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有些冷落的宴会角落里,卢筱嘉异样的眼神看了一眼张学良,这让血液里充满冲动因子的张学良在一种暴怒的边缘,脸黑眼赤的看着卢筱嘉,仿佛要杀人一般。
反倒是王学谦看透了张作霖的做法,这位土匪出身的大帅,在如此重要的时刻,跳出来,目的可不是冲着大总统的宝座去的,而是要掀翻这次曹锟谋划已久的选举。
这种土匪式的搅局和计谋,让人看着有些滑稽,但不得不说,很实用。
不过,王学谦却并不看好张作霖的搅局,反而按住了张学良,摇头道:“这位天生长了一张欠管教的脸,但是你不能打他,因为这不是他的错,而是缺少母爱!”
“缺少母爱?”
这话在民国人听着,感觉有些怪异,总觉得内涵深厚,可就是没想出来在哪里出问题了。
王学谦解惑道:“去窑子,这能冲着老鸨傻笑的主,是你得罪的起的吗?你还会觉得他是一个正常人?值得和他一般见识吗?”
这话一出,张学良幼小的心灵再一次被卢筱嘉凶残的口味给吓坏了。
不过卢筱嘉歪着脑袋,似乎像是傻子看正常人的眼神一样,开口道:“你们不觉得老女人更有味道吗?”
“没觉得!”
张学良连连摇头,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他似乎也开始有些委屈,上海的报纸太不靠谱,怎么能把他和卢筱嘉这等人放在一起评论,这不是要坏奉天老张家的名声吗?
奉天老张家的名声,其实并不好,但在张学良眼里,他们可是整个东北的救星。
张作霖要搅局,但是也有人不愿意看着张作霖嚣张下去。
没有人比吴景濂更着急的,这位东北人(和张作霖不是一条心的),在曹锟的拉拢下,许诺只要曹锟当上总统,内阁总理将任命吴景濂担任。而此时,吴景濂的身份是国民议会的议长,同时他也是这次大选的候选人之一。
在发现曹锟傻站在台上之后,这位立刻如同狗腿子一般,跑到曹锟的边上,想要提醒曹锟接下来说什么。
吴景濂上台,曹锟的气也顿时不打一处来,演讲稿太难背了,都是吴景濂这货怂恿他背诵那么长的演讲稿。这不是故意拆台吗?其实曹锟是误会吴景濂了,这位从辛亥革命之后,就一直在议会担任要职的立法派,虽然心术不太正,但是对于议员,民主宪法和议会的认识,可以说在民国范围内是第一流的专家。他给曹锟写的演讲稿,都是按照大部分议员的要求来构思的,怎奈,曹锟不按他写的说,到处乱加词,导致明明是一篇立意明确,发人省醒的好文章,在曹锟的嘴里这么一传出来,顿时变了味了。
见吴景濂冒出来,张作霖瞪眼看着吴景濂狗腿子般的背影,气不打一处来:“不要脸的吴景濂,你还敢去帮天津人?东北人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吴景濂也听到了张作霖的谩骂,他的背影不过是稍微停顿一下。
可就是这么一停顿,曹锟自己好像找到了接下去的词,也想起来好像那个演讲稿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对《宪法》。
民国的《宪法》早就在议会通过了,可是过去了七八年,这部原本应该被贯彻的《宪法》却成了尘封往事的过去。吴景濂的建议很简单,就是确定《宪法》的合法地位,以总统、内阁、议会作为权力机构,管理国家的体制被确立下来。
这要是在别的政客心中,应该很难办到的事。
可是曹锟不在乎,他非但不在乎,反而对这样的体制很喜欢。曹锟是一个知道自己缺陷的人,有一群人帮着做事,总比他自己一个人在台上闹笑话来的好。
“兄弟说了那么多,把各位都绕糊涂了,其实兄弟也糊涂了……”
这时候,沉默的宴会厅内,出现了一些善意的小笑声。这让曹锟很满意自己的机智,然后开口道:“兄弟是军人出身,肚子里也没有多少墨水,靠着兄弟一个人这里国家是不可能的。还需要读书人的多帮衬,才能治理好民国,读书人花花肠子多,办法也多……”
曹锟看了一眼吴景濂,这个允诺总理的家伙,他热心了,正因为太热心了,让他心里总觉的这样的人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心里想着,是不是要答应当初的许诺?
