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而且今天是个机会,如能斩杀豪格,见证一场大胜的诞生,日后回到京师,一份优质的资历熬出不说,圣上还另眼相看,更为一辈子吹嘘的本钱。
他猛地蹦到一架中军大鼓前方,抢过一个鼓手手中的鼓槌,用太监特有的声音尖叫道:“杀奴啊,杀奴啊,将士们,杀奴啊!”
他一边放开嗓子呐喊,一边将手中的大鼓敲得震天响。
正敲得起劲,忽觉旁边人影一闪,接着身旁一架大鼓也是咚咚大响起来,他抬头看去,却见儒雅非常的张若麒正向他看来,二人不由相视一笑。
他们一个太监,一个文官,平日面上和气,内心深处却彼此看不过眼,然此时,竟都有种并肩血战,袍泽共死的感觉。
符应崇这种神机营官将,最擅长的就是趁火打劫,胜势就在眼前,己方更能立下奇功,哪能不趁此抓住机会?立时整顿神机营残兵铳手,向前逼进,参与围杀!
潮水般的人马从四面涌来,“杀豪格”的声音铺天盖地,正蓝旗残兵越来越多的散乱,或是突围出去,或是各自为战,豪格身旁,最后更只余不到千人。
不过很多都是精锐的巴牙喇与马甲兵,正蓝旗巴牙喇纛章京阿尔津,也拼命守护在他的身旁。
此时豪格更是疯狂了,他双眼血红,头盔早己掉落,也不知被哪个明军小兵捡去,仍穿着自己正蓝旗的本色鎏金盔甲,一手持着织金龙纛,一边舞着重剑拼命砍杀。
他身上鲜血淋漓,也不知受了多少伤,他势如疯虎的吼叫:“本王乃是下一任的大清皇帝,下一任的大蒙古博格达汗,本王身经百战,不会死在这里,不会死在你们这些尼堪手上……”
咆哮着,他又将一个想捡便宜的明军千总砍成两断,满头满身的血肉,努力往人少的地方突围,然后四面都是明军,都是呐喊,与豪格一样,他们一样疯狂,一样拼命,斩杀清国太子,肃亲王的大功,让他们奋不顾身。
起初,豪格等想往靖边军那边突围,因为那边离他的阿玛最近,也有二白旗在外接应。只是那些该死的靖边军,不但抗住二白旗的攻击,还仍有余力对付他们这些颠狂突围的正蓝旗精锐残兵。
他们列阵而战,丝毫不差过他们这些有着数年,甚至十数年血战经验的巴牙喇与马甲战士,更由于陷入重围后,马力放不开不说,还容易成为明军步兵的良好靶子,所以他们大多弃马步战。
这步战冲锋,冲上靖边军的铳炮之阵。更是死路一条,他们的排铳一阵阵响起,特别火炮的霰弹如暴风而来,麾下努力冲击,死伤惨重冲到他们面前,他们枪阵迎来,将豪格等又杀得大败回头。
往杨国柱等那边突围,他们骑阵狂冲,豪格等大部分失去马匹。也不是他们骑兵的对手,最后只得柿子捡软的捏。重又往洪承畴等那方冲击。
他们人虽然多,但战力普通,或许可以冲出,往日大清对战明军,数千,甚至千人,杀得明军数万人大败的战例很多,更别说,自己部下很多还是精锐的巴牙喇与马甲。
至于冲出洪承畴的大阵。往前方过去,几里外就是明军的河边大营,豪格轰乱之下,己经想不到这点。
只是,他又失算了,洪承畴这方的兵马战力普通是不假,然与自己一样。他们也疯了,杀死自己,对他们诱惑太大了,他们奋不顾身的咆哮冲来。特别左光先与李辅明的残兵部下,很多人更是红了眼。
豪格只好又往别处突围,杀来杀去,突来突去,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了,只有一个念头:“杀杀杀,自己不能死在这里!”
王斗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战场,尸体伤者层层叠叠,不知多少是清军的,多少是明军的。
再看看多尔衮、多铎那方,又望向遥远的皇太极处,淡淡道:“久战无益,该结束了,告诉洪督,杨帅等人,让他们紧密围困,这些正蓝旗残兵,以火炮轰击吧!”
谢一科的尖哨营,立时派出夜不收联络,不知过了多久,各处明军号角声响起,疯狂喊杀的围军回醒过来,或快或慢,慢慢后退,只是四面重围,将豪格人等,团团围在中间。
王斗看向赵瑄,说道:“赵兄弟调派火炮,左营各调一部枪兵与铳兵,掩护炮手轰杀!”
赵瑄抱拳大叫:“末将领命!”
