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10章 归乡、挑夫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这些粮票,面额有几种,最低会,然后一升不到后世两个,再是一斗,五斗,最高一石一石以上者,多用于军队与商人结算,并不在民间流通
这些粮票,都可以在民政司粮店兑换米粮,面额一斗,就换一斗米,不论外面粮价怎么变,决对童叟无欺,所以信誉迅打开
现在粮票,在东路可以交税,可以购物,使用人流越来越多,大有取代银两与铜钱趋势毕竟银两等成色不一,价值不定,又越来越贬值,而粮票稳定,还携带方便 最小说“小说”
你几千两银子要动用镖局护送,几千张粮票一个小包就可以带走种种便利下,粮票在东路大行其道就可以想象了现在的东路,许多外来商家来临,都要先到民政司换取粮票,否则白银与铜钱没人要啊
粮票在东路已经被称为钞票,让人想起大明宝钞不过明显的,东路粮票,比大明宝钞硬挺多了,大明宝钞可以交税吗?面额一斗,就可以换一斗米吗?
当然,粮票价值越来越重,不免有些不法之徒铤而走险,所以东路除了严刑峻法打击外,还加强粮票的防伪 最小说“小说”
不要小看这时代的技未,清初商人搞的汇票,上面水印就清晰可见
抚摩着这大叠“粮票”陈晟眼中,现出满足的神情
手上这些粮票,若全部换成米粮,有好几十石呢,可以让妻妾子女过上好长时间好日子
依自己功劳,出征的分赏,他大约有几十两银子可分,上官问他要白银还是粮票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粮票依陈晟知道的,他这一队,几乎所有人领赏时,都领取了粮票
只有几个家伙,还犹豫地选择了白银与铜钱,结果被同僚取笑,言现在外地商人过来,白银与粮票的兑换差越来越大,你还领银子,傻啊最后那些家伙又换回了粮票
陈晟收好包裹,斜背在前胸上,看看房内同甲兄弟,人人脸上现出满足之色,显是想到回家之时家人的喜悦
连好友鞠易武也不例外,这个清秀的小伙子,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温柔笑意
陈晟知道鞠易武思念同屯堡的孙盼男姑娘,她那楚楚可怜的神情,一下子打动了鞠易武原本冰冷的心
陈晟看向鞠易武,说道:“好了吗?”
鞠易武说道:“好了”
二人虽是好友,然都是寡言之人,各说一句,就不再说话
这时甲长风风火火走进来,吼道:“兔崽子们整理好没有?整理好就各回各家,这十天的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早好早回家抱老婆”
一屋人都轰然大笑
甲长又吼了一句:“记住,回家要严守军律,不得扰民,但有谁敢主动挑衅,不敬我靖边军的,拔刀砍他娘的,砍了也白砍”
他说道:“走了走了”
一马当先走了出去
同甲兄弟,都尾随他出去,出门前,各人还在门旁大铜镜前照照自己仪容,陈晟也照了照,一身挺刮棉甲,加上铁盔,再别上腰刀,很威武连冷面鞠,都不由照了照
甲长人粗心热,他牵了马匹,本来就要走的,不过想想,还是带同甲的兄弟到军营的商店去购物
永宁城的军营,每千总部都有一个二层楼建筑,内中商铺颇多,货物琳琅满目,吃的,穿的,用的都有,风格就是朴实耐用这里的货物价格比外面低廉三成,以示对军人优惠之意
此时这里排队购物的军人极多,显是放假归家,各人都要购物回去,好让家人同喜大多数人买的都是米面茶叶糖,还有熏肉、火腿、咸蛋等物,心狠些的,还买些冬日使用的狐帽,皮衣,围巾,暖鞋,厚袜,手套,算奢侈品了
本部除了甲长,队官,把总等军官,普通士兵都是乙等军,家人不是在屯堡,就是原东路军户或百姓平日家人等闲难得吃上荤腥,白面前少吃,这些米肉带回去,家小定是欢喜
而且军营内的货物比外面便宜,要不是依军级不等,每人都有限额,大伙真想多买一点轮到陈晟这甲时,甲长掏出一叠粮票拍在柜台上,吼道:“给老子来二十斤,舜乡堡牌,大肥猪熏肉,还有火腿,咸蛋,都要二十斤记住,都要舜乡堡牌的”
一时店内人人测目,后面同队的一个甲长叫道:“老李,你发财啦,买这么多肉食回家,你老婆吃的完吗?”