要是吴景濂知道,他恨不得冲锋在前的做法,竟然在曹锟的眼中落下这么一个印象,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
吴景濂一脸郁闷的看着曹锟再次开启了演讲模式,但这一次似乎更让他心惊胆战。曹大帅讲话太随意了,这可要了他的亲命。作为曹锟竞选的总策划人,吴景濂内心承担的压力空前强大。
不过,曹锟可不管这些事,他继续说着一个大老粗眼中的读书人,内阁,还有国家制度……反正这样的做派,和他在保定府街头喝大碗茶,和不认识的老头闲聊的时候差不多。
说道高兴之处,少不得要骂娘。
曹锟拍着胸脯保证道:“兄弟别的说不好,就是一个实在人,就说一句话,兄弟要是当选,第一件事就是签署《民国宪法》……”
这话仿佛一道惊雷一般,在每个人的耳畔炸响,有些人不明所以,但是看着不少议员的眼神,都知道,这话说到人心坎里去了。
王学谦微微一点头,低声道:“曹锟当选,已经十拿九稳了。”(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883章 【宪法时代】
热门推荐:
民国的《宪法》,从来都是私生子,虽然已经诞生八年了,但还是黑户口。总统府不承认,内阁不自信,国会议员们上串下跳的这么些年,愣是没有办成的事,竟然让曹锟提起来了。
仅仅凭借这一句话,曹锟就真是一傻子,他竞选大总统的希望就有七分数。
根本就不用劳民伤财的贿赂议员,连带着把名声给弄臭了。
那些渴望议会执行最高权力,赋予神圣使命的议员们,像是一个老处男,看到了花季少女一样的眼神,直勾勾的,充满着*的眼神,盯着台上并不可爱,富态尽显的半大老头子曹锟,曹大帅。
曹锟挺起肚子,似乎感觉到了议员们的亲近之意。
《宪法》这玩意,在他看来根本就是没有的东西,其实要不是众议院议长吴景濂给他解释,他连《宪法》是用来干什么的,都弄不明白。现在他也弄不明白,但是他知道,《宪法》是用来竞选的好手段,这就够了。在曹锟的记忆中唯一的印象就是当初黎元洪和段祺瑞,甚至比他们两个地位更高的袁世凯都畏如蛇蝎的看着《民国宪法》,足以让人警觉。可当曹锟明白了《宪法》的用处,更‘研究’了《民国宪法》,心里头并没有那种畏如蛇蝎的感觉,反而多了一种亲切感。
这是个好东西啊!
总统的特权虽然被削弱了。但是地位超然一如既往。唯一欠缺的可能是在某些方面的决策需要议会讨论,再做出决定。可曹锟自己也知道自家的事。他刚才就是被张作霖一闹腾,差点连要说什么都忘记的主。
他能有什么英明主见?有人帮他想。那是出谋划策,他欢喜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对反对?他也闹不懂,当初黎元洪和段祺瑞闹的不可开交,也是因为《民国宪法》中的权力分配的问题。黎元洪甚至在颓败之前,还饮鸩止渴的命令张勋来燕京弹压。最后闹出了一个笑话,辫子军主帅张勋到了燕京,就抬出了溥仪这个牌位。要给清廷继续当忠臣。
不管张勋是有无私心,或者是想当曹操。抬出溥仪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总之,实力不强的张勋仅仅三天,败光了家底。落寞出京。
但带来的后果就是,黎元洪耗掉了他在民国政坛最后的一点威望,只能灰溜溜的离开燕京,在天津当寓公。
不管是敢于人先的黎元洪,还是窃国大盗袁世凯,或者是铁血手腕的段祺瑞,都对议会的态度不那么友好,甚至抱有敌视的情绪。原因之一就是,民国的民主缺乏基本的土壤。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突然冒出来的,议员的立场也多半主观。甚至狭隘,导致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反对的,议会绝对支持;政府支持的,议会一定要反对。一门心思和台上的执政者打擂台,这样的议会和《宪法》能让当权者喜欢,那么执政者除非脑袋被门框夹了。绝不会同意《宪法》的合法性地位的。
加上民国初年,‘国党’是议会的第一大党。占据了45%以上的席位。这让只有十万党员的‘国党’,却要代表四万万同胞的民国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十万党员,对于‘国党’来说是打折扣的。‘国党’在民国初期的改革中,明确了十块大洋,就能买到一个‘国党’的身份。才让‘国党’的人物膨胀到了六位数。