他一口气点了一百门火炮,红夷大炮与佛郎机炮都有,眼前平川硬土,却是容易推行。
“向敌酋前进!”
赵瑄威风凛凛,下达了命令。
一百门火炮,还有数列枪兵与铳兵,整齐列阵,向豪格大步逼去,猎猎日月浪涛旗,在寒风声响。
此时豪格与阿尔津身旁,聚集的正蓝旗残兵更少,看明军潮水般的退下,只是团团围困,随后的,又看到黑压压的靖边军炮群,往他们列阵大步而来。
“还是要死吗?”
豪格疯狂大笑,他勉力用织金龙纛支撑自己身体,他看向天空,看向大地,这片土地,多少豪杰为此厮杀呢?他猛然想起小时候一个萨满与他说过的话,人这一辈子脆弱而短暂,最重要是那一瞬间的美丽,他想着笑着,眼中热泪却滚滚流下来。
他看向身旁的阿尔津,同样流下了泪水,他猛然高高举起手中的织金龙纛,高声呐喊:“大清国的勇士,冲啊!”
“冲啊!”
阿尔津人等,还有数百的正蓝旗残兵,都随在豪格的身后,奋力举着兵器,咆哮向前冲去!
“炮击!”
赵瑄声嘶力竭的呐喊。
震耳欲聋的爆响,靖边军一百火炮齐射,疾风暴雨似的铅子喷射而出,前方冲锋的正蓝旗残兵中,爆起大股血雾。
“炮击!”
赵瑄再次呐喊,紧急填好弹药的各炮手们,再次轰射霰弹。
“炮击!”
赵瑄的叫声越发声嘶力竭,声响之大,差过盖过火炮发射的声音。
各火炮不断喷出浓密的白烟,靖边军百门火炮,一阵又一阵的轰射,他们一直射了十炮才停下来,再看前方冲锋的正蓝旗人等,己经没有一人站立,战场只余刺鼻的硝烟,还有令人反胃的血腥之气,不断往上空飘荡……
多尔衮猛地看向那方,有些不敢肯定地道:“豪格应该死了吧?”
多铎用力点头:“肯定死了,除非他是萨满大神,否则一定死能不能再死了!”
伊拜与苏纳二人离多尔衮兄弟略远,听不清他们的窃窃私语声,不过二人的神情,却是历历在目,一股寒意涌上,让二人寒毛都涑栗起来。(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19章 等待
中路战场的喧嚣声慢慢低沉下来,寒风瑟瑟,王斗看着残酷的血色战场,静静的不知在想什么,洪承畴,符应崇,杨国柱,王朴,王德化,张若麒人等站在王斗身旁,他们或严肃不发一言,或神情喜不自禁,乐不可支。
此时不但中路的二蓝旗清军,便是右翼的二白旗清军,都是潮水般的退了回去,女儿河北岸的战斗,暂时看来是结束了,只余战场间一片狼藉的痕迹,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明军与清兵尸体,伤员痛苦的呻吟,还有一些马匹临死前的垂死挣扎,不时传来。
各式残破的旗号盔甲,战车火炮,扔得满地都是,刺鼻的硝烟,难闻的血腥味道,仍在战场之间浓郁回荡,如溪流似的鲜血,沿着明军前阵,中阵,一直蔓延到后阵。
簇拥着王斗,众人踏着沾滑滑的鲜血,迫不及待来到豪格等正蓝旗残兵的范围之前,那边一堆肉泥的东西,上面到处是残肢,还有各样的内脏器官等物,流淌的血液,将附近的泥土,浸得黑红黑色。
百门火炮发射的霰弹何等猛烈?还一口气打了十炮,所以那些正蓝旗残兵全部被打碎了,破碎的人体上面,各样破碎的各色旌旗,盔甲,布满坑洼齿痕迹的兵器,也扔得到处都是。
眼前情形,有黄土岭之战的经验,张若麒与符应崇己经好上不少,只有王德化脸色越来越苍白,强忍不适,勉强走在众人身旁。
谢一科与一些靖边军夜不收嘻嘻哈哈的收拾这片正蓝旗残兵战场,他亲自与两个粗壮的战士将一具尸体抬来,献宝地摆到王斗等人面前:“看,大将军,哦,还有洪督与天使,这就是奴酋伪王子豪格的尸体,嗯,我王师运气好这豪格身体打烂了,不过这头,却还是完好无损的……”
