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上香仪式后,在全数军民面前王斗又亲自给阵亡家属遗孀赠送遗物衣甲,抚恤钱米也一一送到她们手上,每家口田地还将免税三年
以后她们的家小,都是耕田队、互助社第一个援助的对象,逢年过节,军中都会下来慰问
整个祭拜仪式忧伤而悲壮,只有马国玺心中叹息,眼见东路军心民心聚,然众人只知忠勇伯,不知有朝廷,此为国家之不幸皇上啊,微臣惭愧,无法使东路百姓心向朝廷
随后,王斗又到褒忠祠附近的义民庙上香,祭拜仪式后,王斗巡视了舜乡堡内外
舜乡堡己经成为一个繁华的大城,堡内外人口近七万,连接紫荆关,马水口,美峪所,保安州,蔚州诸地,商家林立,军户富足,有产业马骡者众当年一个偏远的十户所城,己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万户所
舜乡堡多出军士军官,将士征战在外,家中多妇孺余丁,所以本堡是保安州耕田队,互助社的重点援助对象
依钟大用介绍,本州的耕田队,现皆为流民青壮选取,每到农忙,如播种、打禾、割禾、挑秆等,耕田队便前往各堡劳作,换取工钱口粮,己经形成稳定的规则,便是将士征战在外,家中田地,也不需担忧无人耕种
由于农田重活有人干去,这些家属,多参与矿业,畜业,商业等经营,生活安逸
舜乡堡民众,受教育程度在东路最高,对王斗的支持也最铁
王斗心中欣慰,他忘不了初任舜乡堡防守官时,军户们那麻木绝望的神情,能改变他们的生活,王斗心中颇有成就感
现在保安州之地,也是东路经济中心,由于家家有余粮,户户有余钱,加之财政司掌控的钱庄鼓励投资实业,低息放贷,所以州境内商店厂房林立
特别舜乡堡,军工虽然迁入永宁,然周边多山地草场,所以境内牛场,猪场,鸡场,鸭场云集,为东路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及蛋类,同时各种加工业发达,大量的腊肉、熏肉、火腿、咸蛋做出,甚至罐头
话说古时科技不可小视,当环境肥沃优良时,广大的商人百姓,就会激发出最大的发明热情,罐头就是一种不过大明朝不叫罐头,叫肉瓷罐《齐民要术》曾有记载:“将家畜肉切成块,加入盐与麦面拌匀,和讫,内瓷中密泥封头”
这就是古时的罐头了,同样可以保存食物良久
有军队这个大客户在,东路经营肉瓷罐者众
经营畜场最怕的就是瘟疫,所以东路兽医极为吃香,受军工厂的启发,很多兽医召收学徒,毫无保留传授自己技艺
学徒出师后,每有所得,需向师长交钱若干,这些师长只需坐着收钱便可,教的徒弟越多,收的钱越多,他们所为,受到民政司商事科大力支持各行各业皆引风潮,放在后世来说,就是技校,夜校盛行
耕田队,采矿队,打铁队,采石队,修路队,缝衣娘……由于商业发达,保安州境内务工者众,己经出现工人阶级的雏形
王斗心中欢喜,繁华好啊,只要税收得上来,商业越繁华越好税制良好,商业发达,那就是良性,反之商业繁华,若收不上税,便是畸形的,无益于国家,便如明末江南
带着满足,王斗离开了舜乡堡……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08章 归家
..出舜乡堡后,王斗还到自己初发家之地,靖边堡去看看——1——
此时的靖边堡,算东路的精神中心,东路的最高领袖王斗,慈母谢秀娘,众多高级军官管事,韩朝,高史银,钟显才,钟调阳,谢一科,齐天良,钟荣等,皆从靖边堡出,还有军中大量中低级军官,所以靖边堡虽小,关注的人不少
每年,都有大量的军户士子前来参观,还有各学堂的学生瞻仰等,随着王斗地位越高,靖边堡名气越响 最小说“小说”
当王斗再见时,靖边堡被修得越发漂亮了,董房河边标志性的大水车高高耸立,往日堡边一些猪圈与鸡场也不见了,显得颇为清洁
不比以前只有一个南门,现在靖边堡有东、南、西三门,以碎石小路,分别通往州城,五堡,舜乡堡诸地,路边还栽着树林,走在小路上,远望靖边堡,有若通向一个幽静的园林中心
靖边堡居住的,多是原来的老住户,还有一些伤残退役的军士,也愿意在堡内外居住
他们有耕田队帮着劳作,每月有抚恤,每年还有各界过来慰问,生活无忧,每日听戏唱曲,甚是悠闲闲不住的人,还可到练兵司,各屯堡去担任教官,或到参谋司,教化司任职皆可,总体而言,靖边堡文化休闲气息较浓 最小说“小说”
此时任堡长的是原来董家庄总旗洪丘,这个粗豪的汉子虽识字不多,却是个豪爽的人,当年对王斗的帮助很大,所以他当年老上司,现任民政司大使张贵推举洪丘为靖边堡堡长时,王斗批复同意了
没到靖边堡前面,王斗老远就看到堡内靖边墩台上一个高高耸立的雕像,那雕像身披甲胄,按剑而立不是自己又是谁?