李甲长叫道:“吃个屁啊”
又转身对后面的同甲军士叫道:“每人每样,各两个都给老子分了”
众人一怔,甲中一人道:“李甲长,我等怎好要你破费?”
李甲长吼道:“屁话多,都给老子收好”
吼完,他又买了羊绒围巾,毡袄,雨笼等,还有一领斗篷,都给老婆孩子,别的倒没买
李甲长作为老军,分赏多次,对这些肉面之物已经习以为常
买完后,商家给了他一个精致的藤革提袋,将斗篷诸物收了进去,李甲长一手提藤袋,一手提装有各两斤熏肉、火腿,咸蛋诸物的油袋,吼道:“兔崽子们利落点,老子在外面等”
他出去时,后面那甲长还叫了一声:“老李,你还没有帮我买呢?”
李甲长叫了一声:“买个屁,老子不向你打秋风都好了,还问老子要”
众人又一阵轰然大笑
陈晟分到甲长给自己的肉食诸物,心中温暖,不过熏肉他还多买了几个再买了三个肉瓷罐,又有十斤白面嗯起两个儿子最爱匕首,又买了一大一小两把解首刀还有椰瓢当时明军水壶两个
外面也有解首刀之类的匕首买,然军中使用的,却比外面优良多了
又给女儿买了厚实围巾,可冬日使用,给妻妾买了狐帽、暖耳、面巾等,好一阵破费
接下来的鞠易武,除了肉面,还买了糖果糕点,又有围巾,暖鞋,厚袜,手套诸物,显然内中多给孙盼男
一甲之人,都买好自己心仪商货,出来大包小包提在手上,只有李甲长拥有马匹,货品尽数放在马背上
军营内除了哨骑与传令兵,余者人等不得骑马,李甲长一手牵马,急吼吼的走在前面,出了兵营,他迫不及待跨上马匹,吼道:“兄弟们,老子先走一步了,啊哈,娘子,相公来也”
一抽马鞭,绝尘而去
随着人流,陈晟等人出了军营,往南行了两里,就见宽大路口处插了一块高厚牌子,向外一处写着:“军营重地,勿近,违者格杀勿论”
舜乡军军营两里内都是戒备之地,闲人不得靠近,不过出了这个牌子标志,就见路两边黑压压尽是肩挑担担的挑夫
陈晟知道他们都是永宁城附近屯堡的,平时耕种营田,农闲的时候,便出来打点短工,想必自己家人也是如此?
见陈晟等人过来,各挑夫七嘴八舌道:“军爷,可是要去是字暖铺?离这有十几里呢,一百斤担担,只要三升的粮票”
“军爷,选俺,你们的行李,俺一担子就可以全部挑走”
“选我,选我……”
场中气氛极为热烈,众人争抢生意火爆,担担队各人都知道,大将军让出征将士放假十日,将士风光回家,哪有不大包小包的,早早便来此等待,很多人已经做了几趟生意了
陈晟等人选了“一百斤担担只要三升粮票那家伙……”这人年在五十多岁,满脸皱纹,一笑就露出两个不见门牙的嘴,自我介绍称德叔,一口浓厚的保定口音
他见陈晟这群人中,陈晟与鞠易武都挂红色腰牌,神情为恭敬,这代表什么?在舜乡军中,不,现在叫靖边军了,他们都是上等技艺军士,身手极为不凡啊
有这腰牌,平时可与甲长平起平坐,见了队官,只揖不跪特别他们出征归来,肯定立了功劳,说不定下次再见,他们二人就是甲长或队官了
德叔热情地将各人行李装在自己两个担担上,一把挑起,领着众人往“是”字暖铺而去
永宁城西门外十里有“是”字暖铺,城西二十里有“丰”字暖铺,城西四十里有祝字暖铺,这些驿站,一直通往怀来城
众人没有马匹,只得先到各暖铺,现在那里车行生意兴隆,到时可以雇佣马车回家
其实永宁城西门附近也有一个驿站,不过王斗出于安全与环境的考虑,该驿站内,不得经营民间车队,只用于军事倒滋生了挑夫的盛行,可见民间经营者,真是见缝插针啊
德叔颇为健谈,见陈晟等人行走,也是数人成列,腰板挺直,加上盔甲腰刀,尽显英武之气,不由叹道:“你们能加入军队,真是好啊我家那小子,就日夜盼着参军呢”
陈晟说道:“其实在东路已经不错了,你到河南等地看看,就知道什么叫地狱”
德叔裂开嘴直笑:“也是,在东路,只要敢干活,就可以吃饱饭,已经算天堂了,如果俺家那小子再参了军,我就没什么憾事了”
永宁城只有东、西两处城门,众人路过西门时,此地已经非常繁华,众人无心多看,德叔埋头苦走
