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临行前,王斗也将此行目的告知了随征各将,如一声惊雷,众人都惊得呆了。
“献贼欲以精骑内应巧取襄阳,我师正好来个将计就计,全歼贼军,取其首级,立不世之功。
虽然各将从定国将军对襄阳的重视程度,预感襄阳可能会发生什么大事,但事情如此之大,众人还是不敢相信。
张献忠真的会来吗?他不是在四川吗?杨阁部劳师动众,十万大军从湖广直追到四川去,难道献贼己经逃出四川,又跑回湖广来了,还想以内应轻取襄阳重镇?若事情是真的,自己大军在这,不是刚好瓮中捉鳖吗?
而且,抓住或杀死献贼,这功劳也太大了!
张献忠是什么人,此时比李自成还招人痛恨,屡降屡叛,还掘了太祖高皇帝的坟墓,朝廷恨之入骨,欲取其首级为后快。在朝廷旨意中,罗汝才许降,张献忠不许降。李自成许降,张献忠不许降,可见天子对献贼的痛恨。
若将军说的是真的……古有襄阳孔明出世,神机妙算,借来东风,将军怕比孔明更为高明。
毕竟传闻孔明借东风,要设法坛,最后做法反噬,还吐了一升的血。将军未卜先知,妙算惊人,却没见什么做派,也没吐一滴的血……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王斗布置后,虽众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不过长久来对王斗的信服,还有舜乡军将士的顺从,是深入骨髓的,便一一领命而去。
同时众人心中兴奋难言,伏杀献贼,救援襄王,立不世之功,加之洛阳之捷,舜乡军想不天下闻名都不可能了。
温方亮率领乙部将士,潜伏在这黄家湾山林中也有数日,他看起来玩世不恭,其实为人极为精明,决断,富有耐心()。在部下几个把总略略心急的时候,他还是神情不变,似乎漫不经心的立在一处山坡上,手持千里镜往山下张望。
离山下不远处,便是宜城通往襄阳的官道,不论什么人马通过,都逃不了山上众人苒观察。
乙部几个把总,千总部众官此时都聚在温方亮的身旁,众人皆是凝神往山下观看,却什么动静也没有,偶尔一些行人商贾路过,却与献贼大队无关。
一个把总终于忍不住道:“温千总,您说,献贼真的会来吗?”
温方亮摆摆手,脸上有一丝高深莫测的神情,这是从王斗身上学来的,他说道:“放心吧,将军说献贼会来,那他们就会来,跟随将军这么久,你们还不知道将军的庙算?就等着立大功吧!”
忽然众人神情一凝,却是山下有了动静,只见南面的官道上,烟尘滚滚的奔来了一些哨骑,一看他们的举止装备,就知道他们是己部温达兴麾下的夜不收军士。
温方亮的内心剧烈地跳动几下:“来了!”
果然,乙部的哨骑很快与一伍夜不收接上号,将他们带到了温方亮的面前。
在该伍伍长的告知中,果然有大队流贼,快马加鞭,一路朝襄阳奔来。内有一贼,精锐环绕,身高瘦长,黄脸长须,骑着健马,定是张献忠那大贼无疑。
此时张献忠的相貌特征也全军尽知,长身黄脸长须,舜乡军将士,人人记住。
温方亮大笑:“妙啊,献贼果然来了!”
众将皆是叹服,果然,又被将军料中了,对王斗的高瞻远瞩,科事如神,众人都有五体投地之感。
与此同时,众人又更增对王斗的敬畏,此情种种,非“星宿神人”不可解说,王斗身上越发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彩()。对神秘力量,未知的事务,人们总是怀着畏惧的。
温方亮定了定神,仔细询问:“他们人数有多少,装甲军备如何?”
夜不收伍长答道:“献贼约有两千,个个快马,没打旗号。他们的装备,皆毡帽袖裆,持着长枪腰刀,贼老营皆有弓箭,没有别的火器辎重。”
温方亮最后问道:“献贼大军,何时会到襄阳?”
夜不收伍长盘算一阵,说道:“约在卯时(傍睁5点一7点)……全刭襄阳近郊!”