等到永宁门前,又见南门附近,集了大量的庙宇戏台还有客栈酒楼等,却是当地军户的产业,专门招待来访人员,宣传王斗如何崛起所向披靡等一系列事迹,也因此获得收入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人吃人啊
王斗到时,洪丘领着堡民在城门外迎接众人都是双目含泪:“大将来,您了”
看着激动的堡民,王斗同样激动,郑重拱手道:“斗了,各位兄弟姐妹还好吗?”
众人七嘴八舌道:“大将军,我们都好,就是日夜想念大将军”
众人簇拥在王斗身边,一个右臂似是伤残然一笑就露出两个巨大虎牙的年轻人道:“大将军您还记得小的吗?”
王斗记性颇好,见过的人或事多半可以记在心上,心念电转间,己经知道此人是谁,微笑道:“我记得你,那个外号“大牙”的夜不收军士萧斌萧兄弟,你过得还好吗?每月抚恤粮米可有拿到?”
此言一出,后勤司齐天良等人紧张起来却听萧斌叹道:“小的很好,每月都有抚恤粮米领取,分的田地,也有人帮着耕种,只是……”
他神情失落,只是叹息
王斗正要问他有什么心事,旁人一妇人道:“大将军,我要向您告大牙的状”
王斗见这妇人也是二十几,神情颇为精明泼辣,略有些迟疑:“这位大姐是?”
那妇人说了,却是崇祯七年王斗剿匪时,那重伤员的遗孀,算王斗立军后第二个阵亡的军士,这妇人堡内外都称她为孙娘子
王斗问孙娘子日子过得可好,每月的抚恤粮米可有领到?
萧斌笑道:“大将军不必担心,她有田地抚恤,在舜乡堡那边还办了一个养鸡场,美着呢”
孙娘子嗔他道:“奴家是好了,可你每日酗酒,成什么样?”
她转向王斗:“正好大将军在,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你”
她神情中对萧斌颇为亲呢,二人似是暗生情愫也是,孙娘子一个青春正艾的少妇,亡夫死了多年,也不可能一直守寡下去,如王斗母亲钟氏,韩仲遗孀李小娘子那样,为夫守节一辈子者还是少
在王斗面前,萧斌也没有隐瞒自己心事,原来崇祯十一年那场哨战后,萧斌右臂受了重伤,原本温达兴打算让他任夜不收军士的训练教官,不过萧斌心灰意懒,只是退了役
他见往日兄弟个个驰骋沙场,自己己是残废,心下失落,他本是多愁善感之人,经常借酒浇愁,甚是颓废最后发展到龙二,板凳,虎爷,强爷等往日相熟之人也不见,孙娘子与他同住靖边堡,慢慢倾心,见他如此,不免责怪
其实大牙心中如何没有豪情?愿意这样颓废下去?
