擞的洋枪兵,这些商家哪敢说个不字,就算没这洋枪兵跟着,又有谁愿意和父母官硬抗呢,民不与官斗,这可是代代相传的名言啊。
等送走了这位特立独行的新知县后,各家各户都慌忙打烊关门,召集家里老老少少议事,自然不会有人摸得到这位新大人的路数,但是决定还是非常一致,到时候肯定要去。
到了下午时分,县城卢义兴和主簿王易总算在衙门里等到了知县大人。
“参见知县大人,在下县丞卢义兴!”
“参见知县大人,在下主簿王易!”
章奎哈哈一笑,把两人迎进屋内,立刻有亲兵送上茶水,这行走间挺拔的姿势,让两个看了眼睛发直,“卢县丞、王主簿,在下是个粗人,捐官儿而已,到时候这衙门里的事务,还要两位多多担待!”
“大人放心!”两人听了,心中一番腹讥,这新县令倒也稀奇,看这模样哪像粗人,虽然未必能y诗作画,但是谈吐之间思路清晰无比。
卢义兴想了想还是试探了一句,“章大人,这衙门里其实无事,所以大人尽管放心!”
章奎显然也听出来这三十来岁的、一脸颓废的县丞话里有话,“卢大人,想来是科举出身吧,可不是我这捐官儿比得了的,不知道能否介绍一下,这防城的产业和百姓的情况?”
听到章奎问话,卢义兴显然也是一愣,这捐官儿的知县也想管民政,不过既然想听,说说又何妨,省的这嘴上没毛的新县令小看了自己。
“大人,防城背靠大山,北有渔洪江、中有防城河、南有北仑河,这江河分割,交通不利,而山地贫瘠,农田稀少,这里唯一的产业也就是海货、山货的交易,这税收少的很,这全县不足万户人家,而地产不足以养活本土之人,当然若是想来这里赚那捐官的寸头,可就难了点啦!”
章奎噢了一句,微微一笑,这县丞有点意思,末了还出言讽刺自己一句,要知道这时代县丞完全就是一个附属官员,职权都在知县手里,干活倒是都要县城、主簿来的,听得出,这卢义兴还有些读书人风骨。
“这防城县可有四万人丁?”
“不足!”
“卢县丞,若要让着防城县百姓人人能吃饱肚皮、岁有余钱、少有所教、老有所养,不知道你有何方法可教我?”章奎砸出了自己的问题,这种施政的难题,最容易分辨读书人的实际能耐,那种书呆子、腐儒之辈绝对是谈不出什么东西的。
卢县丞显然是一愣,他实实在在想不到,这个捐官儿出身的新县令竟然有着如此大的抱负,这对于他来说确确实实是个曾经的大抱负,要知道这时代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为官的最大成就不过是“施政于民,造福一方”而已。
他仰头想了片刻,叹了口气,“章大人,我无计可施,防城县仓库余粮不过百担、官仓内余钱不过50两,这还是三个月官俸和衙役的薪酬!”
“有点意思,”章奎微微一笑,转头问坐着发愣的主簿王易,“王主簿,你有什么办法嘛?”
王易一愣,他就一衙门里管文书的小官,琢磨了一下忽然道:“我们防城紧邻越南国,若有余钱,可造船一艘,越南贩运当地货物到广州等地,想来能赚钱!只是……这完全没可能啊!”
这下轮到章奎暗笑了,没想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自己两个手下还都不是废物,这跑海运的活,马尾海运不是正在干嘛,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卢义兴的分析确实十分到位,以海防现在的资本,根本不可能完成自己那个命题。
“两年内,我要实现我所说的这个小小的愿望,不知道两位可否全力助我?”章奎微笑的看着两个手下,他笑得很邪恶、很狡猾!