洪承畴人等都是急迫看去,果然,豪格的尸身打得碎烂不成样子,一条手臂与大腿都打没了,不过他的头颅却奇迹似的保持完好,不象那个正蓝旗巴牙喇纛章京阿尔津,身体碎烂不说,头也象西瓜一样打得稀烂。
虽然众人大多没有看过豪格,不过看他身上隐隐可以看出的旗主级别鎏金盔甲,还有手上仍紧紧攥着的那杆破烂的正蓝旗龙纛大旗自可确认他的身份。
看着脸容狰狞,死不瞑目的豪格,众人沉默一会,猛然都发出难以抑止的狂笑,洪承畴同样失态,再没有往日那种沉稳城府,他的手指着豪格一面笑还一面不住咳嗽他被伤了肺叶,就算治好,以后怕也要留下隐疾。
“豪格啊豪格,想不到你也有今日奴酋洪太,机关算尽,未想却赔了夫人又折兵……”
王德化也是大笑不止,果然明军大胜连伪王子都斩了,他哆嗦道:“这是大捷前所未有大捷啊……”
张若麒倒神情矜持些,抚须笑道:“锦州之战,我师先斩阿济格,再斩豪格,看奴酋可敢再小觑我中国无人。”
杨国柱,王朴等人虽然欢喜,然神情中也有黯然,此战明军是取得辉煌战果,不过同样己方损失惨重。
王朴更面色沉重非常,他的大同镇军,非嫡系数营,在中阵溃败时死伤无数不说,自己视若宝贝的新军营伍,同样损伤严重,右翼的大战中,他正兵营的骑兵,一样损失不少,
好在王家在大同势大财足,回去后还可重组,而且那些血战余下的新军,个个都是上好的军官种子。
忠勇伯也不会放任不顾,日后定会援助一二。
私地里,他对王斗说道:“这次,小弟也算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符应崇欢喜中也有丧气,这场大战,他神机营损失不少,日后就看皇帝怎么补充了,还有,忠勇伯缴获了大量汉八旗火炮,不知他会怎么处理。
中军官钟调阳附到王斗耳边,悄悄说几句什么,王斗点了点头,看身旁喜不自胜的人等,说道:“洪督,王天使,监军,去看看左帅与李帅吧。”
洪承畴等人脸上喜色一收,都换上沉痛的表情,他们早己知道,前阵与中阵的溃败中,山西总兵李辅明,援剿总兵左光先,被二蓝旗重兵围困,早己力战殉国了。
他们来到中阵一处场地,这边无数的秦军与晋军残兵,正团团跪满,个个号啕大哭,悲不自胜。
王斗人等看去,前方层层叠叠的明军与清军尸体中间,李辅明与左光先相互扶持,二人身上伤口箭矢无数,站在尸堆中仍然直立不倒,左光先双目圆睁,李辅明扶着大旗,二人仍然保持死前战斗姿态。
一股激流从王斗内心涌出,他双目一红,哽咽道:“李帅,左帅,小弟来迟了。”
他来到二人尸体前方,深深的鞠躬,洪承畴,张若麒,王德化,杨国柱,王朴人等,一齐郑重施礼。
看着二人战死的遗姿,杨国柱虎目中不断涌出热泪,王朴与符应崇,也是低下了头,王德化捶胸顿足,大哭道:“呜呼,勇士归来兮……咱家……咱家真是心如刀割,呜呼哀哉……”
众将与周边军士,本来己是悲痛无限,听了王德化的大哭声,周遭更是一片号啕传扬。
王斗语声低沉:“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青丹史书,会记下今日一幕。”
洪承畴与张若麒都是沉痛道:“朝廷不会忘了两位将军,定会细加抚恤悼封。”
让将士好好收殓二位大将的遗体,众人回到中军,王德化一扫悲色,对王斗说道:“女儿河北岸,王师取得大捷,忠勇伯,可否趁胜追击,灭此朝食?”