这是依张献忠等人的马力来算,却不能与舜乡军的夜不收们相比。
舜乡军夜不收一人三马,还尽是精锐高头大马,在发现张献忠踪影后,不过午后就赶回襄阳,提前通知,而张献忠等人,却要晚几个小时,才能到达襄阳。
该伍夜不收很快离去,回转前方,继续监视。
与此同时,埋伏在张公祠西面众林的高史银等人,同样有一伍的夜不收前去告知军情。
又有两伍夜不收,沿着小道,绕过山地,直奔广德寺附近,专门在此等待的夜不收千总温达兴等人。
在对张献忠的侦测中,夜不收千总温达兴出动了一队人马,分为十伍,不停侦探。余下一队人,则是依王斗的吩咐,在几个白天中混入襄阳城内,以便在乱局中护卫王府的安全。
得到消息,温达兴猛地站起来,双目射出锐利的光:“献贼果然来了。”
他说道:“留两伍人,跟随我渡河,余下的人,继续监视()。我要将这情报,尽快告知将军。”
在这片汉水的附近,舜乡军专门收罗了一些船只,渡河私用,免得泄漏情报。很快温达兴等人过河,上了北岸。
而王斗此时,率着中军部,护卫总,还有李光衡的骑兵千总,仍然隐于樊城西北的山地中。得到情报后,便如温方亮等人一样,李光衡诸人同样非常惊讶,果然如将军所言,献贼来了。
王斗却是神情平静,说道:“献贼来了吗?好!将士们养精蓄锐,待天色暗下,我军便向樊城出发,待得牛夜,控制浮桥,等襄阳乱起,献贼进城,我大军随之入城,杀他个片甲不留!”
众将一起哄然领命,甲叶锵然作响。
当日,卯时,临近辰时。
此时虽是初春,但仍然天气酷寒,而且天色暗得快,才进卯时不久,四下己是一片昏暗,春寒料峭,官道驿路寥无一人。
四下一片寂静,连虫鸣鸟叫声都没有,只有远处的村庄似乎传来一些灯火,暗灭不定,有如鬼火。
忽然这种寂静被一片响亮的马蹄声打乱,一大股黑压压的马队奔驰再来。
奔到近前,便见马上骑士,或是戴着毡帽,或是裹着头巾。他们军伍或许没有舜乡军那样严整,装备马匹也没有舜乡军那么精良,但同样颇有气势,马上各人,许多人马术娴熟,举动间,皆带着一股彪悍嗜血之色。
在马队的中间,有一个打着披风,戴着毡帽的大汉,他黄脸长须,策着健马,不时留意周边声响动静,神情中带着老兵的谨慎,又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桀骜之意。
此人正是张献忠,他身边几个小将,身后老营护卫,却是他的义子李定国,孙可望等人。
自荆门出发后,张献忠领军日夜赶路,所经宜城等地,鼻于在今日赶到襄阳城附近()。
眼见离隆中山不远,众人都是松了口气,见天色暗下,张献忠传下命令:“打起火把,注意路面,不要失了马蹄,折了大军快马。”
这些人马都是精锐,虽长途奔驰劳累,但精神头却没差多少。在张献忠命令下,个个打起火把,注意脚下,不过人马的前行速度却没有缓慢几分。
张献忠颇为满意,笑骂了一声:“孩儿们不错,等打下襄阳,本帅定会好好犒赏你们。”
大军一片欢呼,张献忠举目望着四周,说道:“没有哨骑,没有烽火,看来襄阳城的官府没有丝毫防备,驴球子的,今晚老子就给他们一个好看!”
孙可望道:“父帅,我大军己到襄阳近郊,文秀他们,不知有没有进入襄阳城内。”
张献忠说道:“文秀做事,我还是放心的。传令大军,继续往前,我们赶到岘山去埋伏,那里离襄阳城池几里,城门一开,我们就冲进去。”
“注意了,过了张公祠,就不能打火把,免得被官兵发现。”
岘山在襄阳城西南数里,林木众多,容易潜藏人马。张献忠诈降时,曾在襄阳府的谷城待过一段时间,对襄阳城的地势颇为了解,很快便想到一个理想的潜伏所在。
马队又继续向前而去,路过黄家湾、张公祠等地时,李定国隐隐有些不安。
他举目望去,黑夜中,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有若齐整部阵,精锐将士。他暗暗摇头,自己每观史书时,有读到“草木皆兵”四个字,没想到自己也有疑神疑鬼的一天。
他不再多想,继续策马奔去。(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87章 袭城
王斗领着骑兵,趁黑夜而行,慢慢来到樊城西南边的汉水岸上()。
此时万籁俱寂,只远远看到樊城城墙上一些巡逻之人的动静。从汉水望向对岸的襄阳城,汉水涛涛,城池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各城楼城墙上的灯笼更是忽明忽暗,隐约不清。
春夜寒冷,特别江边更是风寒料峭,王斗全身笼罩在红棉斗篷之内,只是望着对岸的襄阳城不动。而他身后将士,也皆是下马悄然静立,在寒风中一动不动。.
