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漂
工业中华 第216章 现实的问题
;
罗岩和欧阳庆一脸严肃的应声而去,孙复自然是明白这厘金局的弊端,看到秦铠所言的工商税务司,这让他也是挑大拇指称赞,这桃代李僵的手法,绝对是下黑手的妙招,不过他还是提醒了一句:“烈风,有些事情可以做绝,有些事情还是要留有余手才是”
“多谢孙兄提醒,”秦铠微微一笑,孙复还不明白历史的走向,开天辟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尽管自己有这500年的后世经验,但是依然无法完全看清这前方的道路,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现在能做的,首先只是要不断的挖掘这个腐朽帝国的根基……
这时候,宋云泽从外面匆匆进来,送进来一份抄誊好的电报,孙复接过来看了看,然后抬头问道:“李东来回电了,话都带到了,胡大掌柜那边还在考虑”
秦铠轻声哦了一句,沉思了片刻,叹了口气,“回电,让东来时刻关注阜康和洋行的动向,阜康银号尽量要保全,不过有些事情由天不由我啊……尽力吧”
“烈风,我看胡大掌柜也是稳重之人,应该能把握这分寸吧”孙复站在秦铠身后,这个秦烈风的判断还真是出乎意料,李东来送回来的消息,怎么看洋人可都是没占到什么优势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在胡雪岩这边,何况这位胡大掌柜身后,还有一位势力庞大的左大帅
不过……他现在却对秦铠的决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坚信琢磨到这里,他哑然失笑,世事难料,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原以为的官宦生涯竟然因为面前这个年轻的巡抚,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
秦铠琢磨了一阵这上海的生丝局,目前看起来,胡雪岩确实还么到遭遇危机的时候,不过,这是胡雪岩的大赌局,自己想掺和进去,以自己的财力也是不可能的,手下这几万兵马、十几万学校的学生,加上老老少少的家小,他无法用这么多人的命运去赌一个人,所以,这银子,自己也无法大动作。
9月28日,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足足不停歇的下了足足两天,第二天雨还下得很大的时候,广州知府吕希纯、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刘允乐匆匆来见秦铠,说是有数条街道遭了灾,还倒塌了不少的房子,现在已经有上百的本地百姓没了地方住宿
这可是秦铠上任后碰到的第一次救灾事件,看到吕希纯这个胖子下这么大雨倒是淋得一身跟落汤鸡似的,之前对于这位能搂钱广州知府的恶感倒是轻了几分,能做实事的贪官……那也好过啥事不干的贪官吧他心中感慨了两句……
一会儿工夫,孙复也冒雨赶来了,秦铠琢磨了一下,这孙复身子骨可不如自己天天锻炼来的,让他坐镇衙门,自己带上亲兵队赶往广州东城梅花里,那边多是普通百姓的住房,地势较低,所以受灾也最重。
一路上广州城里的石板路上水流入注,街道之上更是少有行人,靠近到了梅花里的路面,此时已经有没小腿水深的雨水了,这都是高地势处倒流过来的雨水,倒并非是雨量大到这个程度,此时马车已经不能前行,秦铠自然没有任何犹豫,跳入车来,在近百亲兵的簇拥下飞奔而去。
此时跟在后面的广州知府吕希纯和按察使刘允乐倒是愣住了,他们原本也就是到了这边,然后派了几个衙役去打探情况,再回报这个新任的巡抚大人,没想到这位竟然自个儿过去了,一时间呆住了,琢磨了片刻,吕胖子咬咬牙也跟着下去了,刘允乐蹲在原地未动,反正他是湘军的人马,倒也无所谓跟着这秦巡抚。
秦铠踏着没过鞋子的雨水,慢慢的走向梅花里,吕胖子很快屁颠屁颠跟了上来,这瓢泼大雨中撑着雨伞也没什么效果,此时胖子凑上来说道:“大人,这边梅花里有一千多户人家,这场大雨一下,起码有几百户人家遭灾”
秦铠看了看吕胖子,心中倒是有些惊讶,出于考校,他便问道:“吕知府,不知道以往对于这些灾民如何救济?”
“大人,凡是遭灾的人家,每户依据情况补助3-8两白银,若是房屋倒塌的,每户补助10-20两,此外给予米粮救济,可见面当年赋税”吕胖子倒是对于赈灾的一套方案颇为熟悉,这让秦铠也有些意外,莫非自己对这胖子的第一印象有些偏差?