王斗听了萧斌的话,神情严肃起来,说道:“萧兄弟,你虽然右臂伤残,然也是大有为之身,怎可如此颓废?明日起,你就到温大使那去报道,为我靖边军,训练强悍的夜不收军士”
大牙见大将军还记得自己,关心自己,他热泪盈眶,努力抱拳,趴在地上,吼道:“是,夜不收军士萧斌领命”
他久久趴在地上,感觉一只宽厚的手掌在自己肩上拍了拍,他知道那是大将军的手,随后又有数双手掌拍在自己肩上,他知道那是自己上官温达兴,还有兄弟板凳等人的手
不知什么时候,他己是泪流满面
随后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自己耳边响起:“这才是我的男人”
……
王斗进了靖边堡,堡内还是那样,屋舍井然,山石街巷一尘不染
王斗进入以前的总旗官厅处,又登上靖边墩台眺望,回忆往事,久久呆着,直有一种岁月催人老,人事己非的感觉
他看向西边的辛庄处,以前的民堡,现在也成军堡了,除了庄内的李家,庄民几乎都成为军户此时任堡长的,也是以前周庄的屯长贾多男
往日的李家在王斗任靖边堡屯长时,看起来是庞然大物,现在却觉微不足道
现在的李家也拼命向王斗示好,不但翻了王家以前在辛庄的祖宅,还出资在堡前立了一个大大的碑,还有高大无比的王斗雕像宣称此乃忠勇伯,征虏将军的故乡之地
为争抢王斗的故土乡地,靖边堡与辛庄,可谓明争暗斗
离开靖边堡后,王斗领军回到永宁下令出征将士放假十日,归家休息,一时人人欢呼
……
赏赐将士,安排军营诸事后,王斗率护卫总进入永宁城,他母亲钟氏,妻子谢秀娘,纪君娇还有一干小妾等皆在将军府前相迎
崇祯帝圣旨前往襄阳时,同时圣旨前往东路,为王斗封妻荫子,上封三代
现在的谢秀娘,己经是伯夫人,母亲钟氏则是太伯夫人,她们的冠服与一品同,皆是真红色大袖衫戴金冠,若着常服,则穿圆领衫王斗嫡子王争,则荫为锦衣卫千户
亲人相见,都是激动,王斗看着母亲,她有五十多岁了,不过精神非常好或许是精神好,养得好,原本花白的头发竟然一部分转黑,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不少
不变是头发仍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倔强坚强的神情也没变原本的“王斗”,与她性格并无多少相似之处,现在的王斗,倒与钟氏性情相近
看着这个女性,王斗心头涌起暖流,母亲钟氏,她坚强自立,从不向命运低头她又充满慈善悲怜,对穷人慷慨施舍,身处高贵与富裕后仍不忘怜恤之心,精明中又饱含善良,是那时代伟大女性的代表
王斗推金山,倒玉柱,向钟氏拜倒
如今很少有人能让王斗跪拜,钟氏就是其中之一
钟氏过来扶起王斗,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就好”
她仔细打量王斗:“唉,又瘦了”
或许在母亲的眼中,儿子永远都是瘦的
王斗微笑道:“母亲,进府再说”
钟氏拍拍自己的脑门:“瞧我,真老了”
她招呼儿子及媳妇们:“进府再说,进府再说”
众人都是笑了,簇拥王斗及钟氏进入将军府内
……
王斗沐浴衣,换了便服后,痛快地呼了口气,还是家里舒服啊
来到大厅,母亲妻子们都在,唯有谢一科不见踪影,问道:“一科呢?”
谢秀娘以为王斗不喜,正要着急分说,钟氏笑道:“我让他去见他的媳妇了,这半年不见的,看他也想念得紧”
王斗微笑道:“还是母亲想得周到,孩儿正想让护卫们归家团聚呢”
现在王斗军中,把总及以前的将官,家属都迁来了永宁城,谢一科及妻子楚小娘子,在永宁城内也有宅院,在将军府内还有值房余者别的护卫,便住于将军府内,轮流值班
很多人的妻室姐妹,还在将军府中做工这些人的忠诚都不用说,现在王斗及家人的安全,都是东路这个团体所有人关心与自觉维护的
当然,仍有大部分护卫的妻室家人在保安州,舜乡堡等地,王斗一样要放他们的假,还要赏赐财帛下去,让他们风光回家
侍女送上热茶,王斗喝了一口,忽然感觉府邸好象有点变化,知子莫若母,钟氏笑道:“你封伯后,朝廷的恩旨就下来了,封你媳妇为伯夫人,封老太婆为太伯夫人这府邸啊,京城头礼部的官员也来了,按公、侯、伯勋贵府邸扩建,现前厅有七间,中室有七间,后堂也有七间七架,还赐下仪仗衣冠唉,没老太婆这么老了,还能享受这等富贵”
纪君娇微笑道:“婆婆,这是朝廷的体面”
钟氏叹道:“说得是,这是朝廷的体面,我儿身份不同了”
王斗见母亲安乐,心中也是满意,他拍拍手:“我的儿子女儿呢,让他们都来见我”(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409章 子女、粮票
王斗快三十了,现有儿女九个,其中儿子五个,女儿四个,很快他们进来,依嫡出到庶出的顺序,一一给王斗行礼()。
长子王争,己经七岁,长得虎头虎脑,身材粗壮,颇象王斗,依钟氏的话:“我这宝贝孙子,跟那臭小子小的时候,真是一个印子里模出来一样。”
王争本来甚是顽皮,不过进讲武堂磨练后,沉稳了许多,小小年纪,己经知道拉拢人心,颇有父亲王斗的几分风范。他是堂内一干小屁孩的头,被人尊称为“少将军”,接班人出众,舜乡军各将都是心下欢喜。
给王斗施礼后,他高声颂扬:“啊,父亲,您就象天上的太阳,您的光辉,温暖了东路百姓的心()。您的胸怀,象大海一样辽阔……”
厅内一干人都是窃笑,王斗摆手道:“好了好了,臭小子,你见过大海吗?你进讲武堂,就是学会怎么拍马屁啊?”