议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民意和执政者的矛盾。而是摆明了是在野党的‘国党’,谋夺执政机会的手段。《民国宪法》之所以被执政者不喜,甚至颁布无效法令,从袁世凯到段祺瑞都是如此,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民国宪法》有一个非常利于‘国党’,或者说是有利于孙文的条款,议会选票超过三分之一的提议,将可以开国会投票,罢黜总统以及内阁。
这种条款等于是悬在总统府和行政院头上的一把杀头刀,随时随地都可能落下。
袁世凯能够忍了一年多,才爆发,都已经是涵养不错了。
段祺瑞根本就没有给‘国党’任何机会,直接用军队说话。虽然后世的历史中大肆宣扬两次护法战争如何轰轰烈烈,但是还原历史的真想就是,‘国党’缺乏军事力量的反抗,宛如美女反抗流氓的搏斗,喊吧,喊吧,喊破喉咙,只能让流氓更兴奋。第一次护法战争的时候,‘国党’在上海刚刚宣布南北战争,就被堵在了上海,宛如在电梯里放了一个闷屁,既恶心了别人,也熏着了自己。
才宣誓非常大总统的孙文,根本就没有感受到千里溃兵的寥落,直接从上海买张船票去了东京。
立宪,法制。
一直是‘国党’,或者说南方集团反对北洋集团的最有利的理由。不过打从曹锟开始,就要出问题了。别人说立宪,这话是骗鬼呢?但这话要是从曹锟的嘴里说出来,已经是*不离十了。曹锟这个人或者缺点很多,说话粗鄙不堪,没多少文化,做事不靠谱,但有一点是任何一个政客都学不来的,就是讲真话。他这样的性格,很难去骗人,似乎也只留下了讲真话这一条道。
没有了这个理由,孙文还在广州蹦跶,就显得格局太小,摆明了是为了权力而造反。这种局面下,李烈钧还适合带着大军在广西围剿桂系陆荣廷的残部吗?
‘国党’刚刚在桂林召开了前线会议的举动,已然已经是挑起了内战的号角。
接下来,只要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国党’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为你,必然会受到空前的削弱。甚至是反感。这种局面下,‘国党’还一门心思想要靠着广州为基地,加上孙文的北伐计划。完全是不顾国家和平和统一的举动。
在无意之中,曹锟给自己下了一步好棋。
这步棋直接让南方的反对阵营非常尴尬,除了无理取闹的撒泼打滚之外,没有任何办法反驳曹锟的合法性。那本主要是由‘国党’成员提出,并修改的《民国宪法》是不合法的,是曹锟窃取国家利益的骗术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一点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已经不是私心膨胀起来的孙文,乃至被他全部控制的‘国党’所无法接受的。等同于打自己的脸。
排挤章太炎。
孤立黄兴。
……
没有私心的孙文,似乎在推翻满清之后,已经一步步的成了一个阴谋家。他心里的建国梦想,仿佛也随着一次次的失败。膨胀,发酵,逐渐的变味。
听到曹锟掷地有声的说要立宪,作为他竞选民国大总统的竞选口号,他完全没有必要再担心因为贿选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会对曹锟当选产生多少不利因素了。
别人不知道,王学谦却从章太炎其父王鸿荣,甚至陆定等人的口中,得到过不少支离破碎的信息。
国会的存在。以及议员的政治诉求,主要的矛盾都是集中在议会国会和总统府的意见不统一,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保护机制。这个保护机制就是《宪法》。
一个没有《宪法》的国家,是不完整的。
而曹锟,这个很多人眼中的‘傻子’,却将民国建国之后最后一块重要的拼图弄完整了,这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
估计连憋着一股子劲,想要把曹锟掀翻在地的‘国党’‘皖系’和‘奉系’的骨干议员们。只能干瞪眼了。
立宪,无疑是民国政坛的禁区。只要是雄才大略好政客,都不愿意立宪。这是违背民国官场的法则的大杀器,可问题是,曹锟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人生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当上民国的大总统,哪怕只有一天,他也乐此不疲。
至于,总统府的权力,国家元首的控制力,见鬼去吧,他压根就没往哪儿想。
王学谦长出一口气,从他知道曹锟准备贿选的时候,就一直担心,可是现在曹锟的做法,有了可操作的空间。舆论什么的,既然后人黑,当然会有人捧:“大局已定,两位在下告辞了!”