时间一刻一刻的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周边更静了,寂静的黑夜,只闻樊城打更人的“梆梆”之声。
终于,牛夜过去了,时间到了二月初五日,王斗心想:“依历史,那进城的二十八骑与内应该行动了吧?”
夜漏四典,襄阳城内突然一片鼎沸,不知多少人在呼喊,隐隐夹着一些撕杀的声音。接着城内火光四起,更是一片鸡飞狗走。城内燃起的火光越来越多,最后更有若烟火烛天,便远在十数里,也是清楚可见。
此时樊城的守军也是惊动,很多人乱叫着奔上城头,对襄阳城方向指指点点()。
天色微亮时,忽听襄阳城满城乱叫:“流贼进城了!”
接着便见各处城门打开,众多的官兵与百姓慌不择路的奔出来。
便是临汉门这边,也是城门大开,很多百姓顺着浮桥,哭喊着直奔樊城而来。
眼前情形,看得舜乡军众将士摇头,秦轶恨恨道:“又是贼匪内应,否则襄阳城池高大,安能如此轻取!”
王斗静静看着,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感觉,他呼了口气:“好,时机己到,全军行动!”
却说樊城守军正在惊恐,流贼突然进入襄阳城,听闻满城皆贼,要不要切断襄阳与樊城之间的浮桥?免得贼草顺着浮桥渡过汉水,一直来到樊城脚下。
正当属下几个将官争论不休,樊城守备迟疑未决之时,忽见西南城下奔来一队骑军,个个甲胄严整,人人精锐战马,气势逼人,都是一惊。
却听那领队的将官喝道:“襄阳城发生什么事?”
一个千总迟疑地冲城下道:“你们是?”
那将官傲然道:“我乃宣府镇东路参将定国将军麾下,我师洛阳大捷,闯贼十万大军溃败。按兵部行文,星夜奔驰入川,日夜赶路,今日到达襄阳,对面是怎么回事?”
城墙上众人一呆,定再将军?洛阳大捷?星驰入援?
一系列的消息冲击得他们说不出话来,还没等城上樊城官将回答,蹄声如雷,西面城墙下,黑压压的又奔来大股骑兵。个个精良甲胄,高头健马,长枪亮刀,气势冲天,特别一杆“王”字大旗下,一位大将冷冷将目光扫来()。
被这大将目光一扫,城上各人皆是心下一寒,想说的话更是说不出来。
却见那大将端详对岸片刻,一挥手:“哼,区区流寇,也想夺取襄阳?随我进城平贼!”
跟着蹄声响起,这部不知哪来的骑兵顺着樊城到襄阳的跨江浮桥,轰隆隆的奔驰着,“万胜”声中,直入临汉门而去,留下樊城上面面相觑的守将守军们。还有那些惊讶不己,见大军来,又畏惧闪避到一边的襄阳城百姓们。
良久,那樊城守备才问身旁一个千总:“老左,你说,刚才过浮桥的,真是那定国将军王斗?不会是流贼冒充的吧?”
那千总道:“应该是那定国将军不错,那王斗被称为勇冠三军,当年在巨鹿,在平谷,可是杀了不少鞑子,又有谁敢冒充?再说了,你看看他们的甲,他们的马,他们的气势,又有哪部官兵,还有流贼可以冒充的?”
众人都是点头,方才王斗一眼扫来,各人冷汗刷的就下来了,那种气势,确实冒充不来。又有一个千总道:“刚才他们说王斗在洛阳大捷,闯贼大败,这是真的假的。”
先前那千总道:“应该不假,这事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到时还有朝廷的邸报等,看看便知。”
一时众人都是心动,王斗大名,他们都是闻名遐迩,还听说杨阁部对王斗颇为看重,多次催促王斗大军到来。此等强军在前,若是跟在后面一起解救襄阳危急,力挽狂澜,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不过众人又心下迟疑,襄阳城也不知道来了多少流贼,别检便宜不成反把自己陪进去,还是稳守城池吧,也算是功劳一件。
看着对面的襄阳城,樊城守备叹息道:“神兵天降啊,来得真巧!”