“两年?怎么可能?”卢义兴看着这个新县令,心中嘀咕起来,莫非这家伙疯了?!不过怎么看也不像啊,而主簿王易显然表情更夸张,认真盯着章奎,似乎努力在分析这厮的精神问题。
东陂镇外,那一大片的荒地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章奎离开后的第二天,一个巨大的营地已经形成,而一个简易的深水码头在短短三天内就建设完成了,一旁渔村的那个残破的码头和新建成的巨大码头想必简直就是巨人和婴儿的区别。
而更让这些村民吃惊的是,几乎每天都有巨大的商船连绵不绝的从远处驶入港口,从船上卸下不仅仅是货物,还有数不尽的人,这些人一下船就精神百倍的投入到工地的建设中,他们着不同口音,甚至还有一河之隔的越南方言。
镇子外最近的一处石头山下,已经想起了隆隆的爆炸声,镇上的年轻人偷偷跟着那些工人去看过,原本巨大的山岩在漫天的灰尘中轰然倒下,而就在山下,石块送进了刚刚挖好的窑洞,点起火来煅烧。
他们自然不明白,这是马尾化工组研发出来的土法石灰、水泥的制作工艺,最适合现在这种新基地的迅速建造时就地开采。
然后镇上很快就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来张贴布告,招募劳力,只要人不傻,据说就能在工地上赚上一天20文的工钱,还管一顿饱饭,如果能读书识字,还能赚得多很多,这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庄。
章奎很淡定的坐在衙门里,他现在可不是第一次当县令,在越南当见习县令可让他对民政了解不少,不过让他感触最多的,还是老师教导他的——让最合适的人干最合适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去做。
尽管对自己说起的防城县美好未来颇有些怀疑,不过卢义兴和王易显然还是非常认真的对待起自己安排的给他们的工作,今天他就要按照老师秦铠的要求,把防城县所有的商业力量纳入自己的掌控,
今个一早,章奎就让陈捕头带着衙役敲着锣沿着大街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条政令,“防城募工令,”凡是防城县子民,皆可到县衙报名,有衙门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多劳多得,奖勤罚懒。
陈捕头敲锣出门之时,正好碰到卢义兴进衙门,听了之后目瞪口呆了半天,这不是安居乐业的大同盛世嘛,这位章县令不是疯了的话,那就是圣人……
看到章奎后,卢义兴迫不及待的问道:“大人,这防城募工令,不知道百姓来了应该给予何等工作呢?”毕竟这位章大爷可不会站在衙门口发放这工作,这可都是他这个下属干的事情。
工业中华 第92章 施政的天下大计
;
第92章施政的天下大计
章奎嘿嘿一笑,“卢县丞,这似乎是你的事情吧,咱防城县什么地方缺人,什么地方要人做事,你可比我清楚,若是这些地方都安排好了,剩下的人手,我另有用处,来多少要多少!”
卢义兴很想摸摸这位章县令有没有发高烧、说胡话呢,不过他还是克制了自己的想法,“那……大人,这些个劳力的薪酬如何给予呢?”
“防城县的百姓,一天赚多少钱能养活自己,以五口之家计算,两个能劳作之人赚上多少能养活家人,这……卢县丞想必是知道的吧!”
“……米价是一斗150文,寻常五口之家,一天有3斤米足够养活了如果有5斤米那就能吃饱!也就是45-75文,若是一户有两口劳力,一天赚30文,可得一家温饱!”
“体力活,就按30文一日来计算,读书人愿意踏踏实实做事的,卢县丞你看着给!”章奎笑着说道,“其实,卢县丞,你根本不用多担心,衙门里给出的这个工钱,只是给这城里的这些商家、地主一个信息,日后要雇人就得比衙门高的工钱才行!”
卢义兴在哪里足足愣了一分钟,才琢磨出其中的味道,他摇摇脑袋,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然后很郑重的站到章奎面前,躬身一礼说道:“章大人,在下今日受教了,天下间竟然有如此手段,我常思虑这农户之苦、百姓饱受盘剥,可绝对想不出大人这样的天下大计!”
章奎嘿嘿一笑,“卢县丞,这等计量,对于我家老师来说,只是雕虫小技而已,不知道你是否还怀疑我那造福一方的计划?”
“大人的老师……不知道是那位大贤?”
“日后你就会知晓的,我家老师可是天地奇才!”章奎这厮最大的能耐就是卖关子,听得卢义兴一头雾水,不过这好奇心却再也抑制不住的已在他心中扎根。
“大人,那下官去筹划下这城中空缺人手的位置,待有空时再来求教大人!”
