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好在,王学谦也不稀罕这个职位。
不过,虽然如此,王学谦对顾维钧的事还算上心,刚来华盛顿,就给顾维钧联系到了一个重量级人物,内阁成员休斯。
当然,这次会面因为是秘密的,所以不能选在美国外交部,也不会在休斯的私人府邸,而是选择由汽车工业委员会下,在华盛顿的一处俱乐部内。
而在会面之前,俱乐部对外已经发布了装修的告示。
等于说,这场会面是在情场的状况下才进行的,对顾维钧来说难以想象,但对王学谦来说难度倒不是太大。
不管是福特,通用,还是雪佛兰和大众,四分美国汽车市场的局面已经出现,汽车工业委员会这个组织在华盛顿的联络处,这么可能拒绝四巨头之一的泛美财团呢?
当在俱乐部的会客室内,顾维钧见到了休斯的时候,他提了足足半个月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但是休斯一开口,却让顾维钧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顾总长,我知道你一直在希望能和美国政府有一次全面的会面,从而了解这次华盛顿会议中美国政府的态度,但是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
“坏消息?”顾维钧愣住了,他可不是来听什么坏消息的。
休斯抱歉的耸起肩膀,对顾维钧无奈的笑道:“我一直避免和您见面,您是一位极具风度的外交家,但是你代表的国家,让您总是处于不太有利的地位,恐怕这次也将会这样。”
顾维钧着急了:“休斯阁下,难道这次美国政府并不打算解决在太平洋上的各国争端吗?”
休斯抱歉的皱眉道:“是要解决在太平洋上的争端,但是不包括山东问题,事实上,总统和他的智囊团固执的认为,山东问题可能会激怒日本的反应,希望中日双方在私下协商,而不是放在会议议程上来。正因为这样的决定,让我无颜面对您,您也知道,我只不过对白宫拥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
休斯停顿了一会儿,拿起帽子,这次会面不超过十分钟,但是彼此都想匆匆结束:“另外,替我向威廉先生道歉,我可能让他失望了。”
王学谦站在门外,他没有打算过多的介入外交事务之中,因为他的重心很快将进入到国内的建设之中。
可是当休斯准备告辞的时候,王学谦推门而进,他需要一个答案,同事顾维钧也应该需要一个答案。
民国外交最大的痛苦就是,很多信息上的不对称。
一个强大的国家,拥有一个完善的,独立的情报机构,但是对于民国来说,对国内的情报收集都远远不够,更不要说对列强的情报收集了。而这种情报上的缺失,恰恰是民国外交上屡屡失败的原因之一。你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儿,过早的将自己的底牌全部露出来了,结局自然不会太好看。
“威廉先生,您这么来了?”
“我约的你,自然也会到喽。”王学谦进门之后,并没有急着问美国政府的态度,哈定的想法,而是问了英国可能支持日本的最大原因,这方面对于民国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对美国政府高层来说,并不是秘密。
休斯想了一下,觉得出卖英国人,不算是卖国。再说了,王学谦想要知道,就是他不说,也有人争着告诉他,反正没有心理压力,说起来自然利索多了:“主要还是在远东,对了,您知道在德国和俄国欧战结束前签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列宁决定割让立陶宛,白俄罗斯等土地用来换取威廉二世的谅解,从而让俄国退出欧洲战场。但是这让英国人非常愤怒,而美国当时也参加了协约国,当时贵国政府也派遣了军队进入符拉迪沃斯托克加入协约军……”
民国也参战了,还加入了协约军,出兵西伯利亚,这不是天方夜谭还是什么?
王学谦有点蒙圈了,好像这个事情他不知道啊!
心说,什么时候民国政府都敢欺负老毛子了?
这是真的吗?(未完待续。。)u
大世争锋 第991章 【将帅无谋】
谈话的气愤,变得有点诡异起来,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的身份是美国国务卿,但是当他在向民国的外长解释两国,甚至多国部队在俄国的远东做了些什么的时候,他心里别扭,王学谦的心里更别扭!
就像是一对干柴,被泼上了热油,一下子被点燃的那一刻。√∟,
更诡异的是,王学谦还认为这是美国大茶壶故意放烟雾弹来迷惑他呢?