一口气走到“是”字暖铺,甲中兄弟,争着付钱,最后陈晟给了三张面额一升的粮票,德叔裂开嘴直笑,谢过之后,匆匆走了,显然要回去多做几趟生意……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11章 啊哟啊哟,啊哟啊哟
.网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是”字暖铺旁己经成为一个繁华小镇,在王斗下令境内驿站皆可自主经营后,东路各驿站,就焕发出强烈的生机
驿站的军邮效用不变,不过在驿站旁边,专门还经营各类民生项目,什么客栈,茶肆,酒楼,仓库,马行等等,种类繁多,为过往客人提供服务,商货运输
出行运货,这是军民百姓硬需求,谁都避免不了东路境内驿站,现在这些民生项目,都由驿官驿丁们与各商人合作,每年一部分利润上交幕府财政司,舜乡军为他们提供保护 最“”
往日穷得叮当响的驿丁们现在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以前逃亡的驿役们,全部又回来了甚至东路外的驿丁们,纷纷来境内谋份生计,可惜李自成造反得早,否则他听说东路现状,肯定会赶来谋份饭碗
当然,王斗不会忘了驿站最主要的功能,飞报塘马,传递公文,只有递送使客这一功用被他大大压缩这也是驿站陷入困境的最大原因,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在后世都屡禁不止,何况在大明朝?
其实大明对驿马的使用一向规定严格,兵部下发的堪合也颇为稀少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高官权贵者没有堪合,就要你提供马匹,你驿官敢拒绝吗? 最“”
崇祯二年刑科给事中刘懋曾整顿驿递,也是一片公心,却将全国的官员都得罪了,何故?大明朝诸多官员正是驿弊渔利者最后结果,大批失去衣食的驿夫造反,刘懋也不得善终,连棺椁都雇不到一人辇负
王斗严格驿马使用标准不免又得罪许多人,但王斗得罪人多了,不在乎再得罪几人东路没有威胁靖边军的势力存在,各官将不敢说什么,外官过境,只能在驿站自己雇佣车马,想白吃白住白玩,门都没有
……
陈晟等人走进暖铺边一家名为“庆天福”的车行车行前广场宽大,内中停满了各式各样的牛车及马车,不远处就是官道
紧邻车行的,是一家“民信局”这是一种民间邮局,早在永乐年间就有出现,在江南为多,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颇受百姓欢迎
陈晟看去车行及民信局边上,聚满了饭馆客栈,还有各类的店铺等此时车马进进出出,栽着顾客与货物当中就有一些部中兄弟,己经坐上马车回家了
见陈晟等人过来一个胖嘟嘟的管事亲自过来迎接,他满面笑容的拱手:“欢迎欢迎欢迎诸位将士得胜归来,不知各位到哪一个暖铺?或是到延庆与怀来?”
甲中一精明的兄弟道:“我等到怀来,一人要多少钞票?”
那胖嘟嘟管事拿出一个牌子,笑道:“上面都有价目,每过一个暖铺收费不同,诸位都是军人,按规定,可以优惠三成”
陈晟等人拿过价目表观看,上面写着:“十里为限,每暖铺收费七合,现役军人五合”
陈晟心中盘算,永宁到怀来要过十几个驿站,一人约要六、七升的粮票
甲中精明兄弟道:“这价目,你不会匡我们?”
胖嘟嘟管事拍腿道:“啊哟我的军爷,这价目是民政司与商行一同定议出来的,镇抚司的黑脸包公还不时过来找茬,哪个敢提价的?我们可罚不起哟”
他又回身指着车行门口挂着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拥军模范”几个大字:“再说了,我们庆天福商行的赖东主,与大将军交情深厚,现在是镇东商行的副会长,当年东路铲奸,可是站在将军这边的,怎能做这等没品的事?”