王学谦的话,让卢筱嘉非常费解,都没选举呢?
怎么就大局已定了?
而张学良更是不愿意和卢筱嘉多呆,这位浑身长刺,自己不得劲,还非要往人家身上靠,扎别人一身的主。属于损人绝对不利己的愣头青,保不齐又会出幺蛾子。张学良对王学谦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于是也站起,连礼节性的告辞都没有,惹得卢筱嘉大急:“就要上菜了,你们让我一个人哪里吃的完……”
就算三个人都在,占了十个人的位子,也不可能不浪费。这话,不过是卢筱嘉的托辞而已。
宴会厅内,除了发愣的议员之外,还有一脸紧张的曹锟,眼神直不楞登的俯瞰宴会厅,心里也在打鼓,虽然吴景濂向他建议的时候,拍着胸脯打包票,可是没有见议员们的反应,曹锟还是有些吃不准,到底有多少人买账?
几乎是前后脚,当他刚走出宴会厅不久,身后有人追上来了:“王兄,慢走。”回头一瞅,在灯光中发现是张学良,追了上来。
张学良虽说是受不了卢筱嘉的嘚瑟劲,但他也好奇,王学谦为什么敢如此肯定说大局已定。要知道,对于曹锟竞选,政坛的反应还是很激烈的,他要当选并没有像曹家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可是正当张学良开口准备问的时候,宴会厅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想知道《大世争锋》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r466




大世争锋 第884章 【民国第一负心汉】
热门推荐:
张学良的问题还卡在喉咙口,就被宴会厅的掌声给淹没了。
不得不说,张学良的心里冒出了一丝的无力感,他发现自己站在王学谦的面前,除了年轻,还是年轻。他似乎忘却了,在奉军的圈子里,他是如何的闪耀!
连他引以为荣的军事才能,并被张作霖寄予厚望的军事素养,在王学谦的面前都是一个笑话。
这家伙,作为一个文人,商人,银行家,竟然很不务正业的带着军队挫败了浙军第三师的叛乱,还把福建督军李厚基的主力打了个七零八落。虽说,这里面蒋方震的作用不可忽视,还有西点毕业的,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温应星的临战指挥,可问题是,王学谦是主帅啊!军队听他的,可不是听蒋方震和温应星的。
这等战绩,就是在从军几十年的老将的军旅生涯之中,都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战绩。可这不过是王学谦的小试牛刀而已。
“汉卿,也好我估计没几个人能受得了小嘉的脾气!”
对于王学谦来说,年轻的张学良身上,缺少了那种上位者的威势,也没有这个时代世家子弟身上的种种异样习惯,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不会让人感觉到讨厌的人。
至少,在王学谦看来确实如此,因为彼此的地位相差无几。
“王兄说笑了。”
“既然认识了,就是朋友。叫我子高吧!”
“好,子高兄!”
“汉卿老弟。”
两人说笑着,正要往外走。而张学良也似乎对王学谦这个人非常好奇。按照他的理解,王学谦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和卢筱嘉为伍的,他也看出来了,两个人虽然表面上维持着和睦。彼此不对味的气势是相冲的。
另外,王学谦在政治,军事,甚至他擅长的经济才能和见地。银行,都是张学良非常感兴趣的。
如果时间许可的话。他都是非常想和王学谦探讨一二。
实际上,张学良也督办过银行,边城银行在民国的银行界默默无闻,甚至在天津大连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有什么影响力。但这家银行的大股东就是张学良,他试图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来做出一番成绩,让老爹张作霖刮目相看。
如果说,张学良需要一个能够给他建议的人话,王学谦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
虽然,他们还只是第一次见面。彼此的认识还只存在于道听途说,小道消息的来源,多于可靠的认知。这会让两人的谈话。在一开始变得既谨慎,又小心。
但张学良不想错过这么一个好机会,他的边城银行经营关外的皮毛和特产生意。按理说,拥有军队背景的银行商社的结合体,就应该像是英国的汇丰和渣打一样,在开办不久,就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可是让张学良很气闷的是。他亏本了。
本金二十万的银行,在开办了三个多月之后。只有不到一半的资本了。
这让他很怀疑,手下人贪墨了他的钱。十万大洋,对于张学良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张学良只是银行的大股东,十万大洋中,只有大概五万左右才是他的股本。而且张家,家大业大,整个东北都是他们家的,虽然这话说起来有些过分,但至少张学良说这话,在东北,没有人会反驳他。让他生气的是,他原本准备让父亲张作霖大吃一惊的才能,被手下人的无能扼杀了。
可查账的结果,却让人无法理解,因为账目都是清清楚楚,没有人手伸的过长,从他的口袋里捞钱,这让他很费解。好好的生意,为什么连跑货走塞外的商人,都能挣钱,他堂堂的东北王张作霖庞大势力的继承人,却会在阴沟里翻船呢?可在经营生意上,确实让他非常头痛,因为缺乏商人的头脑,他连钱都不感兴趣,怎么会能做的好生意呢?