主簿王易和卢义兴擦肩而过,匆匆跑进来朝章奎拱手说道:“大人,你邀请的本城商贾已经到了!”
“都到了?”章奎对于这些商人如此效率有些意外,自己也才刚到衙门嘛。
“确实都到了,我点过了,防城最大的21家商户都到了!”
大伙儿都是第一次拜会这位新知县,自然按照常例都备下了礼单,交给主簿王易,一并送上,章奎在衙门的偏厅了会见了这些商户的代表,他一张一张翻着礼单,说实话,这些礼单的分量可不轻,送的最少的一户都有800两,今天这20多张礼单,竟然有近两万两的数额。
下面各户商贾的掌柜都大气不喘的看着上面这位年轻的知县大人,这位知县在慢慢翻看着礼单,脸上表情毫无变化,依然是那副冰冷严肃的模样,也不知道这次送的礼单是不是称心。
过了好一会儿,章奎总算看好了礼单,忽然笑了,下面这些商人看知县大人笑了,也都一起赔笑,顿时衙门里倒也一团和气。
啪的一声,章奎把桌上的一个茶杯给摔了,众人吓的一ji灵,就听到新知县冷冷的声音说道:“诸位都好大胆子,可知道大清律,行贿罪者,处以流刑,无禄人减二等,杖责一百流五百里,有赃者,计赃从重处!”
我的妈呀,这位县太爷看着这份孝敬数目不称心也不必要把人往死里整吧,这流五百里倒也算了,这边再流那可就去了越南啦,就是这杖责一百,打好了可就没个人形啦。一时间,众多商贾跪了一地,一个个喏喏不敢出声。
这会儿坐在章奎旁边的主簿王易也是吃了一惊,这位昨天还在大谈为民请命的捐官儿,今个儿这手段可是辣手的很,这下子这份礼单免不得要加上五成,显然现在该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
“大人,防城县都是些化外小民,不识大体,这事是不是让他们回去好生反省一番,再来向大人请罪!”王易一边说一边朝下面的那些个商贾使眼sè。
“大人开恩,小民这就回去好生反省……”
“小的知错啦……”
章奎瞪了王易一眼,这厮出来打什么圆场,原来也当自己嫌这孝敬少了,冷哼了一声,说道,“那都先起来吧!”
“谢大人!”下面的商人一头冷汗,这位县太爷可是个厉害角sè,这会儿说话口气还冷冷的,与那天来店铺里的亲和模样可是差别太大了。
“今日之事,暂且记下,这笔钱……”章奎侧头问道:“王易,这里大概有两万两白银,你看办县城里办义学可用的上!”
王易被问的一脑门黑线,这学塾倒也是他掌管的,办一所义学不过请两童生、秀才就行了,教上十来二十个学生,每月不过费银10两,这两万两,那不得办上上百所义学,不过这位知县大人既然问起,也没搞清楚这位到底是想借义学的名头敛财呢,还是另有目的,忙应承到:“大人,够了够了!”
“那就作为诸位捐给防城义学的款子,我就不再计较了!”章奎哈哈一笑,这可替老师省下一笔银子,回头好好表表功,他这变脸还真是迅捷的很,“我这里在说一句,下次再有贿赂行为,严惩不贷!”
下面这帮子商人都给说的找不到北了,都一个个做的笔挺的听着,就连一旁的主簿王易这会儿也完全没了方向。
章奎招招手,几个士兵拿着一沓子纸走了进来,“今天找诸位来,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议,我这边有巨商到防城县来开办厂子,待会儿会宣布办厂的内容,诸位若有兴趣,可以投资加入,不过这自然是有条件的,听了之后再和外面管事的掌柜详细谈!”