陈晟道:“罢了,就这个价目”
在甲中,除了甲长外,就数陈晟威信最高,他这一说,众兄弟都不再说什么
陈晟问道:“管事,有没有直接去怀来矾山的车马,我等想雇两辆”
胖嘟嘟管事有些尴尬:“不好意思,那边是另一家车行的经营地界,鄙车行不得过去”
谈妥后,陈晟九人,在“庆天福”车行雇了两辆马车,顺着官道,一路往西而去
陈晟与鞠易武同坐一辆马车,不时向车外看去,心中喜悦,乘坐马车,以前的自己,可没享受过几次,现在却可风光回家
由于道路好走,马车行起来也不颠簸,陈晟道:“这路面变化挺大的”
鞠易武嗯了一声:“是很大”
车夫耳尖,在前方听到了,他笑道:“大将军没来东路前,这路面……啧啧,坑坑洼洼,还满是尘土,真是受罪哟,现在可好啦”
他甩了个响鞭,高唱民歌道:“哟……亲老婆天上星多月弗多,雪白样雄鸡当弗得个鹅,煮粥煮饭还是自家田里个米,有病还须亲老婆……”
官道沿着清水河边蜿蜒,经过一个又一个驿站,有时车夫停下来让马匹喝水,吃些豆料,过了三个驿站,己到延庆州众人没有停留,继续往怀来而去
当晚众人在一个驿站旁客栈歇息,第二天时,车马到了怀来城下后世怀来城沉于官厅水库下,此时却是一路大城,周七里,怀隆兵备道马国玺驻之
怀来城有东、南、西三门,东门称“明靖门”,城门不远有驿站离城西十五里,又有一字暖铺,城西二十五里,有老字暖铺城西三十五里,有臣字暖铺,有大驿站土木驿,往宣镇去,又有鸡鸣驿
明靖门附近这家驿站称开字暖铺,到这里陈晟与甲中兄弟分开,他与鞠易武在暖铺边车行雇了一辆马车,往矾山堡而去
二人同处一称为矾三堡的屯堡,周边还有矾五矾六,矾七等屯堡,皆为当年北直隶诸府王斗带来东路的百姓
马车往西而行,过了怀来城西门数里,向西转入另一条道路,却比先前所行道路小一些,走上了县道
依王斗规定,民政司规划东路境内道路,分为三等城与城之间的道路为一等标准,称官道,沙石铺路上面混有石灰泥水,两边有树,每五里路边有亭
州县卫境内,城到大堡,或大堡与大堡之间的道路为县道
大堡到屯堡之间道路为乡道沙土路,可并行两辆车马
陈晟与鞠易武坐着马车过了矾山堡,转去矾三堡的乡道,由于路有碎石细沙尘土不大,行驶也比较平稳比以前各屯堡那坑坑洼洼的土路好多了
乡道边尽多田地,种着各样作物处处可见灌井,越近矾三堡,陈晟的心跳动越剧烈,好想见到自己孩子啊
此时农闲,田地的人并不多,想必屯堡中人,都想办法在外打短工,特别矾三堡靠近黑山寺各地,那边畜场,矿场,加工厂多,务工机会太多了
不过此时离酉时不远,越近矾三堡,乡道上走动的人越多,想必各人收工回来了
看到马车经过,特别内中陈晟二人,有认识的三堡人惊讶互视:“陈官人,鞠官人回来了?还乘着马车,衣锦归乡了”
期盼中,矾三堡出现在陈晟眼前,该堡立于平野,南面过去,是矾四堡,矾五堡,再就是崇山峻岭了
本堡内有数百户人家,内中营房形式,与当年靖边堡相似,外面围绕一圈高约两米的夯土围墙,墙外数米深的沟壑,有栅门,有吊桥,墙边有箭楼望塔防御比较普通,不过现在东路治内安定,有此防御足矣
如矾三堡这样的屯堡,视堡大小不定,内设屯丁一队到数队,鸟铳手若干,刀盾手若干,余者皆为长矛手屯内男丁壮妇,也都有一杆长矛护卫,屯长、防守官,视农闲情况,召集男丁们操练
陈晟的马车到达矾三堡前,立时吸引了屯前各人的注意
现在各屯堡皆为营田制,没有分田,屯户按月发给口粮,农忙时,月粮多,伙食丰厚,农闲时,月粮少,众人还需做工补贴家用等闲立屯堡中人,乘得起马车的人可不多
众人围拢过来,议论猜测什么人
陈晟与鞠易武下了车,立时引起轰动,各人尽道:“陈官人,鞠官人回来了”
一片热情招呼的声音,陈晟、鞠易武是矾山这一片为数不多加入舜乡军的人,可谓三堡人的骄傲,再看二人一身盔甲,别着腰刀,英武不凡,众人啧啧称羡:“看这英气,加入舜乡军的人就是不同凡响”
“这杀气,肯定杀了不少流贼”
“听说大将军放假,所有出征将士,一律十日啊”