父亲喝斥,王争也不恼,说道:“父亲,孩儿进讲武堂,也是学到不少东西的。”
他想了想,说道:“孩儿有一事一直不明,想向父亲请教。”
王斗来了兴趣,问道:“我儿有什么事情请教的?”
王争说道:“父亲出战流贼,斩杀了献贼巨寇,听说崇祯初年起,大明各地就闹流贼。孩儿不明白,为什么流贼这么多,剿了又有,剿了又有?”
王斗欣慰地看着儿子,说道:“你现在就能想到这一点,很好。”
他略一沉吟,拿起身旁糕点篮一块甜饼,说道:“你看这块糕点,把它比作大明整个财力。”
他掐了一小块下来,留了大部分在手中,说道:“财力九成,是大士绅。大军头,大官员,大商人。还有皇族,勋贵,太监们占有,他们大多不纳税。或是纳很少的税。”
厅内各人都望着王斗的手沉思,王争也摸着额头在想。
王斗继续道:“然国家总要运转,士兵要饷,官员要俸禄,灾民要救济。流贼要剿灭,怎么办?占了财力九成的人不纳税,官府只好将税征到那些只占财力一成的人头上去。”
“然这些人本来就穷,加上天灾不断,稍一压迫,就卖儿卖女,活不下去,胆大之辈。就起来造反。他们越造反。国家要征的税就越多,让越多的人活不下去,更多的人起来造反,这就是为什么流贼不断,剿了又有的缘故()。”
王争眼睛咕噜噜转动,钟氏叹道:“老太婆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流贼不断。现在懂得了,唉。大明这天灾**的,何时是个头哦。”
厅内妻妾侍女护卫们则以崇拜的目光看着王斗。很多人其实也不明白为什么流贼不断,经大将军这么一说,都明白了。
纪君娇看着王斗,眼睛更一闪一闪的。
王斗道:“现在我儿明白了吗?”
王争向王斗施礼道:“孩儿明白了,多谢父亲解惑。”
王斗道:“明白还不够,若换成是你,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厅内各人都望着王争,谢秀娘更是神情紧张,轻咬下唇,生怕儿子说出的答案让相公不满。
王争摸着头苦思,他嘀咕道:“向那九成的人征税?难度好大啊,我们家现在就是勋贵,要拿钱出去,我也不想啊。”
他忽然眼睛一亮:“那块糕点小,我们可以将它做大啊。听说大明外疆土颇多,也有很多富饶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他们土地财帛抢过来,把他们人杀光,移我们的百姓过去恳殖。都是死,死外国人,总比死中国人好。”
厅内各人哑然,谢秀娘蹙起秀眉,嗔怪儿子:“争儿,你怎可这么说?”
