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神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舞
虽说青牛关如今有并州刺史太史慈把守,但毕竟太史慈手中只有两千兵马,怕是难以挡住曹操,臣愿意率军五千,前往青牛关抵挡曹操。”
“陛下,刘大人身为卫尉,需把守宫廷门禁,护卫陛下安全,此次支援太史慈,臣愿领兵前去。”董承也站了出来。
第736章 关羽曹操定三年
“那就由董卿率军支援太史慈吧。”
刘协并不知道刘备想要出兵,是想要借着这次的机会,掌控一部分西凉军。
虽然除掉了李傕,可是这里还有一个郭汜,刘协却是不敢将刘备派出去。
他需要刘备留在皇城,帮助他抵抗郭汜。
如果刘备不在,刘协心中仿佛就没了依靠。
既然董承也请命了,刘协自然是将刘备留在城内了。
如果他知道刘备的意图,或许就不会派董承去了。
只是刘备的意图,也不好和刘协说。
不管刘备表面上多么的忠君爱国,可是刘备心中也是有他自己的心思和野心。
刘协已经下令,为了维持自己的忠君形象,刘备也就不好在挣这个机会。
毕竟确实如董承说的,派他去,比派刘备去要更好。
刘备和刘协都不知道,董承已经收到曹操的密信,而且已经准备倒向曹操,要引曹操进入洛阳。
今天就算刘备不提,董承也会在朝上请命出战。
而且李傕被杀,董承留在洛阳心中也是有些不安。
他不知道刘备会不会和郭汜联手,把他也给杀了。
青牛关外,曹操虽然写了密信给董承,但是他并没有一味的等待。
于禁率领的一万兵马,再有两日就到了。
另外曹操也已经和关羽达成协议,两人约法三章。
曹操不杀刘备妻妾。
关羽将为曹操效力三年,三年内任凭曹操差遣,但是不会与刘备为敌。
三年后,曹操要放关羽离去。
原本曹操是要定下十年,但是关羽宁死也不同意。
关羽已经三十岁了,在过十年,他就四十了。
十年太长,他不知道那个时候,还能不能为刘备效力。
而且十年后,刘备还在不在都不知道。
虽然有些可惜,但是曹操手中现在也有了一个绝世猛将。
因为被赵徽截胡,曹操手中如今武力强大的猛将,对比赵徽刘备,却是没有能拿得出手。
不过三年时间,也足够了。
曹操估计,他和赵徽之间的战争,三年内应该就能分出胜负。
赵徽攻打冀州,前后也不过就两年时间。
给赵徽一年的修养巩固的时间,也是给他自己发展壮大的时间。
明年,他和赵徽之间的战争,或许就要开始了。
曹操心中早就有了计划。
他需要先得到天子刘协,然后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攻占徐州和豫州,如此才有和赵徽一战之力。
没有三州之力供应粮草和兵力,曹操根本无法和赵徽消耗。
“曹公,董承回信了,他会率军以支援太史慈的名义到达青牛关。
到时候他将直接发起进攻,打开关口,让我军随时准备进关。”
荀彧得令之后,就马上赶来,要比于禁的大军快上几天。
给董承的密信,也是荀彧出的谋略。
外有一万精兵支援,内有董承为应。
曹操对这次的洛阳之行,已经充满信心。
虽然郭汜手中还有三万西凉兵。
可是如今的西凉兵,战力已经不行了。
就算不动用关羽,曹操手下的夏侯兄弟,以及曹仁于禁,就能轻松打败郭汜。
董卓在的时候,西凉军谁都不敢小觑。
曹操没有优势兵力,都没有信心面对董卓。
但是如今,面对三万西凉兵,曹操有一万精兵就足以。
青牛关。
太史慈也收到了消息。
只是刘备不知道董承之心,太史慈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将军,董承来支援,还是需要小心一点。”蔡瑶道。
“怎么说”
当初救下蔡瑶,看其可怜,于是留着蔡瑶为军中士兵写家书。
这次太史慈也是将蔡瑶带上。
因为他发现,蔡瑶除了有一手好看的字外,在谋略上也是很有长处,每每能看到他看不到的。
虽然蔡瑶只是一个女流,但是既然有本事,有能力,太史慈自然也不会有偏见。
毕竟算是最早跟随赵徽的人,受到赵徽的影响还是很大。
但蔡瑶毕竟是女流之身,太史慈不在意,可是下面的人却会在意。
所以太史慈如今也只是让蔡瑶当做自己的幕僚。
但就算如此,下面的人中,也是难免有些风言风语。
若不是太史慈威望足够,可能都压不下去。
更不要说出征的时候,还将蔡瑶带在身边了。
即使两人清清白白,可是旁人却不会这样想。
也是太史慈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即使下面的士兵心中猜测,但是却没有太过不满。
而且对待蔡瑶也很尊敬,已经将蔡瑶当做是刺史夫人了。
虽然两人现在还没有成亲,但是在这些士兵眼中,两人成亲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虽然太史慈在幽州已经有了妻子,可是男儿三妻四妾本就正常,何况太史慈还是并州刺史。
“将军和刘备是同盟,但是和董承却非盟友。将军可知,为何刘备没来,来的却是董承”蔡瑶道。
“这个倒是不知,我马上派人去洛阳。”太史慈道。