还有更妖的。
英军,美军,日军,法军,民**队……
说是五国联军,但法**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还有一个没有成立国家的军队,在联军抵达西伯利亚的时候,加入了协约国的联军。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军团,这支部队基本上都是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志愿军,从欧洲出发,加入了一战中的俄国东线,对德奥联军发起进攻。
理由也很简单,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的人希望独立出来。但是在一战之前,捷克也好,斯洛伐克也好,都是奥匈帝国的领土。
这也是奥匈帝国在欧战中奇葩的一面,本国的百姓,帮着敌人打自己。
几个国家的军队竟然组合在了一起,一起去干涉俄国内部的革命。这种行为且不说民国政府的头头脑脑们到底傻成什么样,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更要命的是,万一等俄国缓过来了,盯着日本海军,俄国要是没有二十年的海军建设铁定是打不过的;美国的本土太远,俄国出兵打阿拉斯加又没有多少意思;法国英国和俄国隔着整个欧洲,欧洲的事务,绝对是世界上最麻烦的国际事务,了;最后只能是看着地方近,又容易欺负的民国下手……
只有坏事。没有好处的事,北洋政府首脑们就这么干了。
作为外交官,谁会觉得这样的政府还有救?
协约国五国联军,浩浩荡荡的从远东各地的基地出发,在海参崴集结,然后作战部队撑着俄国被欧洲的战场吸引,主要是南部的叛乱还有波兰的入侵。觉得机会难得,就下手了。军队势如破竹,几乎没有任何低档的就推进到了伯力。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伯力的地理位置,这个城市是因为远东铁路而兴起。
就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交界的地方。整个中东路铁路的中转站。
还真没有想到,拥有重兵把守的伯力竟然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失手了。联军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是继续进攻还是固守原来的胜利成果。
因为英军在远东的军队数量不多,抽调来的陆地作战不对也只有1500人左右,美军稍微好一点,来了一个步兵旅,法国人是打酱油的,来了一条军舰凑数。民国出动了一艘巡洋舰‘海容’号之外,还有陆军的一个2000人的作战部队。
于是,法军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英国人在后方等待后续大部队的到来。
美国人控制了铁路沿线,然后堂而皇之的说。他们将保证物资的运输通畅。
日本人发动进攻。
民**队没有自主权,只能跟着鬼子往西伯利亚进军,当然去俄国的民**队都不想打仗。打也打不过,部队连炮兵都没有配备。也不是骑兵,可以在草原上拥有足够的运动作战的潜力,于是。在前线和俄国红军游击队死磕的就只有日军了。
打了几次,鬼子也发现不对劲,于是就退兵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日本为了这次战争动员了四个师团的兵力,从1918年进入远东之后,就一直接受着不大的损失,长期以往这个损失也日本陆军开始怀疑,当初的做法是否正确。
前年英国法国相继退兵,去年8月,美国撤离远东,同时撤离的还有民**队……
这件发生在远东的军事闹剧,也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之前,日本军部却表示,他们将发动一场冬季攻势,在西伯利亚的隆冬来临之前,彻底赶走红色俄国在西伯利亚的主力部队,形成一场区域内的战略大反攻……
顾维钧眼神有点愣,心里也吃不准日本军方的话到底有几层的小可信度:“英国政府相信了吗?”
“英国人什么也不相信,但是他们不愿意被人看出来,自己对盟友失去信心。就算是这场进攻是真的,日本撤离远东也用不了多久,因为俄国已经从欧洲腾出手来了,狂妄的波兰人除了叫嚣保卫华沙,也无力给俄国的边境造成更大的麻烦了。”休斯倒是说了一个实情。
等到休斯走后,王学谦腾地一下子站起来,眼神阴沉的看着顾维钧。
“政府出兵你是知道的?”
“具体情况我也不调清楚,国内对于这种事,根本就不敢报道。连军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我只是知道海容号在海参崴一段时间,当然肯定不是俄国人邀请过去的。”顾维钧的话多少有点敷衍,虽然他不清楚,北洋出兵俄国的真正目的,但是不外乎另种原因,北洋的军政大员脑子都坏掉了,还有就是被英国和日本胁迫的。
当然后者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北洋军政府不想出兵,谈什么胁迫?