不过对于这广州的官员,秦铠早就让欧阳庆做过调查,这胖子可是贪名在外啊,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吏,不过倒也是正儿八经的二榜进士出身,并非是捐官儿的买卖。他对于本地的官员,自然是能用则用,反正他在广东也是草创,距离能控制一省之地还尚早。
等进到梅花里,这里有十来户房屋受损的人家正忙着对屋子补漏,看到这大批军队来了,早愣在那里了,宋云泽此时早以指挥兵马帮着这些人家开始修缮屋子,这些个可都是棒小伙,爬上屋顶自然是小事一桩,很快就搞定了这些琐事。
而梅花里的保长此时早已赶来拜见巡抚大人,秦铠询问了一番这里的情况,这情形可是十分不妙,受灾的起码有两百多户,秦铠马上带着人马跟着保长到灾民家里查看,同时指示立刻在广州工业区的闲置厂房开辟避难区,让这些灾民赶过去先住着。
第二天,等暴雨稍晴,立刻让衙门里调拨粮食,开设粥棚赈灾,同时责令吴金贵的招商局在这些受灾家庭中招募实习工充实工业区劳力,很快新任巡抚冒雨赈灾的事情就在广州府传开了,百姓开始都对这位新来的巡抚大人多了几分认识。
随后,梅花里的百姓很快即看到了张贴在梅花里各处的巡抚衙门公告,巡抚衙门将在这里修建排水渠道,为百姓解忧,这次的暴雨灾害,巡抚衙门除了进行米粮的赈灾外,还减免了当年的税赋……
处置好这次的突发灾情,这让秦铠多了一份心思,现在自己毕竟是一省的巡抚,不光光需要处置自己的马尾工业区,此后必定还有更多的突发事务,不过这玩意每次都靠自己来处置,显然不是个好主意,于是互济会被立刻引进了广州。
互济会开始挂着秦铠的牌子筹募资金,然后负责协助巡抚衙门处置广州府的灾情,他把后世红十字会的某些功能融入了互济会章程,然后通过衙门和民间的力量实现对灾情的的救助,而在加入互济会救灾的商户中,秦铠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宝芝林。
9月28日,越南前线终于传来的准确的消息,战事的发展出现了和历史上并不完全一致的进展,由于庆字军的介入,袁世凯所率的三营兵马驻扎在河内城,而庆字军隔着红河驻防,加上撤退到河内的七千余桂军,利用河内城防,双方军队在河内城的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
但是随着原来越多的法国远征军加入对河内的围攻,使得这座城市的战斗日趋激烈,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庆字军的作战能力得到的充分体现,在北城门的与法军的争夺中,双方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法国人留下了百多具尸体,驻扎在河内以北3里的地方。
对于这意外的战事胶着,秦铠也是很意外,他并没有在后方进行遥控指挥,那里都交给周瑞东,他在静静等待战局的发展,而志灵周围驻扎的军队则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战前训练,尤其是那些越南仆从军,周瑞东几乎是玩了命训练这些土著。
他训练的目的只有一个,服从命令,绝对的服从命令,凡是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的士兵,都被清退到后勤营继续服役,而对于这一条的考核,更是严格无比,训练的强度更是大到惊人。
不过在河内胶着战之后,却冒出啦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驻扎在河内的越南土著营,竟然和法国人勾勾搭搭,还与河内城里法国租界里的官员勾勾搭搭,而更好笑的事情也发生了,越南土著营的提督武平派人看护起了城中的粮仓和军火库。
防守的袁世凯派人去催要军火和粮食,竟然遭到拒绝,一直到他亲自去和武平理论,越南人才让防守城市的袁世凯部领取了很少的弹药和武器,对于粮食,更是供给的极少,
发现这情况后,袁世凯自然不是傻蛋,他立刻意识到其中出现了重大的问题,经过仔细的打听,竟然发现越南土著兵马都在做墙头草,而最大的墙头草就是这个提督武平,因为现在法国人还没发起总攻,所以他们还在进行私下的结盟,一切的情形都显示出巨大的危机。
这消息被立刻送往河对岸的庆字营大营,吴长庆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调防的决定。。.。
工业中华 第217章 有梦才有想
;
率先完成对河内围攻态势的是波滑少将率领的法国远征军第四旅团近7000人的军队,其中包括2000人的越南土著营和1500人的阿尔及利亚黑人营。
而驻守河内的数支清军也收到了提督东线战事的吴长庆的命令,死守河内,擅自退兵着斩这道急令让原本军心浮动的桂军、粤军终于安下心来全力防守河内城。
次日,吴长庆亲自率领本部越过红河进入河内,围绕城北的凤山村展开紧急布防,他亲令侄子参将吴东领4营精兵控制城北战略要点凤山村,又急调粤军参将王则一部2000人至至凤山村左侧布防,右翼是桂军参将程俭领兵的3000人,三支兵马形成犄角阵型。
