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神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舞
可是曹操到底能拖多久,是太史慈不知道的。
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两个月。
一个月,太史慈还能等得起,但是两个月是绝对不行了。
何况现在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太史慈真的不想错过。
如果运气好,可能直接就擒杀了曹操。
黄昏的时候,太史慈和蔡瑶再次来到董承的屋子。
“太史将军,我今日一步都未出过房间,可是还有指教”
董承被软禁,心情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
“我希望左将军,能再写一封密函给曹贼。”太史慈道。
“你要我写什么”
“就说将军的兵马已经接管青牛关,今晚就会暗中打开关门,让曹贼率军进攻青牛关。”
“太史将军这是想要一网打尽”董承道。
“你写还是不写”太史慈道。
“果然不愧是全歼三万匈奴的猛将。我若是不写,你是不是又会将刀架在我的脖子上”
太史慈没有回答,但是脸上的神情已经告诉董承答案了。
如果不是怕董承之前已经和曹操有过书信联系,怕曹操已经认识董承的字迹,太史慈就让蔡瑶直接写了。
哪里还需要董承。
不过若是董承宁死也不配合,太史慈也就只能让蔡瑶模仿董承的笔迹。
虽然蔡瑶可以模仿,但是终究不可能毫无差别。
若是被曹操看出端倪,恐怕败的就是太史慈了。
这些计谋,最怕的就是被对方识破,然后被敌人将计就计。
再好的奇谋,如果被敌人看穿了,只会成为自己的坟墓。
然后旁观的人会出来,指着坟墓说这人太蠢,大好的局面,结果却自己要去送死。
不过董承并不是一根筋的人。
他现在是鱼肉,不想死就只能按照太史慈的吩咐去做。
虽然心中不甘,嘴上不爽,可是他还是很快就写好了一封亲笔书。
太史慈是在边上盯着他一笔一划,确认书信上的内容没有错误,就让一个亲兵,给曹操送了过去。
一个时辰后,送信的亲卫就回来了。
“密函可是亲手交给曹贼”
“回将军,卑职亲手交到曹贼手中。”
“曹贼可有异常,都说了什么”
“曹贼问卑职,怎么不是上次的人。”
太史慈心中一突,他却是漏了这一点,道:“你是怎么回答的。”
“卑职说,原来的人需要接管青牛关,防备并州兵,因而去不了。”
“曹操听后有说其他吗”
太史慈很小心,若是因为这一点,被曹操怀疑,进而识破他的计策,今夜的计划可能就要暂时罢手了。
“曹操什么都没说,而是看完密函后说,今晚关门一打开,他就会马上率军进入青牛关。”
太史慈问的非常仔细,要亲卫将曹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说出来,不能有半点遗漏。
“蔡瑶,你觉得曹操信了没有”
等亲卫下去后,太史慈才问蔡瑶。
“我听你说过,曹操此人生性多疑,这次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曹操肯定会有所怀疑。”蔡瑶道。
“难道要放弃今晚的计划”
太史慈想要速战速决,但是兵力少于曹操,他不可能出关和曹操一战。
就只能将曹操引进来。
第740章 曹仁领命愿冒险
青牛关下,曹操的军营绵延十里。
太史慈的亲卫离开之后,曹操的军营也是点起了火把。
“友若,你说今晚可行吗”
曹操确实心中起疑,正常来说,董承第一次派来的绝对是心腹,如果没有意外,后面不可能会换其他人。
但是现在,第二次来送密函的人,却和第一次的人不一样。
曹操本就是多疑的人,这么明显的漏洞,他自然是非常在意。
“主公,现在时间太短了,想要打听关内的消息,时间已经来不及。”荀彧道。
曹操心中怀疑,其实最好的就是派人去关内打听一下。
但是青龙关内,全是兵卒,想要混进去打听消息,本就很困难。
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来不及去打听消息了。
虽然曹操之前和董承有联系,可是仅仅只是通过书信联系。
即使派人进入青牛关,也不知道该找谁。
太史慈可没有给曹操太多的时间。
荀彧虽然谋略很高,可是现在时间不允许。
只能通过猜测来分析,找不到证据。
不管是什么决定,其实都有可能选错。
即使荀彧智慧绝伦,现在也不能保证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除非是他能够知道青牛关内的情况。
如果让曹操荀彧知道,青牛关内董承已经被软禁。
不,只需要他们知道董承染病的消息,他们就能做出判断。
但是他们对青牛关内的情况,是一无所知。
即使董承染病的消息,也只是高级将领知道,下面的普通士卒却是不知道。
他们只是听命形式,虎符在谁的手里,他们就听谁的命令。
曹操道:“不能确定,就以最坏的可能来算。”