此时襄阳城正乱成一锅粥,不断有流贼策马从“西成门”冲进来,众官兵百姓到处乱跑,毫无抵挡之力()。
众襄阳百姓或是拖家带口,逃出城去,或是紧闭房门,全家抱在一起发抖,天降奇祸啊,怎么流贼突然就进城了?听说还是献贼,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也有一部分地痞泼皮,或是对官府不满,早就想投贼的人兴奋起来,跟着在城内推波助澜,煽风点火。
襄阳突然进贼,乱成这样,是谁也想不到的。
原来当日晚,刘文秀率领老营精锐二十八骑来到西城门后,便拿出缴获的杨丽昌拨文令符给官兵们观看,当时的兵备副使张克俭在场……见符验无碍,便启关让刘文秀等人进入了城内。
刘文秀领二十八骑入城后,很快便找到内应,于当晚四更天时制造混乱,到处放火,袭击驻防官军,同时还有城内的潘独鳌等人一起响应。
张献忠谷城起兵后不久,在玛瑙山大败,军师潘独鳌等人,还有张献忠的妻妾教氏、高氏诸人被俘,关在襄阳城监狱内。不料那襄阳知府王承曾是一个好色之徒,见教氏等人生得美艳,便动了心思。潘独鳌从中穿针引线,让其成了好事。这潘独鳌斡旋有功,因此也看管松懈起来,在监狱内自由出入,城中内乱,他便趁机响应。
一片混乱中,刘文秀等人打开襄阳城西面的“西成门”,早注意到襄阳城动静的张献忠立时派大军冲入城内,这让襄阳城更是恐慌沸腾,四面城门洞开,百姓争先恐后逃出。
城内有襄王府,座落在襄阳城的南面,此时襄王府上下惊动,襄王朱诩铭更是急急起身,带了贵阳王朱常法,福清王朱常澄一起登上端礼门观看,见城中乱成一团,到处闻听流贼进城的声音,个个惊得面无人色。
正在懈匕中,却见兵备副使张克俭,襄阳知府王承曾,署襄阳事李天觉,还有推官姜曰广等人,在一些官兵护卫下,往王府惶恐逃来,襄王如见救星,急忙让他们进入王府,又关好大门,挽住张克俭的手,惊惶地道:“众位爱卿,这是怎么回事()。”
襄阳知府王承曾大哭:“王爷,献贼进城了,现在满城皆贼,我们需快快逃走才是。”
襄王骇道:“献贼办……进城了?他们不是在四川吗,怎么就进城了?”
贵阳王朱常法怒道:“四门皆有守将,他们人呢?”
署襄阳事李天觉恨恨道:“逃了,都不知去向了,这些匹夫,国家养兵又有何用!”
福清王朱常澄急道:“我们也逃吧,留在城中也是等死,对,我们可以顺着浮桥北上,进入樊城。”
推官姜曰广摇头道:“逃不了,现在满城是贼,官兵皆尽溃散,我们一出去就被捉住,唯有紧守王府了。”
众人心下更慌,襄阳数干官兵都散了,靠王府那数百校尉有用吗?
襄王老泪纵横:“天亡我也。”
见王爷如此,众官也是一齐大芜
忽然,北面靠近汉水的“拱宸门”、“临汉门”处,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万胜!”
声势雄壮,充满不尽的威武豪迈之意。
一时整个城池都静了静,众人的目光都转向那边:“什么声音。”
福清王朱常澄全身发抖:“北耳也进贼了吗?”
数十,数百的流贼马队不断入城,他们尖声怪叫,在街巷中纵马而行,在内应指引下,抢占各门及各个要点()。
还时不时一刀将身旁倒霉的官兵及百姓劈倒在地,看到这些凶悍的流贼们,众百姓或是尖叫着奔跑,或是匆忙躲避屋内,或是赶紧跪倒街旁路边,指望这些流贼大发慈悲,能饶了他们的性命。
张献忠先遣部将白文选、马武、王兴国诸人进城,见入城顺利,又再派义子艾能奇入城,最后在孙可望、李定国的簇拥下,率着自己最精锐的老营战士,快马冲入了襄阳城内。
看着威武坚固的城内慌乱不己的军民百姓,张献忠得意万分,仰夭大笑:“哈哈,驴球子的,襄阳城终于落到老子的手里,老子二十八骑就取了城池,这妙计可不会差过那诸葛孔明。”
想起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襄王府,虽然义子艾能奇己经率几百人奔往那处,不过张献忠还是不放心,要是让襄王一家跑了,自己心思就废了一半了。
他率老营策马往王府处奔去,就在这时,襄阳城北面传来一片呼啸之声。
张献忠眉头一皱:“你妈妈的,谁在那边大呼小叫?”