按照当初的约定,刘备必须要帮助太史慈抵挡曹操。
董承的兵马,已经在来的路上。
但是这段时间,足够太史慈派人去洛阳见刘备,再返回青牛关了。
白天派去的人,夜里就回到了青牛关。
太史慈也知道了朝堂上的事情。
“蔡瑶,董承竟然会主动请命。你觉得有问题吗”
虽然是深夜,但是蔡瑶和太史慈共事多年,也没有特意避嫌。
再说军中女人,也没有那么多心思。
两人一直在等回信。
蔡瑶沉思道:“按理说,董承巴不得别人出战,他怎么会主动请命而且还是刘备先请战之后”
“董承和刘备不同,刘备出战,就必然会从郭汜手中要来兵马。而董承出战,他必然只能率领他手中的五千人。”
“这五千人,是董承的家底,他本就弱于郭汜,又怎么会甘心拿出来消耗”
太史慈道:“你是说,这董承有问题”
“只是猜测,并无证据。”蔡瑶道。
“可惜主公不在,若是主公再此,疑惑奉孝他们在,应该能猜透董承之心。”
“将军,主公密函到。”
太史慈正想着赵徽会如何选择,外面的亲兵已经拿着赵徽的密函进来了。
第737章 青牛关谁先出手
太史慈取过密函,也没有让蔡瑶退下,他感觉,赵徽的这封密函,肯定是能够帮助到他。
“将军,州牧大人怎么说”蔡瑶见太史慈一脸喜色,也猜到这封密函,因该是刚好能够帮助太史慈。
太史慈道:“主公说,让我小心董承。”
“将军,这封密函,可否让我看看。”蔡瑶有些好奇,远在冀州的赵徽,是怎么就知道洛阳的董承,并且要太史慈小心。
太史慈将密函递给蔡瑶,看了这封密函,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州牧大人,果然才思敏捷。竟然只是凭借将军对刘备郭汜董承等人的只言片语,就能猜到董承怀有异心。”
太史慈道:“也不一定主公,这封密函是郭军师所书,你还未见过军师,其才智,当今天下恐怕无人能出其左右。”
“蔡瑶倒是真想与之见上一面。”
这封密函,是赵徽收到太史慈来信,说明曹操已经进入洛阳地界后,让郭嘉写的。
他也是突然想起来衣带诏的事情。
而后想到了董承这个人。
原本曹操入洛阳的时候,也是被人挡住,而那个人就是董承。
只是现在董承变成了太史慈。
但是董承后面却是被曹操说动,放曹操过关,随后曹操才有借洛阳破败,让天子先到附近城池,但是在半路上改道去了许昌。
既然原本的董承会被曹操说服,现在虽然有了变化,但赵徽还是要让太史慈小心一点。
而密函上,郭嘉则是通过各方利益分析,表示如今的洛阳,董承杨奉等人收益明显不如预期,要太史慈小心,自然不会说什么衣带诏的事情。
虽然只是一番分析,但是却有理有据。蔡瑶看过之后,心中确实很是佩服。
她身在洛阳,却看的还没有冀州郭嘉赵徽高。
但是她性子平缓,本就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却不会因此生出争强好胜之心。
倒是真心佩服郭嘉和赵徽。
跟随太史慈这几年,她几乎每天要听太史慈念叨几遍赵徽。
太史慈本就是英雄人物,而让太史慈如此心悦诚服的赵徽,她是一天比一天好奇。
她虽然也是觉得董承有些奇怪,有些怀疑。
但是却分析不到董承联合曹操原因。
“左将军奉太子之命,前来支援青牛关,速速打开关门。”
董承所率领的五千兵马,已经到达青牛关下。
“可有谕旨。”太史慈站在城墙上。
“有!”
“打开关门。”
太史慈下令。
他不好将董承挡在青牛关外。
若是如此,董承必然怀疑。
很有可能直接和曹操配合,前后夹击青牛关。
太史慈手中只有两千人,最多不过一日,就会被攻破青牛关。
所以太史慈和蔡瑶昨夜已经商量好。
与其将董承挡在外面,倒还不如直接放他进来,在关内对董承下手,然后控制董承带来的这五千兵马。
董承绝对想不到,太史慈已经对他有所防备了。
他想配合曹操,拿下青牛关。
就看他和太史慈谁下手快了。
太史慈不知道董承会不会进入青牛关,马上就出手。
他也只能赌一把。
若是董承马上动手,一个时辰后,青牛关就会易主。
但这比起把董承挡在外面,也不过是早死一天,没有什么差别。
“左将军,请!”
太史慈亲自陪在董承身边。
“太史将军有礼了。”董承道。
太史慈这个并州刺史,只是赵徽封的,当时向朝廷上书,也要来了官印文书。
不过现在是在青牛关中,董承也是以将军来称呼太史慈。
“还好左将军及时赶到,不然这青牛关明日就要被曹贼攻破了。”太史慈道。
“太史将军放心,我既已到,曹操就休想进入青牛关。不知曹操现在有多少兵马”董承道。
太史慈:“探子最新来报,曹操大将于禁所率领的一万大军,已经在二十里外,估计今晚就能到城下。”
“还好我及时赶到,这些时日多亏了太史将军的兵马,陛下才到洛阳有诸多不便,前日杀掉逆臣李傕,昨日才终于腾出兵马,太史将军莫要怪罪。”
“身为陛下臣子,理应为陛下效力,岂敢怪罪。”
太史慈和董承一边走一边说。
“太史将军的兵马,不愧是能够击败匈奴骑兵的猛士,不过我看城头的那些士卒,脸上多有倦色,想必这些时日,为了抵挡曹操,士卒们都很辛苦。既然我已经到了,将军也可让弟兄们先去休息,这关卡防御的工作就交给我把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