其实顾维钧自己是不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在欧洲战场,民国并没有派遣军队。也就是说,民国宣而不战,但是远东干涉之后,民国说什么也算是动用了军队了。
这也是处于国家层面的考虑。
当被王学谦质疑的时候,他也觉得王学谦却表现的有点少见多怪,反驳道:“子高,虽然出兵俄国,在国内是秘密的,但是你该知道,这样一次军事行动,对于民国的意义是无法忽视的。在国际社会上,也将获得更多的证据,证明民国是战胜国。”
“然后呢?”王学谦不给顾维钧继续解释的时间,反问道。
王学谦气愤道:“然后这一切在巴黎和会上根本就得不到承认,然后民国就像是一只待宰杀的羔羊,被列强私下里分割……”
“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顾维钧的底气显得不那么足,巴黎和会是他这辈子外交生涯最为惨痛的经历,没有之一。
“比这个更严重的还有,对俄国出兵,你们觉得是占便宜的事。可是占到了什么便宜?是俄国人被屈服了?还是当初列宁在莫斯科发布的废除所有对民国的不平等条约都实现了?甚至美国人英国人还是日本人,给民国这次出兵给予了物资支持?”
“没有,什么都没有。我虽然不清楚这次事件的真相,但是我知道,这次作战给民国的外交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顾维钧听到这里,觉得王学谦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了,打俄国,美国人干了,英国人也去了,日本人更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气,民国搀和一下,怎么了?
“没那么严重,俄国在欧洲早就焦头烂额了,哪里还顾得上东方?”
王学谦瞪眼道:“不是他们顾不上,是俄国的战略重心一直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亚洲。你们该庆幸这一点。可是等到俄国人缓过来了之后呢?打美国人,他们不见得打得过;打英国人,底气不足;就算是进攻捷克斯洛伐克,中间还隔着一个波兰呢?打日本,中间还隔着一个日本海呢,俄国的海军也是靠不上的。而民国,俄国可以从五千多公里的国境线上,就像是出院子门一样容易,想什么时候出门,就什么时候出门。”
“现在,就算是俄国已经缓过来了,当初列宁说的话都算数,准备放弃对民国境内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是我要问你,等到俄国大使来民国和你这个总长谈的时候,你相信俄国人是真心实意的吗?新生的俄国,需要在外交上的突破,而民国是最重要的潜在合作伙伴,因为民国在很大程度上,和俄国很像。但英国人就动了一下手腕,就让北洋政府自绝后路。”
顾维钧沉默了,这话才在点子上了,英国似乎早就看透了不可能深入俄国,并一举击败这个庞大的国家。
当初拿破仑没有办到的事,英国人觉得自己也够呛。
于是拉上一群俄国周围的邻居,去俄国的后院放火,不指望能给俄国造成多大的麻烦,就是一个意思,将来就算是俄国想要和民国建立外交联系,民国政府也不敢答应。
不久之前自己还带着军队去打过俄国人呢,这俄国的心里会没有一点怨气?
就怨气,这谈判就能是真的?
别的人不知道,俄国从沙皇时代,都是睚眦必报的性格。就连列宁,当初在威廉二世面前装软蛋,那是没办法,德国太强了。刚刚完成国内革命的俄国根本就不是对手。
但是民国呢?
以前就是俄国欺负的对象,突然被冷不丁的反打了一棍子,老毛子还等机会,找补回来?
英国人等于是不着痕迹的动了一下外交手腕,然后哄骗北洋政府一头栽进了一个大坑之中。
这还怨不得别人,是北洋政府心甘情愿的,这不就是**,拖累百姓?对于国际形势完全是睁眼瞎,还指望这样的政府能带领国家强大起来!
做梦吧!(未完待续。。)u
大世争锋 第992章 【傻到没朋友】
“你的意思是打仗打错了?”