张若麒也是满脸期盼看向王斗。
洪承畴静静不语,中军损失惨重,他从陕西带来的左光先等部不说,他的督标营,搏杀得都差点失去建制,眼下能主导战场的,只有王斗这个忠勇伯了,虽然他靖边军同样损失不少。
王斗缓缓摇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此战,可说是两败俱伤,谁都没有胜利,他得到回报,锦州城下,马科己经战死,甚至连祖大寿都战死了,城内外明军虽然汇合,不过除了严谨守城,根本谈不上再主动进攻。
女儿河北岸主战场,更连李辅明,左光先二位大将都战死阵亡,算上早前的蓟镇总兵白广恩,大明连失五位大将,蓟镇,山西镇,山海镇更被打跨,余部损失一样严重,王朴的大同镇,也差点跨了,还有神机营、督标营等。
甚至自己靖边军,还有杨国柱的新军与骑兵,同样损失不少,明军,己然失去主动进攻的能力。
反观清军……
他们汉八旗与朝鲜军虽被打跨,满蒙军中,也损失了豪格与阿济格,不过满蒙主力尚在。
大众步兵对大众骑兵就是如此,击溃容易,想歼灭,难,毕竟人腿跑不到马腿,更别说二蓝旗溃败时,有二白旗在外接应。
依王斗估算,他们二白旗、二红旗大部仍在,二蓝旗损失会严重些,不过镶蓝色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人马逃出,正蓝旗损失近半,是此战清军损失最大的满洲旗。
在他们拥有大量马匹情况下,此战能围杀豪格与正蓝旗巴牙喇纛章京,也算侥幸。
至于蒙古二蓝旗,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见势不妙,早在济尔哈朗等人之前逃离了,大部兵马不失。
所以整体算来,女儿河北岸,竟是清军人马占据优势上风,论起损失,可能明军更大。
不过明军也有优势,此时的清国,仍然不脱部落制本性,难以承受大量伤亡,他们损失不起,想必此时的皇太极,正承受巨大的压力吧,或许他还不死心,等待杏山等处的战报。
不过想想也差不多了,女儿河北岸,锦州城下,是卯时到辰时(早5点到9点)开始战起,估计杏山那方,因为路途略远,是巳时到午时(早9点到午11点)展开大战,眼下未时临近申时(下午1点到五点),杏山的战报,应该快传来了。
对自己设定的防线,王斗很有信心,估计二黄旗正碰得头破血流吧,如果长岭山防线他们久攻不下的话……或许再加上义州战报,皇太极就不得不退兵了,那锦州之战,就胜利结束了……
想到这里,他长声叹息道:“王公公,贼奴毕竟骑兵众多,我师战果难以扩大,此战各镇又损失不少,好在经过女儿河大败,料想贼奴己无战心,很快就会退却,……我师不宜枉动,立时整顿兵马,列阵严谨相峙,或许就在今天,或是明日,贼奴定退!”
杨国柱与王朴都是赞同,身旁众将,都同意忠勇伯的看法。
王德化无奈,也叹息一声,说起来,大战过后王师伤亡惨重,确实无力攻击了,要不是有王斗在,这双方兵马比较下来,很多人可能己经忍不住退避了。
他叹息道:“忠勇伯所言甚是,也罢,见好就收吧。”
张若麒失望的同时,也知道王斗说的才是正理。
局势如此,还是顿兵相峙为妙,己方损失大,鞑虏那方一样伤亡惨重,伪酋王子更是身死,料想也无战心,只需他们退走,己方收回几个城池,就可向外界宣布大捷,班师回朝了。
唉,这仗打个平手,两败俱伤的,也不知会便宜哪位。
这念头在张若麒心中一闪而过,他心驰神往,早在酝酿如何书写捷报,还有回到京师后自己的风光了。(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20章 长岭山绞肉机(上)
老白牛:下午或晚上再更一章。
宋家沟后山上,皇太极眼睁睁地看着二蓝旗溃散,自己的儿子豪格深陷重围,明军围着他们团团冲杀,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是如此的无力。
最后,皇太极见到那方烟尘中,霹雳般的炮声大作,大股大股的浓烟向高空腾起。
眼前的一幕,多么的熟悉,当年的大凌河之战,大清国的兵马,不同样使用火炮轰开戚家军余部的大阵,这就是一报还一报么?
终于,皇太极千里镜中,看到豪格的龙纛大旗倒下了,完了,自己儿子完了!
皇太极呆呆策在马上,猛然一口鲜血喷出,从御马上直直栽倒下来。
早关注着皇太极神情的噶布什贤噶喇昂邦吴拜,大臣英俄尔岱等人惊叫着,乱七八糟的抢上,吴拜身手敏捷,一把抄住皇太极那沉重的,超过二百斤,还要加上沉重盔甲的肥胖身躯。
众满蒙汉大臣团团围住,有如世界未日般的哀嚎:“皇上,皇上!”