待陈晟与鞠易武大包小包从马车上提下东西,又掏出粮票付了车钱,众人是哗然:“发财了,发财了,陈官人,鞠官人真的发财了,看那厚厚一叠钞票,面值有好几十石”
“那大包小包的,肯定是肉食米面,陈家娘子有福了”
“我等干一年,不如人家出征一次,怪不得人人想入舜乡军,这出战,赏赐如此丰厚”
“不能这么说,人家也是拿命去拼的……”
“大将军擢为总兵,肯定要扩编军队,我等有机会了”
鞠易武面冷心热,拿出一些糖果分给围绕身边的孩子们,引起孩童们欢呼
陈晟见众人围绕,无数热切的目光,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他本是个不善交际的人想了想,他还是拱手道:“诸位乡邻,晟及家小多蒙照顾,明日晟在马王庙前摆下酒宴,还请诸位赏光”
众人七嘴八舌道:“陈官人客气了”
“两位大官人请客,我等一定要到的”
又热情簇拥二人进屯,七手八脚帮陈晟二人提扛东西,陈晟心不在焉,只拿眼睛扫瞄人群,看内中有没有自己记挂的那些人
忽然,他听到身后有人呼唤:“相公”
“爹爹……”
陈晟回过身去,见自己的妻妾正急急奔来,她们身边三个小孩,不是自己儿子,还有乖囡囡又是谁?
陈晟心神一颤,忍不住流下泪来
……
王斗给出征将士放假十日,不但高寻等乙等军,余部的甲等军们,一样放假,他们人人有马匹,比起乙等军战士的辗转,他们回乡,却舒服多了
壬部,高史银麾下,长枪兵战士赵荣晟,跟随自己甲长,还有赖得祥,罗良佐诸位甲中兄弟,一起出了兵营,啊呼声中,个个跨上马匹,欢声怪叫,往保安州方向奔去
他们身着铁盔铁甲,挎着腰刀,大叫声中,只是策马狂奔各人行李并没有多少,便是赵荣晟,也只带几只烤肥鸭,一坛好酒,准备回去与爷爷享用
比起乙等军战士,迫不及待的换钱换粮,大肆购物,甲等军战士们,各人对金银粮票却看得很淡,他们大多将军功积攒起来,准备未来换取塞外的土地
各人谈论的,多是怎么在塞外建个大大的庄园,大大的牧场等各人经常估算自己的军功,未来可换到多少土地,五百亩,一千亩,五千亩?甚至按里算?
金钱,对常常有分赏,家中富裕的甲等军战士来说,缺乏了吸引力,然后土地的吸引,却始终充满旺盛的生命
一甲人,都是保安州人,他们策马奔跑,虽只十骑,却声势不小铁蹄击打地面,远远禁牌路口处那些担担队,就往路两边散得开开的在铁骑过后,只以羡慕畏惧的目光看着各人背影
奔上永宁通往延庆,怀来的官道,大地在自己脚下掠过,铁蹄踏在坚实的道路上
性格温和的孙甲长不由豪情涌起,高声唱开:“嘿,美丽的大草原啊,我会来的,我会来的”
赵荣晟等人策马在后,齐声应唱:“啊哟啊哟,啊哟啊哟”
“我会将鞑子头颅做成我酒杯”
赵荣晟等人齐唱:“啊哟啊哟,啊哟啊哟”
“他们的妻啊就是我的妾,他们的儿啊就是我的仆”
“啊哟啊哟,啊哟啊哟”
“我的马鞭将他们重重抽打”
“啊哟啊哟,啊哟啊哟”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踏过大地,踏过草原”
“啊哟啊哟,啊哟啊哟”
“直到天边的尽头处,嘿”
众人齐唱:“杀杀杀杀,杀杀杀杀”
此歌名为男儿行,也不知壬部谁编的,一唱开立时风行,成为高史银麾下营歌
铁骑如狂风骤雨似的飑过,留下一路狼嚎
将士们,各自回自己的家,见到了自己的亲人(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12章 费用、军火
崇祯十四年,四月二十日一,宣府镇,永宁城
一大早,城巽隅承恩坊,一家幽静的宅院内,钟荣就在自己书房静静思索什么
忠勇伯,征虏将军回来几日了,幕府诸员知道大将军刚刚出征归来,都不敢打搅其与家人团聚不过现在过去三天,应该可以前去禀报司内事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