绕了这么多,顾维钧要是还没听出王学谦想要表达些什么,还真枉为在外交战线上战斗了十多年的斗士了。【】
民国的外交官,真的很不容易。
工作的性质就像是车马店里的店小二,谁都可以忽视他,谁都可以不把人当回事,欺负一下,也不用担心后果会很严重。
在这种环境之下,顾维钧还能做出一点成绩出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更不要说,国内对他的支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直到曹锟上台,他才感受到了一点政府的温暖。
就事论事,曹锟这个人眼光不怎么样,人品更是糟糕,但是有一点他比段祺瑞、袁世凯做的更好。他不懂的东西,他能够坦然承认。国人坚持的上位者的面子,官威,在曹锟眼里都不重要。更难能可贵的是,曹锟不懂的地方真多。实际上,作为一个将军,他连指挥打仗都不太懂……
虽然,曹锟竞选总统的手段很不光明,目的也不纯。但不得不说,在曹锟当政时期,民国的议会不是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甚至动不动被解散的出气筒了。
打俄国,打错了?
王学谦肯定是不会这么说的,这个时代的民国人,最恨的洋人是英国人,但是在北方,尤其是在东三省,那一定是老毛子,俄国人。就连日本人那种讨人厌的性格,也没有勾起全民憎恶的地步,可见俄国确实把华夏人的心伤到碎。
所以,王学谦是说什么也不会承认。打老毛子打错了。
因为这是授人以柄的口舌,他这么精细的人,会给人留下把柄?就算顾维钧的人品他能够相信,但他还是不会承认的:“没打错,就是出兵数量不太符合民国的利益。”
呵呵……顾维钧不由的气笑了。刚才王学谦还在说民国出兵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而且通过王学谦的解释,他似乎也认为好像弊大于利,可当王学谦改口了,还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当着他的面改口,就连老实人也气不过啊!
“什么话到你嘴里。都成了你有理。”明明是自己没有查阅外交部所有的文件,才闹出了乌龙事件,还赖着顾维钧的不是。这就是王学谦,可一转眼,却变卦了。能不让他生气!
民国出兵海参崴,对于国内的消息,自然是封闭的。
没有哪家报社知道这次军事行动,甚至海军‘海容号巡洋舰’的舰长,代理将军林建章在北调烟台的时候也不清楚,海军总长萨镇冰紧急命令他指挥军舰北上的目的他在临行之前还不清楚,等到军舰出了渤海湾,他才明白。这次执行的作战任务到底是什么?
可就是这么保密的军事行动,北洋政府是不会对外交部隐秘的,事实上。英国就算是要求北洋政府出兵,也是通过外交部的传递。
所以,王学谦的‘无知’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没有查阅在外交部堆积如山的文件。
当然这种工作很累人,就算是顾维钧也没有信心能够将民国建立之后存放在外交部库房内的文件都细看一遍,更不要说王学谦的性格。根本就不是坐得住的人。
“你这是觉得我有私心?”王学谦装不出委屈的样子,只能用故作高深的口吻来迷惑顾维钧。
后者表示。这种小伎俩对他没用:“你这套,不具备说服力。”
王学谦的表情落寞了一些。却异常的认真:“我要说的,并不是出兵俄国对民国没有好处,主要是出兵的数量太少。当时国内的局势南方虽然蠢蠢欲动,但是绝对没有背上的威胁。海军不听管,加上直系和皖系之间的矛盾加重,出兵俄国,奉军如果做先头部队的,应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国战。”
“国战,你疯了!”顾维钧惊叫道。
顾维钧脸上纠结的表情,跟便秘似的难受,他心里的话不难猜出来:乘着人多,偷偷的欺负一下曾经是列强之一的俄国,已经很过瘾了。国战是北洋军政府那些人敢想的吗?
“国与国之家的往来,不能看交情,交情没什么用,你觉得没得罪他,可他偏偏要欺负你,你还没地方说理去。这就和街头上对付小混混一个道理,他无法无天,天不怕地不怕,让遵纪守法的老百姓受不了,躲他三分。可要是遇到个横的呢?如果是十万大军陈兵列阵海拉尔,进可攻击俄国的贝尔加湖地区,退可以守卫国门,英国人那边也要掂量着民国的力量,八国联军几万人就能打的慈禧那老妖婆把燕京城都不要了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要是能够逮住机会,在俄国境内打几场胜仗,规模不要大。北洋的军队战斗力是不强,动不动就哗变,溃逃。但是几万大军打俄国一两千人总该打得过吧?”