一个军官拿起一张纸大声宣读起内容来,众人不免惊讶于这当兵的竟然还识字,而且看得出读书不少,那份防城兴办的产业内容和说明,读的抑扬顿挫的,这在现在大清的军队里可不多见!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章奎公布的产业吸引住了,这次公布的主要都是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首选当然是纺织工业,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源动力和引导产业,这自然是防城的首选,而纺织下游的制衣行业,也开始在防城试点,这两项是第一批试点的行业,各家商户可以联合起来购置机器、也可以投入到官办的纺织厂
此外还有火柴、机器零件加工等衍生产业也投入了运作,看到这些产业后,所有的商户都被震惊了,很显然,在这位县太爷列举的大产业面前,他们自己经营的那些个绝对是小生意……小的不能再小的生意了,一时间竟然冷了场。
城东的大户王家掌柜鼓足了勇气,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才有些结巴的问道:“章大人,这可都是大产业啊,我们这些小户的商家,哪有能力来做呢!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银钱才能买下这机器?”
看到终于有人说话了,章奎嘿嘿一笑,“这些产业,我既然带来了,自然是要造福一方的,想要参与,都是可以的,不过这其中以你们的实力肯定没法办做起来的,外面有几位掌柜等着你们呢,具体如何参与,如何获益,你们可以慢慢谈!”
听到这话,众人的轰隆隆的跑出厅外,这时候何兴那边派来的几个掌柜早就准备好了合约、说明,参与自然是没二话,投资,也是可以的,但是说明上写的清清楚楚,纺织、成衣的产业,机器价格和日后的维护价格都标在哪里了,这玩意都是不二价,看的这些商人一个个直冒汗,而且纺织是需要加入纺织协会才能获得机器的。
现在这位巨商已经获得了资质,诸位要参加,只要签了合同就行,当然股份方面,你们是无法和巨商想比的,按出资比例,大伙儿都有份,利润分摊、风险共负!至于火柴产业、成衣产业、机器零件产业,那是可以独立开厂的。
不过火柴上游的化工原料全大清仅有一家经营,需从那里获取,很快就会在县城旁边的工业区里建厂的!成衣业,当然也可以啦,这机器贵的吓死人,那就合作开厂吧,由巨商提供机器,你们提供管理和人力,负责销售。
立刻有掌柜问道:“这成衣产量如何?”
“熟练工人一人一天做了四五件是不成问题的!男女都行啊,这玩意干起来不吃力!”
一天做四五件,每件成本不过三四钱银子,卖出去起码一两二两的,如果直接从纺织厂进布还要便宜,这钱赚的容易啊……简直是太容易了,掌柜们想到这利润就差点要发疯。
“这机器零件产业怎么做来的?”很快掌柜们就发现了这一个新行当。
“按照我们的订单,制作相应的零件,只要产品合格,我们都照单全收,”坐着解释的掌柜笑呵呵的引导着他们,“不过这行当入行不容易,把铁块做成合格的零件,可是技术活,但是做出来产业后,那利润照样高的惊人!”
各家掌柜都匆匆记录下中意的产业,想县太爷道过谢后匆匆回家去商议了,这一幕看的主簿王易也是一愣一愣的,这位知县大人还真是大手笔啊,这些产业真的做起来了,别说整个防城县的劳力,就算是周边府县的劳力都不够使唤!
而且有那个“防城募工令”支撑着,老百姓肯干活的,那还真是不愁吃穿、岁有余钱了!忙凑近了章奎恭维几句。
章奎拍拍王易的肩膀,“王主簿,还有一事要你给办了,这为官之道就是要清廉公正,记得跟下面的伙计都说清楚了,这薪酬、官俸,在咱防城绝对不会比其他县里低,以前什么情况,我既往不咎,但是从今天起这手脚都要清爽,别污了手到时候我可不会客气的!”