凤山村离河内北门不过1里地,河内的援军可是随时出击,完成调防后,几路兵马都征调了大量民夫彻夜奋战,挖掘工事,而法国人在前锋受挫后,倒也没有立即投入后续的进攻,波滑从越南人那边大致了解了河内驻军后,也发现进攻全力防守的清军,光凭借这自己这支军队似乎有些困难。
双方之间僵持的局面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架设起野战炮互相轰击,而庆字军在红河上修筑的两座炮台,也与法国人的战船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
这一次,庆字军的炮台不再是上回战事中的简易炮台,火炮都藏在掩体之内,双方在射程之内交火后,法国人的木制内河炮艇显然不如炮台来的坚固,在其中一艘明轮炮艇“飓风”号受伤后,法军也暂时停止了从红河上突破的念头。
两次小小的胜利,倒也让原本士气低落的清军恢复了一些勇气,很快,在相持中,一个巨大的阵地在河内北门外形成了。
凤山村阵地从外形上来看呈一个大圆弧,阵地的右面是一座佛庙,中间是沿着凤山村口平行伸展开来的河堤,左面则是一片水稻田,只有河堤与大佛庙之间的路口可以进入村内,因此这里的工事最多。
这里由庆字军吴东亲自率领最强悍的前锋营在这里设防,左翼的粤军前营防守竹林环抱的大佛庙,掩护前营的侧翼,右翼的桂军则依托一片高地构筑的工事防守前往河内的大道,法国人从正面进攻河内,必须从三个阵地当中突破才行。
看起来防守滴水不漏的阵地,以及后面河内城的支援,似乎构筑了一个极为有效防御态势,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些让人无法明白的怪异现象
河内城里的法租界至始至终都在正常的运作中,与大批驻扎在河内的清军、越南土著军队虽然只是一街之隔,双方却始终只保持着很微妙的关系,清军只是派出了一些士兵来回巡逻,而法国人出于自身安全并不随意出入,但是越南人都在租界和河内城里随意走动。
而城里面越南人和法国人眉来眼去的事实面前,吴长庆早接到了袁世凯的报告,进入河内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围了法租界,不过对于越南驻军,他却有些不好处置,虽然这是藩属国的军队,但是随意抓捕这河内的越南人提督,只怕会引发民变……所以暂时也就加强戒备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河内城的虚实早就被法国人的奸细探听的一清二楚,此时正北面新桥附近的法**营里,波滑少将正在地图前仔细的分析对面清军的战力,地图上清军各支部队的旗号、编制都被标注的清清楚楚。
对面防守的清军人数超过2万人,这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第四旅团全员不过7000人,这种情况下要攻下河内显然是很有难度的,不过波滑的神情却显得很轻松,若是防守这河内的是那支标注庆字军,或许要拿下这座坚城会有不小难度。
但是现在城里面除了庆字军,还有前些时候和自己交手的几支败兵,城里还有大批越南土著兵马,那这局面反而大为改观,何况孤拔将军另有战术安排……
雷州府徐闻县,这可是远近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点,不过……那是老黄历的事情了,现在的徐闻县,除了有些个海货生意,连个像样的港口都没有,这里隔海相望就是那琼州岛,不过现在光有南国风光,却丝毫没有引发旅游业的可能性。
徐闻县里最大的产业是本地的水果和水稻,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闻名天下的南珠,不过那玩意,海边的渔家一年也未必能有几颗成色好的玩意城东一片看起来有些年代的老宅,不过这门口永远都是门庭若市,这就是徐闻县里真正的大佬裴家。
城里的老老少少听到这“裴家”二字,神色都是恭敬几分,这徐闻城里五成的产业都和裴家有关系,剩下的五成产业,那几乎可以肯定是不赚钱的买卖,
裴家在徐闻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代之前,在他们家族祖爷爷辈也是做过大官的,官至广东三品的布政司参议,之后裴家就开始兴旺发达了,开枝散叶之后,所谓富不过三代,这裴家却没有因此败落下去,却越发兴旺起来。
今天裴家祠堂里,坐着不下二十人,裴家现在的家住裴盛居中而坐,他三十来岁年纪的,面目白皙,穿着却是一副读书人打扮,他旁依次坐着六位年龄各异的家中长者,看年龄似乎都应该是裴盛的叔伯之流。
而下面在座的都是十几个掌柜模样的人,这会儿都坐的端端正正,若是外人看到定然要吃惊一番,这些个掌柜可都是徐闻县地方上的大人物,没人都掌控这一块产业。
看看人都到齐了,裴盛朝左边的一个老者拱拱手,“二叔,我们裴家这一次面临重要的决定,所以我才请各位叔伯都出来一起议议今天也把下面主事的掌柜叫来了,若是没有问题,就做个决定”
那老者点点头,“裴盛,可是为了县衙里刚刚颁布的工商税务令和劝农令?”