曹操和刘备一样,都有着一颗冒险的心。
只是冒险的时候,体内都是以最坏的可能来算。
最坏的可能,意味失败后,他们的损失会最大。
这个损失到底是不是他们可以接受。
如果可以接受,他自然不需要犹豫。
如果不能接受,在看利益有多大。
荀彧道:“最坏的可能,今晚就是太史慈的一个陷阱,青牛关内会有重兵埋伏,主公若是进关,将会全军覆没。”
荀彧不觉得是董承毁约。
如果有问题,必定是董承露出破绽,先被太史慈发现了。
如果是董承毁约,今天来的人,肯定还是之前那个董承的心腹。
曹操道:“如果这是一个陷阱,可有办法将计就计。”
全军覆没的结果,曹操肯定是不能接受。
如果不能利用,那么他就只能放弃了。
荀彧沉思片刻,道:“青牛关内什么情况,我们现在完全不知道,如果这是一个陷阱,我们也无法利用。”
曹操有些失望,他是不想放过这次的机会。
好不容易说服董承,如果今晚确实是董承的人,并不是陷阱,那么曹操就错过了绝佳的机会。
“主公,末将愿意今晚亲率三千人入关。”
在曹操犹豫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的时候,营帐内有人突然请命。
曹操看过去,却是已经多次救他于危难的曹仁。
每一次,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其他人会退缩,曹仁绝对不会退缩。
身为曹操的族弟,也是曹操最为信任的曹氏子弟。
曹操不能接受全军覆没,但是如果只是三千精兵,倒是可以冒险一试。
但是出战的将领恐怕也很难活着回来。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要说三千精兵,就算是现在这里的一万三千曹军的性命,在曹操眼里,也抵不上一个曹仁。
之所以全军覆没是曹操无法接受的结果。
是因为一万三千曹军覆没,等于曹操这次进入洛阳要无功而返。
这个才是曹操不能接受的。
如果一万三千曹军的姓名,可以换来天子刘协,曹操绝对不会犹豫。
“一定要小心,若是陷马上撤出,妙才,你在关外接应。”
虽然担心曹仁有去无回,损失一个曹仁同样是曹操很难接受。
但是这毕竟是战场,若是什么都敢选,曹操现在就可以直接撤兵返回兖州了。
虽然曹仁在曹操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就以现在的情形,损失一个曹仁外加三千精兵。
对于曹操来说,后面还是有希望攻破青牛关,进入洛阳城。
若是今日来的人,确实是董承派来的,并不是陷阱,有曹仁率领三千精兵配合,也足以打败太史慈了。
只是说想要全歼太史慈手中的两千并州精锐,却是有些困难。
更不要说留下太史慈了。
青木关内,太史慈已经布置好了。
他不知道曹操今晚会不会来。
但是和蔡瑶相商后,太史慈决定还是要伏击,计划不变。
就算曹操识破了,太史慈也不怕他将计就计。
曹操要么不来,他最多就是浪费一个晚上的时间。
但是曹操如果来了,太史慈就要他有来无回。
董承已经被软禁,现在青牛关内,就是太史慈说了算。
虽然西凉兵的战力,现在大不如前。
可是用来伏击曹操,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已经是夜晚,太史慈就站在青牛关的墙头,看着不远处曹军的灯火。
墙头上,风很大。
太史慈身后的披风猎猎作响。
“弟兄们可否已经准备好了”
“都已经准备就绪。”
“很好。”
太史慈的目光,一直落在远处的曹营。
曹营中,有零星的灯火。
太史慈现在还不知道,曹操是否已经出营了。
可能已经出营,现在就埋伏在不远处的林子里。
也可能一万三千曹军,现在就在营寨内睡觉。
“将军,已经子时了。”
身边的副将陈烈说道。
“火把拿来。”
太史慈手里拿着火把,在空中画着圆圈。
一连画了三个圆圈,然后停下。过了一会,再次画了三个圆圈。
“去,打开关门。”
“是。”
陈烈领命。
他原本是负责投石车的,这些年立了不少功劳。现在已经是太史慈的副将了。
在墙头出现火把传信后,就躲在关隘一里外的树林中的曹仁,带着三千精锐从树林中出来,朝青牛关冲了过去。
在他身后,还有夏侯渊率领的五千兵马,时刻准备支援曹仁。
第741章 勇猛曹真万人敌
青牛关的关门已经被从里面打开。
一队人马守在门口。
“可是曹公”
当看到曹仁的兵马出现,守在门口的陈烈问道。
“曹公就在后面,我乃先锋曹仁。”
曹仁纵马冲进关内,他身后的三千精锐曹兵,紧紧的跟在他身后。
“将军跟我来,太史慈的兵马全在关隘内,现在正在睡梦中。”陈烈在前面引路。
“董承将军呢”
曹仁进入关隘后,并没有马上跟着陈烈杀入深处。
曹操既然怀疑,曹仁虽然请命出战,但是该小心的点,他还是要小心。
何况眼前这个守在门口的西凉军将领,他也是没有见过。
曹仁不会轻易相信他的话,他需要看到董承。
“左将军,就在前面监控太史慈。”陈烈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