在银行经营,甚至资本运作方面,上海滩拥有太多的传奇,但妖孽的话,或许只有王学谦才能算得上。从默默无闻,到民国银行界的领军人物,他只不过用了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银行方面的问题倒是非常适合他请教的对象。更重要的,这样谈话既轻松,也能增加彼此的默契度,也不会涉及敏感话题,不会让彼此尴尬。
正当他准备开口的时候,从树阴背后,跳出来一个白影子。
吓的张学良往后躲了两步,后背凉飕飕的,右手紧张的往腰间摸去,不过让他神魂俱颤的是,他竟然没带枪:“有刺客!”
这个时候的西苑,很热闹,热闹到,让张学良拔出喉咙的叫声,也迎来不了任何人的注意。
来人拉着王学谦的手臂,一副不依不饶的口吻说道:“王学谦,终于逮到你了,看你往哪儿跑?”
听声音就能听出来,对方是一个女人,而且是一个妙龄的女子。张学良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喉咙一样,涨的面红耳赤。
“你就带来这么一个保镖来,只会像女人一样大呼小叫!”当陆小曼出现在张学良面前的时候,让张学良也吃惊了一下。对方的容貌和穿着,似乎应该是大小姐私会情郎的戏码啊!
“别瞎说,我刚认识的朋友。”王学谦解释道。
“算了,是书呆子吧?”陆小曼轻笑道。
陆小曼对王学谦是恨到了骨子里,被说成一无是处的官小姐,还百般的诋毁声誉,这让陆小曼对王学谦身边的任何人,都不会有好感。
张学良是军人,但同时也是民国有数的大少爷,他哪里会被人如此看轻过?尤其是。他是一个军人,陆小曼当着一个军人的面,说他是读书人。这不是骂人吗?
“那个……”
“你又想逃走?”
“不是逃走,是有事要忙。”王学谦解释道,不过他的解释苍白而又无力。
陆小曼气鼓鼓的怒斥:“我的声誉都让你给毁了,你还敢舔着脸说你忙?”
王学谦脸上顿时浮现出愕然之色,声誉?毁了?没那么严重吧,他不过是在王庚的面前分析了一下对方娶陆小曼的不利因素而已,在他看来没什么严重的地方。
至于其他方面。天地良心,他们是清清白白的好不好。
这话陆小曼是在盛怒之下。她等了很久,才等到了这么一个机会,乘着赴宴的机会,好不容易逮住了很久不露头的王学谦。怎么能放他离开,她一定要和王学谦好好说道说道,她怎么就不能宜室宜家了?
王学谦在此之中,还不得不给张学良解释:“汉卿,这是误会!”
误会?
张学良顿时懂了,这个误会他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说起来,大少爷出身的张学良没法不懂,用一个解释来说明此事王学谦情况话,只要是哪个字。就能形象的刻画,‘男人嘛’。
虽然这种做法不太好,但在张学良看来。和女儿逢场作戏,也是男人生活的一部分。但这是私生活,他还是提前躲开的为妙。
“子高兄,小弟偶感不适,先行一步。”
没等说完,张学良就匆匆的消失在了夜色之中。这让王学谦气愤之余,有种无奈。他该怎么面对陆小曼呢?
“那个。那天的事,我向您道歉!”王学谦磕磕绊绊的说道,也属于有话没话的说辞。
陆小曼瞪眼道:“道歉就完了?”
“你……总不能嫁不掉,让我娶你吧?”王学谦佯装气愤的挺起胸膛,仿佛为爱情忠贞不渝的痴情种子:“我已经有了挚爱的人了,我们只能有缘无……”
1...410411412413414...602
猜你喜欢