“大人的意思,要给大伙儿加薪?”王易有些捉摸不透这位新县太爷的意思。
“王主簿你跟他们就直说了,我这里不缺人手,干不好就走路,干得好才有奖勤罚懒这一条……”
不得不说,有利益就有门道,这贪赃枉法之事真是难以禁止,章奎这话刚发了几天,负责签文书的何家一个掌柜就来报告,说是衙门里一个衙役转过来城西丁家的一封银子和纸条,说是希望能在份额上提一提。
对于这顶风作案,杀ji儆猴的好事,自然是不容错过,章奎立刻把人都给逮了来,又把那些商户家的掌柜叫来公审此事,bāng子还没举起来,那丁家的小子和衙役就交代了事情始末,丁家除了300两银子,衙役拿了20两的好处费。
章知县大笔一挥,丁家小子杖责50,流三百里,丁家从产业商户中除名,继续去做他家的山货生意,而且日后马尾海运公司也不会承办他家的货物运输,该用毛驴驮马车拉,你还是老办法继续玩,那衙役直接除名,贿赂的金银全部没收。整件案子处理起来不过一天功夫,立刻张榜告民。
这下子整个防城县都震动了,出了募工令之后,百姓们都在谈论这事的真假,已经有不少无事可做的劳力去衙门登记了,而且委派了城里巡逻、治安、修缮水利、维修码头的活计,虽然都是些粗重活,但是一天二三十文的工钱外加一顿饱饭,那也能养活一家人啊!
百姓们茶余饭后,都感慨,防城县终于来了个青天大老爷,今天一看这丁家小恶霸竟然因为送官差银钱被杖责外带流放,收钱的衙役也被收了职务,永不录用,民心可谓大振。一时间,城里城外都传言,这防城可是有名的穷地方,现在终于苦到头了。
很快防城县新的大举动出现了,在西城外的荒地上,各家商户都开始招募杂工,准备在哪里大兴土木,光修路、运石,那可就是个大工程,这四邻八乡的农村劳力都被吸引过来了,依旧是最低一天几十文的薪酬,天就能赚上一斗米,田里完全不可能有这收入的。
这边工地上的运作,已经由何兴那边派来的掌柜主持,城里各户都派出了得力的人手来参与,按照章奎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推进,倒也迅速的很。而章奎此时,正带着卢义兴和王易两个来到正在全力开工的东陂镇旁的防城深水港视察。
前后不过半月有余,东陂镇外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一条可以并行六匹马车的石子路已经修建完成,直通正在建造的港口货物区,而深水港的上,几艘木壳的蒸汽机货船正在进港,栈桥上,卸货的工人正在忙碌的运送各种各样的货物。
更让两人惊讶的是,在港口左近的山头上,正在修建几座要塞,卢义兴指了指那里,“章大人,那是干啥?难道要驻军!这可不是我们防城县可以决定的!会给人留下把柄的!”
章奎微微一笑,“卢县丞,那里驻扎的是南洋水师的兵马,我们可管不了!不过炮台造好后,这防城港那日后就是大清国南方的一处大港口啦!这是重中之重的要点!日后,钦州、广西之地的产品,皆可有我们这里出海!”
看到两个手下惊讶的眼神,章奎笑了笑,这等庞大的计划,即便是自己当初听到了也是惊讶不已,老师真是无所不知啊,这防城港除了地势险要,真是个天然的军港、而且还是少有的深水港!一旦这里的产业基地建成,与一河相邻的和会、先安联成一块,背靠大山,左右皆有大河相隔,可不正是一块天然的险地!
章奎指着远处正在平整的一大块荒地,“那边将是建设一座造船厂,左边将是机器制造局,道路会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县城个工业区,那时候,不敢说百姓富足,但是衣服无忧,则是指日可待!”
此时章奎指点江山之际,秦铠却在焦头烂额的处理这各地送来的文书,说实话,以他后世用贯光脑的习惯,看现在这些越南、防城还有就是各个厂子里小吏送上来的文书,还真是十二万分的不习惯,每份都要仔细阅读后,给出意见。
具体交给谁处理,他一般都扔给徐国人去办,可怜老徐又要搞技术、又要管厂子,忙的不可开交,而且涉及军中的事务,秦铠只能自己去交办,现在周瑞东在山窝里趴着看管着马尾未来的重要资源,而章奎在那角落里做起了县太爷,不过任务更是艰巨,甚至秦铠都怀疑这厮是不是能承担下来。
最没事的要数顺化城的薛超了,这厮现在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鲁国公宋行转来的消息,薛超编练的那上千的军队,还有几千的农夫,已经让越南王那边越来越不安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