王斗却哈哈大笑:“虽不足,也总算有一个解决之法,吾家有麒麟子啊。”
……
王斗其它的子女们,因为家庭气氛宽松,所以各人大多活泼外向,纪君娇生的女儿王羞,还有谢秀娘又生的女儿王婉,都还小,从通房丫头抬为妾室的蝴蝶与蜻蜓,子女也小()。
柳卿,柳姬二女崇祯九年就跟随王斗,各人生的子女倒都有五、六岁了,个个生性好动,三个男孩还好,柳卿生的女儿王瑶,在王斗身上爬上爬下的,搂着王斗的脖子只叫爹爹,不停撒娇。
因王斗是后世人,骨子里对子女有一种宠溺,虽有时看起来严厉,但小孩子是最敏感的,谁好谁坏,心里都知道。
所以王斗子女,各人反而怕母亲居多,跟王斗亲热。
看着这些孩子,王斗心中满足,古时嫡庶当然不可能一个待遇,所以王斗着力培养长子王争,余下的子女,则按他们自己喜好,可以选择将来的道路。王斗并不要求他们多有出息,只要平平安安成长就好,当然,也不会让他们成为纨绔子弟。
当日举行家宴,王斗对谢秀娘等人叹道:“为夫经常出征在外,只苦了你们及孩子。”
谢秀娘道:“相公不必担忧,妾身会带好孩子,服侍好婆婆。”
纪君娇道:“男儿志在四方,身为朝中大将,出征在外难免,相公只管安心作战,勿以妾身等为念。”
王斗望着谢秀娘,纪君娇诸女,谢秀娘身为伯夫人,自己正妻,当日乡下姑娘,气度也养成了。
不过少了几分大家气魄,这是自小环境造成的,不可能有多少改变。她糟糠之妻,也不影响她的身份地位。
现在封为伯夫人,连朝中一品大员都要向她施礼,谢秀娘更非常满足,一心只想带好孩子,服侍好婆婆。
纪君娇……现在的她,相貌更娇艳了,她媚骨天生,一举一动都带着股说不出的华贵妩媚。服侍她的侍女都心下叹息,二夫人风华绝代,出身高贵,却不得为正妻,她对将军动了真情,然她的风资,经常无人欣赏()。
王斗对纪君娇有些歉仄,但不可能以谢秀娘之位让之。在东路,现在谢秀娘作为慈母形象,赈济流民,抚恤孤老,为王斗拉了大量形象分。纪君娇对此没有兴趣,对灾民流民其实心下不喜。
当年幕府完善后,纪君娇这个女秘就失了业,无所事事一段时间后,又找到新的工作,便是夫人外交。
纪君娇为巡抚之女,交游广阔,身份高贵,她在永宁城经常举办诗会,宴会什么的,宣府镇,甚至别的军镇各官太太,将夫人都以受邀为荣,在各夫人中威望素著,也为王斗拉拢了大批外援。
各人有各人性子,纪君娇讨厌接触平民,王斗也觉得夫人外交对她比较合适,毕竟枕边风威力不小。
柳卿几人在府中当然不能与谢秀娘诸女相比,她们对王斗敬畏,又带着尊崇自豪。
大妇谢秀娘是温和的人,但身份地位在那,纪君娇的身份,学识,同样对她们压力不小,也不敢争宠。未雨绸缪,王斗给了她们一些庄田产业,让她们管理经营,有族人也可安排,也给她们留下喘息与自由的空间。
总体而言,王斗后宫还是安静的。
晚宴过后,柳卿,柳姬二女,还有纪君娇,为王斗等人歌舞助兴,都是家人,也不必计较那么多。
柳卿,柳姬二女弹奏琵琶弦曲,纪君娇歌舞唱曲,她徐徐而舞,和着乐声,轻启樱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雅音古乐,总有一种悲伤动人的韵味,王斗微闭双目,和着曲意拍打,美妙的曲乐中,只觉心中所有郁节,尽数散去。
谢秀娘拍手叫好,钟氏微笑点头,这生活,真没什么不满意的()。只可惜男人早死,否则看到儿子现在,不知该如何开怀。
……
永宁城,郊西北军营。
高寻部甲总甲队的鸟铳兵陈晟,正在屋内整理自己行李衣物。与舜乡堡时一样,该处的军营,也是一队一排营房,每甲一个大间,大通铺形式,冬天可以烧火炕。
大通铺对面靠墙处,摆着一大排桌椅等物,上面摆放脸盘面巾等士兵生活用品,下面的柜子,可以储放各人私物。靠门处,摆着兵器架,上面摆放各人兵器盔甲等,上面墙上,还贴着内务条例。
出征将士放假十日,眼见要回家归乡了,人人欢喜。依军例,回家时,为显军人英气,各舜乡军士兵,可以着盔甲,带腰刀与解刀,但战矛,鸟铳等兵器,不得携带出兵营。
还有各人马骡,也可以骑出兵营,不过陈晟等人属于乙等兵,却没有自己马匹。他们这一甲,只有甲长属于甲等兵,为当年的老兵,可以骑着自己马匹回家,那多威风,多让人羡慕啊。
陈晟再次打开自己包裹,内中除了换洗衣物,最重要的,就是一大叠的“粮票”,没错,就是粮票。
当年民政司大使张贵无意行的粮票,己经风靡东路各处,成为东路各地的硬通货。
现在的大明朝,白银还好,那铜钱啊,简直不堪入目。私钱泛滥,而且品质粗劣,什么歪脖、尖脚、胖头,所铸之钱,文字、大小、轻重不一,相差极大,让老百姓怎么用?
不说铜钱,便说白银,现在也越来越贬值,因为灾荒不断,动不动就斗米千钱,经常要一石米三、四两银子,使得粮价飘忽不定。所以东路粮票一出,便大受欢迎。(未完待续。。)
1...206207208209210...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