“二叔,正是此事,我们家族的产业,你也是知道的,这徐闻县能赚钱的买卖基本都在我们裴家了,只是若这工商税务令正是实施的话,各县的厘金都不收取了,那外县的货物若是比我们便宜,自然会影响到我们的买卖”
旁边另一个老者开口问道:“裴盛,你可去打听过这新来的知县和县丞的来历嘛?我听说都是些年轻士子而且这等手段,可不像是这些年轻人能做得出来的,若是不收厘金,这衙门里靠什么吃饭呢?”
“四叔,我派人仔细打听过了,到雷州府使了钱才从相熟的几个胥吏那边得到些消息,这边放下来为官的可都是现任巡抚大人的门生,这可开罪不起,所以才急着回来商议此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这次的动静大得很,我这边可听到消息,厘金局里的王老虎可是给抓了,说是贪墨银钱”
“王老虎”裴盛二叔裴洐捋了捋胡须,忽然笑了,“这王老虎倒是早就该死了,他在厘金局的位置上也逍遥了10年多了吧,没想到现在才碰到杀星啊看起来,这县太爷倒是有些做实事的意思”
“二叔,您是什么意思?我们是不是该主动去衙门里和新来的马县令商谈此事?”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既然是巡抚大人的门生,我们自然要卖些个面子,不妨改**就宴请马县令,我们自然全力支持在徐闻实行新政,当然,这衙门里自然要给我们裴家一些好处才对”
裴洐老成持重的说道,其他几个长辈点头认可。下面的一个掌柜忽然伸手示意要说话,正在沉思的裴盛自然认识,这是自家的堂弟裴政,倒也是个经商的人才,现在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大助力。
“裴政,你有什么建议,不发也说出来,让几位叔伯给拿个主意”这几位叔伯的意见其实和裴盛所想还是有些出入,不过即便他是现任家主,要为整个裴家作出重要决策还是要这些老辈认可,这裴政正是他布下的一招备用的棋子。
“大哥,几位叔叔所言自然是句句真知,这是叔叔们不知道现在雷州府的变化,我原本也不知,这是机缘凑巧,在酒楼上认识了马县令的一个亲随,所以得了些消息,这才知道,咱们家裁缝铺里的洋布根本就是广州生产的,而且这些产业都是现任秦巡抚主持的”
“这官办的织造厂,那也是很正常的嘛”裴洐倒也算是见多识广,很快就提出的疑义。
“二叔,错了,这不是官办的织造厂,都是商家自己经营的,我听那个随从说了,只要加入纺织协会,才能从秦巡抚那里拿到经营织布行的权力”
“这得要多少银子才能开得起厂子?裴家拿不出这么一大笔影子”裴洐显然不满意自己这个表侄的提案,直接开口否定了这个提议,裴家需要的是稳定……非常稳定的生存下去。
他自然也明白这洋布的利润,不过自家现在这些产业虽然利润颇丰,但是以裴家的实力,要拿出几十万两来投资一个新产业,这裴家大大小小二百多号人,那可就得冒风险了
裴盛见自己二叔干脆利落的否决了自己的提议,也是有些不快,他立刻把目光投向其他几位叔伯,此时这些叔伯都在闭目沉思。
显然刚才裴政说道还不够明了,他便开口说道:“几位叔伯,这工商税务令虽然会让外县的特产进入我们徐闻县,但若是我们能织造棉布,那周围府县的棉布生意可就都被我们给做了去这可是多大的买卖啊”
这个想法显然更具诱惑性,一番议论之后,裴盛的意见只获得了两位叔伯的支持,这显然不足以动用裴家的产业投入新政颁布的产业……
徐闻县衙里,上任不过三个多月的知县马晨正在屋内议事,屋内不过四个年轻人,其中两个是穿着军服的,一个正是秦铠的亲兵队长罗岩,另一个却是欧阳庆的手下陆华,还有一个穿着官袍,却是本县县丞段瑞,他们两个都是马尾后学堂的毕业生,在马尾体系中暂露头角后,被安排到现在的位置。
此时他们正在谈论的恰恰正是本县的大户人家裴家,要在徐闻县搞起产业来,这自然需要地方上有实力的人士参加,毕竟他们现在代表的是南洋系,不可能在地方事务上过多的插手,更多的是引导。