李定国随在张献忠的身旁,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不好的感觉。
一声嘶鸣,北门处有马蹄声响起,一个声音高叫着:“襄阳城军民百姓听之,宣府镇东路参将,定国将军王斗领军来援。通令全城,大军灭贼,众百姓立时归家闭门,勿在街市逗留,违者以流贼视之,格杀勿论!”
“舜乡军仁义之师,只平献贼,无有骚扰之举,百姓无须惊慌,安心静待乱平!”
声音传出,所有草民为之一愣。
就在这时,密如骤雨般的马蹄声在城北响起,似手整个城池的地面都在抖动。(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88章 哪来的官兵?
此时正有几股流贼奔到“临汉门”附近,正在耀武扬威,忽听轰隆隆响动声不绝,一股骑兵诡异地从城门口出现()。[ 找小说素材就到]他们一出现,立时一股冰冷的寒意在城门四周弥漫开来()。
“这是什么?”
“官……官兵?”
这股骑兵越奔越近,并快速形成了五骑一列的队列,而这时,众流贼马军也看清了那些骑兵的样子。
一色高大的健马,众骑士皆是一身火红的棉甲,甲胄那种挺刮的感觉,肯定是内镶铁叶的暗甲。他们一水的帽儿铁盔,盔上红缨高高飘起,红棉布的甲面上,布满了粗大的铜钉,闪烁着渗人的金属光芒。
这只军队哪来的,让人如此心悸?
没等流贼们反应过来,他们加速了,沉重的马蹄叩击在青石板的街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们冰冷的骑枪指向那些惊惶不己的流贼们,有如潮水般的冲击过来。
“是官兵!”
众流贼发出凄厉的尖叫声。
“快快迎敌……”
很多人绝望的叫喊着,只是他们聚成一团,没有任何队势可言,马力又没有放开,如何迎战?
没等他们想出如何应对,那些骑兵己是不留情的直撞过来。
人叫马嘶,一片惨嚎声,那些流贼马军被撞得人仰马翻。
那些骑兵沉重的骑枪,刺穿了他们的胸腔。又不留情的继续刺去。前排的几个舜乡军战士,甚至手中的骑枪连续刺穿了好几个流贼的身体,将他们串成一串。
一时间,城北靠近“临汉门”的北街地带。浓厚的血腥味蔓延,还有兵器响动声,临死前的凄厉嚎叫声,接连响起。
战斗短促又激烈,前排的舜乡军骑兵冲开贼队后,并不停留,持刀持枪,继续向前冲杀而去()。
侥幸残留下来的流贼们。自有后来的战友们收拾他们。
“杀光流贼!”
越来越多的舜乡军骑兵从“临汉门”奔入北街,他们保持五骑一列的冲势,在大街上滚滚行进。[]
襄阳的主大街平坦宽阔,特别东西大街。南北大街,各长皆有三、四里,宽达七、八丈,保持五骑一列的冲势,并不困难。
沿途所遇贼军马队。皆无一回之合。在流贼眼中,这些官兵皆是重甲重马,行进时有若排山倒海,那种滚滚而来的威势。又如何抵抗?皆是慌乱拔马回逃。
不说这些慌乱奔逃的流贼们,便是街上逃难的襄阳百姓。看到那些滚滚过来的骑兵们,也是慌乱躲避。
他们想起刚才的宣读声。说是宣府镇东路的定国将军领军来援,有听说过王斗名声的百姓更安,看王师的威势,流贼有难了。
他们或紧躲在街巷边,免得被骑兵冲击到,或是躲入巷内,从熟悉的巷口直接回家,静待乱平。
王斗大军尽数入城,除遣一总骑兵前往西门,一总骑兵前往东门外,余者尽随他前往城南的襄王府。
奔驰在宽阔的襄阳城北大街,前方是自己滚滚健骑,王斗心情快美,襄阳,大势己定。
……
此时的张献忠,他从西门入城,刚领军到达襄王府附近的王府街,后世称为绿影壁巷的地方,便听到舜乡军的呼啸之声,接着又是夹杂着北地口音的宣读声音,说什么定国将军来援()。
他怒吼道:“怎么回事,这部官兵哪来的,那王斗又是谁?”
李定国若有所思:“王斗,我好象听说过这人的名字。”
孙可望身材魁伟,身上披着义军中少见的重甲,脸上满是狰狞之色,他叫道:“父帅,让孩儿带些老营兄弟过去,不管什么官兵来援,孩儿都会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