耿仲明,尚可喜、马光远三人跪得久了,好容易,皇太极让他们起来。
或许皇太极早先也想清楚了,他本来就是将汉八旗当炮灰,他们能给靖边军带去一些伤亡,己经很不错了,为了继续招募大明降将,也要摆出千斤买骨,礼贤下士的姿态。
耿仲明三人起身后,都是乖巧地缩在一旁一声不响,当然,他们也是目瞪口呆地看着战场形势,看主子突然喷血栽倒,他们同样扑到地上,哭天喊地的哭嚎:“皇上,皇上,奴才等该死啊……”
同时他们心下惶恐,皇帝身体不佳,现豪格又战死了,日后的大清国……
众清国大臣又是揉胸口又是扯手脚的,随军御医,也是紧急上前,好容易皇太极苏醒过来,却是怔怔流下泪来:“……虎口,朕的虎口,你就这样离阿玛而去了……”
众满蒙汉大臣团团跪着,惊天动地的哭嚎:“皇上节哀顺变,万望保重龙体……”
皇太极只是神情悲痛,忽然,他看到山下,二白旗的旗号向这方过来,还有镶蓝旗等,猛然,他的双目恢复了锐利,他挣扎道:“扶朕起来……快,扶朕上马……”
众臣都是惊劝道:“皇上龙体有恙,万万不可轻动!”
皇太极怒声道:“扶朕上马!”
他说得急了,又是剧烈咳嗽起来。
各清国大臣无奈,只好七手八脚,又将皇太极扶上马匹,不过稳妥起见,他们全部聚到皇太极身旁,免得他再次摔落马下。
很快的,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蒙古四旗固山额真,伊拜、苏纳、吴赖、扈什布等人,到达了山岭之上。
看着他们,皇太极面无表情,多尔衮、多铎兄弟,则很注意观察皇太极的脸色。
几个旗主,还有各蒙古固山额真向皇太极请罪,言及豪格可能的身死,皇太极脸皮不住颤动,他用绸巾捂住口鼻,不时或轻或剧烈的咳嗽。
“奴才等该死,让肃亲王身陷重围。”
多尔衮总结发言,在地上用力叩头,神情比皇太极还悲痛数倍。
他声情并茂的发言,引起周遭众人一片号泣,皇太极看着他,只是不发一言。
不过多尔衮随后之言,却让皇太极持着千里镜的手轻轻一颤。
“女儿河之战,大清折损颇多,为免继续丧失更多兵马,动摇大清国本,奴才泣血进谏,请皇上班师回朝。”
多铎连忙道:“奴才赞同睿郡王之议。
几个蒙古固山额真互视一眼,也都是叩头道:“奴才等附议,仁圣皇帝,这仗,真的不能再打了。”
皇太极森寒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又投在济尔哈朗身上,淡淡道:“郑亲王,你怎么说?”
短时间不见,济尔哈朗己经如老了几岁一样,豪格的死,对他打击同样非常大,他叹息道:“皇上,锦州之战,我大清己无取胜可能,为免各旗更大损耗,奴才也觉得退兵为好。”
皇太极心中冷笑,他知道,济尔哈朗对自己是忠心的,一片丹心,也是为了大清着想,只是他不知道,他现在的言论,却是在力助多尔衮、多铎兄弟!
自己力排众议,苦心孤诣,数年之前,就在谋划锦州之战,眼下这样损兵折将,大败而归算什么?就算自己身体支撑得住,待回到盛京,各方怨恨之下,自己这个皇帝也做到头了。
不,决不,朕决不!
就如落水的人抓到一根稻草,皇太极最后的希望,就是二黄旗的杏山之战。
由于离得远,那方的战情战报,比先前汉八旗之战还模糊不清,只几波哨骑回来,报称二黄旗主阿山与拜音图,正在激烈攻打杏山各处,特别着重攻打靖边军的长岭山。
如果此时退兵,二黄旗前功尽弃,自己更是前功尽弃,自己儿子豪格,真是死得毫无价值了。
更别说现在去召回二黄旗的兵马,己经晚了,只有等待,希望那方有好消息传来,如此,若能攻下杏山等处,截断明军后路,将他们一鼓全灭,便是大清损兵折将,也是值得的。
明国九边精锐尽汇于此,特别让自己深恶痛绝的靖边军在,一鼓全灭后,明国日后再没有可战之兵,此消彼长下,光明的前景,仍在等待着大清。
而且,说起来清兵损失虽重,然明军更重,他们己经战死了五位总兵,祖大寿、马科、李辅明、左光先、白广恩,特别祖大寿的死,让自己深深出一口恶气,所以虽然双方损失都重,但局面仍是大清占优,不能退,自己必须坚持。
多尔衮兄弟己经越见跋扈,更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可恨现在不能轻举妄动,不过只需缓过气来,他有的是收拾二兄弟的机会。
看皇帝冷然不语,额哲等蒙古人也在犹豫,作为皇帝心腹的大臣英额尔岱自然要站出来。
他也了解皇太极的心思,他咳嗽一声,说道:“睿郡王,豫亲王,郑亲王诸位台吉,虽我大清折损兵马,不过眼下退兵,是不是早了些?至少,也得等待二黄旗的消息传来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