这次在雷州设立工商税务局,取消原本的厘金局,这可是一桩大事,而巡抚大人交代的,在地方上要全力培植自己的力量,经过这顿时间的整顿,整个衙门里已经是气象一新,那些个欺行霸市的衙役、胥吏很快都被清除出衙门,从福建新学补充了一部分学生。
“这裴家在徐闻县颇有名气,手头的产业站到县里的几乎一半,不过据我们调查,他们家族这赚钱最主要的途径倒不是产业,而是他们裴家的土地,这徐闻周边的良田,他们裴家占了7成……此外,这裴家,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事情也查到不少……还有,就是这裴家家主裴盛的亲弟弟裴健,今年刚刚入学广州高等学堂。”负责情报的陆华介绍着情况。
“陆学长辛苦了”,徐闻县知县马晨是马尾学堂前年刚毕业的,而陆华则比他早一年,他们之间互相称呼却习惯了不以官职来衡量,他们心底都明白,自己心底都有创造一个强盛中华的梦想,来徐闻县前,只是这个梦想的第一步。
马晨现在已经是正七品的官职,而比他早加入学生军的陆华则还是军中一个小小的队长,不过他们之间完全没有那种你尊我卑的念头,在他们看来,都是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为着马尾学堂里学到的那个无比振奋的梦想努力,而秦教官,无疑就是带领自己冲刺的那个领头人。。.。
更多到,地址
工业中华 第218章 工业之做大做强
;
陆华哈哈一笑,“马晨,你说话老是这么做作,过啦……我就是干这行的,教官派我来做这件事,别说是费点气力,就是豁上命也要把这活干好,这可是我自己挑的工作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就是那裴盛有没有小三,我也去帮你打听清楚”
这几个年轻人里,他和吕率倒是一批的学员,不过比吕率大上几个月,所以最老资格,不过这话一出,三个学弟都是一脸鄙夷之色,这陆学长,前面半截子话那是正气凛然,弄到最后了就开始扯蛋了。
旁边吕率已经把他扯回了正题,“陆华啊,说正事……正事,你不是派了个手下去搭讪那裴盛的弟弟嘛,情况怎么样,有进展嘛”
“哦……那个进展不错,我看这个裴政脑子很活络,还主动提出来去湛江看了看,只是听裴政说了,他们裴家就算是家主也不能完全做决定的,重大决议必须要家中的几位老辈一泡书吧头,这可就比较麻烦,老家伙嘛,这思想可能就比较保守”
马晨点点头,表示完全同意陆华的观点,“这事情陆学长你多留心,他们裴家有什么变化我们及时掌握,能把裴家拉进教官的大计略中,那这徐闻的事情就少了很多阻力,不过……”
几个人自然明白马晨这不过的含义,当在马尾工业前方的只有垫脚石,除非你能随波逐流,吕率点点头,“这事抓紧,越北战事正急,虽然大人稳如磐石,我们还是要做好完全的预备,马晨,这里扶持的对象可以结果?”
马晨点点头,“有三个合适的对象,具体的还是让陆学长说吧”
“你们几个,尽给我出难题,”陆华咧着嘴,斜视了一下几位学弟,不过立刻被学弟们的眼光给杀死了n次,他哈哈一笑,“好了好了,我说正事……”
“一共有三个对象,都是本地的商家,第一户是城北开铁行的齐邢,祖传四代都是铁匠,手艺人,到了他这辈子,他有几分……那个……噢教官说的商业头脑,开了一家铁厂,专门打制农具和小工件,而且还把周围的铁匠给聚拢起来,形成了一个铁行,这徐闻的生意可都给他做了,此外,这沿海海船的修理活,他们铁行也无师自通,能够经营,也算是个可教之才”
几个学弟听到这齐邢的介绍,倒也是频频点头,这时代手艺已经是不容易了,而且还有商业头脑,教官就说了,大多数的人只有投机思想,而无商业意识,中国的商人中一多半人可归类为投机,真正再做商业的并不算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