北洋的军队的风评,一直很差,顾维钧也是有所耳闻,但是王学谦说的,他还真不敢说打不过。
“打了几个胜仗,英国人还好意思说民国在没有出兵,没有战果吗?反过来说,俄国人也觉得民国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有的,西方人最认什么?他们看不起软蛋,但要是同样敢于和他们撩起棒子干一架的对手,他们是认同的,至少应该认真一些。这时候,俄国外交上被西方世界围困,需要外交突破的时候,找民国,这条件还不是你红口白牙的提?再说了,就算是不平等条约上的要求,就够你去和俄国老毛子扯皮的,而且民国出兵俄国,那是理直气壮,本来就是我们的领土,是收复,不是侵略。还会像现在这样,里外不是人?”
“这个……”顾维钧还真的有点佩服王学谦,明明是一个书生,可是谈起战略问题,似乎也像那么一回事:“你这些想法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王学谦像是受到巨大的委屈似的,惊叫道:“琢磨?这么严谨的推理,被你说的像是没事抠脚丫子,熏出来似的,有那么不堪吗?”
顾维钧受不了王学谦动不动就用低俗的场景来解释他内心的动态,举手投降道:“子高,真没看出来,你这水平,就是当陆军总长都绰绰有余。”
“什么话呀!北洋的陆军总长,还是算了吧!我丢不起那个人。”王学谦不屑道。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顾维钧没好气的挤兑了一句。
王学谦瞪眼道:“什么叫喘上了?这是真知灼见知道吗?要说北洋的军政府也够短视的,当初明明是加入协约国了,还遮遮掩掩的,不好意思。当时果断出兵青岛,就青岛那点德国人,真要开战,立刻就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连点浪花都不起。哪里还有现在的麻烦?那时候,加上奥匈帝国的租界,派兵进去抢啊!也不能说抢,是民国政府没收奥匈帝国的资产,加上银行的金库,连打仗的军费都能有富裕,我就纳闷,当时段祺瑞就不敢硬气一把?”
“没那么容易,不过听你说马后炮,还是挺有启发的。”顾维钧的一句话,等于是否定了王学谦这通掰扯。
事后诸葛亮的人,在燕京城的茶馆里多得是。
不过估计能像王学谦这么能侃的,还真不多见。但是王学谦能接受这么一个事后诸葛亮的称号?他撇嘴道:“这是战略分析,你懂吗?在美国参谋学院里,没有教授的身份,还说不出这等水平来,你以为将军们都那么好糊弄?”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资讯闭塞的时代,没准还真像王学谦说的那样。
但是王学谦在心里嘀咕了,可惜在后世这种口才已经烂大街了,像他这样好学,每期的‘军情解码’都不落的伪军迷,在论坛里一抓一大把,开口闭口就是战略纵深,比正规军事家都要像军事家的砖家,到处都是。
顾维钧突然想起来,海军的军调会议马上召开了,更多人的愿意将这次海军的军调会议说成是华盛顿会议。与会的九个国家中,除了英法美日意五国之外,还有四个国家,都需要在开幕的时候,由代表团成员上台演讲。
而顾维钧在得知了美国政府的真正意图之后,打算将开幕演讲的机会让给同僚,于是想到了王学谦。
“子高,我知道你的心不在华盛顿这儿,没想到你的生意能够做的这么大。已经出乎我的想象。这次华盛顿会议,对于民国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机遇,但是美国政府的态度就让人非常担忧,加上英国,法国,能够迫使日本让步的列强的态度,都让人难以猜测,所以……”顾维钧说的隐晦,但意思很简单,民国代笔团在开幕上演讲的人,是个得罪人的活。
为了博取同情分和激起列强对日本的不满,这个人很可能只有在会议第一天才有机会露面,之后的谈判,将不再需要激进的演讲,所以……第一个上台演讲的外交成员,将只能露面一次。
这个活倒是挺合王学谦的胃口的,再说,不就是拉仇恨值吗?
作为一个政客,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还能指望什么?
王学谦大大咧咧的摆手道:“放心吧,少川,交给我,你就一百个放心。不就是装可怜,装无辜吗?这谁不会啊!就是说得凄惨一点,博取同情。变着方的说民国政府傻,傻到没朋友不就结了吗?”
顾维钧像是被扼住了喉咙,声音沙哑道:“没那么严重!”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帮忙订阅一下。求推荐,求月票,水鬼拜谢了!)(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